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

bookmark

由於沙州孤懸於外,城中缺乏糧秣和關鍵的火藥,而準噶爾軍卻在攻略伊犁河谷、喀什及費爾干納一帶以後,裝備起了頗有規模的輕型火炮部隊,在火力上反而佔據優勢。

守城戰的形勢相當危急,即便張國武動員了一批沙州土著豪族助戰,在兵力上還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中。

爲了扭轉局勢,特別是摧毀準軍的火炮,他決定親自出城,帶領一批精銳選鋒,攜帶錘子、鐵釘等工具,趁夜襲營,搗毀準部火炮。

當時張國武的左右都尉,都勸說他沙州城中人心不附大順,一旦將軍親自出城,城內守軍無人主持,土著豪族很可能趁機起兵作亂,開城迎接準部,如此則大事去矣,不如留在城中,勉力防守,等待援軍來救。

但張國武堅持認爲沙州城小,兵力單薄,缺衣少食,準部又裝備有一批火炮。現在是因爲順軍將士守城防禦較有成效,體現出了相當的戰鬥力,張國武和城中豪族神前盟誓,才能暫時穩定民心。

一旦守城戰發展到更爲艱難的後半段,這些和張國武神前盟誓的土著豪族們,隨時都有可能翻臉不認人,殺掉城內的漢人將士後開城投降。

所以必須趁着守軍士氣軍心尚在時,出城逆襲,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而且張國武認爲準部兵馬規模甚大,還攜帶了大量大車、帳篷、牛羊和婦孺老弱,顯然是舉族遷徙,營中紀律一定很差,夜襲必有奇效。

準部大將車臣又自恃兵力強大,一定認爲城中守軍不敢出城逆襲,絕無過於嚴密的防備,此時出戰,必定收得奇效。

張國武下定決定以後,即在全城招募了漢回蒙各族精銳選鋒四百人,準備於當夜打開城門出戰。

但是傍晚時便有同張國武熟絡的當地商人,向他密告有知情者悄悄出城,要把順軍今晚將要夜襲準部、摧毀其火炮的消息透露給了蒙古人。

張國武聞訊以後,當機立斷,決定改變計劃,立刻在傍晚時便出城襲擊。他認爲準部即便此時獲得消息,也一定還沒有改變兵力的部署,一定沒有做好應對奇襲的準備。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國武立即攜帶選鋒數百人打開城門,在太陽落山的那刻便對着準部大營發動了突然襲擊。

這一逆襲收效奇佳,車臣剛剛獲得了順軍將要夜襲的消息,正在半信半疑間調整大軍的部署,軍隊尚處在調動期間的混亂中時,便突然遭到順軍攻擊,準軍將士多無所適從,頓時大潰。

張國武親自突擊,左衝右馳,成功帶隊殺入準軍炮營,將其攜帶的衆多輕型火炮紛紛用錘子、鐵釘釘死以後,又全力突圍,安全返回沙州城中。

經此一戰,沙州守軍士氣大振,那些原來還在觀望的土著豪族,也開始大力支持守軍。準軍則由於火炮被順軍摧毀了三分之一,士氣低落,再無強攻之意,只能改爲長期圍困。

爲了長期圍困沙州城,車臣不得不命令其大軍各帳,除留下必要兵力圍城以後,其他婦孺老弱和大批牛羊,則在一部分軍隊的保護下前往哈密周邊各地遊牧。

這便給了出關西行遠征,全力救援沙州、哈密二城的李懋亨以絕佳的反擊機會。

李懋亨出嘉峪關後,先前往瓜州。他發現準噶爾部聯軍攻破瓜州城後,並沒有佔據這座城市,只是大肆劫掠,毀壞城牆以後,便撤離瓜州繼續尋找草場遊牧了。

準部的這種做法,讓李懋亨看出了他們的弱點。

準軍不能維持對城市地區的穩定統治,他們在伊犁和喀什一帶,也只是依靠軍事力量,壓迫當地的綠洲城市,迫使土著豪族進貢而已,並不能建立起自己的行政系統來,這一點就還不如依靠雪區僧侶建立行政力量的和碩特汗國了。

如此,只要大順軍能夠對準部的軍事力量,實施強力打擊,那麼準部後方的各個綠洲城市,肯定就會趁機脫離其控制。

李懋亨收復瓜州以後,很快就從當地人口中獲悉了準軍強攻沙州失利以後,分散兵力在哈密各地遊牧的消息。

他喜出望外,一面是對沙州堅守了這麼久的喜悅,一面是對準部自行分散兵力的歡呼。

李懋亨知道戰機只有一次,所以他立即下令全軍遮蔽道路,斷絕消息,絕不能使準軍獲得順軍主力已經出關救援沙州的消息。

爲了掩人耳目,李懋亨決定不率領大軍出擊,僅僅帶領二千名精銳的士兵,離開瓜州,直撲沙州準部大營解圍。

他輕裝簡行,目的在於不被準噶爾人發現自己的行蹤。爲此李懋亨又晝伏夜出,保證全軍行軍的隱蔽性,花費幾天時間後即衝到了沙州外圍。

此時車臣剛剛得知瓜州被順軍收復的消息,根本不知道順軍精兵其實就在自己大軍的東面沙丘駐紮。

他聞訊以後,下令分散哈密各地遊牧的諸部向沙州蝟集起來,並準備軍隊聚集後,就離開沙州,東進到瓜州同順軍主力決戰。

然而李懋亨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順軍隱蔽在沙丘後方稍作休息以後,便乘夜繞道出山背向準噶爾軍逼近,黎明時李懋亨親自督兵從山上突下,突襲準噶爾軍營地。

準噶爾軍人不及甲,馬不就鞍,倉皇向西南潰逃。大順軍急速追趕上來,城中守軍見狀,也大開城門,全軍出城配合援軍作戰,激戰二日屢獲捷報。繼追至金山北麓,該地右阻山,左逼水,道路狹窄,大軍不易通行。

大順軍趁準噶爾軍慌亂之際,設伏兵于山側,又遣一部背水列陣,誘其往攻。旋佯敗,棄甲沿河而走,待準噶爾軍進入谷地,伏兵突起衝殺。準噶爾軍頓時大亂,被擊殺上千人,其餘欲渡河逃生者又被對岸順軍擊於半渡,溺死甚衆。

車臣率殘部乘夜拼死突圍,盡棄輜重牲畜塞滿山谷,遲滯順軍前進。他沿途試圖召集此前被分散前往各地遊牧的殘部大軍,再行反抗。

但此時李懋亨也陸續指揮屯守瓜州的順軍援兵跟了上來,大順軍又派偏師北上解圍哈密,同康大眼部匯合以後,進擊至吐魯番火州。

當地回王早已不堪忍受準噶爾部的大肆洗劫和對商路的破壞,起兵迎接順軍,雙方聯手,在赤石山打敗了僧格渾臺吉派來救援車臣的援兵。

車臣本人則在金山南北麓反覆逆擊不成以後,被李懋亨追斬於當金山口,首級傳送蘭州。

===

幫宇文的新書投資吧!

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章 於大忠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章 裕州人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