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

=========================

李過先站起身來,迎李來亨進來坐下。他拍拍李來亨肩膀,對他說道:“來亨,事情又起了變化,楊嗣昌派人來招撫羅汝才了。”

招撫?

李來亨心中突然升起一片驚濤駭浪,這是怎麼一回事?羅汝纔不是曾接受過熊文燦的招撫,可隨即便在房縣重新舉兵,狠狠擺了老熊一道嗎?楊嗣昌是有多傻,會故技重施,再來招降老曹一回?曹操又是會有多傻,能信得過楊嗣昌的招撫?

“這怎麼可能!”李來亨失聲叫道,他只對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谷城、房縣重新舉兵有些印象,不曾記得他們後來又接受過招撫。而且這在情理上也很不合啊!

李來亨還沒入座,便搖了好幾下頭,說:“這太奇怪了吧?楊嗣昌雖然心胸狹隘,但的確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物,他豈會傻到學熊文燦故技重施呢?而曹帥心眼也很多,怎麼可能上楊嗣昌的當?”

田見秀、劉芳亮、袁宗第幾人都默然無語,李自成則伸出手來,向下壓了兩下,示意李來亨坐下。他低吟道:“我們有一些新的消息,因爲擔心影響將士們的士氣,還未公佈出來。連高一功他們都還不曉得,補之說你讀書最多,所以我們特地找你來,要和你談談這件事,也讓你幫忙出出主意。”

“發生了什麼事情?”李來亨的眉毛已經緊緊皺成了一團,他感到自從劉宗敏犧牲以後,歷史的發展軌跡就越發脫離自己的認知了。

“漢舉,你來講講吧。”

李自成嘆了一口氣後,讓袁宗第來回答李來亨的問題。袁宗第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闖營收編了許多炮手和銃手,又繳獲了大量火器,忙碌於典器械的軍械後勤工作,李來亨很長時間沒和他見過面了。

他介紹道:“來亨,你知道聯軍在興山縣豐邑坪的新敗吧?其實不止如此,不久前我們得到一個新消息,是西營信使帶來的消息。張獻忠認爲官軍主力雲集湖北,他很難行動,決定進兵四川,向川東挺進,結果在大昌遭到左良玉和方國安的迎頭痛擊,又付出了巨大的損失。”

“但這與楊嗣昌的招降有什麼關係?”李來亨不解問道。

“是這樣的,”袁宗第答道,“曹帥這個人偶爾會有些私心,因爲豐邑坪的慘敗讓曹帥在聯軍中盟主的地位有所動搖。因此他就瞞下了西營派人來聯絡的消息,私下指使他的外甥楊承祖、楊繩祖和妹妹羅顏清,帶了七百名騎兵和一千五百名步兵,還全是曹營一等一的精兵。曹帥派這些人去暗助西營,恐怕是想接張獻忠到我們這邊來,好讓他們二人合作,控制住聯軍的主導權。”

李來亨聽到這裡終於明白了過來,他驚呼道:“曹帥的這些精兵也在大昌一起被左良玉消滅了嗎?楊氏兄弟和羅小姐安危如何?”

袁宗第苦笑一下,說道:“不,他們還未走到大昌,沿途上就遭到了官軍的伏擊而潰敗了。幾位將領倒是沒出什麼事,但經此一戰,聯軍和西營的聯絡就被官軍所徹底切斷了。更糟糕的是,這件事爆出來以後,讓聯軍中的其他營頭都對曹帥十分失望,大家都開始各尋出路了。小秦王白貴和楊嗣昌身邊的一個道士冷水道人姚宗中,不知怎麼搭上了線,他將聯軍內情全部告訴給了官軍,楊嗣昌才重又提起了招撫這檔事來。”

李自成取出一張紙來,解釋說:“這是羅戴恩私下謄抄的招降文書,他說佩服咱們闖營善戰,不願咱們不明不白被矇在鼓裡,所以特地送來提醒我們。”

田見秀則在旁補充了一句,說:“不過我們剛剛已經討論過了,羅戴恩私下送來招降文書的副本,很可能是羅汝才故意所爲。這大概是曹營想要試探一下我們的意思。”

李來亨點點頭,他也馬上就想到了這點,羅戴恩是羅汝才心腹親信,恐怕不會那麼好心。他送來招降文書的副本,一定有用意所在。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地方事宋。”李來亨揭開文書一字一字念道,楊嗣昌沒有用自己的名義進行招撫,而是用了取代方孔炤接任湖廣巡撫的宋一鳥名義,不知道是否是楊嗣昌準備在招降之事出問題後,可以方便讓宋一鳥給他背鍋呢?

“爲嚴諭曹操、混天星等火速悔罪來歸,投誠免死事。昨據大昌等州縣官及逃出士紳稟報,獻賊已授首斃命,本撫院擬即調剿獻之兵痛剿夷陵,不使一人漏網。然副總兵劉國能勸阻再三,念流賊亦我大明赤子,忠孝之心或未全泯;又系賊中不乏邊軍將士,世受國恩,作逆之志應非初衷。本撫院整師待發,如箭在弦;暫緩徵剿,以期自拔。茲特傳示手諭,深望諸位,臨懸崖而勒馬,步迷途而知返,翻然悔悟,轉禍爲福。”

“本撫院猶體上天好生之德,願開湯網三面之恩,特此判切曉諭,幸勿自絕朝廷,甘受重誅。此諭!”

“楊嗣昌不用自己的名義,反用楚撫宋一鳥的名義來招撫,不知存的什麼小心思?”李來亨吐槽一句後,又說出了自己對招降文書的看法,“招降與否我插不上嘴,但這份文書我感覺寫得十分奇怪。”

李自成、田見秀、李過幾人互相看了看,他們之前的討論主要都圍繞在曹營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楊嗣昌的招降到底是什麼計謀上面。由於他們大多缺乏足夠的文化素養,對招降文書本身的內容,反而看不出什麼端倪來。

李自成因此饒有興趣地問道:“哦?小老虎,我們讀書都很少,不能同你相比。你給大夥細細說一下,這份招降文書寫的有什麼問題?”

“好。”李來亨指着文書上倒數第二段的部分,解釋道,“這段寫的‘深望諸位,臨懸崖而勒馬,步迷途而知返,翻然悔悟,轉禍爲福。’十分奇怪,有些像是戛然而止。一般按常理來講,這等文體,在轉禍爲福後頭應該再跟上八個字纔對。”

大家都聽得不大明白,田見秀在衆人中還算讀書較多的人了,他試探着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小老虎,你的意思莫不是說羅戴恩謄抄的這份文書,故意刪掉了一些字眼?”

“不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依我來看,羅戴恩謄抄文書給我們送過來,一定是受羅汝才的指使。羅汝才既是想要試探咱們闖營對於招降的意見,恐怕也是想隱藏楊嗣昌的招降條件裡,一些不便於讓闖營知道的條款。”

李過那張肅穆的臉上,突然劃過幾分驚色,他想到了一種極爲可怕的可能性。李過看了看李來亨,見李來亨面上也露出沉痛的神色,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猜想:“掌家,羅汝才隱藏的招降條款,會不會是楊嗣昌要他對付闖營呢?”

“不!這絕不可能!”李自成一拍桌子,大聲反駁說,“我瞭解羅汝才的爲人,他雖然喜好酒色,但比張獻忠還要講義氣。羅汝才一輩子最看重的東西,就是兄弟和朋友,我相信以他的爲人,是絕不會出賣兄弟的。小老虎的判斷未必準確,或許文書並沒有被刻意隱藏什麼字眼,只是羅戴恩漏抄了幾個字。”

李來亨心裡想到羅汝才的結局,對李自成的這個判斷有些無奈,他苦笑道:“羅汝纔是否將我們當成兄弟了呢?其實掌盤應該心知肚明,羅戴恩送文書過來,一定是別有用意。我們闖營對待招降的態度,羅汝才還不清楚嗎?他難道不知道捷軒叔戰死的事情?”

屋中除李自成以外的其他人都默然不語,大家都知道在義軍之中,只有闖營從頭到尾都堅決不受朝廷的招撫。更何況現在劉宗敏犧牲,闖營與官軍之間的仇恨越來越深,羅汝才難道會猜不到闖營對於招降的態度嗎?

這還需要試探嗎!

李自成被李來亨反駁的無話可說,他心中也隱隱感到事情的真相極有可能就和李過、李來亨猜測的一樣。可李自成的天性,使他不願輕易懷疑別人,他更不願懷疑同自己有着很深感情的老朋友羅汝才——李自成以己度人,總相信以至誠待人,則人必以至誠待我。

從這點上來說,他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梟雄。

李自成站起身來,將那張羅戴恩謄抄的招降文書緊緊抓在了手裡,幾乎將紙揉捏的粉碎。他顫抖的手指,似乎已經暴露出了內心的動搖。

“走!既然羅汝纔想試探我們,我們就直接去和他攤牌。看看曹營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無論如何,闖軍決不投降!”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章 李公子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