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初到張家口

“呼...,終於到了。”司茶長嘆一聲,一道白汽從他口裡噴出,隨即被風吹散,他們終於在除夕前兩天趕到了張家口。

幾匹馬不停地打着響鼻,顯然都累了。

囡囡從馬車車廂裡伸出頭,好奇地打量着不遠處的城郭,“這就是張家口啊!怎麼和縣城州城都不太一樣呢?”

志文、柳才與司茶、護衛騎馬,柳才情緒一直不好,留在山上又幫不上什麼忙,志文乾脆一起帶上他,多個成年人也好,他們去哪裡也能方便些,司茶可忙不贏陪他們。

至於成親,小英娘還沒張羅好呢。

丫頭們則坐着馬車,進太行山之前收起來的車廂又派上了用場。

“就是就是。”趕着馬車的小英嘰嘰喳喳地嚷道,“怎麼城外還有這麼多房子?”

這丫頭,也不知怎麼說服的小英娘,最後居然還是跟着來了。

妞妞沒有說話,眼睛忽霎忽霎地眨巴,打量着車廂外的景緻。

志文則微微皺眉,作爲一個邊塞堡口,城牆就只比閆家村高了那麼一點點,城池似乎也大不了多少,有些不夠格啊。

“這是下堡,張家口堡指的就是這裡了,俗稱‘堡子裡’,離長城還有五里呢。”司茶笑着向大家介紹。

而上堡又稱來遠堡,俗稱“市圈”,位於長城邊牆旁,真正對外起防禦功能的是這裡。

下堡位於長城內,自然用不着修太高的城牆。

張家口,又稱“張垣”“武城”,嘉靖八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故稱“張家口”。

張家口屬宣府,而宣府爲大明九邊重鎮之一,是對蒙古作戰的重要方向,同時掩護京師側翼,與另一邊鎮大同合稱宣大。

時人稱宣大爲京師項背,可見其重要性。

從軍事上來說,張家口不過是宣府鎮的一個普通長城邊堡,建堡之初,就只有堡內的官衙、官邸、軍營等建築。

但是從經濟上看,它是實實在在的重鎮。

隨着貿易不斷髮展,在萬曆年間,張家口就已“百貨坌集,車廬馬駝,羊旃毳布繒瓦缶之屬,踏跳丸意錢蒲之技畢具”,一片繁榮景象。

商行、寺廟、豪商私邸在城牆外陸續開始出現,造就了這獨特的城外有城的景象。

隨着遼東建奴崛起,大明對其實施經濟封鎖,張家口更加繁華,成了大明北方的經濟重鎮,不誇張地說,大同以東的邊貿交易都在這裡。

這樣一塊超級大肥肉,自然很多人眼饞,因此張家口既有範家這樣紮根於此的超級大商家,也有不少來此尋找機會的小商人。

更有像周承允這樣的,實力雖強,卻因與範家有隙,難以插足進來,只能安排少量人手虎視眈眈盯着的外地大商家,只待一有機會,就要狠狠從範家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此地官、商、匪皆有,漢人、蒙古人還有女真人混雜一處,大明、後金、蒙古各部的探子,加上各商家的密探,勢力錯綜複雜,頗像後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舊滬上。

“鄭公子,請,我們這就到蒲解會館落腳。”司茶打了聲招呼,與護衛一道,頭前帶路而去。

......

按司茶的說法,張家口的蒲解會館條件不算好,但還是讓志文他們這些山溝裡出來的土包子開了眼界。

除了一進門的正房是會客辦公之用外,後面還有幾進大院,有招待貴賓飲宴的,還有留宿賓客和同鄉的,志文他們就被單獨安排在其中一套院子裡。

手忙腳亂地梳洗完畢,又在丫鬟的服侍下換好衣服,志文逃也似的離開。

太腐敗了,從脫衣服開始,就有人隨侍在側,要是你不想動,整個洗浴過程自會有人把你洗得乾乾淨淨,再將你穿得整整齊齊地送出來。

志文兩輩子加在一起都不曾有過這種待遇,實在不習慣這種高級會員服務,在制止了丫鬟的服侍後,自己動手,三下五除二,飛快地洗完後就跑到前院堂屋來了。

柳才早到了,規規矩矩地坐在桌旁喝着茶,靜等開飯,只是忸怩不安的神情卻出賣了他,想來也是無福消受。

志文無心拿他打趣,打了個招呼,也在桌旁坐下。

稍候,司茶滿面紅光地進來了,看來他倒是很享受這種待遇。

然後是囡囡她們,被丫鬟服侍,三個丫頭倒是不會害羞,只是看她們興奮的樣子,應該沒少玩水。

見人齊了,司茶衝門外一招手,菜餚流水般地端了進來。

“尹大哥呢?”一路而來,大家也都熟了,尹護衛跟了周承允三年多,算得上忠心耿耿。

“不用管他,”司茶臉上露出一絲猥瑣的笑容,低聲道,“找他相好的去了,你懂的。”

“來來來,鄭公子,請。”司茶伸手虛引,開始給大家介紹菜品。

“張家口地處邊塞,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就這道‘燒南北’還能勉強入眼。”

衆人順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這道在他嘴裡“勉強入眼”的菜餚黃白相間,鮮香撲鼻。

“大家嚐嚐,黃的是塞外口蘑,白的是江南竹筍,算是下了些功夫。”司茶說道。

衆人咋舌,塞外口蘑倒也罷了,江南竹筍弄到這兒,得費多大勁兒啊。

就這都只能算勉強入眼,志文算是見識到了這些大商人的豪奢。

“司茶大哥,張家口八大糧商到底是哪八家?”吃着飯的時候,志文開始請教。

這八家後世被稱爲滿清八大皇商,但志文除了知道領頭的姓範之外,其他還真一無所知。

“這你算問對人了。”司茶嚥下一塊口蘑,“這些年我們晉南與他們晉北,明裡暗裡不知爭鬥了多少次,我們公子算是最瞭解他們的人了,在下雖不才,還是能和大家說道說道的。”

“這八大家以範姓爲首,你們應該都知道,剩下七家是靳家、樑家、田家、翟家、黃家和兩個王家。”

“範家最出色的人物範永鬥,雖是庶長子,但有手腕,有決斷,最有希望接任家主,其他七家也各有出色人物,分別是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

不過剛纔會館通報說,範永鬥自去了晉南後,就好久沒出現了。”

志文暗笑,範永鬥是永遠不會出現了。

這件事兒,志文他們凡是知道內情的,口風都很緊,而對外,就只告訴了周承允,看來他的嘴巴也很嚴。

第513章 晉北風雲起(20)第524章 春狩第419章 閨名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588章 三天不封刀第288章 遇到熟人第575章 誰跟來了第392章 閒人不少第63章 老鼠肉第630章 墨爾根代青第292章 找他好好談談(2)第48章 初露鋒芒(1)(第二更)第426章 會面小王莊(4)第622章 失陷第396章 王法第353章 雨戰(3)第310章 犯上(2)第56章 黑夜激鬥(1)第49章 初露鋒芒(2)(爲書友第三更)第477章 生計大事第533章 來硬的第419章 閨名第313章 額仁卓爾湖第476章 格格還是哈騰第449章 窘迫邊兵(2)第150章 追兵將至第337章 首戰(2)第241章 驚變(2)第84章 土法消毒第78章 死神的微笑第598章 京觀再現第81章 焚屍第123章 找到孫神醫第31章 搶糧(2)第249章 周承允辭別第574章 大汗有請第123章 找到孫神醫第124章 送你們過河第618章 決定第111章 取名餘波第210章 涿鹿工會第68章 迷路的小捷第432章 好大的膽子第211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363章 雨戰(13)第308章 鞭打第343章 後臺是誰第496章 晉北風雲起(3)第579章 搶收秋糧第389章 馬二的秘密(3)第495章 晉北風雲起(2)第252章 初至遼東第96章 系統的作用第118章 攔路者死第635章 迎頭痛擊第414章 替誰賣命第101章 意外收穫第439章 是何阻礙第632章 暴病而亡第625章 不急第549章 回軍覆命第510章 晉北風雲起(17)第292章 找他好好談談(2)第406章 義民第217章 三個馬賊第187章 險要山寨第64章 小乞丐第631章 動手第589章 城破第438章 神物...不過第79章 應對(1)第106章 招人第454章 潦倒流匪(3)第304章 冷場(1)第552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439章 是何阻礙第168章 飛一般的感覺第602章 壕溝圍困第630章 墨爾根代青第511章 晉北風雲起(18)第578章 南下錦州第85章 找到人了第490章 天字號傭兵團(2)第8章 收穫第99章 智退過天星(1)第631章 動手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592章 巡夜第474章 扣分第368章 自己人?第53章 抓賊(1)第246章 與巴根的比試(1)第183章 給你們交個底第2章 炫了個富第420章 試探少年第328章 相互扶持第527章 換糧第150章 追兵將至第351章 雨戰(1)第64章 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