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馬二的秘密(2)

志文聞言,擡頭深深地看向馬二,良久,方纔問道,“馬二哥,你是不是聽到什麼傳言了?”

打探消息的開銷的確不小,除了自家兄弟人吃馬嚼要花錢糧,涿鹿山周圍的村民好心提供消息,還有找幫閒,問各個店鋪的小二,都得拿錢開路,一番運作下來,打探到的消息也不見得全都有用,那花的錢就只能算是打水漂了,這個志文是有心裡準備的。

所以即便宋才捷和李智向他稍稍抱怨過,馬二花的錢太多,志文也不曾放在心上,更沒有減少馬二用度的想法,“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而要想謀全局,就不能成爲瞎子和聾子。

難道這馬二聽到什麼不利於他自己的風聲了?

志文暗自搖頭,他有些不太確信,宋才捷和李智的抱怨都是很私密的,志文當場表了態,不會減少馬二的用度。

涿鹿山內部如何管理,確實需要考慮了,志文目前的想法,一是今後今後各部都弄成雙頭制,也算是彼此有個牽制,二是得有個內部的審計監察部門,他覺得宋才捷正合適幹這個。

不過這些事兒志文誰都沒有告訴,就是宋才捷和李智二人的抱怨,也被告誡不要外傳,他會尋機找馬二談論此事,相信馬二應該不會聽到什麼消息纔是,因此他願意砍掉用度的這番表態就有些奇怪了。

“傳言?什麼傳言?沒有沒有。”馬二急忙否認,“就是感覺我這開銷太大,真正有用的消息卻不多,這錢花得有些不值。”

估計是李智和宋才捷給他花錢時那肉痛的表現,讓馬二有些退縮了罷,其實志文不在的這段時間,真正主管錢糧的是宋獻策,李智只是輔助,宋才捷則是管倉庫,負責分發,但宋獻策從來沒有和志文提過關於探子開銷過大的事兒,想來他也是知道打探消息的投入與產出並不一致。

“話不能這麼說,馬二哥。”志文寬慰道,“打探消息和種莊稼不一樣,不是說使了多大勁兒,就能多少回報,這個我還是清楚的,說什麼值不值的。”

“志文,你...”馬二騰地站起來,一時卻說不出話,過了一會兒才道,“謝謝,志文,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看來是宋才捷和李智的態度給了他壓力,志文暗道,得找機會和這兩人說說,讓他們不要那麼苛刻。

“就這麼點事兒?馬二哥。”

“不...不止,其實,我...我還真有事兒和你說。”馬二說話又不利索了。

“有事兒就直說,”志文道,“咱們在一起這麼久了,都是自己人,你還這麼見外?”

“那...我就說了啊!”

“別磨嘰了,馬二哥,快說。”

“是這樣的,志文,我這半年外出打探消息,遇上些老弟兄,呃,其實還有幾個女人,算是老相識,他們都想重新跟着我,討口飯吃也好,賺些外快也罷,總之就是想當我們的外圍人員,這些人不少,開銷太大,我還沒有答應。”馬二說道。

“哦,馬二哥在這附近還有相熟之人?”志文有些奇怪,他不是跟自己從陝北逃難過來的麼,哪有這麼多之前就相識的人,還有,看來剛纔說要砍掉些開銷的言辭,應該是投石問路吧,自己如果真的同意了他的建議,就不會有接下來的這番話了,這馬二,還動了些心眼。

“這個...志文,和你說實話吧,我以前...是錦衣衛。”馬二的這句話,簡直是石破天驚。

“蝦...蝦米?”志文嘴都不利索了,“我沒聽錯吧,馬二哥,你是錦衣衛?”

Wωω▪тTk Λn▪¢ 〇

馬二有些手足無措,“真...真的,不騙你,志文。”

說罷在身上摸了半天,掏出一塊腰牌遞給志文。

志文接過這塊精美的腰牌,費了好大勁兒,才認出牌子上一面的三個繁複篆字:“錦衣衛”。

再翻到另一面,同樣是兩個篆字,這兩個字也不簡單,不過第二個字是個“旗”字,第一個字如此繁複,應該不是“小”字,那就是“總”字了。

志文這纔有些信了馬二的話,只是他很難把印象裡身穿飛魚服,腰配繡春刀,懷揣閻羅簿的錦衣衛,與眼前這噴着酒氣,邋里邋遢的糙漢子聯繫起來。

“馬二哥,你還是個總旗?”志文驚問。

馬二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快說說,到底怎麼回事兒?”志文很是好奇,連聲催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堂堂錦衣衛總旗,淪落成了陝北逃難大軍中的一員,一度還以偷搶度日。

“呃,志文,錦衣衛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回事兒。”馬二一看志文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麼,“這說來話就長了。”

志文剛纔的想法的確沒錯,馬二今天一開始建議他砍掉些哨探的用度,的確是有試探的意思,如果志文真同意了,那接下來的這些話,馬二是不會說的。

不過志文拒絕後,馬二就沒有再隱瞞的心思了,一五一十地說出了他的來歷。

在後世影視文藝中看到的那些鮮衣怒馬、飛揚跋扈的錦衣衛將士,的確是錦衣衛中的一員,但與真正的龐大而繁雜的錦衣系統相比,就是冰山一角了。

這些穿着飛魚服,光鮮亮麗的人,其職責主要以抓捕、刑訊爲主,人數並不多,不過十四個千戶所,最多時也沒有超過十七個。

錦衣衛在後世被稱爲特務機構,自然是以刺探情報爲主,這些人的數量可就多了,隱藏在芸芸衆生之中,他們或許是乞丐,或許是店小二,或許是販夫走卒,或許是官妓窯姐,總之,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都有可能是錦衣暗探。

這其中,規模最大,人數也最多的一批錦衣暗探,是大戶人家之中的僕役丫鬟廚子等等,大明建朝之初,不管朱元璋是怕手下造反,還是爲了預防他們貪污,在各臣子的府中,安置了不少暗探。

其中最有名的典故,是當時的名臣宋濂某晚請客,第二天朱元璋問他頭晚做了些什麼,宋濂是個實誠人,老老實實答了,等他說完,朱元璋笑着點頭,說宋濂沒有撒謊。

第352章 雨戰(2)第580章 遇見熟人第457章 成了第449章 窘迫邊兵(2)第316章 事有蹊蹺第383章 晉陽風雲(1)第598章 京觀再現第444章 計成矣第56章 黑夜激鬥(1)第166章 上不了檯面的手段第284章 你哪來的糧第610章 鄉音第582章 平亂與禍事第3章 要開蒙了第381章 農忙閒話(2)第508章 晉北風雲起(15)第127章 不佔便宜第618章 決定第80章 應對(2)第366章 尤鴻遠第402章 倚多爲勝第135章 解州喝茶第530章 買賣丁口(2)第145章 有大動作第359章 雨戰(9)第294章 深夜來客(2)第240章 蒙古部落的漢人首領(2)第193章 再遇難民第294章 深夜來客(2)第97章 找糧去第332章 落石第617章 兩難第134章 這是要發呀第166章 上不了檯面的手段第631章 動手第180章 進太行第586章 赫圖阿拉第158章 一變再變的戰況第52章 偷還是搶第79章 應對(1)第31章 搶糧(2)第280章 牧仁(2)第251章 末將李自成(2)第575章 誰跟來了第323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73章 僱傭第635章 迎頭痛擊第348章 查找線索第158章 一變再變的戰況第372章 終戰(4)第255章 金人買馬第373章 終戰(5)第177章 這雞殺得好第116章 壺口邊第470章 追逃第232章 黃臺吉的猶豫第430章 等候來人第185章 涿鹿山第605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21章 請王爺笑納第574章 大汗有請第616章 疫病源頭第532章 暗中勾連第557章 東金山麓第504章 晉北風雲起(11)第371章 終戰(3)第518章 再發遼東第518章 再發遼東第179章 目標太行第192章 戰隊第48章 初露鋒芒(1)(第二更)第156章 山坡伏擊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214章 張家口初體驗(2)第631章 動手第49章 初露鋒芒(2)(爲書友第三更)第225章 午夜行動第307章 責問第412章 絕戶第210章 涿鹿工會第556章 黑水傭兵團第88章 燒的好第326章 敵襲...與不妥第160章 範頭之死第497章 晉北風雲起(4)第539章 夜襲,又見夜襲(6)第561章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第329章 有消息了第70章 鬱悶的志文第571章 殺使第128章 羊吃人第466章 我照做便是第605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397章 錢管事回山第633章 撤軍(1)第300章 心急的唐吉思(2)第480章 合作(1)第603章 大人生病了?第568章 向南用兵第632章 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