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

沈明遇算是一個翹家的孩子,離開家七年多之久,直到沈明遇成了寧海軍的大將之一名揚天下,沈明遇的沈母親沈容氏這才知道沈明遇在遼東,不管沈明遇遇到多少委屈,可是在看到他的母親之後,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在沈容氏找到了沈明遇以後,就發現,這麼多年,沈明遇還是一個人,沈容氏頓時就急了,這孩子怎麼能還不成親呢?當然,沈容氏爲了沈明遇的婚事也操碎了心,以沈明遇年齡哪怕放在後世,也屬於大齡剩男。

不過好在沈明遇現在有權有勢,當然還有錢,因爲軍功賞賜的田地,沈明遇有七千八百畝,其中還分別在金州、海州、遼陽三地有宅子,放在後世,沈明遇就是妥妥地鑽石王老五。

放在明朝,其實跟後世差不多,男人只有田有地,有房子,根本就不愁娶媳婦,可是在遼東這個缺乏底蘊的地方,沈容氏認爲,還真沒有誰可以配得上自己家的兒子。

後來,沈容氏打聽到謝宗澤的閨女謝素素未婚,以謝素素的家世,倒是配得上沈明遇,畢竟,謝素素的父親謝宗澤是遼管管委會委員,負責教育和文化這一塊,放在中原,至少是提學一級的官員。

至於謝素素的哥哥謝景林就更利害了,也是管委會委員,也是商務和外交的負責人,家世可不差。

然而,當沈容氏想要找人向謝宗澤提親的時候,她打聽到了謝素素的原則:“第一,對方必須是遼南人,而且終生不準離開遼南。第二,對方成親之後,不得納妾。第三,對方必須和謝素素一道侍奉謝宗澤二老終身。”

對於沈容氏而言,第一條和第三條,都可以接受,畢竟孝順父母和岳父母是正常的事情,可是最讓沈容氏無法接受的是謝素素居然不讓沈明遇納妾,這萬一謝素素生不出孩子,沈家豈不是要絕後了?

沈容氏就想盡一切辦法爲兒子找個媳婦,在遼東沒有合適的對象,她就返回了歸德府,在去年八月份的時候,沈明遇與歸德府袁氏成親,成親以後,沈明遇與其十七歲的妻子袁氏也是聚少離多,眼看着兒媳婦肚子沒有動靜,容氏就與袁氏商量,給沈明遇納妾。

袁氏就因爲是沈明遇不喜歡他,幾乎沒有碰她,自然不可能有身孕,她本來就是一肚子委屈,沒有辦法與婆婆說,當然,袁氏也是一個狠人,老夫人不是讓納妾嗎?

她以沈明遇正妻的身份,一口氣爲沈明遇納了十四名小妾,其中五個都是生過兒子的寡婦,就這樣,沈明遇回到家中,就要面對十五個女人,袁氏雖然年齡小,放不開面子,但是沈明遇的小妾們卻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她們本來就需要依靠子嗣傍身。

很快,沈明遇現在品嚐到陳大勇的無盡的痛苦。

年過四十歲的沈明遇,本身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十五個如狼似虎的女人,他哪裡應付得過來?他想學陳大勇一樣躲在軍營裡,只是非常可惜,以沈明遇的級別,他是可以帶家屬的。

這樣以來,沈明遇就沒得躲了,沒有辦法,只能痛並快樂着。

年初,體重還有一百八十斤的沈明遇,僅僅十一個月過後,體重還有不到一百四十斤,減肥四十多斤。

程世傑其實還很奇怪,沈明遇是吃了什麼減肥藥,如果拿到方子,放在後世可以賺不少錢,只是這個方子,程世傑可沒有辦法複製。

後來,在程世傑知道沈明遇的事情後,這才調侃道:“明遇,你的豔福不淺啊!”

“大帥,你就別拿我來開玩笑了,也不看看你身邊有幾位!”

程世傑聳聳肩,還真不好意思再就這個問題拿沈明遇開涮了。

沈明遇是一妾十四妾,他倒好,可是妻八媵妾十二侍妾,雖然還比不上陳大勇,但是比沈明遇還多五個,怎麼還好意思說人家豔福不淺?

沈明遇看着程世傑沒有說話,就向程世傑八卦道:“大帥,你可知道張裕現在纔是真正的豔福不淺?”

“哦?”

程世傑問道:“怎麼回事?”

“前一陣子不是有幾船小日子戰俘送到遼東嗎?”

“對啊!”

“張裕從戰俘營裡找了兩個兩個姿容俏麗、氣質優雅的倭女當侍妾!”

平心而論,在戰俘營裡的小女子女人數量其實是很少的,只有擁有一定身份的女人才能保住清白,保住性命。張裕找到的那兩名女子,據說是藩主的女兒,而且是雙生子,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更爲難得的是,這兩個女子身高將近一米七,放在中原也是屬於高挑的女子,放在小日子國,那簡直就是巨人般存在。

說完閒話,開始進入主題。

周寧道:“既然大帥要攻打安南,我們準備派人先是占城國接觸,最理想的狀態是與占城國聯合,他們在南,我們在北,我們海軍隨時在安南的身後登陸……”

不等周寧說話,程世傑不解地道:“占城這個國家還在?”

“當然還存在,而且在兩百年前還大大的雄起了一把,他們的英雄國君制蓬峨厲兵秣馬,編練軍隊,數次攻陷升龍城,打得安南人全無還手之力,要不是後來制蓬峨遇伏身亡,安南還不知道會被他蹂躪成什麼樣子。”

周寧笑道:“不過,在制蓬峨戰死之後占城國國勢就一落千丈,到現在只剩下一座都城,跟滅亡沒什麼區別了。不過占城國畢竟延續了千年之久,在這片土地上有着很深的影響力,只要跟占城結成聯盟,在安南各地的占人必定羣起響起,攻擊安南,也就省了我們不少力氣了。”

程世傑點點頭道:“嗯,跟占城國結盟確實有很多好處,不過你們得當心,可別被人家當槍使了。”

周寧笑道:“我是可憐他們延續千年國運不容易,幾百年來接連被安南人欺凌侵略纔跟他們結盟,允許他們在我們佔領整個安南之後以一個附庸國的身份繼續存在,延續他們的文明,如果他們還貪心不足,別怪我心狠手辣!”

稍後的時候,寧總參謀部將安南軍團整編方案放在程世傑的案頭,原決死軍團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厭倦的了撕殺,想要回歸平靜,對於六千餘名決死軍團將士的安置,程世傑是準備將這六千餘人分別設立八個鎮,以一百戶爲保,十保爲鎮的原則,安置在呂宋。

爲了安置這些將士,呂宋方面劃出六十萬畝水田,包括一百二十萬畝旱地,這些旱地包括甘蔗林和草原。

對於呂宋方面而言,拿出區區一百八十萬畝地小意思。

這六千餘戶連過年都不會在遼東過了,他們馬上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遷徙。

沒有決死軍團的將士,只要抽調寧海軍正常軍部隊,不過不是完全從遼東抽調,而是從呂宋抽調了七個團,現在呂宋已經被寧海軍清理超過將近一半,沒有迫切的壓力,自然也用不了那麼多的兵力。

在呂宋軍團七個團三萬五千人馬,配合寧海軍左都司九千六百餘人馬,加上一個野戰醫療分隊,再加上獨立炮兵都司的三個炮兵總領,兩個騎都總領,湊足五萬人馬,在一比一的情況下,也不必擔心小日子在安南耍花招。

安南軍團以沈明遇爲首,分爲十個戰鬥都司,對於安南軍團,還有另外一個參考作用,就是真正實驗寧海軍的新式火槍,其實現在寧海軍裝備的崇禎八年式火槍,有點類似於德賽萊步槍。

但跟後世步槍不同,它本質上也只是一支採用紙殼定裝彈的老步槍而已。步槍子彈由鉛彈頭、起爆藥和黑火藥組成,由紙封裝到一起,起爆藥不是在子彈尾部,而是在彈丸尾部,也就是子彈中間的位置。

扣動扳機後,長擊針會直接擊穿紙包裝、刺到彈丸底部起爆藥的位置,將其引爆,繼而引燃硝化棉。德萊賽M41步槍採取的則是黑火藥。

火棉是個好東西,製作簡單,威力巨大,爆炸後殘渣極少,便於保持膛內清潔,是非常理想的發射。不過乾燥的火棉是很危險的,一點火星就會爆炸,所以必須讓它保持微溼,或者用甲醇-混合劑處理一下,降低其感度,不然肯定要出人命的。

當然,崇禎八年式步槍與德萊賽M41的旋轉後拉槍機也不盡相同,德萊賽M41的槍機僅僅起到的是閉鎖的作用,並沒有栓動步槍後拉抽殼之類的功能。而崇禎八年式步槍,則擁有這種抽殼的功能。

在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中,燧發槍在歐洲已經悄然興起,在未來二十年之內將成爲歐洲陸軍的主流裝備。大約六十年後,膛線的燧發槍才能出現,而寧海軍的崇禎八年式步槍,則是屬於二百多年後的產物。

一羣弩兵去跟手持火繩槍、燧發槍的敵軍對射,都不吃虧,也只有膛線的燧發槍的時候,吃射程上的虧,現在程世傑則遠遠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雖然程世傑其實還是有時間的,但問題是,製造銅質子彈還有相當大的困難,至少槍炮局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子彈和原理與炮彈的原理是相同的,炮也是一支放大版本的槍,只不過做大容易,做小反而困難。

程世傑對此目前頗爲滿意,在崇禎八年式步槍定型以後,就全力生產,每個月現在可以生產兩千六百至兩千九百支左右。這還是大量使用水力機械、蒸汽式機械、流水線作業的結果。不過,這樣的產量放在這個時代,也足以笑傲絕大多數的兵工廠了。

安南軍團的寧海軍部隊,每個都司分別下轄騎、步、炮、槍和冷兵器四種裝備,其實冷兵器裝備的弓弩和刀槍,由狂犬軍團的小日子擔任,炮兵和騎兵以及遠程兵,則由寧海軍士兵擔任。

按個這個方案整編,安南軍團最快會在兩至三個月內整編完成,當然狂犬軍團也可以更進一步接受訓練。

程世傑就乘坐直隸號戰艦,前往京城,當程世傑來到北京的時候,發現北京城幾乎沒有變化,這裡遠遠不像遼東,哪怕幾個月的時間,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其實不是沒有變化,而是變成流民更多了,街頭那骨瘦如柴四處行乞的叫花子和頭上插着草骨膽怯的站在街邊,和母親一起等待買主的孩子,卻讓程世傑的心情沉重。

程世傑望着前來迎接的官員道:“那些當官的都是幹什麼吃的,這麼多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就當沒看見啊?”

負責迎接的官員滿臉苦笑:“海國公有所不知,這都是大順軍鬧的,本來京城存糧不超過二百六十萬石,四個月冰封期,勉強夠用,可九月下旬,大順軍衝州撞府,漕糧多次被劫,漕運總督不得不中斷運糧,現在糧食儲備更少,恐怕已經不足以等到明年運河開通!”

程世傑來到京城府邸住下,程世傑美美的洗個澡,這邊還沒有泡好澡,王承恩就來到府上,讓程世傑進宮。

“臣,程世傑拜見吾皇陛下……”

不等程世傑說完,崇禎皇帝道:“這裡沒有外人,隨意些!”

“陛下,這禮數少不了。”

“遼東現在怎麼樣?”

“形勢一片大好!在這幾個月裡,我們輕輕鬆鬆便售出了四百萬多石賣不出去的陳糧,還有大量鐵料、布料,簡直就是供不應求!”

“這次遠征小日子,繳獲如何?”

“陛下,您……”

程世傑一臉假裝不情願的道:“臣好不容易打下長崎,還沒有來得及與德川幕府交手,您就讓人通知臣回師,臣這一次只繳獲了二三百萬兩銀子!”

說到這裡,程世傑掏出一個摺子,上面記錄着程世傑這一次進京攜帶的二百萬兩銀子,還有三千石從小日子繳獲的大米,以及各種海鮮,古玩字畫之類的東西。

崇禎皇帝指着御案旁邊的筐子,指着道:“這些都是彈劾你的奏摺,他們說,你居然向叛軍出售糧食?”

“沒錯!”

崇禎皇帝還以爲程世傑會狡辯一番,然而程世傑卻直接承認了:“上個月,遼東向山東出售了十萬石陳糧,五十萬斤土豆,賺了二十萬兩銀子!”

崇禎皇帝一拍御案:“你這是資敵,可知該當何罪?”

“要說資敵,山東、南直隸的官紳一個都跳不掉,跟叛軍做生意做得最歡的就是他們了,賣藥品賣糧食賣火藥,一些前去平叛的將軍甚至把軍糧、大炮、刀槍都賣給了叛軍,我們只賣一點陳糧,已經很客氣了。”

崇禎皇帝氣得身體微微發抖:“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了朕……”

“陛下,你知道什麼?如果我不向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他們就會搶老百姓的活命糧,最終讓更多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然後加入叛軍;如果我不從他們那裡賺到足夠的銀子,我就拿不出錢來屯田墾荒辦工廠,吸納流民,那些找不到活路的流民最終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叛軍!”

崇禎皇帝怒極反笑:“你還有理了?你知不知道正是因爲你們資敵,才使得叛軍越發的壯大,短短數月便發展至五十萬餘衆,殘害官紳無數?”

“那關臣什麼事?又不是臣乾的!”

程世傑笑道:“再說了,那些被叛軍處死的叛軍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把他們全部殺掉肯定有冤枉的,但十個殺掉八個,肯定還有遺漏的!叛軍僅僅是在兗州知府家裡就抄出了六十萬兩白銀,在東昌知府的金庫裡更是查抄出白銀一百六十萬兩,至於在士紳家裡抄出的白銀、糧食,都無法計數了……”

崇禎皇帝沉默了,那些士紳滿嘴仁義道德,遇到事,卻裝聾作啞。

程世傑接着道:“他們守着堆積如山的財貨,糧食在倉庫裡發黴都不肯拿一點出來賑濟饑民,最後鬧出了這場叛亂,能怨誰?這羣王八蛋死絕了,我都不會同情他們。”

這一席話簡直就離經叛道到了極點,把崇禎皇帝給震得眼冒金星,說不出話來。

良久,崇禎皇帝把茶杯往桌面重重一擱,厲聲喝:“閉嘴!你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就衝你剛纔這番大逆不道的話,誅滅滿門都夠了,你是不是想害得整個遼東血流成河?”

自從周皇后和張皇后從遼東回來,崇禎皇帝知道了遼東的真實情況,現在的遼東已經形成氣候,尾大不掉了。

朝廷不可能再動程世傑,除非程世傑真正扯旗造反。

事實上,崇禎皇帝也在試探程世傑,如果程世傑滿口否認向叛軍販賣糧食,這就說明程世傑已經有了不臣之心,那就要把程世傑留在京城,一輩子也不能放程世傑離開。

可問題是,程世傑的回答計一如既往的坦誠,反而證明程世傑並沒有反心。

程世傑一臉認真地道:“陛下,臣並沒有說錯,知道百年來流民爲什麼越來越多了嗎?不是天災,是人禍!是他們把老百姓的田地給佔了,是他們把自己該交納的賦稅給推到了老百姓身上,吸着老百姓的血淚過着錦衣玉食的日子!”

程世傑的聲音越來越大:“國家一次次加徵賦稅,全便宜了這幫王八蛋,一兩銀子進入國庫的同時就意味着有十兩二十兩銀子進了這些駐蟲的口袋!那些喪盡天良的官紳通通都該死!他們不死,那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就得死,他們不死,大明就得被他們吃垮!”

程世傑哼了一聲:“與其讓幾千萬老百姓絕望號哭,不如讓他們一家哭;以其讓千千萬萬座城鎮變成不見人煙只聞鬼哭的地獄,不如送他們下地獄!”

程世傑跟崇禎皇帝就山東大順軍叛亂展開,程世傑如實向崇禎皇帝介紹了山東叛亂的實情,直言叛軍只誅土豪劣紳,不傷百姓,朝廷最好不要發兵去剿滅他們,至少在他們將整個山東南直隸洗了一遍之前不要去剿滅他們。

“其實不止是山東,整個華北平原,山東、河南、北直隸、南直隸絕大多數的田地都掌握在不納稅的官紳手裡,平定大順軍叛亂對朝廷一點好處都沒有。”

程世傑滿臉興奮地道:“但如果讓叛軍將那個龐大的官僚士紳利益集團給連根拔起,把他們的田地分給老百姓了再去將其剿滅,朝廷就能從分到田地的老百姓身上收稅,山東、河南能收上來的錢糧很輕鬆就能翻上一兩番!”

崇禎皇帝嘆了口氣道:“怕就怕到時叛軍勢力已經穩固,想剿都剿不了了。”

程世傑傲然道:“還沒有寧海軍軍剿滅不了的叛軍!”

程世傑這倒是大實話。

現在大順軍的活動區域,就在黃河與淮河之間,寧海軍可以從水河進攻,南北夾擊,

以寧海軍那強悍絕倫的戰鬥力,想要剿滅叛軍又有何難?

問題是,大順軍不同於只會破壞不會建設的流寇,他們不濫殺無辜,不強、姦婦女,不劫掠鄉里,每打下一地便將田地分給老百姓,組織生產,早早的剿滅這股流寇,對朝廷真的有好處嗎?

或許,應該像程世傑說的那樣,等他們將整個山東、河南、直隸,甚至湖廣的官紳集團給清掃掉之後再去剿滅他們對朝廷更好一點?

崇禎皇帝盯着程世傑:“這場叛亂,跟你有沒有關係?”

程世傑嚇了一大跳,說:“怎麼可能!我對朝廷忠心耿耿……”

“大順軍兵馬大元帥是宋獻策,你可別說這個人你不認識!”

崇禎皇帝盯着程世傑的眼睛。

然而,幹了多年辦公室副主任的程世傑,怎麼可能被崇禎皇帝輕易看穿?

他的眼睛一直平靜如水,慢慢地道:“回稟陛下,宋獻策曾經做過臣的幕僚,只不過後來,宋獻策跟着臣以後,賺了錢,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王氏,宋獻策也曾經是林續宗的恩主,是宋獻策將林續宗介紹給臣,並且得到了重用,這林續宗這個混蛋卻忘恩負義,他與宋獻策之妻通姦,被宋獻策撞破,宋獻策欲殺林續宗,卻被林續宗逃出宋獻策家,宋獻策帶着家丁前往林續宗府邸,一把火燒了林續宗的府邸,造成了無辜百姓傷亡,臣當時就讓臣的養子程虎將宋獻策抓了……以宋獻策的遭遇,臣怎麼也會給他一個公道,然而,宋獻策卻誤殺了臣的養子程虎,就逃出了遼東!”

說到這裡,程世傑道:“本來臣是一個念舊的人,宋獻策替臣辦了不少事,他逃出了遼東,臣沒有派人繼續追殺他,畢竟主僕一場!”

對於程世傑的說詞,崇禎皇帝其實已經調查過,見程世傑的說詞,與他調查的結果,基本上一致,唯一出入就是,宋獻策在兗州府剛剛起事,就被程世傑的知道了,程世傑派出了麾下三千精銳,準備擊殺宋獻策。

宋獻策麾下被打得七零八落,後果宋獻策向程世傑行賄八十萬兩銀子,程世傑這才收兵罷戰。

當然,崇禎皇帝自以爲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只不過這是程世傑的計劃,說謊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有真有假,假假真真。

對於程世傑而言,說慌,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本章完)

第168章 鰲拜出馬急轉而下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362章 盧象升這是恩將仇報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119章 程世傑的大手筆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395章 程世傑想通了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243章 鄭芝龍被出賣了第465章 極端社會問題第390章 皇太極的噩夢開始了第333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73章 彈盡糧絕何去何從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59章 用制度解決根本問題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285章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234章 朝廷跟咱們有關係嗎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87章 直上青雲節制兩鎮第402章 最後的建奴八旗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142章 範永鬥爲大金立下大功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303章 揍小日子就不需要理由第81章 界河決戰之修羅煉獄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10章 我讓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286章 什麼火牛不就是蒸汽機嗎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202章 纏足罰得傾家蕩產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113章 徐閣老欲聯姻程世傑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467章 歐洲反大明聯盟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278章 借義父項上人頭一用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銃第55章 可以組建炮兵部隊了第39章 兩學期散打就練個這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269章 烤饅頭實在太香了第437章 與百姓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