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

第417章 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

第417章

別看高第身中數刀,身上鮮血直流,事實上他的傷並不致命,明朝已經是鎧甲的巔峰時期,像高第身穿的這種重甲,哪怕是寧海軍裝備的橫刀,也不可能做一刀破甲,更何況這些關寧軍將領手中的刀,只是普通的雁翎刀而已。

不過,儘管無法對高第造成致命性的傷害,然而,十數刀下去,他就被砍得血肉模糊,身上感覺到了絕望的冰冷,高第臉上的神情徹底凝固,眼睛瞪得極大,以至於臉上的肌肉都吊了起來,瞪着他一刀的白參將,嘶聲叫着:“你……你……”

白參將陰惻惻的道:“高帥,對不起了,我們得活下去!”

高第拔出身上的佩刀,拼盡全力攥住那隻刀,直着衆參將領,破口大罵:“叛……叛徒……叛徒……”

噗嗤!

一支鋒利的長槍從高第的刺來,鋒利的長槍貫穿他的身體,從胸口血淋淋的突出一截來,高第的咒罵聲戛然而止。

正所謂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其實長槍的殺傷力非常不錯,可問題是長槍在對付重甲前甲的時候,效果很是一般,特別輕輕一磕就可以讓長槍偏離目標。

不過在背後刺殺,效果還是不錯的。

高第無比艱難的扭過頭去,只見吳崇明笑吟吟的站在他的身後,那笑容比惡魔的咆哮還要恐怖。

吳崇明是高第的青山參將,也是吳襄親兵出身。

高第的嘴角扯動幾下,像是想哭,又像是想笑,他一直當吳崇明是心腹,待他不薄,可現在,吳崇明卻在後北給了他一槍,致命的一槍,徹底斷絕了他的生機!

“任何人都有資格罵我們是叛徒,唯獨你們這些吳家人沒有,從來都沒有!”

吳崇明聲音有些飄忽,嘲弄之意溢於言表:“把大量糧食鐵器棉布賣給老奴的是你們吳家和祖家,一次次見死不救葬送客軍甚至向建奴提供客軍的情報的是你們吳家,這次帶頭向建奴投降,剃髮易幟的還是你們吳家,你們有什麼資格罵我們是叛徒?”

高系噴出一大口血,說話反而利索了不少:“我待你們不薄,你們竟……”

“你確實待我們不薄啊!在我們原來的將主戰死,整個部隊被建奴打得七零八落的時候是你們收容了我們這些餘燼,在遼東百姓連野菜都吃不飽的時候是你們讓我們過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在客軍飢寒交迫的時候是你們用最精良的武器把我們裝備起來,讓我們成爲你們最爲信任的武力!”

吳崇明咆哮起來:“可是,我們想回家!我們想奪回被建奴侵佔了的遼東故土,收斂被建奴屠殺的親人的骸骨,重新開闢早已荒蕪的田園,繼續在那片祖輩開闢出來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我們信任你們,希望你們能帶領我們打回去,可是你們是怎麼做的?”

高第的眼神開始渙散,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吳崇明雖然姓吳,事實上,他並不是遼西人,而是遼東人,他是李成樑第三子李如禎會麾下的親兵,在鐵嶺之戰中,鐵嶺失陷,他成爲潰兵,被吳襄收留,後來跟了高第,因功升爲參將。

“你們只顧着喝兵血,發國難財,可曾想過要驅逐建奴,收復遼東?你們沒有!非但沒有想過,還千方百計破壞復遼大業,現在更投降了建奴,你們對我們可真不薄!像你們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軍閥頭子,早就該死了!”

吳崇明是土生土長的遼東人,他這種身手頗爲了得的家丁,更是歡迎,很爽快的收留了他,並且讓他當上了家丁。換了別個可能早就能吳家感恩戴德了,但是吳崇明不一樣,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主帥李如鬆,沒有忘記自己的袍澤是怎麼死的,仇恨在他的心中鬱積了整整二十年,現在終於徹底爆發出來了。

吳崇明低吼着猛一發力,將長槍從高第背心處抽出,帶出一道血箭。他隨後長刀一揮,高第的人頭咕咚一聲掉了下來,那雙眼睛仍然瞪着吳崇明,瞪得老大!

吳崇明對此渾不在意,一手將人頭提了起來,大聲望着高第的親兵道:“相信你們也看到了,建奴已經完蛋了,繼續跟攝政王作對,就是死路一條!現在我砍了這個雜碎,也算是立了一份小功,我打算帶着他的人頭去向攝政王,向程帥投降,看能不能混個小小的軍官當,實在不行,混個輔兵當也行,哪怕讓我們還鄉,回到遼東去,當個百姓也不錯,怎麼樣都可以!你們呢?你們有什麼打算?”

高第已經死了,寧海軍的火炮一炮接着一炮打過來,還考慮個屁,直接投降。

就在盧象升、雷時聲等將領看着山海關被硝煙籠罩的時候,山海關城城牆上居然掛起了白旗,山海關居然投降了。

“他們怎麼投降了?”

盧象升非常遺憾,對於盧象升來說,在訓練場訓練炮兵,與在山海關訓練炮兵其實是一樣的,一樣需要消耗炮彈,一樣需要糧食,問題是,失去戰場的那種氛圍,將士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不過沒有辦法,他需要將這個事情稟告給程世傑。

飛馳的馬蹄敲擊着大道,發出密集的鐸鐸聲。這匹健壯的遼東戰馬渾身的毛髮已經被汗水濡溼,邊跑邊猛喘粗氣,一股股白沫從口鼻間涌出,然後被噴到空氣中。

雖然崇禎皇帝取消了大明的驛站,然而早在崇禎四年冬天,程世傑率領寧海軍東渡遼東的時候,就開始重建了寧海軍的驛站系統,當時寧海軍在遼南立足未穩,任何一座驛站,都是兵站。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隨着寧海軍的擴張,原本僅僅從旅順、金州、蓋州、海州的驛站系統,迅速擴建到了廣寧、遼中、遼陽等地,不過得益於遼東的經濟發達,依靠商業上的收入,反而可以彌補遼東的驛站系統收支平衡,甚至還有些賺頭,只是贈的不多而已。

隨着寧海軍從遼東攻克瀋陽、這個驛站系統越來越大,事實上現在安東大都督府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這個複雜而龐大的驛站系統。

從去年開始,寧海軍佔領了遼西除山海關以外的所有地方,然後遼西也納入了這個系統,接着就是永平府、順天府、保定府。

就在前方,一個驛站已然在望,但戰馬已經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悲嘶一聲,轟然倒下,渾身痙攣着,每一束肌肉都在抽搐,腹部像風箱一樣急劇起伏着,從口鼻間噴出一股股血沫。它艱難的昂起頭,看着自己的主人,眼角帶着淚花,似乎在哀求着什麼。 騎手的牙齒深深咬進嘴脣裡,鮮血直流,雙手哆嗦着,他顧不得戰馬的後果,這匹戰馬已經廢了,就算將來可以醫好,也不能再承擔驛馬的工作,只能作爲挽馬或弩馬。

“緊急軍情!”

騎手撒腿朝着驛站狂奔而去。事實上驛站已經看到了這名騎手,備用早已準備好,喝的水,吃的東西也準備好了,驛卒像接力賽跑一樣,牽着戰馬來到騎手身前,覈對身份,簽字,並且將食物和水,交給騎手。

從山海關到北京足足有三百多公里,哪怕在後世自駕,也需要三四個小時,然而通過這種驛站系統,卻可以保持二十五至三十公里的時速,僅僅用了十四個多小時,就抵達了北京城。

程世傑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事情僅僅過去了十六個小時,雖然遠遠比不上後世的速度,這確實是大明最快的速度了,完成這次最快速度的交接,騎手在路上跑廢了四匹馬,代價雖然不低,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對於朝廷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在這個時候,程世傑還沒有睡。他沒有睡的原因真不是因爲國事,雖然國事還真不少,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爲楊芸娘。

對於大圓哥來說,他的遺憾是張盼盼。但是對於楊芸孃的遺憾,卻是程世傑。

楊芸娘其實內心裡非常自卑,她最大的自卑就是她的出身,在出身比努力更重要,儘管楊芸娘非常努力了,從一個江湖人士,用了不到六年的時間,成爲了大明帝國的女副相,也是大明目前爲止,官職最高的女人。

與後世那些網絡小說的女主角不同,楊芸娘事業心並不強,如果不是程世傑,她甚至不願意大明帝國銀行行長,審計部尚書,或者說大明帝國的副相,對楊芸孃的吸引力都不大。

作爲自幼流落江山的女孩,楊芸娘見過無數人,上至官宦和勳貴,下至流民百姓,在楊芸孃的理解中,地位越高,權勢越大,錢財越多的人,越是薄情寡義,特別是對於子女和妻妾。

唯有程世傑是一個異類,程世傑對程家龍這個兒子,不像大明尋常父子,對於程家悅這個女兒,也不像大明普通的父女關係。大明不是沒有對孩子好的父母,那好,要麼是毫無底線的溺愛,要麼是無底線的寵愛。

然而,程世傑對程家悅和程家龍則是原則,有底線的關愛,程世傑可以與程家悅玩遊戲,也可以與程家龍在一起打打鬧鬧,開着玩笑。

可能說,程世傑是楊芸娘眼中,整個天下最好的父親,當然,他與其他男人也不一樣,他特別尊重女人。

女人都是感性的,很多男人面對女人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下三路。在這個時代,與後世真不一樣,女人可沒有說不的資格和權力,要麼只有順從。

楊芸娘在內心裡也曾經想過,如果程世傑不是攝政王,也不是將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楊芸娘也不介意成爲程世傑的女人。

可是上一次的事情,對她的打擊有點打。

她就坐在程世傑面前,希望程世傑給她一個交代,如果真不喜歡,真不能在一起,她也不強求。

程世傑自然沒有跟楊芸娘解釋,男人其實是誠意的,也是堅持如一,他也像普通男人一樣,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如果需要幾十,幾百或者幾千名女人都不成問題。

這就像強哥說他臉盲,不知道什麼是漂亮,也像小馬哥一樣,說他從來不在乎錢,只有什麼缺,纔會幻想什麼。

程世傑從來不會像其他人一樣,養魚種花種草,他從來沒有這個興趣,因爲他出身農村,種地也種過十幾年,對於種地沒有任何興趣,也養過魚,是魚塘裡的那種養魚,因爲得到的太多了,反而不太在意。

現在的程世傑也可以像小馬哥一樣說他從來不在乎錢多少,因爲錢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能夠可以晃瞎眼睛的金子,但是程世傑卻從來不戴任何金銀首飾,因爲程世傑也不需要用首飾彰顯他的身份。

楊芸娘跟程世傑在一起,聊的卻是銀行未來的發展問題,沒有談兩個人的感情,程世傑也利用自己半吊的金融知識,跟楊芸娘講銀行的發展趨勢,以及大明銀行現在存在的漏洞和問題。

隨着這份軍情報告送在程世傑面前,他還以爲寧海軍的火炮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用火炮把山海關給攻破了呢。

結果看清情報,這才知道是高第和麾下的將領內訌,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寧海軍也好,現在的大明皇家陸軍也罷,其實都缺乏攻堅的能力和經驗,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練兵對象,結果練兵對象沒了。

也就意味着安北軍團和安西軍團的炮兵訓練需要另想辦法了,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看着程世傑臉色不好看,楊芸娘小心翼翼地問道:“是前線打了敗仗了嗎?”

“沒有,是打了勝仗,山海關拿下來了!”

“那怎麼還?”

楊芸娘有些想不通,打了勝仗還不好嗎?

程世傑嘆了口氣道:“你是不知道,山海關的位置太好了,距離遼東很近,可以通過海路方便快捷地調動物資,也可以加強安西軍團和安北軍團,包括即將組建的中部軍團和南安軍團訓練,這麼好的靶子不好找!”

(本章完)

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290章 找出來弄死他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425章 有什麼資格沾沾自喜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156章 孫承宗老夫可拒絕嗎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108章 最擅變的是女人心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281章 皇后鳳駕駕臨遼東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23章 做十套試題不玩遊戲第258章 我等拜見夫人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76章 不弄死還能留着過年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5章 登州城內殺氣騰騰第95章 程世傑到底想幹什麼第244章 偷襲巴達維亞炮臺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170章 一炮腰斬莽古爾泰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283章 遼東的主場優勢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72章 大明解決問題的方式第74章 孔二咱們也造反吧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48章 歷史記載中的軍隊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463章 請外援分散火力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344章 不裝了攤牌了不玩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366章 豬隊友帶不動啊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91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17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1章 最黑暗最骯髒的手段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242章 向大明嚴重地抗議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238章 認錯得認真捱打要立正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86章 便宜行事徵虜大將軍第20章 千戶大人給條活路吧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43章 擴軍選兵寧缺毋濫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19章 人沒少卻多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