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提高農民收入

安東尼的眼神彷彿在朝聖般虔誠地道:“沒錯,這裡是大明國都!”

十七世紀的北京,在大明雖然不是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但是在世界上除了金州之外的城市,跟北京相比,都會黯然失色。

荷蘭的首都在阿姆斯特丹,也是現在荷蘭最大的城市,整個歐洲有名的大城市,與奈梅亨、鹿特丹與烏特勒支等更古老的荷蘭城市相比,阿姆斯特丹的歷史相對比較短暫,這是一座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都市。

但是,阿姆斯特丹在安東尼看來,有一股土豪的土老冒的土味,整個阿姆斯特丹的人,都恨不得在自己臉上,寫着“我很有錢!”的字樣,除了炫富,阿姆斯特丹並沒有其他特色。

而北京則是安東尼理想之都,自從君士坦丁堡被焚燬以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城市有北京城這麼巍峨壯觀。

自從崇禎皇帝北伐,發現在北京城附近的動亂也不少,特別是朝陽門那一帶,以及城南,城郭的棚戶區被戰爭幾乎摧毀,鼎新朝建立以後,對於原來的四九城進行一新的規劃,原本狹窄的街道被擴寬,低矮的房屋被拆掉。

現在北京城雖然還有不少老舊的建築和房子,但是在城外卻看不到低矮的窩棚,幾乎都是清色的鋼筋水泥建築的房子,談不上多豪華,卻非常堅固,至少一旦戰爭來臨這些城外的房屋可以作爲據點。

在程世傑看來,這純屬脫了褲子放屁,當年大唐的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就是設計成了堡壘,一旦敵人打到長安城下,可以據城死守,事實上,唐朝國都長安六次被攻破,沒有一次是據城死守,相比張巡死守睢陽,長安卻根本就沒有堅守。

如果一個國家被打到國都,對於國民的士氣打擊很大,很難堅守下去,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北京肯定會輕鬆陷落。

不過,看着重新規劃的北京城,程世傑還算是滿意的。幾乎與金州一樣,整個城市全部採取暗渠排水,每隔二三十步就能看到一個沙井蓋,污水橫流的景象不復存在,整個城市很整潔,很乾淨。

斯佩克斯望着乾淨的街道,這些路面甚至比歐洲不少公爵或侯爵的城堡還要乾淨,與阿姆斯特丹這個臭氣熏天的城市相比,北京城就是理想中的天國。而阿姆斯特丹就是一個龐大的豬圈。

“跟荷蘭人相比,大明人材是文明人,荷蘭人就是鄉下野蠻人!”

斯佩克斯看着北京城的百姓,將垃圾丟在不遠處的垃圾桶裡,哪怕無意間掉下一塊爛菜葉子,也會自覺地將爛菜葉子撿起來,放在垃圾桶裡。

街道上還有無數騾馬,這些騾馬的屁股後面都掛着一個糞兜,不會讓一滴糞便掉下來,即使孩子,也不會隨便掉垃圾。

當然,斯佩克斯並不知道,一開始北京城的人並不是這麼愛乾淨,也不是這麼愛講衛生,最早處理北京衛生問題是的東廠提督王之心,後來這些權力就歸了城管。

城管會向各家各戶收取衛生管理費,這個費用並不高,每個月只有幾十錢,可是北京人多,商戶也多,收上來的衛生管理費就多了,可以聘請一些人專門負責清理垃圾,打掃衛生,整個北京城負責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足足有兩三千人,這兩三千人讓整個北京城變得整潔、乾淨起來。

安東尼望着街道上的店鋪,各家店鋪都是開張,早餐店、酒樓、醫館、藥鋪子、金銀鋪子、典當行、茶肆、貨棧、客棧,一眼看過去,居然看不到頭,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家店鋪。

除了沿街上的店鋪,還能看到有巷子往裡深處延伸,街邊擺滿各式販賣攤子,到處都是四鄉八里早起過來走買東西的人,有精壯的士兵,長衫飄飄的讀書人,油光滿面的商賈,也有穿紅戴綠的婦女,吆喝聲與馱馬騾驢的叫喚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這裡可比阿姆斯特丹熱鬧多了!”

“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安東尼淡淡地笑道:“咱們剛剛過來那一條,幾百家店鋪,都是賣各種食物,來到大明,每天品嚐幾種食物,估計我們十年都吃不完!”

負責保護安東尼一行的軍官笑道:“你們如果只是追求吃的話,大明的美食,你們吃一輩子也吃不完!”

“這怎麼可能?”

斯佩克斯表示不相信。

軍官笑道:“因爲每天都有新的食物被髮明出來,你看看這種美食,據說是從南美那裡傳過來的!”

軍官所說的是鰻魚湯,這種食物在大明並不常見,事實上,這是用檸檬用鰻魚熬製的一種湯,味道很特別。

隨着大明航海越來越發達,對於各種海鮮食物量也大增,當然,大明北方人還是更喜歡羊肉,雖然放開了食牛肉的限制,不過老百姓還是不捨得殺牛,更不捨得吃。

安東尼看着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是更多的食物,這讓他流連忘返,安東尼希望自己這次能出使成功,從此荷蘭東印度可以成爲大明的藩國,荷蘭東印度就不會與大明再發生戰爭,大家一起掙錢,大家一起享受太平。

至於荷蘭聯合王國的利益,這不在安東尼考慮的範圍之內,在遭遇了瑪麗亞的背叛,以及國內紳士們的無端指責以後,安東尼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放在大明,或者會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可問題是,在荷蘭人眼中,這非常正常,商人嗎?考慮的到底還是利益,如果利益足夠,別說背叛荷蘭聯合王國,背叛教皇又能如何?

如果沒有大明強勢崛起,安東尼絕對不會有這樣迂腐想法,而是近年來,荷蘭與西班牙一直在征戰。老百姓種點糧食,商人賺錢點,都拿去打仗了,農業衰退,商業凋敝,內鬥不休,最關鍵的問題是,大明是他們無法戰勝的存在。

對於安東尼的到來,程世傑其實並不關心,現在他正爲另外一件事頭疼,那就是糧食定價,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越來越高,加上國內戰爭停止,甚至也土匪也消滅的差不多了,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來形容並不爲過。 可問題是,大明的糧食產量越來越高,哪怕放開限制釀酒,依舊無法消耗過多的糧食,放開鼓勵百姓養殖,用飼養牲口和家禽的方式消耗掉過多的糧食,可是糧食依舊無法吃完。

現在江南產米的地方,米價跌至三十錢一斗,一石糧食僅三錢銀子,只相當於崇禎七年的十分之一。

其實從國家層面可以調控糧食價格,比如歷朝歷代都在推行的常平倉制度,用程世傑的話說,這叫糧食戰略儲備,目前爲止,在北方的北直隸、山西、陝西、河南、甘。寧建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常平倉。

常年儲備糧食超過三千萬石,可是對於今年的糧食產量來說,這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如果統計大明二十六省的土地,現在大明種植面積超過十二億畝,哪怕按照每畝兩石計算,一年糧食產量就過二十四億石。

可事實上,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普通在兩石五斗至三石之間,如果計算江南或呂宋等兩季稻或三季稻米,這個產量差不多在三石五斗之間。

現在大明就陷入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因爲糧食足夠多,賣糧食賣不上價格,老百姓只好養殖牲口和家禽,因爲養殖家禽和牲口,會產生大量的糞便,這些糞便用來肥地,糧食產量更高。

因爲有了足夠多的牲口和家禽,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多了很多肉食,因爲吃肉加上油水充足,老百姓就會發現,食量在慢慢減少,以往缺乏油水的時代,一個成年百姓一頓飯吃三升米屬於正常飯量。

現在能夠吃三小碗米飯的人,都算是大肚子漢了,哪怕訓練量非常強的大明軍隊,普通士兵每個月平均消耗大米僅爲三十九斤,平均一天相當於一斤多點,這放在從前是不敢想象的,要知道在程世傑剛剛成立寧海軍的時候,部隊的糧食供給量是每個人一石兩鬥,相當於每天四升糧食。

現在士兵對於糧食消耗量僅僅相當於從前的三分之一,這還是真是幸福的煩惱啊。

“陛下,臣以爲朝廷不應該調控糧價,順其自然,無爲而治!”

孫之澋考慮原因則是因爲防止土地兼併,雖然通過土地改革,大明已經不存在擁有幾十萬畝土地的大地主了,也不可能讓一個家族控制幾萬幾十萬畝土地,哪怕因爲軍功獲得封賞土地的有功將士,他們擁有的土地也不過是幾千畝地。

可問題是,隨着大明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原來斬首變得更加容易,就像前不久,發現在海上仰光附近的一場戰鬥,在戰鬥中,因爲東籲人採取了下毒的方式,讓一個連的安南軍隊喪失了戰鬥力。

唯五名沒有中毒的士兵,是炊事兵,這五名炊事兵操作着一臺手搖式的機關槍,外加兩具火箭炮,一口氣幹翻了前來偷襲的東籲軍隊共計一千三百餘人。

五對一千三百餘人,哪怕是李元霸再生,項羽活過來,呂布在世,也不可能辦到,可問題是,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戰鬥,五個炊事兵,消耗六百八十餘枚機槍子彈,外加二十四枚火箭炮彈,對一千三百多名緬軍造成毀滅的打擊,其中八百多人直接陣亡。

兩百五十餘人重傷,將二百多人被嚇瘋了。

如果按照以前的軍功制度,負責操作火箭炮的兩名炊事兵,平均每人幹掉二百四十三人,按照中南半島那邊的賞賜規模,每個人賞賜五十畝地,一個人就要賞賜一萬兩千一百五十畝。

孫之澋和內閣曾經建議程世傑修改軍功賞賜標準,不過程世傑拒絕了,憑什麼要削減標準,難道因爲敵人裝備差,戰鬥力弱就修改賞賜標準?

天下間哪有這個道理?

再者說了,在中南半島賞賜有功將士土地,有利於鼓舞士氣,可是在孫之澋看來,大明現在消滅了士紳和地主,未來大明皇家陸軍或皇家海軍將士,就會成爲新的地主,雖然陳橋恩這個炊事兵創造了目前大明皇家陸軍斬首最高記錄,個人二百五十七殺。

其實,這遠不是大明的頂級戰鬥力,如果是大明的神槍手,個人保持三五十殺的戰績大有人在,特別是海軍方面:“海州”號戰艦目前最高戰績是零比五十二,這可不是五十二個人,而是大大小小五十二艘艦艇。

因爲潛在的地主已經出現,爲了防止大規模簡土地兼併,孫之澋的意思是,糧價順其自然,只要種地不再像從前那樣有利可圖,大明就不會發現前朝那樣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的局面。

程世傑搖搖頭道:“國家必須干涉一下,穀賤傷農,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勞作,種的糧食還虧本,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麼滑稽的事情在後世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白菜、蘿蔔、辣椒、甚至大蔥都沒有人要的現象,在超市裡可以買到兩毛錢一錢的白菜,八分錢一斤的辣椒(作者親生經歷)足可見農民種地其實在虧本了。

“可是朝廷也沒有那麼錢來收購這些糧食!”

“我們出手干涉,並不是一味收購!”

程世傑淡淡地道:“我們可以引導百姓種植經濟作物,比如說亞麻,現在我們大明紡織業越來越發達,棉布和亞麻布的生產越來越高,這些生產出來的布可以出口,可以傾銷到歐洲,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孫之澋道:“若是如此,倒也可以!”

“還有就是,大量釀酒,大量出口!”

程世傑道:“歐洲人不是喜歡喝啤酒嗎?我們可以引進啤酒花,大量釀造啤酒和葡萄酒,國家對酒類朝廷補貼退稅,降低酒價。”

就在程世傑與孫之澋討論着如何提高農民收入的時候,內閣收到彙報,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安東尼請求內附!

“我草,這是什麼鬼!”(本章完)

第43章 擴軍選兵寧缺毋濫第327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475章 堅持大明國策不動搖第26章 贏得軍心其實不難第295章 蒸汽機車火牛車第324章 納投名狀是自己人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65章 提高弩機生產速度第274章 憑本事搶人違反沒有規矩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291章 程世傑也是有後臺的人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111章 沒錢了咱們就去搶第53章 新的財路(三更求支持)第96章 咱們一起幹一票大的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339章 車臣汗部真輸不起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39章 兩學期散打就練個這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458章 要論來錢還是搶劫第488章 考拉引發的戰爭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330章 在本帥面前顫抖服從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52章 大明人力資源問題第86章 便宜行事徵虜大將軍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404章 遷都的初步構想第380章 幸虧奴才機靈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385章 建奴的好運氣到頭了第197章 靡費誤國削職入獄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9章 一旦破城雞犬不留第282章 高傑跟本公子去殺人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45章 世界第一陸軍易主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70章 一炮腰斬莽古爾泰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32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2章 瘋狂擴張的大時代第229章 趕鴨子上架提前決戰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6章 孫承宗老夫可拒絕嗎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41章 真服了你這個老六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93章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351章 卑職死諫請大帥成全第134章 休息大半年該動動了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362章 盧象升這是恩將仇報第491章 大結局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220章 輪到鄭芝龍頭疼了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17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