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

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明穆宗)宣佈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從此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於是,那些商人有了正常的渠道做生意,也就沒必要再假扮倭寇了。

而日本國內此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不久之後,豐臣秀吉也逐漸一統日本,戰國時代走向終結,日本國內的環境趨於穩定,也就沒有那麼多流浪的武士,需要冒險來大明劫掠了。

於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倭寇’失去了賴以爲生的土壤,騷擾大明的倭患,也漸漸的少了起來。

不過,雖然大股的倭寇進犯幾乎沒有再發生過了,但那種小規模的‘真倭寇’進犯,還是偶有發生,不過頻率已經遠遠大不如前,而且也在逐步降低。

至於山東方面,崇禎朝以來,只發生過一次倭寇進犯,當時襲擾的是青州府的安東衛,倭寇人數也不多,加起來還不到八十人,由於安東衛有幾門佛郎機火炮,還有一些虎蹲炮和滅虜炮,這些倭寇最後還是被幹掉了,造成的損失也不大。

而這次居然有一千多倭寇,顯得非常不尋常,孔有德不得不擔心這些情況。

如果這次進攻靖海衛和成山衛的倭寇,也只是單純的來劫掠,孔有德還不擔心,哪怕他們搶一把就跑,自己也不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大不了以後發展壯大了,再加倍的還給他們。

他擔心的是,這些倭寇不單單只是來劫掠的,而只是前鋒,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倭寇抵達,而登州就是他們預定的橋頭堡。

就像當年的萬曆朝鮮戰爭一樣,他們又對大明動了心思。如果真是那樣,依靠孔有德一己之力,幾乎不可能抵擋住。

孔有德前世對日本的這段歷史,有個大概的瞭解,但並不是很詳細。

他知道當時豐臣秀吉一統日本後,覺得自己從貧苦農民家庭出身,能做到日本的關白,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絕對是天選之子,並不滿足於做日本的統治者。

於是就對大明動了心思,而且也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併爲此做準備,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對朝鮮動手了,打算先拿下朝鮮,然後以朝鮮爲跳板,朝大明進攻。

而萬曆皇帝也讓李如鬆掛帥出征,派出軍隊進入朝鮮作戰,與來犯的日軍發生多次大規模交戰,最終把豐臣秀吉的這些兵馬都給攆回去了。

但因爲豐臣秀吉徵朝鮮,損失的兵馬不少,死後讓德川家康趁機做大,奪取了最高權力,開始了德川幕府時代。

至於後面的情況,孔有德瞭解的並不多,包括現在德川幕府的掌權人是誰都不知道,只知道日本也開始了閉關鎖國,只留下少許港口對外貿易。

孔有德擔心的是,說不定因爲自己的到來產生的‘蝴蝶效應’,讓日本國內又發生了什麼變局也不一定。

說不定,德川幕府的掌權人,也和豐臣秀吉一樣,想玩一把大的,但在朝鮮吃過虧,不敢再從朝下動手,於是拿離他們同樣很近的登州府開刀。

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而且孔有德還想到了,另外一種更糟糕的情況。

既然穿越這種不科學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其他人身上就一定不會發生嗎?

試想一下,萬一日本也有一個穿越者,而且時間比自己還要早,早早的就拿下來日本的最高權力,然後利用這些優勢,想要把大明朝打下來。

這一千多‘倭寇’,並不是那些想要來搶一把就走的流浪武士,而是專業的軍隊。一旦是這種情況,那可就更加的糟糕了。

想到這些,孔有德就有些心神不寧,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看到自己大人愁眉苦臉的樣子,黃桂中也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多倭寇攪和進來。

他現在弄懂了,爲什麼自家大人一直心事重重,倭寇確實不好對付,主要是他們沒有對付倭寇的經驗。

畢竟他們之前都在東江,就算聽說過少許倭寇進犯,也不會去找他們東江鎮的麻煩,畢竟那裡沒有多少值得他們動手的東西,而且軍隊和戰船都不少,去了也是自討苦吃。

雖然不像孔有德那樣,想的那麼長遠,那麼多,但他依舊很憤怒。

沒想到,當初爲了防禦倭寇襲擾建立的海防衛所,居然會被這些倭寇攻破,當然,還有那些天殺的韃子,他們居然會跟倭寇攪和到一起,他們已經紮根登萊東南沿海有幾年了,肯定爲這些倭寇提供了一些消息。

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大人,既然文登方面戰事緊急,爲何我們不直接去文登,而是先回登州呢?”

“我問你,這些倭寇是怎麼來的?”

“肯定是坐船來的啊!”

“你要知道,我們現在只知道有千餘倭寇,他們的人數有多少,還有沒有後續的兵馬,我們都不得而知!但就算他們就這些人,我們可以再陸地上擊敗他們,他們一旦下海呢?”

“如果不把他們的退路截斷,他們就可能撤回海上,或者回到沿海的那些島嶼上面,然後我們就要隨時防備他們的進攻!

登萊的海岸線這麼漫長,他們能夠攻破靖海衛和成山衛,其他的衛所和州縣城池也不在話下,總不可能在沿海部署重兵,防備他們隨時捲土重來吧!”

黃桂中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所以,大人是打算,帶着徐統領打造的那三艘戰船,先去解決倭寇的戰船,截斷他們的退路,然後在陸地上把他們一網打盡?”

“沒錯!只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

“可是大人,咱們總共就三艘戰船啊,倭寇既然運來了那麼多兵,戰船起碼得有一二十艘吧,還有韃子那幾條戰船,咱們跟他們在海面上打,真的打得過嗎?”

“打不打得過,打了之後再說!皁河船廠的那三艘戰船,別的不說,速度肯定比福船要快,咱們就算打不過,至少還能跑掉不是!”

“是屬下多慮了!”

隨後,孔有德下令加快步伐,爭取早日趕回登州。

當孔有德一行人回到登州城的時候,已經第二天的黃昏了。

本來早上就能抵達的,主要是進入黃縣之後,歡迎孔有德凱旋而歸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

從黃縣城的西邊十多裡開始,沿途都是都是人,不少人都是攜家帶口而來,站在道路的兩旁,夾道歡迎孔有德的歸來。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當初的遼東難民,還有很多和他們一樣,分到土地的窮苦百姓,有些人甚至趕路二三十里,專程前來歡迎孔有德凱旋。

早在幾天前,他們就已經知道了,天策軍的戰士們,在招遠縣城,阻擋住了敵人的步伐,成功將敵人擊敗。

對於這些百姓來說,朝廷並不算什麼,因爲朝廷沒能給他們一點恩惠,反而在他們逃難到登萊,還要不斷收到本地士紳百姓的欺辱,活下去都成問題。

而現在,他們總算是過上了能夠吃飽飯的日子,雖然基本上都是番薯,但也比餓肚子,甚至會被餓死來的強。

帶給他們這一切的,都是孔有德,他們自然是對他感激涕零,並且爲了保護新的家園,有不少人都把家中的男兒送到軍中。

這一次朝廷的兵馬來勢洶洶,據說一次就來了四萬兵馬,這些百姓們自然會有些擔心,不光擔心天策軍會戰敗,他們好不容易開始的好日子就要一去不復返,還擔心自家的孩子,會不會在戰鬥中受傷,或者陣亡。

結果,孔將軍真的帶領天策軍,將來犯的敵人給擊敗了,雖然敵人還沒有被徹底消滅,但已經對他們夠不成什麼威脅了,他們也不必再擔憂了。

所以對孔有德的歸來,他們顯得無比熱情,紛紛拿出家中最好的東西,可能是幾個雞蛋,也可能是一籃子煮熟的番薯,或者其他一些食物,來招待歸來的孔有德一行人。

連續趕了一百多里路,爲了加快速度,都是路上早早的吃了些東西,孔有德一行人也都有些餓了。孔有德也就同意麾下的戰士們,可以享用這些食物,畢竟是父老鄉親的一點心意。

就這樣,一行人邊走邊吃,到了天黑的時候,才勉強抵達黃縣的縣城。

到了第二天,有更多的百姓獲知了孔有德歸來的消息,於是歡迎的人更多了,很多人都是從幾十裡外的地方趕來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孔有德也是始料未及,如果早知道會這樣,他會連夜趕回登州城。

不過百姓們都來了,孔有德也不好拂了他們的意,畢竟這些百姓,纔是他統治的基礎,目前軍中的主力,依舊是遼東系的戰術。

和前一天一樣,孔有德和隨行的戰士們,只得一一接受百姓們的饋贈,並且表示感謝。

終於,在日落西山的時候,孔有德才回到登州城,自己的府邸。

孔有德一回到自己的總兵府,老管家福伯就迎了上來,彙報着府內最近的一些情況,不過孔有德並不怎麼關心,畢竟這總兵府,目前除了他和管家,根本沒幾個人。

孔有德倒是對食鹽方面的收入比較關心,畢竟這是自己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其他方面的收入都不多,食鹽一項就佔了支出的九成。

儘管登萊地區打的如火如荼,然食鹽方面的收入,卻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一些。

整個五月份,食鹽的收入就達到了八萬兩,比四月份足足多了一萬多兩,讓孔有德有些意外。

不過管家解釋一番後,孔有德才明白過來,遼寧商號的銷售收入減少了許多,主要是受到戰事的波及,只能在登州府境內販賣,其他的幾個府幾乎沒有了收入,但其他幾家鹽商,收入則大大增加。

山東鹽業商會下屬的那些鹽商們,有的是路子,即使山東打的如火如荼,也不影響他們的生意。

而且孔有德給出的精鹽質量不低,但價格並不高,他們也有價格方面的優勢,再加上新建的幾個鹽場,產能增加,他們的銷售量增加了很多。

不過儘管如此,孔有德也開始考慮開闢其他的財源,雖然食鹽是很暴利,但隨着天策軍拿下登萊二府,所需要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而且還有海軍這麼個吞金巨獸,想要把海軍弄起來,只能不斷地砸錢,還有陣亡將士們的撫卹金,都是不小的開銷。

現在的老本已經被吃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是這幾個月,食鹽方面持續有進賬,而且還有吳安邦等一大批明軍軍官的家產,還有對一些抗拒天策軍士紳,實行抄家行動的收穫,估計

不過這些都不是眼前需要考慮的,當務之急,是把文登一帶的倭寇,韃子,海盜集合體給消滅掉,讓文登地區徹底安定下來。

差不多那個時候,與朝廷的談判也會有個結果,到時候整個登萊地區就能徹底安定下來,自己也就可以騰出手來,一心一意的抓經濟發展。

吃過晚飯之後,管家張大福的二兒子張華回來了,見到孔有德就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說道“屬下水師營把總張華,參將將軍大人!”

張華這次直接以軍人身份,而不是下人的身份說話,讓孔有德頗有些不習慣,但也感到欣慰,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的確是把他鍛鍊成一個合格的軍人了。

孔有德上下打量張華“不錯不錯,這幾個月下來,是威武了不少啊!福伯,當初把他送進水師,果然是個正確的決定啊!”

“還是老爺的栽培好啊!如果就讓他跟着老夫做管事,恐怕沒這麼大出息啊!”老管家張大福也一臉欣慰的說道。

孔有德又問道“現在皁河船廠那邊什麼情況?戰船什麼時候能下水?”

“回大人,徐統領已於前日離開水城,前往船廠,對戰船的最後工序進行把關,查驗!昨日下午有消息傳回,說是三艘戰船已經全部建造完畢,隨時可以下水!”

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471章 他們真的是倭寇嗎?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270章 韃子第346章 水泥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790章 十六旗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664章 瀋陽侯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215章 開炮!第463章 應對第十八章 軍議第365章 遼民李漢三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172章 工匠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168章 徐文儀的來歷第782章 誅心之語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182章 上當受騙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617章 半渡而擊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497章 上當了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148章 兵貴精不貴多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二十八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848章 滿朝皆驚第355章 徐光啓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675章 挑釁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746章 妙計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560章 彭曉冬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840章 左良玉大敗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248章 城外來了一夥騎兵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529章 範景文的憤怒第426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338章 登州府鼎定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236章 劉澤清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242章 夜襲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361章 判決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712章 將計就計第445章 單方面屠殺第320章 槍戰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282章 前鋒抵達第398章 又見徐詩銘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892章 決戰開始第274章 海島第144章 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