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

安排了這兩項重大工程項目後,李嘯下一步要關注的,便是進一步向臺灣大量移民。

李嘯是去年十一月上旬來的臺灣,到現在一月初,又是兩個月過去,據山東飛鴿來信的消息,山東之地,已然又攏聚了近20萬流民。

李嘯立刻覆信給登州城總管陳猴子,讓他將這些流民,全部先用船送到濟州島。並規定從今以後,以濟州島爲中轉站,再由自家的艦隊,接送到臺灣島。

想到每個月,都能收聚到將近10萬流民的數量,李嘯心下十分欣慰。

那在一年之中,李嘯將又可有百餘萬的移民運到臺灣,再加上福建與廣東兩地私自逃奔而來的百姓,臺灣島的人口,將會呈幾何級的迅速增加,荒地開發速度會愈發加快,經濟也會更加快速地發展。

來自後世的李嘯知道,這崇禎十一年,流寇在官軍的聯合打擊下,勢力會繼續縮小,若按歷史進程走的話,李自成等人甚至會被逼得竄入商洛山深山老林以求自保。因此,這一年,對自已來說,可謂是快速發展壯大的黃金一年。

只不過,李嘯要抓緊時間,因爲到了年末之際,很可能,北面的清軍又要象歷史上一樣,第四次入關南侵,並且重點攻打山東了。

這樣的話,自已的運送流民計劃,將不得不就此被打斷,故而在這一年內,李嘯要加快速度,儘可能地多運送流民過來。

又一個月悄悄過去了,整個臺灣島上,基本上各項工作均步入正軌。

而在這樣和平安穩的狀態中,平南營的軍兵,也開始紛紛結婚成家,正式在臺灣島上定居立業。

崇禎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是原滿州步兵哨士兵舒祿穆。阿克丹的大喜日子。

坐在戴着紅蓋頭,身着鮮豔紅衣的新娘旁邊,身着一身漢人式樣的大紅婚衣,戴着鮮紅喜冠的新郎舒祿穆.阿克丹,心下十分激動,也十分感慨。

阿克丹原屬滿州正黃旗,與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一樣,同屬東海女真庫爾喀部,崇禎九年,他跟隨譚泰,從喜峰口破關而入後,一路南下,攻下了北京西面的鎮邊城所,沒想到,僅僅佔領了一天後,他們便被從金湯城入援京師的李嘯部,圍攻破城。

李嘯攻下鎮邊城所後,遂親自動手,將清軍主將譚泰剖心挖肝,這個血腥殘忍到近乎變.態的舉動,展現了這個看似英武俊朗的青年將領,內心隱藏極深的黑暗殘暴的一面。

只不過,李嘯這個殘暴舉動,卻是極其有效地震懾了一衆剛投降的清軍,無論是滿州兵,還是蒙古兵或漢軍,幾乎人人都被嚇得魂不附體,肝膽俱裂,再不敢生出半點反抗的心思了。

阿克丹當時離李嘯頗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明軍將領是如何將譚泰活活剖殺,然後還以一種欣賞藝術品的眼光,微笑着仔細觀看在手中不停跳動的譚泰心臟,把當時的阿克丹,嚇得雙腿打顫屎尿齊流。

接下來,再被強逼着用小刀割吃譚泰屍首後,被恐怖與噁心輪番劇烈打擊的阿克丹,感覺自已頭腦一片空白,似乎已然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隨後,包括阿克丹在內,數千清軍俘虜,被李嘯強行押往金湯城勞改,這些原本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清軍,懾服於李嘯那殘暴兇狠的手段,在這一路上,竟有如兔子一般的溫順,任憑押送的明軍喝罵毆打,無人敢於反抗。

到了金湯城後,阿克丹被分到一座暗無天日的煤礦勞改,每天從凌晨幹到黑夜,伙食卻僅夠吃飽,只要幹活稍不用心,便有監工的皮鞭如暴雨般襲來。這段黑暗屈辱的歲月,持續了一年多,阿克丹有多名夥伴死於其中,隨後屍體便被扔到邊界山上,任憑野狗啃食乾淨。

因幹活賣力而順從,阿克丹總算捱過了這段悲慘時光,此時的他,無論從外表還是衣着,已與一名漢人礦工,沒有任何區別。

人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在被這般殘暴虐待後,阿克丹原來充滿仇恨與憤怒的心情,反而漸漸平靜下來,開始越來越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感覺。

接下來,因爲在勞改中表現良好,他被改編爲輔兵。加入猛虎軍後,從此天天有監撫文官對他們進行高強度的洗腦教育,此時阿克丹對漢話已然頗爲熟悉,對於猛虎軍各類規章與口號,越來越熟悉,直到滾瓜爛熟。

這樣每天強化進行的洗腦教育,讓阿克丹對自已的身份認識愈發模糊,他常常望着鏡中那個穿着漢人衣服,象漢人一樣束髮的人發呆,一看就是許久,心裡的感覺無可言說。

後來,在兩個月的輔兵訓練結束後,阿克丹及另外六百名滿州兵,被從金湯城,調派到山東登州,隨後又被編爲平南營的滿州步兵哨。

到此時,阿克丹已與那600名被選入步兵哨的滿州兵一樣,已在心裡默默地接受了,從此以後,自已是個漢人的新身份。他開始極度希望,能在猛虎軍中建立功勳,爲自已搏得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故而,在上月初,在攻打荷蘭熱蘭摭城的戰鬥中,阿克丹作戰極其英勇賣力,與荷蘭守軍忘我搏殺。卻沒想到,正與隊友一同奮力攻打熱蘭摭城堡門城樓的他,卻被一顆荷蘭人的流彈,打斷了左腿跟腱,從此成了殘廢,不得不從軍中退伍。

阿克丹當時的心情,可謂跌到了谷底。

建功立業搏取功名的雄心壯志,終於熄滅了,沮喪之餘,阿克丹卻開始莫名擔心起來。

他生怕上官們會對他們這些由清軍俘虜改編過來的士兵另行看待,以致自已晚景淒涼,卻沒想到猛虎軍對全體士兵皆是一視同仁,與那些受傷退伍的漢族士兵一樣,同樣優厚有加。

監撫司的官員在審覈統計後,除給他發了嘉賞銀子20兩外,另給了傷殘撫卹銀子60兩,並且還給他頒發了一本傷殘軍人退伍冊,以及一枚軍人退伍記念勳章。

有了這本傷殘軍人退伍冊,阿克丹每個月可以從當地民政所領取1兩5錢銀子作爲生活補助,這筆錢一直髮到他老死爲止。

而那一枚軍人退伍勳章,則是他的榮譽標誌,從此阿克丹便有見官不拜的權利,以及免除全家五年賦稅的資格。

接着,阿克丹被授予了從荷蘭人手中奪過來的20萬畝上好耕地中的10畝,讓他免去了開荒闢田的辛苦,從此可以自已耕田安居。

至此,阿克丹終於在短時間內,又完成了一個從軍人轉變成老百姓的過程。

接着在民政司登記戶口頒發腰牌之際,舒祿穆.阿克丹的名字,被民政司的官員正式登記寫成舒克丹。

隨後在自家耕地旁,阿克丹花了15兩銀子,建起了一間還算寬敞的宅院,算是正式在臺南安家立業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建房開始,便不停有媒人來給現在有錢有房有地的他介紹姑娘,最終阿克丹與一名歸化爲漢族百姓的臺灣土著姑娘契娜,順利接成連理。

新娘契娜的部落,是在去年九月份,才全部從山裡搬出來,歸化成漢族的一員。到現在爲止,在李嘯那威逼利誘潛移默化的政策下,全臺灣已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個部落,接受漢族的生活生產方式,正式歸化成漢族的一員了。

從此,這原本皆不是漢族的兩個人,終於皆以漢族的身份,以漢族的婚儀,結成了在民政司領了證的正式夫妻。

這運命窮奇,孰可道哉。

阿克丹輕輕掀起了新娘的蓋頭,仔細觀看着,出現在面前的新娘契娜,是何模樣。

那有着微黑卻健康的膚色,一頭略卷的黑髮,顴骨微聳,嘴脣厚實的新娘契娜,見他看得這般認真,不覺低下頭去,卻又羞澀一笑。

阿克丹一把摟緊了她,聞着她身上溫暖芬芳的女性氣息,眼中卻不覺有淚光在閃動。

“契娜,你真的不嫌棄我這樣一個瘸子嗎?”

“不嫌,只要你人好,你就算雙腿都不行了,我也不嫌棄你。”新娘用生硬的漢語艱難地回答。

聽了新娘誠懇的話語,阿克丹只覺得雙眼一熱,他再不說話,宛如猛虎出山,一把將她撲倒牀上。

紅燭搖搖,涼風蕭蕭,房間中,男人的嘶吼與女人的呻吟融合在一起,有如一首生命的禮讚。

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十章 門第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五章 夜遇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