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

李善長見我要出遠門,也只說讓我保重安全。

既然說到這裡,我就立即向李善長打聽揚州那邊的戰況。

這事兒還真就巧了。昨天,朱元璋找李善長去商談要事,還真與這揚州的戰事有關。

繆大亨果然是不負朱元璋所託,於十天前就拿下了揚州,張明鑑被迫投降。此戰,繆大亨俘敵三萬餘人,繳獲馬匹、軍械甚多。

繆大亨也是個實在人。這張明鑑可不是個善茬兒,雖然他今天降了,保不準明天又復叛。挾持元朝鎮南王孛羅普化作亂、用人肉充作軍糧這等事兒都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兒是張明鑑幹不出來的?

所以,爲了防止張明鑑部再度作亂。繆大亨將張明鑑部中層以上軍官的家眷全部送到了應天。

嘴上說是讓他們的家眷迴應天享清福,免得在外受顛沛流離之苦,實際上就是被送到應天當人質。

這樣一來,即使張明鑑想作亂,他原先手下的人馬也不會同意,畢竟不是人人都做得出拋妻棄子之事的。

繆大亨是前天晚上將這些降將的家眷都送來了應天。所以昨天一大早,朱元璋就召李善長去商議要事。

聽李善長說到這裡,我心下是一陣狂喜,這還真算得上是心想事成啊。

朱元璋召李善長前去,就是圍繞着如何妥善安置這些降將家眷之事,討論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明年的開工建設規模的問題。

按照最初的計劃,大概要建設六百畝地。可因爲有了揚州這事,朱元璋認爲,建一百套宅子以後肯定是不夠用。

以後肯定還得接收不少降兵降將,如果不把他們的家小安置在應天,這些人可能隨時會背叛。

因此,朱元璋覺得在原先一百套宅子的基礎上再增加四百套,總共建五百套。

其中新增加的四百套按每套佔一畝地的標準建設,主要用於安置降將家眷;另外那一百套按每套佔三畝地的標準建設,主要用於賞賜有功之臣。

如此算來,整個工程的建設用地約增加到一千一百餘畝。

好在,朱元璋手中的新城之內的地遠超過這個數。只是如此一來,就更需要從別處籌集資金,而原先的賣地計劃就沒辦法實施了。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以後說不定還得搞些其他建設。因此,李善長他們在應天手中的地就不要再賣出去了。

如此一來,李善長欠我們的錢就得進一步展期了。此次,李善長親自登門來拜訪我,也主要是爲了借款展期這事兒。

其實這事兒我也能夠作主,不就是幾萬兩銀子的事兒嗎?只要我說多借給李善長几年,沈大哥絕對不會說二話。

但還是老規矩,這哥們兒喜歡得寸進尺,咱得防着點兒。

於是,我假裝爲難地道:“又要推遲還款計劃呀?我前幾個月剛跟沈大哥通信,把這事兒算是談妥了。現在又更改計劃,恐怕是不太好吧!”

李善長也覺得他們這樣老是推遲還款,也是有點兒不好意思。但這主要是朱元璋老是更改計劃,他也沒辦法,只好再三央求我。

我又跟他磨嘰了一陣,估摸着也差不多了。便咬咬牙道:“既然李兄這次親自登門來談這事兒,我就厚着臉皮再跟沈大哥說說吧!”

我這話一出口,李善長臉上立即是堆滿了笑容,說道:“那真是太感謝胡兄了。”

我假裝說道:“這事兒我只是去跟沈大哥說說,儘量替你爭取,但沈大哥答不答應,我可不敢擔保啊!”

李善長笑着道:“那肯定是沒問題,沈兄向來就是個義氣之人,只要胡兄肯出面,沈兄絕對會爽快地答應此事。”

我笑道:“希望如此吧!剛纔你說爲了妥善安置這些降將家眷的事兒,你們討論了幾個問題。這只是第一個問題,還有什麼其他問題呀?”

李善長假裝爲難地說:“這其他幾件事兒嘛,本來與你們沒有關係。但胡兄既然問到這裡來了,我不說,那顯得我也太不夠朋友了。那好吧,我今天也就姑妄說之,胡兄也就姑妄聽之吧。”

這朱元璋與李善長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向龍鳳政權上書之事。

按朱元璋的意思,自拿下揚州、淮陰之後,他們已取得以應天爲中心一塊不小的地盤。目前,朱元璋是龍鳳政權冊封的吳國公、平章政事、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都元帥。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年,朱元璋是龍鳳政權分派在應天一帶的軍政一把手。但從名分上來看,卻並非如此。

首先,說說這個“吳國公”的封號。它也只能算是一個封號、一個爵位而已。如果不是還有後面的平章政事和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都元帥的身份,這個“吳國公”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再來說說這平章政事的身份,在左右丞相之下。

當時,龍鳳政權的政治格局是,劉福通任右丞相,其實他是真正的一把手,韓林兒只是個傀儡而已。

盛文鬱任左丞相,羅文素與朱元璋同爲平章政事。因爲羅文素是當初韓林兒登基之時,就任命的平章政事,那時他與劉福通同爲平章政事。

所以,羅文素的地位在朱元璋之上。至少按照排位,朱元璋在後。

就連劉福通的弟弟劉六,雖然只是個知樞密院事,似乎從排位上講,在朱元璋之後。但在龍鳳政權的實際地位,卻在朱元璋之上。

這樞密院起源於唐朝,爲掌管一國軍事的最高機構。樞密院的一把手稱之爲樞密院使,二把手則稱爲樞密院副使。

到了宋朝,這樞密院一把手不再叫樞密院使,而改稱爲知樞密院事,副使則被稱之爲同知樞密院事。下面還設有僉樞密院事、同僉樞密院事等官職。

到了元朝,這個樞密院又有了一點變動,就是又恢復了樞密院使一職,由皇太子兼任。但實際上是個虛職,一切事務仍由知樞密院事作主。也就是說,知樞密院事實際上是樞密院的一把手。

所以,別看劉福通的弟弟劉六隻是個知樞密院事,但他有權力統管龍鳳政權的所有軍政大事。

而朱元璋真正重要的身份是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都元帥,這是個武職,有兵權。

可劉六因爲是知樞密院事的身份,就能管着這個都元帥。

這要放在別人身上,或許就罷了。但在朱元璋身上,那肯定是不行。

他現在手下可是有兵有將、有錢有糧,還有以應天爲中心的一大塊肥沃之地。現在還讓他屈居這些人之下,那怎麼能行?

於是,朱元璋跟李善長商議,這次得來點實際的。

咱也不去爭什麼左丞相、右丞相了,如果真是那樣,又將劉福通、盛文鬱往哪裡擺呢?

索性再起個爐竈,請求龍鳳政權設個江南分樞密院。由他朱元璋任知樞密院事,徐達任同知樞密院事,其餘諸將,如湯和、鄧愈等人都請封個僉樞密院事、同僉樞密院事等官職。

如此一來,劉六的那個樞密院就不能管着他了,相當於他朱元璋又在江南之地另設了一個朝廷。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也是十分佩服朱元璋的創造能力。

如若這個計劃成功,朱元璋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將不再受龍鳳政權控制。頂多有個什麼事情,也就是向龍鳳政權備個案。

如果套用現代的說法,朱元璋要幹什麼事情就由以前的由龍鳳政權覈准制,改爲向龍鳳政權備案制,那個權力是大大擴張了。

李善長說完了這事兒,立即向我徵詢意見。

我當然說這個想法好。但要得到劉福通的首肯,肯定還得下番功夫。

李善長當然明白此事的利害關係,所以朱元璋特意給李善長交待了,讓他過完年後親自去一趟毫州,工程建設的事情就由他安排他弟弟李存義和胡惟庸去辦就行了。

接着,李善長又給我講起了第三件事。

就是在應天安置了一些降兵降將的家眷之後,得有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監視他們。不然誰在外面準備造反,派人偷偷回應天把家眷給接走了,那怎麼行?

那樣的話,朱元璋那個建造四百套安置降將家眷的宅子的重大投資項目,除了浪費錢財而已,根本就沒起到什麼作用。

李善長也認爲朱元璋的這個考慮是很有必要的。他明白朱元璋肯定已經有了打算,便請示朱元璋對於此事該如何辦理。

朱元璋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想從自己的親衛隊裡抽調出一部分人專門組建成另一支隊伍,連這支新組建隊伍的隊長的人選他都想好了,就是他的親外甥李文忠。

本來,朱元璋的親衛隊隊長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後來李文忠投奔了他,也被安置在親衛隊。

郭天爵被遷到應天來之後,朱元璋派李文忠給郭天爵當親衛隊長。

雖然後來郭天爵的事情搞得不清不楚的,李文忠還娶了郭天爵原先的老婆彭氏,但一點也不影響朱元璋對李文忠的信賴。

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章 引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屁精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二十六章 錐子山上排座次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採石磯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心理疾病?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