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四十九章 六神御刀術

如果說從金鱗城到魂獸山林這一段距離,千神宗的追殺,一路上的戰鬥,令楊林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戰鬥方式,那麼在魂獸山林之戰結束後,楊林終於修成正果,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剩下的,便是在不斷的實戰中完善它。

雖然是敵人,但人死恩怨消。

楊林比較推崇戰天刀的戰鬥風格,但楊林也覺得,以戰天刀的戰鬥風格爲基礎和主流,適當的融合戰天庭和戰天山的戰鬥方式,也許更適合自己。

“我有道古神體,戰天刀的到來,簡直是向我展示一個最適合道古神體的戰鬥風格,然後死去,這也算另一種雪中送炭吧。”

楊林暗暗道,此戰另一個收穫,便是道古神體進一步融合道始神源珠,關鍵時刻,爆發出一股新的力量,令楊林躲開了戰天刀必殺的一擊。

從長遠來看,道古神體纔是楊林的根本,此戰中道始神源珠和道古神體,在外部壓力和內部求生意志的雙重推動下,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對楊林今後之路的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只是,楊林也從中感覺到前路艱難,如果每一次進步,都如此艱難,道古神體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夠大成?

不過想想道古神體大成後的威力,多受點磨難,多等待些許歲月,也是值得的了。

不是有句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嗎?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

這兩個收穫,都是屬於楊林自身的感悟和進階,只要悟了懂了,就一輩子都不會失去,除非他死了。

修士的實力,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修煉的功法,二是擁有的法寶,三是掌握的神通。對於楊林來說,還有第四個部分,那就是特殊的神體。

功法是修士實力的根本基礎,修煉功法壯大靈體,領悟大道的軌跡,突破境界,令靈體不斷進階爲神輪、道脈......等等,好的功法,是修士成爲強者的先決條件。如神宗的葬神經等,便是頂級的功法。可以說,功法就是蓄水的池子和池中之水的來源。

神通則是把自身靈力轉化爲戰力的手段技法,龐大的靈力,必須要有頂級的神通,才能夠充分發揮他的威力,沒有功法支持的神通,修士的境界必然不高,靈力儲備不足,擁有的神通再厲害,他也不能充分領悟神通的妙處,無法發揮威力。沒有功法的神通,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反過來,只有功法而無神通,則空有一身法力和較高的境界,卻只不過變成一隻肥羊。

法寶則是外物,威力強大,但必須有功法和神通做基礎,才能夠充分利用起來。而且,法寶雖然重要,乃是修士保命的關鍵屏障,但終究是身外之物,對於修士參悟大道,沒有直接的幫助。修士一旦領會功法和神通,就永遠不會失去,而法寶卻有可能被掠奪、破損等等。

當然,一般情況下,如果自己的法寶都被人搶了,也意味着修士被人殺死。

實際情況是,這三者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有些功法,本身就蘊含着神通,而大多數神通,修士參悟透徹之後,也能夠觸類旁通,得到功

法修煉上的啓發。

魂獸山林之戰,楊林第三個大收穫,就是法寶和材料。

材料就不說了,雖然數量很多,但是沒有太過珍惜的品種,對楊林來說,也沒有太多煉器煉丹方面的需要,不過盧獸在短時間內,倒是可以不再擔心食物不足。

楊林還收穫了不少妖丹,這是妖獸全身的精華,楊林考慮過自己吞食妖丹,不過考慮到有紫猴和盧獸的存在,還是放棄了自己吞食的想法,把妖丹分成兩份,紫猴和盧獸平分了。

紫猴對妖獸的屍體不感興趣,但對妖丹並不抗拒,只是也沒有像盧獸那樣子興奮,如果把紫猴看作像是一個驕傲而挑食的貴族;盧獸則像一個來者不拒海納百川的乞丐。

處理了妖丹和各種妖獸材料,楊林的注意力,集中到收穫的三件戰利品上:銀鱗戰甲,彎刀“天上人間”,戰神之錘。

銀鱗戰甲已經穿上,楊林捨不得脫下來,他發現這套戰甲頗爲適合自己。

防禦力極強,是戰甲的基本功能,銀鱗戰甲能夠被戰天山選中,自然品質非凡,它除了防禦力驚人之外,另有妙用。

銀鱗戰甲材質非常罕見,極度柔軟並且極度堅韌,它結構精巧,把點防禦,完美的轉化爲面防禦,楊林穿上銀鱗戰甲後,任何攻向楊林的傷害,都從被攻擊點轉化爲全身承受。戰甲本身能夠削弱百分之五十的物理防禦,剩下的一半攻擊傷害,由楊林全身承受,從而把敵人的攻擊,削弱到最低。

銀鱗戰甲覆蓋全身,並且在重點部位另有加強,如頭部和心胸等要害部位,還對精神攻擊也有着一定的削弱作用。

銀鱗戰甲穿在身上,楊林根本感受不到重量,當然,防禦只是戰甲的本職功能,除此之外,銀鱗戰甲能夠倍增使用者的移動速度,使得動作更加靈活輕巧。

當然,銀鱗戰甲還有很多妙處,只需要楊林在今後的使用中,一一體會。

但對於楊林來說,銀鱗戰甲還有更加重大的意義。

楊林原本就以防禦力至強而著稱,神秘龜殼和九霄山河圖,都是無法被攻破的防禦至寶,道古神體也擁有驚人的防禦力和恢復力。

這三者太逆天,以至於隨便哪一個暴露出去,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

而得到銀鱗戰甲之後,穿在外面,楊林則擁有了四層防禦,使得他幾乎可以無視一般陰陽境界修士的攻擊。並且最多隻會讓敵人驚歎於銀鱗戰甲防禦力驚人的強大,而不會暴露神秘龜殼和九霄山河圖的存在。

即使敵人太兇猛,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楊林也可以捨棄銀鱗戰甲,金蟬脫殼,自從失去了神秘龜殼的主動救命功能後,銀鱗戰甲以一種間接的方式,關鍵時刻,達到同樣的救命效果。

這纔是楊林欣喜異常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於銀鱗戰甲和魚龍妖刀融合後,攻防一體,雖然自有它的用處,不過魚龍妖刀現在戰力低下,楊林反而沒有太過在意。

只是,楊林此刻沒有考慮到,一件攻防一體,“防禦至強”的銀鱗戰甲,在一般修士的眼中,足以引起他們奮不顧身的瘋

狂了。

楊林右手手指劃過左手手臂,感受着銀鱗戰甲淡淡的涼意,心裡開心極了。

隨後,他拿出戰天庭的彎刀,眯着眼睛,喃喃自語道:

“此刀狀如月牙,刃面如同一泓清水,天上人間一點也不好聽,還是改名爲‘月牙泉’吧,更加貼合,看它波光粼粼,道韻盎然,鋒利異常,果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大道靈寶,卻並不適合我......咦,只是這上面的刀紋,卻別有奇妙之處。”

楊林驚訝的發現,上面的刀紋,似乎是一種功法,不由大感興趣。

楊林原本是一邊走路,一邊審視着法寶,此刻不自覺的停下腳步,仔細觀察。

一炷香之後,楊林長吁一口氣,感概道:

“刀紋竟然是一套神奇的功法,名六神御刀術,估計就是戰天庭修煉的一種戰家神通了。然後被戰天庭刻劃到自己的本命法寶上,日夜祭煉,估計花費了極大的心血,方纔成功。此刀也因此成爲了六神御刀術的本命神刀。”

楊林沉吟自語道:“以神念意志御器,並不艱深,每一個修士都會,只是境界高地不同罷了,但是六神六識,皆可御刀,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六神就是六識,通俗的說便是目光,聽覺,嗅覺,舌感,身體的感覺,以及神念意志,歸納到一起,實際上就是兩個字“本能”!

本能自然不只限於六識,但是六識無疑是修士本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也最常見使用的部分。

六神御刀術,就是通過修煉,以本能御刀。

“這簡直是爲我量身定做的功法啊!”

戰天庭不但把自己得到六神御刀術全部印在“天上人間”上,還把自己的修煉六神御刀術的一些心得,也融入彎刀,方便隨時參悟,此刻全部便宜了楊林。”

楊林有了血鏽魔刀,彎刀雖然也是大道靈寶,但估計還比不上血鏽魔刀,況且就算彎刀比血鏽魔刀更厲害和寶貴,楊林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本命法寶,換成彎刀靈寶。因爲血鏽魔刀還是最適合道古神體,與神秘龜殼、伏天二十一式、永恆之光等神通配合的魔刀。

但楊林對彎刀月牙泉上面的六神御刀術,着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考慮着以後也有樣學樣,在血鏽魔刀上刻劃刀紋。

就在這時,楊林體內,血鏽魔刀突然猛地一抖,似乎在抗議:“絕不能在我身上動刀,只能我在別人身上動刀。”

楊林嘿嘿一笑,安撫了血靈,讓他別搗亂。

在他心中,第一次對戰天庭涌出些許感激,立即決定修煉“六神御刀術”,雖然六神六識御刀,說的是六識齊動,但是神念意志是基礎和修煉的出發點。

楊林神念強大無比,修煉起來不但事半功倍,而且威力奇大。

楊林更是進一步想到,既然六神可以御刀,自然也可以御器,而不侷限於刀;更進一步,本能也不侷限於六識,傳聞中佛家至少把本能細分爲九識,這是楊林在接受孤泉傳承時,曾經聽到過的一句話,當時他沒什麼感覺,現在看到六神御刀術,卻突然在腦海中浮現。

(本章完)

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26章 禍福相依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一十五章 青石禁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紫的怨念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二十四章 禁之勢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九十六章 激鬥巨鱷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三十一章 妖刀剁鬼騎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五十六章 賭中偶悟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八十一章 灰色迷霧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六十四章 心刀、力刀、殺戮之刀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一十九章 棋靈戰火鳳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七十二章 雷電滅邪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六十八章 今夜風光無限好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色血液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三十八章 大能尊者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四十九章 遇林莫入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五章 雁北顏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十六章 對攻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七十六章 感悟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三十一章 紫靈天尊,十面絕網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零三章 文以載道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五十五章 一怒拔刀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零八章 大能蒼月尊者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三章 三人行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零四章 大能相爭天地驚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章 離開與感悟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29章 陰陽變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8章 七宗來人!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十五章 第一次正面戰鬥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四十四章 風波再起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33章 青峰鎮異獸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四十六章 後會無期波折起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七十四章 統領擂臺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七章 天禽九變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七章 天禽九變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七十八章 散緣城遇險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二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一十四章 凝眸一晃萬年逝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妖丹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一十八章 陸靈兒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九十六章 序幕大結局_第四章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54章 魔臨九霄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神宗來人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八章 再見白墨餘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八十三章 抵抗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九章 火焰道場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一十九章 現實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92章 驚險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五十一章 青丘殺機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七章 天禽九變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四十三章 爆發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章 十倍靈力?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零三章 少女現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72章 出手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十八章 再會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十七章 神通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七章 天禽九變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之序幕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八十八章 破妄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二十九章 湖中激戰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74章 一刀之死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76章 血煞靈寶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三十二章 白墨餘,惠沈京,何道林(3)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零四章 夜談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九章 臨陣頓悟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二十八章 衝突與救人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零四章 夜談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四十四章 無名山上離別情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八十二章 神術傳承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七十九章 收圖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五十六章 賭中偶悟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80章 路在何方?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面倒的屠殺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林禁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57章 阿咪兔佛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九十五章 青評——青魔聖體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零三章 文以載道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八章 大神通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九十八掌 戰血狼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35章 花逝石門現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十九章 蒼月之怒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五十九章 臨陣頓悟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二十五章 幽冥殿中的三年時間(3)第一卷 元陽太初_第43章 天紋競輝,大能爭雄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零六章 考驗中的修煉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一百二十一章 漸入佳境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五十三章 廝殺第四卷 雲深不知處_第四十七章 序圖士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五十一章 “調琴”第二卷 挽書笑風流_第四十章 衆星拱“烈陽”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四章 初戰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一十六章 虛空畫卷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一百四十九章 遇林莫入第三卷 九霄山河圖_第一百一十六章 虛空畫卷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二十一章 月之殤第五卷 十步殺一人_第七十八章 入殿大結局_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