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

徐礎猜測大將軍要交換曹神洗,郭時風笑道:“諸王若是都像吳王這樣,我們這些謀士可就個個沒飯吃啦,求你可憐,給我們留點面子,以後即使猜到,也別這麼快說出來。”

衛兵們都以吳王百猜百中爲榮,徐礎卻明白自己猜錯了,郭時風這番話不是求吳王留點面子,而是在給吳王一個臺階。

“總算朋友一場,郭先生若是不急,留下來吃頓便飯吧。”

“不急。”郭時風拱手致謝。

想與吳王單獨會面可不像從不前那麼容易,郭時風被不同的衛兵搜身三次,他沒有拒絕,只在最後一次接受搜身時嘆息一句:“與世沉浮終不如乘風破浪。”

酒菜不算豐盛,也不夠精緻,肉是涼的,隨便切成條塊,酒倒是熱的,烈性難馴,初一入口如同刀子在喉嚨裡亂捅一氣。

郭時風喝了一口,一個勁兒地搖頭,從此以後就只敢小口抿酒,肉則要反覆咀嚼才能嚥下去。

徐礎笑道:“這是降世軍從秦州帶來的老酒,有點味道。”

“何止有點?吳王喝得慣?”

“還好。”徐礎一次也只敢喝一小口,“你得慢慢品,才能嚐出其中的味道來。”

郭時風道:“譬如識人,初見時難免一葉障目,需多多接觸,才能看出此人真心。”

“哈哈,郭先生想得太多,其實是城裡的好酒都被喝光,只剩下這些老酒。”

“譬如福禍,老酒難喝,反而得以留存,美酒人人所欲,反而難得長遠。”

“郭先生越想越多……你若覺得酒肉難吃,明說便是。”

郭時風笑笑,“城裡至少還有老酒硬肉,城外……”郭時風搖搖頭,“連餵馬的草料都有人偷搶。”

“郭先生又要誘我出兵?”

“這回是吳王想多了。”郭時風舉杯敬奉,忘了酒有多烈,喝得稍多一些,連連吐舌哈氣。

徐礎喝一大口,雙脣緊閉,面紅耳熱,將烈酒硬壓下去,然後道:“此間再無外人,郭先生可以說了。”

郭時風放下酒杯,起身恭敬地行禮。

“郭先生是這何意?”徐礎詫異道。

“當着外人的面,我是鄴城使者,私下裡,我還是吳王的謀士,當行臣子之禮。”

“你這位謀士……可有點令人捉摸不透。”

“其實簡單,我如藤蔓,需依附參天大樹。”

“參天大樹爲何同意你依附?”

“譬如登山,吳王自己也可以登頂,若是有我相助,至少可以加快幾步,少些損失,早日騰出手來經營四方。”

“我需要這麼急嗎?”

“需要。”郭時風肯定地說,“吳王受困東都,想必不太瞭解外面的形勢,但吳王總不會以爲天下英雄都在東都內外吧。”

“天下又出現哪些英雄?”

“吳王想過大將軍爲何半路折返嗎?”

“洛州兵思鄉,湘東王力邀。”

“還有一條原因,可能更重要一些。大將軍原本是要投奔漢州,誰想漢州已然失陷,他是投奔無門,纔不得不接受鄴城的邀請。”

“漢州失陷?失陷給誰?”徐礎的確意外,他一點消息也沒聽說。

“秦州降世軍。”

“郭先生說笑,降世軍現在東都。”

“吳王看來真的不知,秦州又涌現一股降世軍,聲勢不小,南下攻城奪地,如今已然橫跨兩州,漢州只剩數城還歸官有。”

“真有此事?”

“騙吳王能有何益?這股降世軍亦奉彌勒與薛六甲爲主,吳王尚未西征,就已白得兩州。”

“嘿。”徐礎乾笑一聲,新興的降世軍不知什麼來歷,莫說薛六甲已死,即使還活着,也未必能收服這股力量。

“新降世軍無主,勢頭雖盛,卻找不出領軍者,下一個纔是真英雄。”

“哦?”

“淮州盛氏,吳王聽說過吧?”

“樑太傅的親家盛鼎盛太保?他已經過世好幾年了吧。”

“三年前過世,盛家兒孫以孝聞名,爲官者無論大小,一律回鄉守喪。”

“記得,這件事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盛鼎因此獲贈太保之位,萬物帝連下三道聖旨表彰盛家,樑家與有榮焉。大家都說,等盛氏兄弟回來,必做大官。”

“呵呵,三年守喪剛滿,東都卻已轉歸吳王。總之盛家子孫不久前起兵,奉江東皇帝爲主。”

“有樑家留在皇帝身邊,盛家當然要向江東稱臣。”

“吳王不可小瞧盛家,據說他們已聚兵十幾萬,等開春冰融,就要與江東併力西進,奪取東都。”

“冀、淮兩州山水相連,鄴城應該比東都更警惕一些吧?”

“哈哈,那倒也是,盛家聲稱要西取東都,沒準是要北破鄴城。我無意驚嚇吳王,只想說淮州已有盛氏興起,不可不防。”

“嗯,還有嗎?”

“剩下的就是完全的道聽途說了,皇甫父子回冀州時晚了一步,王鐵眉率突騎歸順鄴城,這件事吳王是知道的。”

“嗯。”

“父子二人沒敢停留,繼續北上,據說得到賀榮部的資助,已奪取了遼東數十城,早晚也有南下之意。”

“賀榮部野心不小。”

“正是,賀榮部騎兵已至晉陽城下,不知晉王能否來得及趕回去。”

沈耽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徐礎甚至不知道晉軍現在何處。

“就這些?”

“荊州奚家也不可小覷,他們給朝廷作戰時不思進取,回到荊州卻是如魚得水,招兵買馬已然成勢,據說濟北王在那邊進展順利,奚家可能會既出糧又出兵。”

徐礎笑了一聲,除非戴破虎送來消息佐證,他不會將郭時風的話太當真。

“除此之外,東南西北各處散州皆有大小勢力興起,紛紛遙望中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稱王稱帝,跑來爭鼎。”

“越熱鬧越好。”

“湊熱鬧要趕早,吳王困於東都,就不擔心坐失良機嗎?”

徐礎當然擔心,他早已制定平定四方的大計,就等擊退冀州軍,才能實施,但他不會向郭時風透露實情,搖搖頭道:“良機未至,談何坐失?我現在只想如何保住東都。”

“哈哈,我若不來,良機未至,我一來,良機也跟着到了。”

“郭先生似乎剛要說到緊要處。”

郭時風端杯敬酒,這回喝得少,喉嚨裡不太難受,“的確緊要,但吳王若是不信我,言之無益,徒增疑心。”

“我在等郭先生說服我,憑郭先生口才,想必三杯酒下肚,就能令我信服。”

郭時風看一眼杯中剩下的酒,笑道:“用不了那麼久。嗯,吳王以爲大將軍要用吳軍將士換取曹將軍?”

“不是嗎?”

“是也不是。大將軍的確想要回曹將軍,他現在孤掌難鳴,懷念當年的舊部,常說若有曹將軍在,他不至於連戰連敗。”

“與義軍交戰時,曹將軍就在大將軍帳下。”

“人在心不在,大將軍後悔不聽曹將軍佈置,以致慘敗,他希望要回曹將軍,兩人還能像從前一樣配合,再次平定天下。”

“嘿。所謂‘不是’又有何意?”

“曹將軍並非大將軍最想要的人,城裡還有一人,纔是他朝思暮想的目標。”

“總不至於是蘭夫人吧?”

“哈哈,樓家的事情,吳王最懂。當然不是蘭夫人,我多方打聽,才挖出一點眉目,據說萬物帝在民間有個私生皇子,比江東皇帝年長一兩歲。”

萬物帝喜歡在宮外遊樂,有私生皇子並不令徐礎意外,“那又怎樣?萬物帝沒將他帶入宮中,說明不重視他,何況江東皇帝乃是太后所生,對天成來說名正言順。”

“江東皇帝若是駕崩呢?他還年幼,不可能留下子嗣……”

“鄴城已帶走一位皇子。”

“麻煩就在這裡,被帶去鄴城的皇子時運不濟,得病死了。”

“所以鄴城想要一位新皇子?”

“不不,想要這位皇子的人是大將軍,湘東王、濟北王可不想要。”

“嗯?”

郭時風長嘆一聲,“在城裡的時候,我覺得義軍太過散亂,難成大事,出城之後才知道,官兵更亂,大將軍本是援兵,但他一到就奪去兵權,將王鐵眉架空。湘東王引狼入室,如今連他也制不住大將軍。官兵表面勢盛,其實矛盾重重,且急缺糧草,根本堅持不到荊州之援,如果荊州奚家真肯送糧的話。”

“所以郭先生又成爲我的謀士了。”徐礎笑道,還真有三分相信。

面前的一杯酒還沒喝完,郭時風拱手道:“我一直就是吳王的謀士,而且我不白來,要送吳王一個大大的良機。”

徐礎沉吟片刻,“任何人、任何時候信任郭先生,都是一次冒險,鄴城就是現成的明證,他們請郭先生傳話,郭先生卻是挾私而來。”

“鄴城自己不爭氣,非我之錯。天下羣雄並起,我總不至於死守一家吧?便是吳王帳下將士,一開始就跟隨吳王的人也不多啊。”

“不必說這些,若要我信你,只需要一條,告訴我諸王當中誰已經暗降鄴城?”

“有人投靠鄴城?沒準是樑王……我是瞎猜,實話實說,我真不知道,但我回去之可以打聽,明晚之前就能給吳王一個準信,但吳王若是要等到那個時候才肯相信我,怕是有點晚了。”

“我說我相信你,郭先生相信我嗎?”

郭時風再次起身,拱手道:“我不要任何證據,只要吳王一句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這可不太像郭時風的爲人,徐礎盯着他看了一會,說:“我相信你剛纔所說的話,至於以後……”

“這就夠了。”郭時風深揖,起身道:“我能勸說大將軍改變心意,砍下王鐵眉、湘東王的人頭,獻給吳王。只有一個條件,很簡單的條件,吳王肯定能做到。”

“嗯。”徐礎已猜出答案。

“大將軍希望吳王改回原姓,僅此而已。”

“嘿,郭先生不是替我勸說大將軍,分明是在替大將軍勸說我。”

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楔子 故國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三百六十二章 懲罰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四百一十九章 逃營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十一章 登門問罪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