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

徐礎回到谷中,受到衆人的歡迎,得病的老僕硬撐着從牀上爬起來,抓住徐礎的胳膊上看下看,好像十年沒見過面,最後道:“皇帝沒賞給公子什麼嗎?”

徐礎笑道:“皇帝的召見就是最大的賞賜。”

“哦,也對,見過皇帝的人才有幾個啊?而且我家公子更了不起,是被皇帝請去的……”

回到臥房裡,張釋清道:“皇帝給你出什麼難題了?”

“咦,你怎麼猜到的?”

“我是看出來的,一見面我就知道你有心事,別隱瞞了,說出來讓我聽聽。”

徐礎於是再不隱瞞,將嚴、蘭兩位編修以及皇帝的話大致複述一遍。

張釋清聽罷,第一個念頭卻不是此事有多麼爲難,“宋取竹什麼人都敢用,對敵人的部下他也放心?”

“這是皇帝的本事。”

“嗯。你知道是誰害死皇后之父?”

徐礎點點頭。

“告訴皇帝真相不就得了?”

徐礎沒吱聲,張釋清等了一會,恍然大悟,“原來……你怎麼回答的?”

徐礎正要開口,三個孩子推門跑進來,一個接一個撲來,抱住徐礎的大腿叫父親,最小的一個無腿可抱,蹦跳着去夠他的手。

大些的孩子七歲,一個是徐礎的長子徐壎,一個是田匠與馮菊孃的女兒田熟,兩人一塊長大,對娃娃親尚還懵懂,見到雙方父母卻都用同樣的稱呼,經常爲誰年長几天而爭吵,小的一個剛剛四歲,是幼子徐篪,天天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後面,有樣學樣。

哄走三個孩子,徐礎向妻子道:“我對皇帝說,‘當時便不知情,事隔十幾年,回憶往事更是如隔重重雲霧。’”

“回答得很好,可皇帝不肯放過你?”

“嗯。”徐礎嘆息道。

“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讓你爲他證明清白?借你之手除掉郭時風?嚴微與蘭若孚又是誰的人?”張釋清越想下去反而越糊塗。

“等等再說吧,我想置身事外,怕是難得如願。”

“貴爲天子,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非要拉你下水?你已退隱多年,沒參與大楚定鼎啊。”張釋清抱怨道。

徐礎的確不能置身事外,回谷的第三天,鄴城來人,宣召徐氏夫妻一同進城。

張釋清十分納悶,“我又不認得皇帝,爲何召我?”

到了鄴城才知道,要見徐礎之妻的人不是皇帝,而是皇帝帶來的寵妃。

無論怎樣,這都是一種殊榮,張釋清雖不情願,還是獨自前往行宮。

徐礎住在譚無謂府中等候。

皇帝一住十餘日,譚無謂終於能得些空閒,當日正好在家,邀請徐礎到書房飲茶聊天,講述天恩浩蕩,“古語有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當今天子卻非如此,重用功臣而不疑,歷朝歷代可有這樣的明君?”

徐礎笑着搖搖頭,打定主意再不勸人。

聊來聊去,譚無謂道:“九州雖然一統,天下尚有不識時務、負隅頑抗之輩,陛下將要繼續征伐,請我出任大將。”

“恭喜君侯。”

“徐先生也以爲這是好事?”

“是好事。”

譚無謂長出一口氣,笑道:“我喜歡帶兵打仗,可惜猛獸盡除,唯餘狐鼠,勝之不顯真本事。”

“陛下請君侯爲將,想是爲了確保萬無一失。”

“那倒是。唐將軍可有重新出山之意?他雖然失去一臂,威名猶在,我不用他上陣,出現在軍中即可。”

“唐爲天棄武從文,剛有起色,如今連馬都不肯騎,不必說從軍了。”

“唐將軍居然從文——還是徐先生本事大些。既然他不肯,那就算了。徐先生呢?可願隨我去賞塞外風光?”

“塞外仍不肯服從天威?”

“哈哈,徐先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賀榮部十幾年前遭遇重創,如今稍有恢復,晉王沈耽逃入塞外之後,娶前單于大妻,念念不忘南下爭鼎,乃陛下心中第一大患。又有遼東小國,舉天成旗號,操控諸小蠻夷,時有南窺之心。陛下擔心兩方結盟,因此以巡行爲名,準備暗中發大軍出塞,滅此兩敵,一勞永逸。”

“塞外確是大患,然則別處都已臣服大楚了?”

“西涼楊氏稱臣卻不送質,亦不許朝廷委任官吏。唉,我初爲陛下帶兵時,多得楊氏之力,希望他們能得善終,陛下也說,楊氏並非大患,只要別生野心,可以一直羈縻之。有件事,徐先生應該聽說過吧?”

徐礎笑道:“君侯此話太過寬泛,我不知所指。”

“降世軍留在涼州,成爲楊氏之兵。”

“這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嗯,還有,金聖女……如今是涼王楊猛軍之正妃。”

徐礎搖頭,“我沒聽說過。”

見徐礎神情坦然,譚無謂放下心來,但也不細說,又道:“再就是益州鐵家,雖然他們很早就投靠大楚,立下諸多功勞,野心卻大,同樣不接受朝廷派官。這些年來,蜀王逐漸年長,鐵家野心更大,三番五次向朝廷索要漢州,說是鐵家將要歸政於蜀王,想去漢州安身。陛下爲此頭痛不已,念其功多,不忍加罪,但是我覺得鐵家若是再不收斂,難得善終。”

“鐵家確有些不識時務。”

“除此之外,淮、吳一帶尚有小股叛軍,不勞陛下操心,地方自能剿平。”

徐礎點頭,差點想說,冀州鄴城王亦是皇帝心中大患之一。

譚無謂全沒想自己身上,嘆道:“我只擔心楊氏,朝廷雖然可以羈縻之,但是諸患皆除之後,涼州就會成皇帝的眼中釘。徐先生與涼王比較熟,或許可以寫信勸說……”

徐礎搖頭,“我與涼王有過數面之緣,不算熟悉,且有十幾年未通音信,我若此時寫信,涼王必然以爲是朝廷指使,心生疑慮,反生禍亂。”

“說得也對,呵呵,徐先生已是世外之人,我不該再引你入世。但是有一件事,必須請徐先生幫我個忙。”

“君侯請講,但凡是我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辭。”

“肯定力所能及,而且也不用你出山。是這樣,我剛纔說徐先生是‘世外之人’,絕非虛言,思過谷雖在鄴城治下,但是谷中之人一直未入籍簿。本來我想這不是什麼大事,用不着騷擾徐先生,可是不知是誰泄露消息,傳到京都,一些朝臣對此頗有不滿,以爲普天之下……”

徐礎打斷譚無謂,笑道:“此事其易,君侯派人將我們入籍便是,谷中現有四十七口。”

“徐先生幫了我一個大忙。”譚無謂也笑道,“徐先生請放心,雖然入籍,但是我會交待下去,免除思過谷的一切賦役,莫說四十七口,就算是四百七十口,鄴城也承擔得起。”

“君侯纔是幫我一個大忙。”徐礎拱手稱謝,心裡納悶,譚無謂爲何突然變得如此客氣?

又聊許多,譚無謂才小心翼翼地問:“陛下可曾在徐先生面前提起過我?”

原來譚無謂心裡還是不夠踏實,也知道自己以外姓而做一方諸侯,易惹忌憚。

徐礎回道:“外泄聖言,乃大不敬之罪,但是譚君侯問起,我不能不答,只能說‘隻字未提’。”

譚無謂重重地鬆了口氣,對他來說,這就夠了,再不多問,接下來的時間裡純是閒聊。

徐礎告辭,回到住處接到行宮傳來的口信:夫人張氏要留居兩晚,然後會被送回思過谷。

徐礎進城居然只是陪行,並未受到皇帝再次召見。

徐礎次日一早返回谷中,別人問起,他說皇帝寵妃是張釋清故人,因此多留兩天。

鄴城官吏當天下午趕來,給谷中諸人登記造冊,自此進入戶籍,不再是“世外之民”。

徐礎並無隱瞞,但是爲謹慎起見,將馬軾之名寫爲“徐軾”,入徐家之籍。

又過一天,張釋清被準時送回谷中,隨行數十輛馬車,帶回的禮品之豐富與珍貴,連見多識廣的馮菊娘都感到驚訝,“這是連半座皇宮都給搬來了吧?”

面對衆人詢問,張釋清一律笑而不答,回到臥房,才向徐礎道:“料事如神的徐先生,猜猜皇帝帶來的妃子是誰吧。”

“我只能想到一個人。”

張釋清嘆道:“又被你猜中,我若不問,你能想到嗎?”

“你若不問,我心裡有三四個人選,你一問,只剩一個。”

張釋清笑道:“繽紛居然成爲皇帝的寵妃,這真是……幸虧當年我沒有堅持去找她回來。”

繽紛原是張釋清的侍女,冒她的身份被賀榮人俘虜,輾轉南下,被徐礎託付給當時的宋取竹夫人麻七姑。

“你不……生氣?”徐礎問道。

“我爲何生氣?”張釋清詫異道,“因爲我的丫環成爲帝妃,而我只是平民之妻嗎?嗯,我很生氣,你去爭奪天下,給我搏一個皇后的身份吧,或者讓兩個兒子努力,我做皇太后。”

徐礎笑着勸慰,張釋清這才釋然,繼續道:“我總算問清楚怎麼回事了,還真是麻煩。”

“哦?”

“皇后想要爲父報仇,也想殺郭時風,但他是百官之首,又無真憑實據,所以這件事不能通過法司動手,也不知也是誰獻計,想借修史給郭時風致命一擊,所以牽連到你身上。”

“除了殺父,皇后與郭時風還有仇怨?”

“那是早年的事情了,郭時風曾力勸皇帝立益州鐵妃爲皇后。”

宋取竹與寧王決裂之初,益州的幫助至關重要,爲此他與鐵家聯姻,娶來鐵鳶的一個妹妹。

“如果當時我在皇帝身邊,怕是也要支持郭時風。”

“這就是退隱的好處了。繽紛自己也有件事求你。”

“求我?”

“繽紛生了一位皇子,今年十歲,想要拜你爲師,明天就送過來。”

徐礎發現事情越來越亂,多年的平靜好像全是假象,就爲靜待今日的時機,給他重重一擊。

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百章 不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二十章 點醒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五百章 留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一百章 新朝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十一章 登門問罪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五十章 無險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四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五十章 無險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十六章 見微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