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會笑的鬼宅

事發之後唐府已經被東廠、錦衣衛和刑部聯合封禁,負責的是東廠的一個校尉。

由於滅門案事發倉促,又轟動一時,據說剛開始的時候有好幾個衙門的差役都曾打着調查的名義往裡闖過,許多線索已經被破壞。

徐銳原本非常擔心大部分線索都會被湮滅,但裕王和陸尚書帶着徐銳來到唐府時卻發現情況比預想的好得多。

除了前廳和迴廊的部分已經沒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之外,其他地方竟然還基本保持着案發時的模樣。

看見徐銳欣喜的神情,陸華笑道:“劉侍郎得知此案之後頂着各方壓力,第一時間封鎖了現場,咱們現在才能看到這般完整的案發現場。”

徐銳點了點頭,笑道:“劉侍郎不愧是我大魏刑名專家,此案要是能夠偵破,您可是居功至偉。”

劉浩飛苦笑搖頭:“不敢當,可惜即便留下了相對完整的現場,本官不但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甚至連一個可能的推論也沒找出來,還不如徐大人這半天的收穫大,說來真是慚愧至極。”

裕王笑道:“浩飛切勿自責,本案雖急,可線索這種東西講究循序漸進,隨着案情深入,你保存下來的現場就會變得越發重要。”

一番打趣恭維之後,徐銳幾人帶着刑部小吏開始仔細搜查唐府。

大理寺、刑部、東廠和錦衣衛的“聯合專案組”還在刑部大堂,裕王已經晾了人家整整一天,畢竟是宏威皇帝下的旨,他也不好做得太過。

見短時間內不會有結果,裕王便和陸華一起回刑部繼續扯皮,留下劉浩飛陪着徐銳找尋線索。

劉府是一間三進三出的大宅,說是大宅,卻比想象中小上許多,不但和楊渭元的靖武侯府完全沒法比,甚至都沒有劉異的將軍府一半大,倒是讓徐銳有些意外。

要知道這樣的宅子若是換成個四五品的小官都還嫌小,唐久光可是佔着戶部右侍郎這樣的肥缺,住在這樣的宅子裡,要麼說明他真的兩袖清風,要麼就是另有隱情。

“劉大人可知這座宅子的底細?”

迴廊之中,徐銳看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

劉浩飛笑了起來:“徐大人也覺得有些奇怪對嗎?本官之前也很奇怪堂堂的戶部右侍郎怎會住得這般寒酸,調查之後發現這是他家祖宅。”

“祖宅?”

“對,唐久光的父親唐恆曾任正七品的戶科給事中,別看品階不高,卻是個肥缺,這便是他三十年前置辦下的產業,唐恆去世之後這宅子便被獨子唐久光繼承下來。”

徐銳望着已經有些腐朽的窗沿,以及褪色的廊畫,眉頭一皺:“就算不換房子,也不應該這般破敗,看來這位唐侍郎手頭不太寬裕吧。”

他自言自語地嘟囔了一句,劉浩飛不置可否,二人便繼續檢查整棟大宅。

在尋找線索的過程中,徐銳還發現了一些令人費解的地方,比如唐家的窗簾都用得特別厚,有些甚至能完全遮蔽陽光。

按說這種不透光的窗簾是爲了夏季應對過早升起的太陽,可大興城的太陽高度角還沒大到三四點便會出太陽的地步,他們又是官宦人家,習慣早起,怎會使用這種窗簾?

而且唐家幾乎所有的房間窗戶都大開着,只有極少數關得嚴嚴實實。

徐銳問過劉浩飛,劉浩飛說除了唐久光吊死的書房外,其餘出現過死者的房間都開着窗戶,這一點也令徐銳百思不得其解。

還有一點,書房的角落裡有個四方形的痕跡,看上去那裡之前應該有個木櫃,後來劉浩飛證實事發前幾天,唐久光曾去當鋪賣過一個黃花梨的書櫃,得銀三千多兩,木櫃的大小剛好和這個痕跡吻合。

劉浩飛說,除了木櫃之外,在事發前的幾個月唐家還陸陸續續變賣了許多家產,總價將近三萬兩。

事發當天那個丫鬟之所以能逃過一劫,也是因爲一大早就去當鋪當首飾,怕被人發現傳出閒話,才早早出門,趕在當鋪開張之時完成任務。

且不說這些錢都不見了蹤影,單說一個戶部侍郎在明知道朝廷正在調查國庫貪腐案的敏感時期還不斷變賣家產,這一點就十分不同尋常。

種種跡象表明,唐久光這個大魏最不該缺錢的人竟然長期財政困難,這會是他對國庫動手腳的原因嗎?

徐銳腦子裡冒出一個推論,但這個推論僅僅存在短短的一瞬便消失無蹤。

因爲檢查書房時,劉浩飛拿出了唐久光寫的那封奏摺原件給徐銳看,這封奏摺的原文讓徐銳大吃一驚。

因爲奏疏的內容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其中還夾雜了大量非常容易證實的例證,矛頭直指戶部尚書杜若。

如果一一查實,那麼所謂的國庫貪腐案不但不是唐久光所爲,而且還能證明杜若聯合戶部上下虧空國庫,栽贓陷害,妄圖以他引起一場巨大的朝政風波。

徐銳不知道這封奏疏遞到皇帝面前會引起怎樣的波瀾,但有了這場滅門案,似乎這封奏疏的力度只會比原來更強,誰都知道戶部的背後可是內閣首輔黃庭之和遼王啊。

徐銳將奏疏遞還給劉浩飛,問道:“大人覺得如何?”

劉浩飛道:“本官已經派人去查實,暫時還沒有結果,不過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即便有誇大之處也不會太多,可若說是遼王滅了唐久光的口斷不會留下這麼重要的線索……”

他這話沒有說明白,但徐銳卻是聽得清楚,無論這封奏疏是唐久光親筆所寫,還是後來僞造,既然出現指向性如此之強的線索,便說明動手之人絕不可能是遼王,反而很有可能是遼王的對頭。

滿朝文武無人不知,遼王的對頭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子!

但徐銳腦子裡還有另一個大膽的想法,那便是若遼王和太子都出了事,其他人就有機會成爲既得利益者,比如……裕王!

正想着,刑部小吏匆匆來報,說是已將倖存的丫鬟帶到了廂房候審。

這一日徐銳東奔西跑,馬不停蹄,一直沒有時間問訊這場慘案的唯一一個見證人,爲了節約時間,劉浩飛便下令將她帶到唐府,方便徐銳隨時詢問。

現在人已帶到,劉浩飛便看向徐銳,徵詢他的意思。

徐銳搖了搖頭道:“先緩緩,我總覺得這間書房有些問題,讓我先想想。”

劉浩飛也是斷案的高手,知道思考時最忌諱被打斷思路,便朝那小吏揮揮手,讓他先出去待命。

徐銳沒有理會兩人的動作,皺着眉頭在屋裡饒了好幾圈,心裡那絲隱隱不對勁的感覺越發強烈。

“徐大人覺得書房有何不妥?”

劉浩飛見他這幅表情,實在經不住好奇,便問了一句。

此時,徐銳的目光剛好落在唐久光的書架上,見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而且擦拭得一塵不染,不禁微微一愣。

“我知道了!”

徐銳驚呼一聲。

劉浩飛精神一震,問道:“你知道了什麼?”

徐銳道:“我記得卷宗上曾說過沒有找到唐久光和太子往來的證據,對嗎?”

劉浩飛疑惑地點了點頭:“都搜遍了,的確沒有任何發現。”

徐銳冷笑道:“這就對了!”

劉浩飛更加糊塗,問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徐銳掃視了書房一眼,冷哼道:“劉大人,你不覺得這間書房太乾淨了一點嗎?”

“乾淨?”

劉浩飛狐疑地掃視一週,眼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書房裡只點着一支小小的蠟燭,大半個書房都藏在陰影裡,隨着搖曳的燭火微微跳動。

劉浩飛心中有些異樣,高聲喊道:“來人啊,掌燈!”

然而他這一聲呼和卻好似石沉大海,根本沒人答應。

劉浩飛眉頭一皺,一個箭步跨到門口,用力推開了書房的大門,可書房外的走廊上卻空無一人。

別說原本該在門口候命的刑部小吏和差役都沒了蹤影,就連應該在迴廊站崗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也全都不見了。

“這是怎麼回事?!”

劉浩飛瞳孔一縮。

徐銳也意識到有些不對,衝到書房門口,正要說話。

但就在這時,迴廊上突然響起了一個沉重的腳步,二人站在書房門口豁然回頭,頓時瞳孔一縮。

因爲發出腳步聲的地方竟然空無一人,不僅如此,空曠的迴廊上還響起了一聲冷笑,好似一個女人正不屑地嘲笑着他們。

第一百七十一章:天上的雲第四百四十八章:徐銳的立場第六百三十九章:離別與約定第五百八十一章: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三章:不可調和的矛盾第六百五十章:大變之局第九十八章:聖人之像第三百八十三章:談判高手第二百一十六章:得與失第七百三十四章:出陣第七百四十二章:難以揣測的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點撥與往事(下)第七百九十二章:暗棋始末(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瘋子?第六百一十八章:汗庭決戰(八)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二股勢力第八百二十八章:又見星獸第一百八十九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一百八十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二章:按徐大帥說得辦第四百零四章:回家第六百八十九章:警鈴第一百零六章:巧取豪奪第七十八章:大人物第三百九十三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五百一十二章:兵分兩路第六十一章:斷後第二百四十三章:拍賣第七百六十章:北國輓歌(四)第五百二十五章:有仇第四百八十八章:準備第六百五十六章:反擊第二百零七章:亂戰第一百六十九章:漁翁得利第三十八章:抗生素的威力(上)第四百二十一章:陷害第八十九章:二王之邀(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六章:顧茅廬第六百五十八章:回京第六百四十二章:遺蹟第四百零五章:飛速成長第二百四十一章:西川狂士第四百三十四章:秘密項目第七百三十七章:無形劍氣第七百一十章:發現(上)第二百五十五章:絕望的路第二百九十四章:棋局:先手第二百三十八章:叢林戰第一百七十九章:消失的密室第七百四十八章:家法第七百二十二章:陰謀的味道第五百零七章:大地震第五百五十章:分別第五百八十三章:王見王第三百八十三章:談判高手第九十九章:人前光鮮,人後淒涼第八百二十七章:艱難的選擇第五十二章:血償的債(二)第五百八十三章:王見王第七百五十八章:北國輓歌(二)第一百八十一章:抽絲剝繭(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青鸞神弩第二百一十九章:徐銳的底氣第四百五十八章:討價還價第五百四十五章:劍氣第六十四章:刺殺(下)第二百二十五章:所謂高手第五百二十章:獻身第四百八十六章:弱點第五百四十一章:開鑼第二百九十五章:棋局:斷!第六百四十九章:長興劇變第一百七十九章:消失的密室第五百九十一章:烏力吉第五百二十九章:演員徐銳(下)第二百零六章:麻煩和麻煩的麻煩第四百七十三章:急轉直下第三百五十九章:大戰第七百六十五章:北國輓歌(九)第七百七十八章:內情第八十七章:冷眼第二百五十四章:逃第二百七十一章:夜襲第四百七十三章: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章:女人的無奈第四百三十五章:東躲西藏第三百零八章:唯一的信任第九十九章:人前光鮮,人後淒涼第五百三十七章:故鄉的痕跡第三百四十七章:遠去的痕跡第四百一十八章:找死第三百二十三章:補給第八百零八章:會戰赤水河谷(上)第六十七章:流青山之戰(上)第六百一十六章:汗庭決戰(六)第六百五十四章:小鎮危機第二百五十二章:南朝兵鋒第四百三十六章:再見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