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北國輓歌(十)

南書房內,曹公公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端着聖旨,顫顫巍巍地走到裕王身邊。

曹公公雖然臉上帶着笑,但那笑容裡卻多少有些勉強的意味,而在他身後,剛剛負責執筆寫下這份傳位詔書的正予卻是一直低着頭沒有說話,好似正在盤算着什麼。

來到裕王面前,曹公公身形微微一頓,猶豫着要不要將手上的這份聖旨遞給他,可還來不及細想,宏威皇帝和寶親王逼視的目光便讓他不敢多耽擱,連忙將手中的聖旨遞了出去。

沉靜在狂喜中的裕王壓根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雙手舉過頭頂,恭恭敬敬地將那聖旨接了過來。

所幸他還留着一絲理智,沒敢直接去看聖旨,而是捧着聖旨,望向了牀上的宏威皇帝。

“念出來吧。”

宏威皇帝望着裕王,淡淡地說了一句。

裕王這才如獲至寶一般,將貪婪的目光挪到聖旨上,彷彿飢餓的禿鷲一擁而上,恨不得將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摳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爲首務。

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爲利、一天下之心爲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爲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屆五旬,在位二十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

《尚書·洪範》所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以考終命列於第五者,誠以其難得故也。

朕念自御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嘗少懈。

二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以比擬?

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

爲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爲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爲、清靜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嘗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也。

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爲。

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兩徵北齊,四平南朝,掃清西北,皆出一心運籌。

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

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五十有餘,諸王大臣官員軍民與等無不愛惜。

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唸到這裡,裕王語氣一頓。

前面都是宏威皇帝對自己一生功績的蓋棺定論,從下面那一段開始,纔是這份詔書真正的核心內容——傳位!

激動的心情讓裕王抑制不住地心跳加速,呼吸加重,以至於不得不停下喘一口氣,調整片刻再接着往下念。

“太祖皇帝之隆昌高祖之十六代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然而不知爲何,唸到這裡裕王的聲音戛然而止,驚喜交加的表情彷彿瞬間石化一般僵在臉上,兩隻瞪大的雙目圓圓地睜着,瞳孔卻是猛地一縮,整個人完全愣在了原地。

宏威皇帝、寶親王、汪順都直愣愣地盯着裕王,唯有一旁的曹公公面露一絲不忍之色,緩緩地低下了頭。

“唸啊,爲何不念了?”

宏威皇帝那寡淡而威嚴的聲音再度傳來,好似一聲警鐘突然敲在裕王耳邊。

裕王渾身一震,彷彿傀儡一般,機械地繼續念道:“肅親王皇六子趙榮,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

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海內,鹹使……聞知!”

詔書唸完,汪順臉色豁然一變,怪不得裕王方纔如此怪異,原來是這份聖旨根本不是傳位給裕王的,竟是傳位給肅王的。

汪順震驚地望向宏威皇帝,顯然宏威皇帝、寶親王、曹公公以及方纔執筆的小宦官正予都已經知道了此事,根本沒有半點驚訝。

寶親王面色淡淡,沒有任何動作,曹公公和正予都低着頭,看不清表情,唯有宏威皇帝躺在牀上,冰冷的目光盯在裕王身上動也不動。

汪順心中一顫,暗道這聖旨會不會是宏威皇帝設下的一次考驗?

可是服侍了宏威皇帝二十年的汪順太瞭解宏威皇帝,他是絕不會將這種事當成考驗裕王的籌碼。

如此說來,宏威皇帝心中真正屬意的新君並非裕王,而是肅王!

汪順心裡不禁爲裕王深深地悲哀。

這就好像全天下都知道裕王將會高升,他也樂呵呵地準備接任,可是到頭來上峰卻告訴你,要提拔的是你的副手,一個原本地位資歷都不如你的人。

且不論這樣一來,裕王將瞬間變成天下人的笑柄,光是之前的種種佈置和努力,以及承受的諸多壓力和委屈,都瞬間變成爲他人做嫁衣的蠢事。

僅此一事便能活活把人逼瘋。

汪順不禁在心裡爲裕王感到濃濃的悲哀,因爲雷霆雨露具是君恩,換做其他人,裕王或許還能跳腳翻臉,可若是換成宏威皇帝,他不僅只能生生嚥下委屈,甚至還要磕頭謝恩。

宏威皇帝的算計實在太精,或許他早已經相中了肅王,卻一直讓太子與遼王相互爭鬥,爲的就是吸引所有的明槍暗箭。

等到太子失勢之後,他又將裕王搬了出來,繼續扮演太子曾經扮演的角色,繼續將肅王藏在風雨之外,讓他看似波瀾不驚地一步步從基層做起,在戰場上得到洗禮和蛻變。

不得不說,宏威皇帝是成功的,如今的肅王以王者之姿從東北疆場歸來,帶着戰勝武陵王大軍的光環,以及數年來在軍中積攢的人脈與威信。

相比一直在中樞內鬥的太子、遼王和裕王,肅王無論是從意志力、戰鬥力還是聲望都要比其他競爭者高出一大截。

最關鍵的是,由於宏威皇帝的成功運作,太子、遼王和裕王成功佔領了所有人的視野,讓肅王即便已經羽翼豐滿,卻仍舊不會引起世人的主意。

直到這份詔書一出,新君的名分定下,天下人才會發現原來肅王竟然是比太子、遼王和裕王都更正確的選擇!

如此手段着實令人讚歎,只是有此一來,太子、遼王和裕王卻都變成了棄子,難道宏威皇帝就沒想過他們的感受麼?

不,應該是想過的……

汪順在心裡苦笑一聲,今日宏威皇帝將裕王騙進宮來,便是充分考慮到裕王與肅王的感情,以及有可能發生的種種變數。

只不過宏威皇帝考慮的還是國家基業,而並非兒女情長,可以預見,裕王只要對那份詔書表現出任何不滿,恐怕就會立刻被宏威皇帝處理掉,以免給新君留下隱患。

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是生在帝王家,有時候卻是得比老虎還要兇狠。

想到這裡,汪順下意識望向裕王,只見他呆呆捧着聖旨,像是失了魂一般,身體不住地輕輕顫抖,着實令人心酸。

宏威皇帝當然不知道汪順心中所想,見裕王這副模樣心中已是很不耐煩,正要給寶親王使個眼色,外面卻突然傳來一聲巨大的炮響,比之先前還要大無數倍。

“炮聲如此清晰,難道是遼王的亂兵已經打進宮來了?!”

寶親王聽見炮聲臉色一變,脫口驚呼。

宏威皇帝雙眼微眯,冷笑道:“不必擔心,朕已經安排肖進武來料理後事,用不了多久,趙壤那個逆子的亂兵就會土崩瓦解!”

說完,宏威皇帝的目光再度落到了裕王的身上。

這一剎那裕王好似心有所感,木訥地擡起了頭,用那雙猩紅的雙目朝手握生殺大權的宏威皇帝對望過來。

第四百三十四章:秘密項目第五百四十一章:開鑼第四百六十章:星河大學堂第四十二章:不速之客第三百九十八章: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九章:下馬威第三百二十章:心聲第六百五十九章:面聖第一百四十一章:技驚四座第四百六十四章:試探與應對第四百四十四章:醉第二百九十四章:棋局:先手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一百零四章:接頭第九十九章:人前光鮮,人後淒涼第七百三十二章:刀與劍第四百九十五章:終生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獻城第八百一十八章:生死幻滅第三百零五章:小人得志第三百八十五章:看不見的刀光劍影第六百六十八章:對策第三百八十二章:身份第五百八十章:血仇第七百一十五章:點撥與往事(上)第七百一十八章:人生處處是巧合第一百七十一章:天上的雲第二百八十八章:盧東卿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算賬第八百零五章:鋒芒第二百四十七章:各有心思第二十七章:死中求生第一百四十八章:仙家洞府第六百一十七章:汗庭決戰(七)第二百四十二章:衝突第三百五十章:我回來了(上)第五十八章:危機重重第一百二十四章:招商引資第七百四十六章:怪事第二百七十八章:大軍出征第五百一十八章:凋零第三百八十九章:驚喜第三百零四章:星河危機第九十五章:科學的力量第二百四十章:第一次接觸第九十八章:聖人之像第三百七十章:激戰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事件第三百三十六章:決戰(十)第四十六章:瘋狂第四百七十七章:六王逼宮第四百七十章:山雨欲來第二百七十章:傳家寶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五章:看不見的刀光劍影第二百一十二章:搶馬風波第四百六十六章:出手第四百二十一章:陷害第六百五十四章:小鎮危機第二百零五章:吃醋第二百七十章:傳家寶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二章:巡山第五百二十四章:瀚海傳奇第三百一十九章:代價第一百零七章:夢想開始的地方第七百三十章:承諾第二百七十一章:夜襲第七百七十四章:北國輓歌(十八)第八百一十五章:穿越時空的相會第五百一十二章:兵分兩路第五百一十八章:凋零第六百四十五章:真相與謊言第六百六十一章:危機第六百三十章:祭天第八十六章:考較第六百一十三章:汗庭決戰(三)第三十章:少爺進城第七十二章:禍福相依第二百五十一章:死亡峽谷第三十一章:攻心戰第四百一十五章:嫌隙第六百六十九章:朝堂第二百零七章:亂戰第六百四十七章:開門第三百九十三章:士爲知己者死第十一章:妙計安北武(二)第五百七十九章:對峙第五百零六章:天崩地裂第六百九十三章:物價飛漲第六百六十六章:踏平門檻第四百二十七章:收場(上)第二百四十九章:抵近偵察第二百二十八章:劍指西南第三百一十九章:代價第五百零五章:危在旦夕第一百零九章:雄風震長興(上)第一百零九章:雄風震長興(上)第七百六十五章:北國輓歌(九)第一百九十九章:最荒誕的朝爭第三百一十四章:貓捉老鼠第五百四十九章: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