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暗流(2)

靖遠伯姓王名驥,正統年間,曾三徵西南麓川,是有明一代,因軍功而封爵位的三位文臣之一。

不過與其餘兩位——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相比,難免有點名不符實。

三次南征,雖然獲得勝利,但始終沒有將叛亂首領思機發抓住或斬殺,西南局勢一而再再而三的糜爛。

被御史指責爲勞民傷財之舉,讓西南一隅禍亂了整個天下,其間更動腐刑,用閹人,捉當地無辜土人獻俘,眼看王驥就要被下獄問罪,得當時權閹王振庇護,這才脫罪。

之後被打發到江南應天做守備,去歲末迴轉京師,受人舉薦,得了景帝歡心,被委任爲南宮守備,負責看管曾經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朱祁鎮。

只是王驥這南宮守備,卻同阮浪廝混在一起,言辭間還有些謙卑,就顯得十分詭異了。

“行了,都是自己人,爭來吵去的有意思麼?”阮公公蒼老的聲音再度響起,和起了稀泥:

“王伯爺,往事已矣,上皇從來就沒有怪罪過你,你如今得了金鑾殿上那位的信任,守備南宮,替上皇遮掩得甚好,這份功勞,上皇可是銘記於心的。

袁大人,過去的事兒,就別總糾着不放了,用心替上皇辦事纔是正經。”

“是了,聽公公的。”袁彬回道,老太監的面子還是得給的。

他與身旁的哈銘都出身錦衣衛,土木之變時,俱被瓦剌擄去,隨後也先將他二人安排去貼身服侍朱祁鎮。

君臣三人在草原同甘共苦,感情深厚。

迴轉京師後,袁彬與哈銘俱被封了個無權無勢的錦衣衛試百戶,明裡暗裡爲朱祁鎮奔走。

除了他二人,在座的也都不滿當今朝政,想要顛覆景泰一朝。

不過衆人雖然目標一致,但品性也有高下之分,對於王驥這等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之人,袁彬向來看不慣,逮着機會,就要奚落兩句。

而每次到了最後,也都是由阮浪出來打圓場。

聽了阮浪所言,知道自己在太上皇心裡的份量,王驥喜形於色,又邀功道:

“阮公公,今歲爲了拉攏各部臣工,送了不少古玩字畫,大多可都是我捐納出來的,還請公公和上皇莫要忘記纔是。”

“呸!”一直沒有出聲的哈銘,同樣看不上王驥這番事事爭功的表現,吐出口中茶梗後,也揶揄道:

“怎麼,王伯爺,你這是要找上皇索要財物不成?”

哈銘是歸化中原的蒙人,精通草原和西域各部族的言語,在錦衣衛中,是個另類的存在,所做之事,更多的,偏向於通譯一職。

他與袁彬一樣,因爲服侍朱祁鎮北狩,深得信任,甚至還得賜姓爲楊,只是眼下不敢聲張,仍以哈銘爲名。

王驥臉色一變,趕忙討好地看着阮浪,“絕無此意啊,阮公公,你可別聽他們胡說八道。”

袁彬終究沒忍不住,又在一旁小聲嘀咕道:

“這些古玩字畫,還不是在應天做守備時搜刮來的,不知讓多少人家破人亡,自己花過半兩銀子麼?”

阮浪嘆口氣,“諸位,咱們還談不談正事兒的?”

曹吉祥也出來打哈哈,“諸位大人,何必爲一點小事兒傷了和氣呢,來,喝口茶,消消火。”

三人這纔沒了聲音。

見壓下爭執,阮浪點點頭,“王伯爺,你那些字畫不會白白送出去的,等大事一成,定會補償於你,放心就是。

咱們招攬人手,除了金銀財貨,古玩字畫更少不了,你既然有這專長,今後還需多多費心纔是。”

王驥喜形於色,“阮公公,在下必不負使命,放心好了。”

袁彬在一旁暗中嘆氣,這下王驥這廝,更有了搜刮字畫的藉口,也不知京中多少人會因此倒黴。

“好了,說正事兒。”老太監阮浪見雜七雜八的事情理清,總算能夠繼續正題,咳了聲嗽後,肅容說道:

“去歲咱們按太后吩咐,於泰安伏擊那人之子,想要絕其血脈,重立沂王(太上皇朱祁鎮之子,廢儲之後被景帝封爲沂王)爲皇儲。

未料功敗垂成,反而折了不少人手進去,不得不蟄伏起來,另待時機。”

“正是。”仝寅接道,“不惟如此,此事還給了那杭氏藉口,以太子年幼,受到驚嚇,體弱多病,難以禁受路上顛簸爲由,遲遲不肯回京,讓我等無計可施。”

在座諸人聽到這裡,臉色都不太好看,泰安一役,他們全軍覆沒,事後更被景泰帝清除了不少人手,雖然筋骨仍在,但也損了不小的元氣。

那皇后杭氏,更帶着其子朱見濟滯留泰安,遲遲不歸,讓他們再難施展其他計謀,要知道,京師一帶纔是他們的地盤。

杭氏與其子不歸,他們就是狗咬刺蝟,無從下口,復立沂王一事,就此擱淺。

“有鑑於此,”仝寅頓了一頓,“太后已下決心,不再理會泰安那邊,直接釜底抽薪,讓我等聯絡朝堂上的忠貞之士,復立上皇登基,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石亨此人,位高權重,督掌團營,若得他相助,大事可期。

曹公公,你替他說幾句話,不但能換個真正的東廠廠公,還方便拉他下水,這買賣做得,你說呢?”

別看仝寅一介白身,但顯見在這幫人中地位卻不低,接過阮浪話頭,也無人有異議,不知他是何時投靠的孫太后,能得此重視。

“仝先生說的是。”曹吉祥點頭贊同,“此事我當親自出馬,料理好首尾。”

“嗯,”老太監阮浪滿意地點點頭,“這事兒能不能成咱們不敢保證,不過只要表露出足夠誠意,相信石大人當會棄暗投明。”

“公公,”站在阮浪身邊服侍,一直沒有出過聲的小太監突然插話,“上皇聽說瓦剌故人之子來投,不是吩咐過,要咱們盡力結交,能引爲助力最好,曹公公如此行事,豈不有違上皇初衷?”

“噝……”阮浪抽了口冷氣,是有這麼一回事兒,小太監不提,他差點忘了。

第131章 斬首第143章 走爲上第391章 鐘鼓第322章 高將軍第196章 過年第212章 出氣第241章 同盟第163章 發願第129章 計成第398章 搦戰第341章 底細第359章 人質第354章 挖人第354章 挖人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378章 稅警第296章 整合第98章 出爐第198章 詠雪第264章 占卜第250章 枯守第215章 出逃第78章 血債血償第78章 血債血償第81章 修面第278章 迴歸第203章 踏青第193章 救人第52章 衝陣第255章 遺失第77章 三人行第389章 驚變第94章 又被傻了第172章 名氣大漲第191章 房塌第113章 高利貸第132章 動刀第193章 救人第344章 面聖第135章 北上第272章 離京第56章 錢不夠第139章 破廟第355章 萬事俱備第95章 飴糖第119章 再失蹤第102章 開蒙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95章 飴糖第57章 跑路?第384章 叛亂第141章 胎記第59章 獨行第286章 烤魚第345章 染病第181章 病因第59章 獨行第40章 失蹤明代的西域第337章 杭敬第267章 收網第196章 過年第290章 嘉峪關下第75章 髠發第98章 出爐第120章 二人行第267章 收網第130章 火拼第27章 三刀六洞第194章 貓冬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76章 鴨舌羹第47章 暫別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159章 拾糧衝突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350章 淘書第126章 平安無事第367章 皇親第108章 銷籍第81章 修面第138章 不眠之夜第102章 開蒙第269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264章 占卜第214章 煩惱第353章 指點明代的西域第372章 鹽引第291章 關西第112章 來援第318章 相見第159章 拾糧衝突第213章 誤會第30章 打臉第230章 先遣第168章 天賜之物第380章 潰堤第180章 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