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拜祭

上一世這個時候,玉太妃已經過世了,可是太子在西林苑開獵,袁恭奪了頭彩,一時風光無兩。

張靜安想不明白袁恭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更爲什麼會是如此一副頗爲落拓的表現。

她不想去想袁恭的事。

可她都控制不了自己不去想。

可重生了以來,諸多的事情,就是重見袁恭這件讓她最是耿耿於懷。

她果斷的趕走了袁恭,依稀是出了心裡一口惡氣。可想想以袁恭那個脾氣,怕是吃虧的是那個沒眼色什麼都往後山帶的知客僧吧。

想得心煩意亂。

這就讓王大郎驅車,帶她去易縣城裡轉了一圈。

上一世的時候,外祖母去世了,她就是什麼都怕,結果在張家想靠她父親,嫁到袁家想靠袁恭,結果誰也靠不住。

這一世,她再不行,總歸也要試試,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西綿山確實是個好地方,青山綠水外山腳頗多良田果園。

恰巧,她母親陪嫁的田莊,正好有一個就在附近,上一世,她幾乎沒有見過母親陪嫁的陪房。這一次出宮正好也順便見了,不然就算外祖母將來給她重新說了一門好親事,她沒有依仗恐怕也過不好。

說句實在話,母親去世了十幾年,外祖母身體又不好,這些人散在宮外頭,可謂是自生自滅,究竟是什麼情況還真的不知道。

張靜安之所以要見這戶姓王的,一則他家是跟隨玉太妃起家的老軍,二則上一世,她自己愚蠢,陪房要不早早棄了她而去,要不壓根就背叛了她,只有這戶姓王的,哪怕是她落魄到幽居在張家,依舊每年四時八節從不忘了請安。能與不能並不是張靜安關心的,就這份忠心,那就是最難得的。

她自然第一個要見這戶人家。

只沒有想到,這家人竟然只剩下了三口人,老王頭是跟着玉太妃起家的老軍,已經快七十歲了,兩個兒子,一個當初跟着玉太妃戰死,一個前幾年得病死了,兒媳婦改嫁,兩個孫子,大的十七,小的只有九歲。

張靜安心裡唏噓,當下就賞了他家二十兩銀子。現如今她是沒有什麼事情讓他們去做,可是將來呢,這樣的忠僕是怎麼也要籠絡住的。再有,這兩年大周朝也是七災八難的,今年河南大旱,然後是蝗蟲,成千上萬的災民拖家攜口的往京城涌,就連這西綿山下的定縣縣城,也有不少的災民。

張靜安爲母親做功德,在廟裡上香是一回事,真正的扶危濟困那纔是真正的功德。

福雲寺還有山下的白雲寺都開了粥棚在城牆下頭佈施災民,只是如今天寒地凍的,沒有住的也十分可憐。城裡有一間荒廢了的玉皇廟十分闊暢,屋舍雖然破敗,可好歹還是出大宅院。張靜安就取了銀錢囑咐王老頭的大孫子王大郎尋人去修修那地方,與些災民安身。順便看看,這王大郎看着很機靈,到底是不是個會辦事的人。

回家也是心煩,不如去看看她讓王大郎修的那個玉皇廟修成什麼樣了,能不能接納些街上逃難的人,王大郎要不是個能幹的,她還得尋摸個別人。總歸得學着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纔是。

第97章 終章第65章 堅定第47章 裝病第50章 嫁走第70章 暗通第62章 崩堤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35章 煩惱第4章 拜祭第73章 西北第12章 回家第87章 迴歸第78章 龍鳳兒第40章 離京第24章 往事第57章 彆扭第9章 守陵第95章 密謀第19章 李氏第50章 嫁走第2章 議親第85章 痛別第29章 方瑾第83章 壯烈第64章 分家第19章 李氏第34章 寶珍楔子重生第56章 祿米第27章 混亂第85章 手段第107章 終章之告別第18章 遇險二第51章 馬市第12章 回家第18章 遇險二第10章 平安第84章 密謀第97章 終章第20章 父親第55章 貪墨第8章 辭世第45章 芸香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63章 賭約第65章 堅定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90章 抓週第67章 驚聞第82章 改立第34章 寶珍第79章 焦急第34章 寶珍第2章 議親第69章 難受第44章 詭異第56章 祿米第53章 圓房第65章 堅定第31章 籌備第69章 難受第95章 密謀第26章 老太爺第1章 勸阻第68章 疑惑第15章 把柄第3章 袁恭第84章 密謀第36章 小袁舉第65章 堅定第46章 心疾第65章 堅定第23章 袁兆第52章 耍寶第80章 回京第15章 把柄第27章 混亂第85章 痛別第11章 親事?第52章 耍寶第49章 頭疼第53章 保定第66章 蔡凱第38章 危殆第74章 別居第61章 應對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60章 打賭第55章 貪墨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35章 煩惱第3章 袁恭第38章 危殆第94章 孃家第52章 耍寶第22章 小倌館第41章 陪嫁第85章 痛別第80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