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截胡

“這件事我們會認真考慮的。”科恩說道。

其實到了這一刻,科恩已經有些動心。

西部數據涉足硬盤產業也就只有兩年多的時間,在美國,國內,歐洲乃至日本韓國,因爲沒有多少優勢,所以銷量上一直無法獲得突破。

但如果能夠打開中國的市場,不需要賺多少錢,只要能讓他們的硬盤業務生存下來,就已經足夠了。

“我希望科恩先生如果回國後,能夠儘快給我一個答覆。”段雲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我們中國市場有一個先入爲主的規律,產品越早在中國設廠銷售,將來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大,就好比最早在我國合資辦廠的大衆公司,現在已經成爲了國內高端汽車的代名詞,雖然這兩年也有其他的跨國汽車企業進入中國,哪怕他們有更好的技術,更優秀的車型,但在銷量上,還是無法和大衆相提並論,這就是所謂的先入爲主,我這麼說你明白嗎?”

“能夠理解。”科恩點了點頭,接着說道:“不過我在公司只是一名技術主管,來華投資辦廠的事情,還需要向董事會彙報,當然了,他們也會充分參考我的意見,有可能還會派人來華考察,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

“那就太感謝科恩先生了。”段雲微笑的說道。

段雲也知道,科恩在西部數據沒有拍板的權利,他也只能向上級彙報,但只要能將他的話全部傳達給西部數據的高層,那麼這件事應該很有希望成功。

隨後,倆人又聊了一些當前世界科技領域方面的事情。

科恩本身也是個技術狂,他是微電子工程師出身,對整個微電子行業有着很深的認知和見識,與他交談,段雲也瞭解了很多他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包括目前美國科技公司的競爭,以及世界微電子發展的趨勢。

中午吃過飯,段雲又領着科恩參觀了深圳的工業區。

歐洲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他們的精力非常充沛,看到深圳工業區的龐大規模後,讓科恩多少有些感嘆,他從來沒有想到中國的工業發展會這麼快,而且從規模上來說,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90年代初的深圳工業區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每天都有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人員和勞工涌入這個城市,使得整個城市顯得非常有活力,雖然大部分企業都是屬於人力密集型企業,但也有一部分企業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在關稅政策保護下,也能夠和發達國家的電子產品形成市場競爭,包括一些相對高端的電子產品。

在這期間,科恩也饒有興趣的參觀了一家幫助天音集團代工的學習機卡帶電子廠,並且和段雲一起玩了一把俄羅斯方塊。

參觀結束後,當天晚上兩人又吃了一頓飯,第2天一早,科恩就通過羅湖口岸,前往了香港。

科恩離開之後,又有幾家美國企業派代表前來天音集團考察洽談,這其中包括一些老客戶,去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天音集團訂購了一批閃存芯片,這次來華,主要是想考察第2代NAND閃存芯片的性能,準備再下一批新訂單。

其實走到這一步,天音集團已經算是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跨國芯片廠商了,除了美國,歐洲那邊也來了很多企業代表團,這其中也包括一些歐美知名的通訊廠商,包括瑞典的愛立信,英國的沃達豐,以及法國的阿爾卡特,他們都對新一代的NAND閃存芯片非常感興趣,尋求購買和專利授權。

大量跨國巨頭公司來到深圳考察參觀,這也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的極大重視,市委領導開會決定,專門成立一個對外接待的服務團隊,迎接國外一些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政府官員和跨國企業代表團。

其實深圳市政府這麼做,就是想從天音集合這邊“截胡”,改革開放的十年來,還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像天音集團這樣能夠吸引全世界這麼多跨國企業的目光,深圳以前繁榮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優惠的政策,以及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上面的,倒買倒賣的皮包公司很多,實體企業也主要以國內市場爲主,但實際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大多數的外國企業並不知道在中國還有深圳這樣一個特區。

市長李灝是個相當精明的人,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能夠招商引資的機會,尤其是這麼多的跨國巨頭,哪怕有一家願意來到深圳合資辦廠,對當地的經濟也會有很強的拉動,而且還會提升深圳當地產品的科技實力和競爭力,所以他這次也是主動提出給天音集團一個“配套服務”,真實的目的就是爲了向這些跨國企業“推銷”深圳特區,讓他們來這裡投資建廠。

段雲對深圳市政府的意圖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的利益和深圳市政府並不衝突,政府想要招商引資,而天音集團則是需要更多的外貿訂單,所以段雲和深圳市政府也是一拍即合,由深圳市政府提供全部的接待服務,包括接機,外賓住宿,參觀行程,以及迎接歡送酒會,而天音集團只需要開放工廠讓外賓參觀即可,不需要花費一分錢的費用。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天音集團甚至已經成爲了深圳市政府的一個對於外的“招牌”,甚至在很多市政府的宣傳海報和視頻中,都出現了天音集團的企業符號和名稱。

整個6月,深圳市市長李灝忙的是不亦樂乎,幾乎每隔三兩天都要親自陪同一個國外代表團來深圳參觀考察,甚至最忙的一天同時接待三個國外企業代表團在深圳參觀,給他們講解深圳的發展和相關政策,並且許諾如果他們來深圳投資辦廠的話,將會給他們提供非常優厚的政策,土地,和各種資源的支持。

在李灝的不懈努力下,這個月也可謂戰果豐碩,已經有三家外國科技公司有了在深圳合資辦廠的意向,其中一家更是準備投資上千萬美元,在深圳建立一條有世界水準的傳感器生產線……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藤尾增岡第八十二章 購置電視第五百七十八章 瑞陽的要求第五百一十五章 廠家的條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見面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特殊會議第八百八十四章 餘熱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特權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天音數據第五百二十一章 港資公司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實車測試第九十三章 廢品站第四百一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灰色交易第一百零七章 避重就輕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見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物流網絡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面質問第三百七十章 普法教育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專家名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吃大戶第四百三十七章 於淑蘭的要求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貸款第2212章 財大氣粗第五十五章 摸底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藝術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家醜不可外揚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客隨主便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保密資質第八百八十七章 雙向選擇第2263章 開放社會基金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階梯銷售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新任務第三百二十六章 副總工程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特別的家宴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鉅額獎勵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夢想的幻滅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廠會議第八百九十五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發言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演講稿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節會議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二人時光第四百四十三章 接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鉅額投入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行業話語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產品定型第2351章 巨大中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黑馬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六百一十五章 對外形象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交叉授權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頭過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堪印象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特殊會議第八十二章 購置電視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業估值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國談判第一千零四十章 涇渭分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配套合作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擔憂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囑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費出國第八百六十六章 廠長任命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九百二十六章 深圳電子行業協會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最難的事情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坐鎮瀋陽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訓第2213章 入職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學習機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商人的情懷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積極配合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任科長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七百二十七章 辭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