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攻心爲上

其實做人不知道的是,他之前制定的蘇聯技術人才引進計劃的名單不光在幾個部級單位的領導中人手一份,而且國家的更高一層領導也都看過這本花名冊。

一個民營企業能夠有這樣的前瞻性,提前在前蘇聯佈局,通過各種手段引進前蘇聯國家的高科技人才,這一點確實讓國家的高層領導感到驚訝,同時也給了他們一定的啓發。

正是靠着那份花名冊,段雲和他的天音集團已經進入了國家頂層領導的注意,並且這些領導還對段雲予以了很高的評價,這一點是段雲不知道的。

“你們天音集團這些年來爲國家做了不少貢獻,一直都是深圳最大的納稅企業,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拉近了咱們國家的芯片微電子技術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張恩樹微微一笑,接着說道:“你提交的那份名單也非常有價值,這其中有些是國家急需的高端技術人才,只是不知道你的引進計劃現在實施的怎麼樣了?”

“基本還算順利,但是一些頂尖的蘇聯人才確實不好挖。”段雲體文言頓時鬆了一口氣,從張恩樹的言語來看,上級領導對他的評價算是比較正面的,於是接着說道:“我們天音集團是一家科技企業,人才對我們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另外我也是想爲提升咱們國家的相關產業技術的發展做貢獻,如果單純爲了賺錢的話,其實我也沒必要這麼折騰……”

“這個我明白,上級領導對你們公司的評價很高,只要是合法經營,國家肯定會保護你們的權益的。”張恩樹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你說蘇聯的高端技術人才很難挖,主要是哪方面的困難?”

“這麼說吧,其實我開出的薪資待遇也很高,對於前蘇聯頂尖的人才,我已經開出了100萬美元的薪酬……”

“100萬美元!?”聽到段雲說出的這個數字,張恩樹也忍不住吃了一驚。

“沒錯,就是年薪100萬美元。”段雲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其實早在一年前的時候,當時蘇聯國內的經濟就已經開始面臨崩潰了,盧布大幅度貶值,食品和輕工產品極度短缺,工廠機構大量倒閉,軍工領域的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特別是一些尖端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普通平民更是如此,每天都有超過5人死在莫斯科街頭,因爲我妻子之前從事中俄貿易,所以我第一時間就聽說了那裡發生的事情……”

“這個情況我們也瞭解。”張恩樹輕輕的點了點頭。

“蘇聯經濟崩潰的同時,美國,歐洲,韓國,泰國等國家就已經開始在蘇聯佈局,他們也都向這些專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工作待遇,尤其是韓國泰國等國家,他們給出的薪資待遇更爲優厚,基本是這些蘇聯專家在他們國內以前薪資的3~5倍左右,美國和歐洲給出的薪資待遇雖然要低一些,但人家的工作環境好,更利於頂尖專家的一些研究項目,而咱們國內的工作環境很難和歐美相提並論,所以我也只能開出更高的薪資待遇,吸引這些專家的到來。”段雲正色說道。

“你說的對,咱們國家的工作環境相比於歐美國家,確實差距比較大,一方面是薪資低,另外一方面就是技術比較落後,沒有歐美國家那麼先進的科技研發設備,而且就生活質量而言,吃喝玩樂之類的東西和其他國家也沒得比。”張恩樹說道。

“其他方面沒法比,想要和歐美國家搶人,也只能依靠更高的出價來引進人才。”段雲思索了一下,接着說道:“其實說起來,咱們國家從蘇聯引進人才,也有歐美國家不具備的優勢……”

“什麼優勢?”張恩樹眼前一亮,連忙問道。

張恩樹的級別雖然很高,但是他也知道,段雲也不是個普通人,能白手起家把公司做得這麼大,而且還能夠和歐美跨國企業掰一掰手腕,這都說明段雲是有遠超於常人的智慧,所以這次找段雲私下面談,其實也是想聽聽在引進蘇聯人才方面,段雲有什麼樣的高招。

“我之前曾經組織過好幾次中蘇技術交流論壇之類的會議,也接觸了許多蘇聯的專家,另外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幾百名蘇聯專家來到我們公司工作,爲此我專門見了一個蘇聯村,偶爾也會參加他們節假日聚會活動……”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給我的感覺就是,這些俄羅斯技術工程人員,30歲以下的,他們對美國和歐洲比較嚮往,思想也有些西化,崇尚自由主義和特立獨行,而30歲以上,尤其是40歲以上的蘇聯技術專家,可能是因爲從小所說的就這樣教育和時代環境的影響,他們把美國等西方國家視爲敵國,反而對咱們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很有好感,這也是他們最終選擇來華工作的原因之一……”

“你說的這一點很有道理!”張恩樹讚許的點了點頭。

當年中國在實施雙引工程的時候,引進了諸多前蘇聯專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金琴科瓦列裡教授。

金琴科瓦列裡教授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總工程師,當時中國對他的待遇堪比國寶,而金琴科瓦列裡教授來華之後,曾主持和參與了安71,安72安74,安26,安 30 N安 32,安124,安225,安70安140等飛機的設計和測試,具有豐富的飛機壽命評估,飛行結構設計和風洞實驗測試的經驗,在機翼增加裝置設計和動力增加,以及飛機氣動彈性計算實驗領域有突出成果,金琴科瓦列裡教授的到來,加速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發進度,迅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而根據當時的傳聞,美國最先下手的目標之一,就是金琴科瓦列裡教授,但是瓦列裡教授不想爲帝國主義服務,最後選擇了社會主義的中國,他和很多中國勵志科技報國的科學家一樣,都是經歷過特殊年代,有堅定信仰的人,後來瓦列裡教授享受中國特殊津貼,並在中國長期居住。

除此之外,還有在國際冶金行業獨樹一幟的阿諾阿夫恰如克教授,最終也是因爲信仰問題選擇了中國,並且也幫中國解決了很多困擾多年的技術瓶頸問題,而他們當初都是美國優先引進的重要人才。

第八百五十六章 吃西餐第六十九章 廠委會議第三百零五章 風向變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檢測平臺第三百九十六章 破爛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2265章 精英思維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練第2244章 藍色的火苗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達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把戲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申請通過第三百六十二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攤牌第九百五十八章 拜見老丈人第一百四十章 拜師第七百零五章 秦剛的妥協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關鍵優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萬富翁第二百零四章 新房鑰匙第2245章 犯錯第三十四章 安裝天線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加大投資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期限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全方位監控第七百零八章 羣情激憤第九十八章 交誼舞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申請辦廠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班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無所有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營銷第一百七十三章 親民產品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本土化優勢第六百零二章 混亂第2183章 風險權衡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2274章 工作重心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第2348章 中國標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情誼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熱戀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一百三十三章 七上八下第七百零七章 2選1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鉅額缺口第六十章 廠長歸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商會會員第2412章 攤牌第一百六十四章 慶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調解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重點培養第六百七十八章 建立售後體系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雨無阻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九百零七章 餘熱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工第六百六十五章 廣告合同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2172章 威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正版維權第2322章 順水人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產在即第七十七章 父與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重要決定第2329章 手機發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華第五百零八章 頭髮長見識短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ASM第一千零四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鐵娘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沃爾沃總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電話留言機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卡拉OK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走量車型第2190章 偏飯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