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產業轉折

1995年元旦這天,段雲在集團公司召開了一次盛大的表彰會,在天音集團的大禮堂,總共有3400人蔘加這次會議,這其中包括公司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一線工人以及天音集團控股企業的負責人, 可以說是自天音集團創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表彰會。

在這次會議中,段雲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演講的主題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鼓勵員工繼續奮鬥,以企業爲家, 把企業當成自己終身事業的奮鬥點, 另外一方面就是詳細的講述了下一步公司發展的戰略點,那就是穩住國內市場, 同時積極開展海外市場,讓天音集團的國產品牌在全球站穩腳跟。

段雲的演講獲得了持續熱烈的掌聲,現在的天音集團可以說是熱火烹油,在過去的一年,集團公司的總利潤第一次突破了100億,遙遙領先於國內的其他民營企,而且幾乎除了國內幾家有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其他的國有企業營收都遠低於天音集團,這也讓天鷹集團穩穩的佔據了國內民營企業的榜首,而與之對應的是,天音集團的職工收入也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尤其是技術崗位的職工,收入更是比前年發了將近兩倍還多, 現如今就算是剛剛入職的應屆畢業生,實習期的收入就能達到每月1000元左右, 轉正之後,工資可以達到2000~3000元左右, 就在當前的國內,已經算是頂級的薪資水平了。

而且這還只是基本工資,對於那些已經在天音集團入職多年的骨幹技術人員來說,項目獎勵和年終獎纔是他們收入的大頭,除了黃令儀,蔣明煒以及倪光南這樣的頂尖工程師,就連很多團隊的負責人和核心骨幹,去年的核心收入都在六位數以上,在這個年頭已經是不可想象的高收入,但是在天音集團卻已經變得司空見慣。

而這次的全集團公司表彰大會上,段雲更是一口氣發出了15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而且這些錢只是獎勵給一線研發人員和普通工人的,至於管理人員和技術核心骨幹,段雲在一個星期前,就已經交錢打到了他們賬戶,而在這其中,倪光南分到的分紅最多,他拿到了7500萬元的股份激勵分紅,而在一年前的時候,他在聯想集團每個月的工資加獎金也只有1萬元左右。

金錢獎勵可以團結很多人,而天音集團的企業文化塑造出來的榮譽感就讓更多的人產生了很強的凝聚力,除了公司內部的榮譽,在段雲的推薦下,集團公司今年共有35人被申請評爲SZ市市級勞模,最終有五人入選,今年五一勞動節的時候,將會給他們正式頒發市級勞模的獎狀和榮譽稱號。

其實這種榮譽對於天音集團的這些入選者來說,就是一種錦上添花,不會絲毫影響到他們的收入,但對於他們的人生來說,卻絕對稱得上是一個亮點,也讓很多人看到,在天音集團不光能掙的錢,而且還可以有名,是真真正正可以獲得名利雙全。

至於說天音集團接下來要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其實也正迎合了當下國內發展的形式,因爲到了1995年的時候,中國的企業已經集體到了一個戰略轉折點。

在改革開放的這十五年間,大量外資企業入駐,尤其是進入90年代之後,外資以及合資企業逐漸擴大了投資的力度,隨着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很多外資企業用一些過時淘汰的技術,就能在中國內地賺的盤滿鉢滿,這也就使得他們願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去開拓這塊市場,這種投資帶來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現如今在各行各業中,外資企業都佔據了比較重要的市場份額和位置。

尤其是從1992年之後,隨着大批國際資本如潮水般涌入,以及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力,各個行業的本土公司都面臨空前衝擊,市場格局一日三變,與此同時,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企業也具備了相當的實力,還不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消費者對國產商品也開始有了一定的信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振興民族工業既成爲一箇中國產業成長的戰略構想,也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工作心理氛圍。

1994年4月的時候,則新聞稿曾讓很多人唏噓不已,一度被擺上人民大會堂,國宴席的重慶天府可樂被百事可樂正式收編,這讓很多有的民族自豪感的國人感到了一種心理挫敗,但實際上,當時中國八家生產碳酸飲料的飲料公司,除了上海正廣和之外,其他七家均已經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收購,以至於在當年的媒體上出現了一個十分鬆動而煽情的標題:《兩樂水淹七軍》,這個現象使人們對本土品牌的命運產生了擔憂,同時也激發出很大的民族熱情。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一些聰明的企業家在市場營銷中便充分借用了這股熱情,而在這一年的企業廣告中,有很多企業都採用了“振興民族工業”這個主題訴求,在幾乎所有風起雲涌的產業中,民族品牌的振興都是一個最爲炫目而崇高的主題。

不過這種營銷手段對段雲來說,是他早已經玩剩下的,而且段雲不光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如果說當前中國最能代表民族品牌的企業,那天音集團就是其中最爲耀眼的,他之前在美國賣出8000臺DVD的事情雖然在段雲本人銷量有些不夠看,但在國內,卻已經把這件事兒炒的火熱,並認定天音集團用DVD打開美國市場,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全球崛起的重要轉折,而對段雲的評價,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稱他爲中國民營企業家的驕傲。

除了飲料,中國的電子產業也迎來了一波重大轉折,在冰箱和洗衣機兩大行業,海爾公司兩線作戰,而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松下和三洋等日本公司。

而在彩電行業,戰事同樣激烈,TCL以大屏幕彩電搶灘BJ市場,而當時BJ大商場的黃金展位都被日本品牌佔領着。

第五百五十九章 廈門辦事處第八百七十四章 真正實力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紅白臉第六百六十九章 1984元旦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二千零三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哥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八卦嶺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人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四百七十四章 期限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2218章 偷工減料第九百三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三百零五章 風向變化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濃厚興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苦澀的慶功酒第2294章 特殊職位第三百三十三章 店鋪開業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伯克利分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手筆第六百二十章 到達廣州第二千零四十七章 暗樁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262章 奇蹟之日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華爲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2356章 隱患第三百五十九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分房計劃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九十七章 山寨品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況空前第2261章 最後期限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鐵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工業科技園第二百一十章 攝影愛好者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聯想敗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快速佈局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五十九章 工作服第五百零八章 頭髮長見識短第二十三章 上門服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資金權限第2376章 絕對實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集團格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告別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3+1+1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誠意報價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共識第三百七十五章 接招第2331章 尊重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基建奇蹟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慕尼黑大學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善意的幫助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一十章 攝影愛好者第五百五十章 用工考覈第九十章 牢固的友誼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八百二十七章 社交經驗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災難第四百二十四章 管理改革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危局第八百八十章 展銷中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俊男靚女第2253章 劍走偏鋒第七百五十七章 春季廣交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請教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簡單的幸福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罐頭換飛機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新任市長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一家獨大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2200章 搜索引擎第2423章 美國夢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夜的交響曲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馬雲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好奇心第十七章 頂崗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協議離婚第五百零八章 頭髮長見識短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908工程第2326章 黃金時代第三百七十五章 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