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衛

發生過我們不知道的事?難道當年還有什麼隱情是我們不瞭解的?

此刻,所有人都自覺的安靜下來,不敢發出一絲的吵雜聲來,哪怕是呼吸都不敢太重,生怕會一不小心就會打擾到老國丈大人,打擾到大家聽清楚這事。

這是真正大事件,能有幸親耳聽到這樣的事件可以說是一生的榮幸,誰敢不嚴肅認真?

陵墓前一下子就寂靜了下來,甚至連平時常見的鳥飛蟲鳴之聲也無所蹤影。若非烈日當空,這近乎詭異的場景甚至都得讓人懷疑陵墓前站着的這些人是不是都是鬼魂。

一陣微風吹過,陵墓前插着旗幟輕輕飛揚了起來。

“爹,到底是發生過什麼事?你到是說啊!”望着停在那裡不發言的朱大常,朱一章不由得催促的嚷道。

朱一章這話一出,立刻得到了在場官員們的點頭認同。

可不是,所有人都在等你老的話呢!

這時,朱大常緩緩的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在整理思路一般,然後緩緩的動起了口來說道:“這事還是得從明崇禎十五年說起。”

“終於開口了!要開始了嗎?”

聽到了朱大常的開口講述,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豎起耳朵了起來,生怕會聽漏任何一句。

“崇禎十五年時,天下已經亂作一團。各種天災人禍,讓崇禎爺備感無力。他雖然設想了諸多方法去拯救天下,但是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官員們都是一些只會束手談道德文章之輩,做事不行,黨派爭鬥卻是能人。特別是以當年佔據朝堂的東林黨衆者,政事若不符合他們利益,那是連出朝堂都難。”

“自己在朝廷的無力,崇禎爺也算明白了東林黨的無恥,對於罷撤兩廠一衛之事也深感後悔。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個田地,崇禎爺就是想要再次建立兩廣一衛也是不可能了。”

“於是,崇禎爺便在十五年的時候,用僅剩不多的皇家內帑讓太監王承恩在原解散的錦衣衛中挑些能力出衆的人來建立了錦衣衛暗衛。”

“這錦衣衛暗衛人數不多,爲了不刺激朝堂上的官員,這些錦衣衛暗衛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護皇室中人的安全。”

朱大常一口氣說來有些吃力,就稍微停頓下來換換氣。待朱大常剛剛換過氣來準備繼續說下去時,卻聽見一個不識趣的聲音問道:“請問老國丈,這錦衣衛暗衛,朝廷上有人知道嗎?爲什麼沒人記載呢?”

雖然這聲音很讓人煩,卻也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之處。

的確,錦衣衛聽過,東廠西廠的番子也聽說過。但是這個錦衣衛暗衛卻是從來沒有聽說過,不會是老國丈自編的吧!

衆人由話題中回過神來再次看向朱大常,等待着他的答案。

“雖說這暗衛建立得隱蔽,但是肯定是有人知道的。畢竟當時朝堂上東林黨勢大,想要完全隱瞞他們估計也不可能。不過,這暗衛主要就是護衛皇家安全而已。在他們看來,這所謂的錦衣衛暗衛不過是大內侍衛的另外一個叫法,只要不會影響到他們,他們也都默認了。這皇家始終有皇家臉面,動用自己的錢財招幾個護衛,朝廷的官員也不好說什麼。”

朱大常的話落,官員們也都紛紛點頭認可了這說法。

“成立這錦衣衛暗衛也是崇禎爺的心思,要說他皇兄天啓皇帝的死,崇禎爺一點疑心也沒有就太假了。”

“錦衣衛是太祖皇帝所創立,目的就是監察百官保護大明。如今錦衣衛已經讓自己一手毀去,那至少讓自己成立一個暗衛保護自己跟家人。不然崇禎爺害怕自己要是也讓朝廷上的百官一個不如意,在成了他們口中的昏君後,自己也會來一個不明不白的“落水”生病去了。”

朱大常的話立刻讓許多人低下頭,深思了起來。畢竟天啓皇帝的死太過突然,誰也不敢說天啓皇帝的死沒有這種可能。

這麼說來,漢王如今成立的影衛跟錦衣衛似乎也沒有多大的區別,而且處理的事情似乎也不比錦衣衛少。聽說除了影衛還有一個叫做暗影衛的機構,似乎更加神秘。

難怪了,上次有個讀書都傻的官員上書說應該撤了影衛,稱這是與明朝惡政錦衣衛一樣,賢明的君主就應該撤掉這樣的惡政。結果立刻被漢王甩了幾巴掌耳光,然後讓他回家閉門思過一個月。

“事情跟這錦衣衛暗衛有關?”張瑞也忍不住問了起來。

“是的,漢王。崇禎十六、十七年,京中鼠疫,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京師防禦不足,隨後李闖攻破京城。”

“崇禎爺深知大勢已去,但是爲了祖上的驕傲,崇禎爺卻是讓暗衛們保護三個皇子離京,自己則提劍上陣殺敵,也爲掩護皇子的離開爭取更多的時間。奈何敵兵勢衆,崇禎爺最終無奈吊死在煤山。而三個皇子還是讓李闖給俘虜了。”

朱大常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也都紛紛點頭。然而衆人更想知道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無不露出殷切期待的眼神。

“當時還是太子的朱慈烺雖然被李自成所俘,卻是一身膽氣,無所畏懼。李自成見辱其不成,在諸多考慮後便封他做宋王。”

“李自成爲了把這封賜弄得像這麼一回事,還把從京師擄掠過來的大戶人家的女子孫惠英也一同賜給太子朱慈烺做妃子。”

“妃子一事,朱慈烺自然不會在意。但是孫惠英卻不同,懷着對李闖家破人亡的仇恨。在得知朱慈烺的身分後便決定懷上皇家血脈,爲以後能復仇做準備。因爲她一早就看出李闖註定成不了大事,即便是李闖已經攻破了京城號稱了皇帝。”

“結果,事情的確如孫惠英所料,李闖很快就敗了。京中亂作一團,也沒有人再理朱慈烺一衆,在錦衣衛暗衛的幫助下,三個皇子很快逃了出來。”

“當時局勢大亂,爲了保證皇家血脈,暗衛們決定三位皇子分散去逃。爲了保證皇家血脈,暗衛們決定三位皇子分散去逃。”

第一百四十章 快開城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開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海禁之論第四百零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博雜不如專第八十三章 文字獄第六十七章 天地會第四十四章 梧州府第一百三十章 聽你們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面對第三百一十九章 刀下留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其他人馬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二百零九章 宴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不了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爲什麼跟我一樣投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身第一百八十九章 來多少死多少第二百零七章 勸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集結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值得一說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道的事第六十五章 要紅泥?第三百一十一章 怕不怕第三十九章 給你兩成第二百五十四章 引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打起精神來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打獵第四十二章 他們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兵武昌城第一零三章 他有不少火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目標第二百一十六章 搞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戲第八十五章 周小虎第一百六十一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四百零三章 幸事第五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零一章 愛找事第四百零三章 幸事第三百零七章 他贏了第一零六章 武器裝備第四百零八章 敗得慘烈第二百九十章 怕不怕第二百五十六 過錯第二百一十五章 朱府門外第三十二章 搏一把第一百六十八章 兵進湖南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十丈第一百九十九章 轉角遇到愛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戰之際第一百五十三章 攻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關鍵第一零六章 武器裝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八十五章 周小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十丈第三百零一章 愛找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四十八章 傻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你不跑第二百二十二章 丟臉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獎勵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你不跑第三百七十九章 稟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兵進湖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荊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寶藏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過來了第五十五章 埋伏(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政令第四百一十四章 微不足道第八十五章 周小虎第三百六十三章 鳴金撤第二百六十九章 餛飩第二百四十章 不德之罪第三百五十七章 督戰兵也怕死第四十四章 梧州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寶藏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裸裸的陽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解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拳第二百一十五章 朱府門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寧府第二百零九章 宴請第二百一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軍衝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那是沒遇到我第三百零八章 談談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猶豫第三百一十三章 臨終遺言第五十章 乾隆御點反賊第四百零四章 “勇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降或死第二十二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