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

申酉之交,姑母樊噲與花魁娘子商定了所需的醬貨品種,離開平康院,往自家鋪子方向走。

走了一陣,陸續有街坊喊住她,繪聲繪色地說了午後的風波。

也免不了路遇腦子和手藝一樣不好使的同行,以爲別個聽不出自己的話裡藏刀,假笑着大聲道:“樊大娘,你侄女嬌滴滴一個小娘子,撥弄死耗子就像搗鼓胭脂水粉似的,想來平時見慣了。”

樊噲冷哼一聲,嗓門更大:“我弟弟給朝廷打了好幾年硬仗,行伍歷練之人,什麼沒見過?將門出虎女,我侄女連野地裡的長蟲都不怕,還會把個三兩寸的死老鼠放在眼裡?朱老四,你不就想陰陽我們鋪子髒得耗子蟑螂打窩麼?你這幾兩腦子呀,若放在好好琢磨怎麼把小籠饅頭捏得不破褶子上,你家的買賣,就不會這麼冷清咯。”

嘴欠的同行被懟得啞口無言,縮回腦袋,與媳婦恨恨嘀咕道:“姓樊的這爆竹脾氣,怪不得一輩子嫁不出去。”

他媳婦扭搭扭搭地蹭過來,嬌聲附和:“不但嫁不出去,這不,還引火上身。今日這場熱鬧,擺明了就是她得罪人了嘛。而且,得罪的人,必定是比那蔫不嗒嗒什麼縣主府,來頭更大。”

樊噲回到已經打烊的鋪子裡,正看到馮嘯面色如常地坐在油燈下算賬。

樊噲年輕時心疼弟弟,如今則把這大侄女放在心尖上。

她怕馮嘯受了這大委屈、卻憋着要強的性子不說出來,遂上前柔聲道:“一路都是吹喇叭的,我已聽了個七七八八。阿嘯,你在我這裡,已經住了一旬,你孃的氣,也該徹底消了。要不,明日你還是回馮府去吧?”

馮嘯停了算盤,擡起頭來:“塘棲的枇杷馬上要摘了,我想看看城南幾家老字號,是怎麼做竹鹽枇杷乾的。”

樊噲道:“竹鹽枇杷幹哪有我們做醬鴨麻煩,不過就是拿鹽水煮了再蒸一遍、頭伏的太陽曬透即可。過幾日,我送些到馮府就行。”

馮嘯乾脆直言:“姑母,你是不是猜到了,今日來尋釁的,是誰主使的?”

樊噲從桌邊盛了井水的木盆裡,撈出棉布帕子,拭去滿面的細汗,在涼意中嘆口氣,如實相告:“多半是,沈太醫的侄兒,沈雲甫。”

姑母口中的“沈太醫”,大名沈琮,江州籍貫。坊間流傳,他原本在廬山腳下的白鹿洞苦讀,但無論進士還是明經,都屢試不中。

年輕的沈琮正鬱郁時,其所在的白鹿洞書院被朝廷看重,升格爲國子監,與大越都城錢州的國子監同級。

白鹿洞國子監的祭酒,則比錢州國子監祭酒來頭更大,乃當今女帝的堂兄,江夏郡王劉映。

劉映從前,隨劉家軍四處征戰時,落下舊傷,恰被家中世代深耕杏林的沈琮治好了大半。劉映與女帝劉昭兄妹情深,便將沈琮舉薦到錢州皇宮,給劉昭做御醫。

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沈琮一朝轉運,反倒比那些苦讀多年、中了進士後也見不着皇帝的大越學子們,更快地進入帝國的頂層權力中心。

七八年後的今天,沈琮已經成爲殿中省尚藥局唯一的奉御官,深得女帝劉昭信任,賞賜不斷,錢州有好幾處奢美的宅子,都是沈家的。

沈琮年過而立卻仍未娶妻納妾,朝堂上下都傳,他早已是女帝的面首之一。

沈琮對流言蜚語充耳不聞,只早早地將自己大哥留下的獨苗沈雲甫接到錢州,給予優渥的生活,儼然當作給自己續香火的兒子來養。

此刻,馮嘯一聽姑母說出沈家,心頭掠過兩個字:果然。

自己的記憶與判斷都沒錯,胳膊上紋着兇獸圖案的假和尚,來自沈家。

只是,“假和尚”平日裡不常露面,與尋常小廝不同,更像沈家豢養的專做“髒活兒”的部曲。

若非此前陰差陽錯地經歷了那件事,馮嘯也不可能認出他來。

但那是馮嘯要爲友人保守的秘密,無論父親還是姑母,她都不會講。

於是,她目下仍作出略帶慶幸的神色,對樊噲道:“哦,我當時就覺着,本地尋常的潑皮無賴,再是惡形惡狀,也不敢欺負禁軍的家眷吧,白日裡那幾個人,必有不小的後臺,故而一俟澄清我們是被栽贓的之後,就沒與他們硬槓。姑母,沈家爲何針對你?”

樊噲露出厭惡之情。

她生性潑辣果敢,少女時代就沒有出言忸怩的習慣,如今對着同樣帶着颯爽底色的侄女,也並不忌諱對方還是未出閣的小女郎,有啥說啥。

“阿嘯,那沈雲甫,就是個有娘生、沒爹教的紈絝。被他得了勢的叔叔從山溝里弄到這江南的繁華之地,讀書的心思半分沒長出來,眠花宿柳的本事倒是一日千里。他但凡在秦樓楚館裡看中了紅倌人,就贖出來做別宅婦。其中一個婦人,忽地要開胭脂鋪子,看中了我們醬貨店的地,喊牙人來出價。阿嘯,這鋪子,是我們樊家剛到錢州討生活時就買下的,還供着你阿祖阿奶的牌位,我和你爹爹怎捨得賣掉。況且,若沒了後院的那個陰涼小山洞,一到暑天,缸裡的醬汁也好,出缸晾乾的醬貨也好,都容易壞。我乾脆地拒絕了牙人,沒隔幾天,沈雲甫那個外室親自來討地方,趾高氣昂的,被我轟走後又來揚言,沈雲甫已曉得了,定要我好看。”

馮嘯聽完,皺眉道:“姑母,此事,你與我爹爹說了沒?”

“沒說,”樊噲搖頭道,“說了有何用?白白讓你爹爹煩惱。沈雲甫和那婦人這般囂張,顯是不把你爹爹禁軍小頭目的身份,放在眼裡。咱再打開天窗說亮話,應是連馮縣主她老人家,也不忌憚了。”

馮嘯瞭然。

曾外祖父馮侍郎過世後,外祖母馮雅蘭不過是領着縣主封號與食邑而已,馮家第二、第三代都沒有出將入相的大官,早已遠離了大越的權力中心。這也是爲啥表姐馮鳴作爲馮家第四代長女,進入翰林院做官後,馮府上下有如看到了門楣再次光耀的希望。

此時此刻,馮嘯未免有些五味雜陳。

打臉來得真快啊。

她百無一用的馮嘯,有什麼好瞧不上表姐身上那股對仕途的鑽營氣呢?

自家沒有御前紅人的話,就等着御前紅人欺負到自家頭上吧。

馮嘯於是按下自嘲,對樊噲認真道:“姑母,我不回城西去。沈家若暗的不成來明的,我就明着把這句話扔回去:難道非要逼得我去找表姐,面聖的時候將沈家仗勢欺人的事,拿出來給聖上評評理嗎?”

樊噲心裡頗爲受用。

長輩催小輩快些離開是非之地的急切,是真的。

但小輩不願拋下長輩獨自面對困境,且亮出這般牛犢子般硬剛的勇氣,長輩對此的感動,也是真的。

“好,那你就再住一陣。”樊噲撥了撥油燈芯子,點頭道。

第二十八章 我拳頭都硬了第十二章 你們比死老鼠噁心多了第三十四章 若她也能去西羌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七章 使者寧秋第二十二章 落難的宗室女第十二章 你們比死老鼠噁心多了第十八章 你說什麼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八章 山河故人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二十八章 我拳頭都硬了第二十六章 帝心第二十四章 教坊司的仇人第十九章 沈太醫也有秘密第十四章 馮嘯的秘密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二十九章 蹲點第二十六章 帝心第二十二章 落難的宗室女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三十章 五雷轟頂第十四章 馮嘯的秘密第二十五章 馬甲掉了第一章 生於女帝掌權之世第三十二章 爲什麼不能再求好男人幫忙第五章 一碗消氣的魚丸湯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十八章 你說什麼第三十章 五雷轟頂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二十三章 僱你和我們演一齣戲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十五章 躲災的小郎君第十九章 沈太醫也有秘密第四章 虎媽貓爸第七章 使者寧秋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二十二章 落難的宗室女第二十六章 帝心第十八章 你說什麼第三十章 五雷轟頂第一章 生於女帝掌權之世第十九章 沈太醫也有秘密第二十三章 僱你和我們演一齣戲第十一章 不在怕的第八章 山河故人第一章 生於女帝掌權之世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十六章 你聽我的第二十八章 我拳頭都硬了第十二章 你們比死老鼠噁心多了第二十一章 公主的計劃第二十四章 教坊司的仇人第三十二章 爲什麼不能再求好男人幫忙第三十章 五雷轟頂第十八章 你說什麼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一章 生於女帝掌權之世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十六章 你聽我的第三十二章 爲什麼不能再求好男人幫忙第三十一章 希望他不是你這樣的耗子膽兒第十七章 又見面了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五章 一碗消氣的魚丸湯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九章 往事第六章 不愛考進士,就不考吧第四章 虎媽貓爸第四章 虎媽貓爸第二十三章 僱你和我們演一齣戲第五章 一碗消氣的魚丸湯第十一章 不在怕的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三十一章 希望他不是你這樣的耗子膽兒第二十六章 帝心第三章 女兒就是我的臉面啊第三十二章 爲什麼不能再求好男人幫忙第二十四章 教坊司的仇人第十四章 馮嘯的秘密第十三章 沈太醫與他的混賬侄子第二十四章 教坊司的仇人第三十一章 希望他不是你這樣的耗子膽兒第二十章 皇權、兵權與自由第七章 使者寧秋第二十五章 馬甲掉了第二十二章 落難的宗室女第十六章 你聽我的第六章 不愛考進士,就不考吧第三十四章 若她也能去西羌第十一章 不在怕的第十章 和尚找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