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丹明之亂,前後因由

玄真子口中的丹明之亂,其實是蒼茫界道門千年黑暗期的事情,也堪稱是千年黑暗期具有轉折點的一件大事。

千年黑暗期的事情,大多內容都被而今掌權的溫和派人物刪減,只有寥寥幾件重要的事情留下,這丹明之亂就是其中之一衆人皆知的事情,但留下的事情,也多變得面目全非。

也就是吳毅這樣史閣出身,熟知史籍,尚可憑藉已有的史籍,推斷完善出一些,普通弟子,基本上是典藏中說什麼,他們就相信什麼。

不過有些內容,也確實不適合讓而今弟子知道。歷史上那麼多時候,有些時候一氣門道統甚至面臨斷絕的風險,都沒有被稱爲黑暗期,就是那千年,被稱爲千年黑暗,必然有其道理。

一句話概述之:人與獸無異,道與魔無異。

彼時道門內憂外患齊至,道門諸派已經不像最初一樣凝聚在一氣門統領下,偏偏一氣門高層還恪守原本的強硬姿態,溫和派興起,但是尚未執掌大權。

千年時間,一氣門死了三位掌門,都是戰死在沙場,至於洞天也是凋零殆盡,元嬰金丹等門派中層也不能夠獨善其身,出現了斷層,青黃不接。

新弟子上進無路,堂堂正道見效慢,不足以在亂世中存活,異法迭出,多走旁門左道,魂煉之法,血煉之法,肆無忌憚,屍堆如山,血流成河。

人爲萬物之靈,但是在那時,卻是一羣被豢養的豬狗而已,非獨異類吃人,同類纔是最兇殘的。

這是時代的悲哀,所有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下,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規則體現地淋漓盡致。

也是時代的幸運,每一個人都有出頭的機會,新舊勢力迅速迭代,富不過三代,哼,先維持一代再說吧。新舊體系劇烈碰撞,骸骨山下血河旁,知識的花朵綻放開來,美地悽清高冷。

那千年,比而今萬年創造出的法門還要多,甚至於不誇張地說,就修道水平論,道法,法器,陣法現在還是吃着那千年的老本。

不過,就如很多歷史被人爲篡改了一樣,很多道法,陣道,丹藥,法器也被人爲雪藏甚至湮滅。畢竟,一些逆天入道的法門,本身就應該被湮滅。

修真界素來有崇尚古法的傳統,不是他們笨,而是有些時候懸崖底下找到的法門,說不定真的比現在的法門更爲先進。這是實踐的結果。

說回丹明之亂,因爲維持原有的擴張狀態需要大量的弟子長老作爲支撐,但是內憂外患的出現,使得消耗大大增加,以人族爲主體的一氣門已經無力維持,需要尋找新鮮血液補充。

原本一氣門一直是以人族作爲主體,立派以來也一直堅持這個原則,但是在強大外力衝擊下,不得不改變固有原則與觀念,大幅吸收妖族在內的異類進入。

結果你們也想到了,在特定歷史時期內,氣運急劇動盪起伏,一旦聚勢成道,登時就是一步登天。

吳毅這種半百年歲成嬰的,在當時,根本不算什麼。

異族迅速成長爲一氣門的中層甚至是高層,甚至佔據大半位置,擁有了影響大策的能力。

憑藉着這批新鮮血液的補充,一氣門稍稍恢復元氣,有了中興之象,開始嚴酷鎮壓之前的反抗者,一時間蒼茫界瀰漫着白色恐怖。

自古治水,堵塞河道之法,少有奏效之時,必須疏導之,蒼茫界各個勢力對一氣門的不滿溢於言表,繼續鎮壓只不過繼續惡化局勢罷了。

大策不改,縱然有更多的新鮮血液流入,也是無用。

在短暫的“中興”之後,一位一氣門出身,在外開府的異類,舉起了反一氣門的大旗,大批人衆迅速匯聚在他旗下,這位異類乃是三千年丹明石成道,成道洞天之後,喚作丹明子,這場以他爲首的叛亂也被稱爲丹明之亂。

這場叛亂,很有意思,意思不在對決雙方主將,一氣門乃是第九任掌門陽靈子親自平叛,這位掌門是純正的人族無疑。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雙方的支持者,很多人一定以爲支持丹明子的一定大多是異類,而支持陽靈子這個一氣門人族掌門的,一定是人族。

事實上,恰恰相反。就是一氣門的衆多人族高層暗中推動甚至支持,纔有了丹明之亂,也纔有了陽靈子的最終戰死。

丹明子手下勢力,人族不僅不少,還是主要勢力,一個禮崩樂壞的時候,只要修道資源給夠,任何人都能夠招攬來。情懷沒有饅頭管用。

其實,當一氣門放開對弟子的限制,就已經率先打破禮法,崩潰也就不難預料。

有奶就是娘,仙道,人道,神道,都是一樣。

一氣門當時,內部撕裂極其嚴重,否則能夠成爲一氣門掌門的人,飛昇上界(此處之飛昇,並非成就仙人果位),不過是等閒,戰死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那些鑄就一氣門中興的一干異族,纔是陽靈子最堅定的支持者,因爲他們是這場中興的直接受益者,只有一氣門中興繼續,他們才能夠維持現有地位。

再說說人族高層爲什麼反對,其實準確地說,不是人族反對,而是人族當中那批有意更改大策的人反對。

這批人,被稱爲溫和派,而他們,當時是一氣門內人族的主體,多年無休止且無意義(至少在這些人眼中是這樣)的消耗,讓他們厭煩,渴望變革。

陽靈子(第九任)在位時期,溫和派的勢力已經不可小覷,若非異族進入一氣門,距離此輩執掌大權,可能不用那麼久。

同樣,若非溫和派的勢力崛起如此之快,強硬派之人,或許也不會引入異族勢力壓制對方。因是果,果又是因,因果糾纏。

從這個角度看溫和派的崛起,其實是引狼入室,不過強硬派之前的做法,何嘗不是自己率先破壞此原則,先引入外部力量。

誰都沒有比誰好,誰也不是白蓮花。

第五百四十八章:取材之道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復故仇,引末君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九百三十九章:涉足人道第九十一章:鏖戰鬼王第八百七十章:風向改變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輪迴有缺,信念重現第七百零四章:不安的一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帝國暗中的變化第九百零八章:釋嫌第四十三章:心魔破封靜制動第三百八十四章: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人間地獄第四百三十四章:君如寇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推選制進行時第七百六十九章:追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宗門往事,後發制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前路之爭第八百六十五章:不料之變第六百八十八章:辭別仙人返宗門,清虛殿內席位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推選之地第七百八十章:對策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寒潮初曦,拓土海島第三百九十六章:奇詭神山第五百四十一章:蘇真之議第五百四十八章:取材之道第一百六十二章:幻影之威第一千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一十五章:盤龍之局,困龍之局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五百八十五章:良善之師第九百七十章:氣運金龍之逆鱗第四百六十一章:明月界人族聖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驚魂一夜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海靈,海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毀滅之道第二百九十章:道韻之分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慘淡結局第三百六十四章:無鋒重劍第五百八十七章:大宇國前事第六百三十章:王出塵出題第四百八十七章:斷絕後路第一百一十四章:彩雉剪第六百零七章:屠殺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一百八十三章:風犼旗,魂煉法第八百二十八章:六塵觀聖女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劫火起,老鱉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三百二十五章:五行循環第二百六十三章:風波彌息第十章:一朝氣感開仙門第九百二十五章:背後隱秘第八百四十七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三十三章:南疆神君,狡獸第九百二十六章:佛門淨土之變第七百八十四章:替身敗亡第八十三章:經閣修煉第一百五十一章:真人授法故,華劍凌造訪第六百四十九章:廟算第六百九十八章:元熙之難第七百一十八章:天命之爭第七十二章:擇書路因果線斷第五百一十八章:影遁實戰第一百九十三章:入碧落界第六百八十三章:仙人賞賜第二百九十四章:化形,悟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心算第三百四十一章:天地注我,我注天地第九百五十章:滿城風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何爲英雄?一千零四十三章:久違的宗門之令第八百三十六章:五詔來歷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五百七十六章:姬道之道第五百二十三章:得手第八十七章: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八章:解藥第八百零一章:真正的幽冥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萬里陰沉之一點光亮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圓滿解決第三百七十九章:水族派系,吳毅下場第二百三十八章:返蒼茫界,再遇心魔第四百二十二章:迴歸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天譴之力,天道垂青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五百五十一章:月琉璃的選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不一樣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一章:三千臺階三問之問道心第二十八章:徐許送禮煞鬼現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宿命之意,自身難保第八百九十章:器靈之問第一百零一章:法道突破界域變第四百二十八章:白澤後手,真經之術第二百六十五章:冰封雷劫,異種劫數第八百零一章:真正的幽冥界第三百九十二章:三大殺星第二百零八章:黑甲蟲顯露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