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參與歷史,異族門戶開

其餘兩位洞天上真。

一位,是王出塵的師尊靈崖上真,走的不是丹鼎道,而是存思法門,也就是觀想內在身體或是外在天地之中的神靈,既而成道,和丹鼎道中的法道有些形似,但是又雜糅神道體系,此道非一言可以概述之,暫且不表。

最後一位,卻是與吳毅有些淵源,也就是那來自於外海元陽宮的徐殷名,是昔日知非之殤中隕落的徐上真的後裔,昔日的徐家是巨室,如今算是半個巨室。

在品丹大會之前,吳毅冒着生命危險,幫助這位上真登臨至巔之位,風險與回報相當,這個人情,徐殷名到現在還沒有還清哩,說是吳毅最爲堅實的盟友也不爲過。

吳毅回返宗門後,雙方一直保持着金信往來,因爲深陷掌門大計,吳毅一直沒有尋着機會前去拜訪,當然也是因爲吳毅不想就此消耗掉自己的人情。

知非之殤是第七任掌門在位時期發生的,時間跨越了差不多萬五千年左右,差不多在韓通韓上真出生的時候,知非之殤發生了。

跨越如此長遠的時間,依靠元陽宮一家,顯然不可能一直存續,元陽宮能夠存續下來,和一氣門內的這些姻親大有關係,稍有地位的,都知道此事,一氣門高層對此視若無睹,默認了此事。

知非之殤算是一氣門擴張趨勢的一個轉折點,知非之殤後,道門諸派看見了一氣門的虛弱,開始紛紛叛離,陽奉陰違,而後開啓了一氣門黑暗的千年,也是蒼茫界黑暗的千年。

因爲歷史遺留問題,而今繼承一氣門大權的是溫和派,所謂新官不理舊賬,加上元陽宮臣服於水族等等黑歷史,所以當年的知非之殤一直沒有解決。

當代掌門玄星思有雄才大略,不甘心世人提起他,都是說這是辰珠子的大徒弟,想着做出一番遠超前輩的事業。

所以,當上界龍族出現問題,調任前任龍王姬理離去的時候,玄星思果斷抓住時機,和老龍王姬理促成了交易,交易的內容是什麼,蒼茫界知道的人可能不過五指之數。

但是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一直不肯放走元陽宮的水族,終於鬆了口,在徐殷名晉升洞天的時候,只是攛掇小族來攻而已,自己並沒有親身下場。倘若水族真的大舉來攻,吳毅當時定然是死無葬身之地,十死無生。

吳毅的種種“好運”背後,都有玄星思的大掌在操控,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今吳毅的天,就是玄星思。

元陽宮歸附,玄星思自然也收穫了一波聲望,漸漸地,人們說起玄星思,不再說這是辰珠子的徒弟,而是說,這是一氣門的福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元陽宮的歸附,其實也是玄星思大計當中的一環,以海納百川的心態,寸土必爭的意志,趁着一切時機,將能夠在談判桌上解決的事情,儘快解決掉。

元陽宮的歸附,首先最大的好處,就是抹平了昔日溫和派與強硬派之間最大的一塊傷疤,無論如何,當年的知非之殤,戰死的是一氣門門人,一氣門理應保護他們,而不是放任不管,使之臣服於外族的淫威之下。

其次,元陽宮作爲一方勢力,不僅僅是以傳統的世家血緣關係構建的,很多海中小族,也加入了元陽宮。

一氣門將之一併納入,並且承認他們爲外門弟子,同時保留元陽宮的建制,只要經過考覈,就是內門弟子,算是爲異類進入一氣門打開一道縫隙,異類完全可以先拜入元陽宮,而後通過考覈,成爲一氣門內門弟子。

數十年來,這樣的例子雖然不多,但是終究還是有的,弟子們縱然心中有言,但是在統戰面前,還是禁口不言,水族看着是龐然大物,但是瓦解小族以爲己用,最後龍族衆叛親離,道門也就不勝而勝了。

雖然,這樣的概率趨近於零,刀劍與烈火纔是記憶最爲深刻的教訓。不過,該爭取的還是得要爭取。

玄星思何等人物,既然有心引入外族,吳毅就永遠只是他的一個棋子而已,前面炎玄天池的老炎龍,加上元陽宮,都是一樣,甚至於徐殷名這個洞天上真,也不過是玄星思的籌碼和棋子,當然,這個籌碼比起吳毅而言,要重要很多。

玄星思想要完成心中的夢想,以一氣門一統蒼茫界,吳毅不是他第一個棋子,同樣也不是最後一個棋子,這是毋庸置疑的。

吳毅在白澤帶領下,來到了清虛殿,這是他第二次到來。

說實話,一氣門中,有多少位洞天上真,這個吳毅心中是清楚的,但是一次性見到如此多洞天上真,這還是第一次,心中難免有些忐忑,玄星思擺出好大陣仗呀!這究竟是爲了什麼?難不成,是要藉此事,徹底放開內門大選對異族的限制了嗎?

如果說,元陽宮的出現,是玄星思刻意爲異族進入一氣門,留下一道口子,那麼倘若元熙之事,能夠得到合理解決,也就是說元熙不會受到責罰,那就是變相的鼓勵。

那麼,日後異族參與內門大選,再也沒有弟子敢於多嘴多舌,有元熙這個故事,還是最高決策層的意志,異族進入一氣門的通道,正式被打開。

自己在參與歷史,自己在見證歷史,自己說不定還能夠改變歷史。

吳毅走在清虛殿紅亮的地毯上,心中激動萬分,以至於身軀忍不住顫抖,而在其他人眼中,吳毅這就是膽戰心驚的姿態了。

回過神來,自己險些撞上了前面的白澤,好在頓了一頓,顯得不是那麼突兀,否則就難堪了,還是在一衆洞天上真面前。

回過神來的吳毅忍不住以餘光朝四方看了過去,所見皆是一片光華,根本看不清面容,強行窺伺,甚至於雙眼灼燒刺痛,倒未必是上真有意教訓。

而是洞天上真與天地相合,洞天合和,法大道,踏陰陽,要看清他們的面容,就是要看清大道的軌跡,怎麼可能呢?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守護石靈之求第九百七十六章:半神不妖第四十八章:破而後立變故生第八百六十七章:龍象尊者第六百八十一章:衆生相第一千零九十二章:逸氣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靈潮起,人心齊第五百零二章:五方鬼主,各自根底第五百二十八章:身份暴露第二百六十八章:道象再變,心魔大誓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輪迴有缺,信念重現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絕對正確,惡果初現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七百七十四章:妖族勢力第一千一百零七章:截斷未來第四十二章:誰爲看客誰演戲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反客爲主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七百五十二章:玉甲屍第二百九十章:道韻之分第四十五章:人生何處不算計第三百一十五章:盤龍之局,困龍之局第八百五十一章:六塵觀之邀第六百四十九章:廟算第三百二十三章:幻境考驗第三百五十九章:千幻人傀第九百七十五章:苟富貴,勿相忘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靈巽高徒第五百一十八章:影遁實戰第八百五十三章:六塵觀出世入世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初見炎玄天池第二十九章:煞鬼無窮鬥心鬼第五百九十五章:奪舍乎?積善乎?第八百章:變故一千零四十三章:久違的宗門之令第七百一十四章:明國見聞第六百二十一章:故人之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真正的大劫第九十五章:女兒心思第九百零八章:釋嫌第六十八章:入經閣白澤送書第六章:珠中真靈說來歷第七百四十四章:音殺,冥思第五章:欲御外悔需自強第二十一章:宴無好宴詐脫身第九百三十八章:不義之財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人身之事第九百七十二章:北軍元帥第七百六十九章:追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敵在本能寺第九百四十四章:大勢所向第一百二十六章:鬼物盛宴第二百八十三章:棋子動,亂局啓第三百九十章:以身爲餌第一百八十七章:首席易位,舊時落幕第九十二章:戰罷昏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落子未來第三十七章:白伏黑國主大壽第四百四十二章:萬神之主第四十二章:誰爲看客誰演戲第六百零九章:神通種子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鯨吞界域,老祖之說第五百五十八章:石碑序文,紀古由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魷魚亡物之庇佑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氣運歸舊主,天地回正途第一百零一章:法道突破界域變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二百一十三章:神通九品,書籍建功第一百二十七章:猿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水晶宮,異時空第四百二十五章:破局第九百四十五章:低估第六百三十八章:金鐘天地,心神爭鋒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九百一十章:明月界近況第三百一十九章:隱憂,應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安逸之念第五百八十一章:初至北支巫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劫火異動第七百五十五章:玄星思心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天機門(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囑託第四百一十五章:困局第五百七十一章:博弈結果第二百五十二章:看人還是人,看影也是人第七百四十二章:豎尾成劍,磨盤終破第六百四十章:參與歷史,異族門戶開第五百二十八章:身份暴露第三百四十五章:神秘的眼睛(埋當年挖下的坑)第五十章:投石驚起大波瀾第一千零六十四章:沉淪虛無,意外流放第八百零四章:來路第六百九十五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六)第八百四十八章:時空長河一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掀桌子的想法第一千零六十四章:沉淪虛無,意外流放第九百四十二章:黨內無派,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