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入龍門

洛陽,周室故都,漢魏遺墟。

其居天下之中,地處洛水之陽。西周之時,青銅器銘文上便將洛陽平原稱爲“中國”。

千年烽煙裡,不知多少帝王將相埋骨邙山。

但與長安有些相似,自唐末動盪之後,洛陽便逐漸衰落,屢經戰亂,已不復當初神都盛景。

自去歲年末,天時驟變,氣候變得寒冷,如今已過了春分,但依舊寒風凜冽,殘雪未消。

天色漸黑,古城萬家燈火漸次熄滅。

遠處邙山輪廓如臥龍蟄伏。

南市附近,道化坊。

青石板街道泛起幽光,夜霧貼着地面遊走。

街角處,有老婦人在陰暗處燒紙,紙錢灰燼隨風盤旋,隱隱傳來哭泣之聲。

“這便是如今的洛陽…” WWW⊙ttκΛ n⊙c o

打更人老趙停下,對着徒弟一聲嘆息。

他扭過頭,拎着鑼鼓梆子,一瘸一拐行走,還不忘低聲道:“早些年嘞,咱洛陽還能混

口熱乎飯,可自打朝廷開了海禁,恁瞅瞅,有點門路嘞,都躥到海邊撈金子去啦。”

“城東坊市跟鬼市一樣,街上那幫混子們撈不着油水,眼都餓綠了,啥缺德事兒都敢弄。”

隨後,壓低嗓子神神秘秘道:“瞧着方纔劉嬸子沒,她兒雖說是個二流子,卻孝順着嘞!前兒黑間跟人上邙山‘摸金’,結果恁猜咋着?”

“連個囫圇屍首都沒見回來!”

“邙山是啥地界?埋的皇帝比活人還多!前年王老五刨出個北魏陶罐,眼珠子叫邪門玩意兒摳了…

他的小徒弟個子挺高,就是沒吃上好東西,餓得跟個瘦竹竿一樣。

老趙的嘀咕,他完全沒聽在耳中,反倒是東張西望,每次看到那些漆黑的巷子,就目露恐懼之色。

“瞅瞅你這膽子!”

老趙一臉的不屑,“恁爹要不是掂倆油紙包蜜三刀,低三下四來央我,老子壓根兒不稀得捎你出來!”

“這碗飯可不好吃,東關老張他兒,跟仨月就嚇尿褲子,你比他還不如。”

“嗯。 ”

他徒弟是個悶葫蘆,聽到老趙訓斥,頓時低着頭,不敢說話。

老趙翻了個白眼,隨後拎起梆子,有節奏的敲了幾下,高呼道:“子時已至,小心火燭!”

這一下,又嚇的徒弟一個激靈。

很快,二人便穿過這條街道,剛走過拐角,前方頓時有昏暗的光芒傳來,且伴着噔噔的鑿木聲。

卻是一間棺材鋪子。

似乎是在連夜趕活,不光裡面有人鑿棺材,就連門口也堆了大量紙人,兩名漢子手指掐着竹篾上下翻飛,很快弄出個模子。

夜風吹來,白色的紙人身上嘩啦啦作響。

打更人徒弟看到,頓時頭皮發麻,只覺兩腿沉重,再也走不動一步道。

呸呸呸!

老趙往地上連啐三下,瞥了徒弟一眼,已經懶得說他,上前幾步詢問道:“咋回事?誰家的活這麼急,趕着夜做?”

“是個大主顧。”

做紙人的徒弟擡起頭,嘿嘿一笑,“昨晚跑來定的,要的急,明晚就來收貨。”

“都半夜來?”

打更人老趙眉頭一皺,“讓你師傅可警醒點,聽着有點玄乎,他還欠我兩頓酒沒還呢。”

另一個紙人鋪子的徒弟不屑道:“怕啥,這年頭只要給錢,是人是鬼都行。”

呸呸呸!

老趙又往地上啐了幾口,罵道:“童言無忌,不知死活。”

說罷,就帶着徒弟繼續巡視。

走過拐角,身後的燈光消失,他才搖頭,低聲嘆道:“這年頭,城隍廟前香火凋零,紙紮鋪子卻夜夜通明,活人敬神,不如求鬼啊……”

走夜路有個忌諱,不能說鬼。

老趙頭就是個夜貓子,白天睡覺喝酒,晚上巡視,徒弟卻是越聽越瘮人,央求道:“師傅別說了,咱們早點走完回去。”

“回去,可早着吶…”

老趙頭調笑了一句,但剛轉頭,身子就變得僵硬,臉色慘白。

“師傅,你別嚇我。”

他徒弟後頸汗毛倒豎,連忙搖頭。

但見後方街道上,不知何時,已然佈滿濃霧,皎潔月光照下,顯得迷離夢幻。

而霧氣中,隱約出現幾道黑影,走起路來,上下飄忽,渾然不似人類。

“蓋着!”

打更人老趙頭厲聲低喝,從身後揹簍中抽出兩條破布,一條自己蓋着,一條扔給徒弟。

他這徒弟雖憨,卻不是傻子。

市井中傳言,打更人積年累月行夜路,多多少少傳下來些東西,能躲避災劫。

因此,這徒弟沒有半點猶豫,直接將破布蓋在身上,連鼻孔嘴巴都捂得嚴嚴實實。

霎時間,一股惡臭直衝鼻腔。

就像是掉進了糞坑裡。

徒弟強忍着不適,也不敢說話,用破布將自己裹住,甚至蹲下捂住了腳。

只留下一雙眼睛,滴溜溜向外看。

很快,濃霧便瀰漫至這條街道。

他也終於看清了那是什麼。

那是一個個紙紮人,搖晃着身子,兩腿交錯前行,關節處發出竹篾摩擦聲。

仔細看,正是方纔紙人鋪子裡的玩意兒。

但與之前不同的是,紙人身上不再是純白,而是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猩紅醒目,好似鮮血從裡面滲出。

讓這徒弟心安的是,身上惡臭的破布,似乎真有某種神力,那些紙人從他們身邊經過,竟視而不見。

他認識一些字,忍不住瞥向身邊紙人,看清上面寫的是:魂兮歸徠!以秦篆刻骨,楚覲盟牲。東有槽木,西有燭陰,南壅三牲,北鎮

人牲…

嘩啦啦~

不等他細細辨認,大批紙人便遊弋而過。

在這些可怕的玩意兒中央,竟還有一口朱漆大棺,描金畫着龍鳳,根本不是尋常人家所用。

很快,紙人便消失在黑暗中。

周圍的濃霧也盡數消散。

然而,二人卻不敢亂動,等到過了許久,打更人老趙頭,才猛然起身,一把掀起身上破布。

徒弟也跟着照做,大口吸着新鮮空氣,心有餘悸道:“師傅,那是什麼?”

“我咋知道!”

老趙頭瞪了一眼,語氣卻緩和下來,“你這娃子還不錯,沒嚇得亂跑連累我。”

得到誇獎,這徒弟似乎也膽大不少,看着手裡臭氣熏天的破布,“師傅,這是啥寶貝?”

“混元金袍!”

“想要就給你了,二十個銅子。”

老趙頭隨意應付了一句,隨後看向拐角處,眼神變得凝重,“怕是出事了,跟我來。”

說罷,便帶着徒弟重新折返。

來到紙人棺材鋪前,這裡果然出了事。

但見紙人鋪子一片狼藉,外面的紙人已消失不見,燈火熄滅,鋪子裡兩名徒弟,全都倒在地上。

滿眼恐懼,渾身佈滿冰霜。

而紙人鋪子周圍,磚縫裡正滲出黑色黴斑。

鐺鐺鐺!

急促的鑼鼓聲,響徹古城夜空……

-

伊河,是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分支,據《欒川縣誌》記載,伊河又稱伊水,便是古之鸞水。

雖說天氣寒冷,但伊河的冰凌已經消散,在黃色的河水中上下起伏,不停拍擊船身。

嘩啦~嘩啦~

木船就像是在冰凌中穿梭。

船頭上,李衍負手而立。

迎面吹來的河風,令他鬢角烏髮微動,身上的黑裘披風,也微微鼓盪。

他們風塵僕僕,終於來到洛陽。

這一路上,可不怎麼安生。

他們從成都府,沿岷江入長江,又從漢江

經過襄陽入唐白河,到了南陽又水陸並行。

沿途,水路三千里,陸路五百里。

足足耗費了十數天。

這已經是緊趕慢趕,路上還出了些事。

路過樂山離堆時、船隻擱淺,還好他在蜀中江湖名聲不小,當地灘師頭領親自來幫忙…

到了漢口時,遇到“漕幫”跟排教爭鬥,堵塞航道,管事的還是個二愣子,敢跟他們要“過堂銀”,直接動手,引來了漕幫長老上門告罪…

當然,也送了他們“漕軍令旗”,加上鼉師出沒,通行之處,湖廣麻匪水匪皆望風而散…

而到了唐白河,因爲修水庫導致水淺,所以又分開,換了幾艘“舴艋舟”繼續前行…

在他身旁,一名壯漢盤坐在甲板上,一口一口吃着點心,眼睛都眯了起來。

衆人之中,就屬武巴最逍遙。

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嘴也變叼了。

能讓他如此滿意,油紙包裡的點心自然不俗。

洛陽十三朝古都,其點心融合了宮廷御膳、玄門供品與市井煙火,既有千年傳承雅緻,又有河洛市井文化厚重。

這是之前路過博望驛時,傍晚停船吃飯,從一間不錯的點心鋪子裡購買的“唐果子”。

本爲宮廷點心,吸收胡食技藝而成,昔日只在達官顯貴家,如今隨着神都沒落,也早已傳入民間。

有貴妃紅,洛寧紅小豆爲餡,外裹糯米皮,染胭脂色,形如牡丹,傳聞楊玉環最喜歡…

有曼陀羅餅,是白馬寺佛誕日供品,以芝麻、蜂蜜塑成八瓣蓮花狀,寓意“八正道”…

還有牡丹花饌,牡丹酥,牡丹蜜餅。洛陽八大件裡的開口笑、金麻棗、江米條…

這麼一大包,自然不便宜。

曾有人言,“洛陽貴家造果子,一盒費十金”,可想而知其價格。

從這些美味中,就能窺得當年氣象。

當然,武巴可不在乎,一口一個。

“也不嫌齁得慌!”

李衍瞥了一眼,無語搖頭。

這些東西很多都是甜食,他也就是搭配着好茶,能夠多吃一點。

說罷,眼睛微眯,扭頭轉身。

只見後方的“舴艋舟”上,通天教的地龍子,從甲板上縱身而起,躍出七八米,又猛踩水面。

轟隆一聲,水浪四濺。

人也再次騰空而起,穩穩落在他們船上。

對方雖兩手傷勢未好,但功夫還在,這一手,尋常的暗勁好手根本做不到。

對方已踏入化勁。

但在李衍眼中,卻滿是破綻。

他距離丹勁,也就半步之遙。

當然,李衍可不會隨意顯擺,只是微笑點頭道:“前輩好俊的身手!”

“見笑了。”

地龍子搖頭看向前方,沉聲道:“李少俠,前方便是伊河渡口,裡面有個龍門驛,咱們可在那裡換馬,直奔洛陽。”

“就依前輩安排。”

李衍微微點頭,面色平靜。

他可不是初入江湖的雛,一路上幾次閒聊,已經可以確定,這老頭絕對不安好心。

甚至,隱約猜出了對方計劃。

無非是借他之力,除掉幾個對頭。

這老頭在青城山上時,身邊有六七名弟子,如今卻只有四個,剩下的三個,估計已走在前頭佈置。

雖然清楚,但李衍卻不在乎。

道行地位不同,行事方法自然也不同。

以前的他們,沒有名氣,實力也不夠,面

對的都還是邪道巨擘、轉世妖人,一個比一個難對付。

所以,必須左右逢源,暫避鋒芒拉隊友。

而如今,只需不變應萬變。

總歸,能將幕後之人逼出來。

沒過多久,前方便出現一個渡口,雖比不上漢口渡、朝天門等渡口熱鬧,但也規模不小。

這裡的船,又與南方有所區別。

主要有漕運船,乃是黃河淺底“糧船”,俗稱“黃河扁子”,柘木爲龍骨,柳釘密合。

雙桅船,客貨兩用,俗稱“黃河鷂子”。

還有對槽船,兩船並列,鐵鏈相連,上鋪木板,屬豫州都司管轄,船戶需持“漕符”。

剩下的,還有混江龍、捆廂船。

還看到了一艘軍隊的黃河樓船,雙層甲板,上層設女牆、箭垛,下層藏槳手,船首裝火炮。

一陣忙碌上了渡口後,衆人在地龍子的帶領下,立刻離開岸邊。

沿官道前行沒多久,一座規模不小的驛站,頓時出現在眼前。

地龍子打了個眼色,立刻有弟子跑進驛站。

他們常年在豫州活動,對此地十分熟悉,哪怕是驛丞不識顏色,也能靠道牒取馬。

然而,那弟子剛進去沒多久,便跑了出來,滿臉無奈道:“師傅,沒馬了。”

“有趣。 ”

地龍子氣樂了,“驛站不備馬,莫非這驛站上上下下都想掉腦袋?”

朝廷有規定,驛站必須時常備快馬,以供沿途傳遞重要情報,若驛丞敢將馬全租給商人,那就是要錢不要命。

那弟子聞言,連忙解釋道:“龍門驛原本還有不少,但今早來了些千戶所的人,着急趕往洛陽,要走了所有馬?”

“哦?”

李衍想起之前岸邊看到的軍船,沉聲道:“洛陽難不成出了什麼事?”

那弟子搖頭道:“不知道。”

“什麼都不知道,探的啥子路!”

地龍子見狀,臉色頓時變得難看。

這幾個弟子會拍馬屁,但就是人笨了點,時常讓他在同道面前丟臉。

那弟子連忙道:“師尊莫怪,我已問了,這邊還能搞到馬,據驛丞說,有個河洛馬幫的長老,就在前面一座客棧停留。”

“馬幫的人,手上還有幾匹馬。”

“對了,那客棧叫龍門客棧……”

第72章 隱身術242.第242章 雨夜鬥法第13章 沙裡飛403.第403章 如火如荼337.第337章 雨中凶地437.第437章 定計入成都第439章 鹽幫的目的186.第186章 華山天下險231.第231章 利益交換第107章 荒冢狐拜月240.第240章 寺中古墓第496章 怪村迷局第516章 望江樓第486章 鬼教再現122.第122章 缺錢的鬥姆宮404.第404章 功虧一簣第451章 混亂的重慶府309.第309章 魔神冉通178.第178章 上元殺人夜第286章 大佛示警210.第210章 異獸第600章 破陣毀壇255.第255章 地仙隱秘第105章 在豐陽270.第270章 縣衙傳法第576章 十五,大凶第6章 文王鼓聲響第271章 船至鸚鵡洲135.第135章 蛇鬼婆第506章 骸骨城,九天雷第476章 你爭我搶,生死一線第584章 喜神錢,郡王府第610章 劍出紅塵266.第266章 重煉勾魂索118.第118章 山中捉猖348.第348章 中元起陰山257.第257章 清除隱患154.第154章 長安鬧市遇故人第584章 喜神錢,郡王府第603章 兵分三路415.第415章 妖霧洶涌第519章 廣德寺432.第432章 神龍見首不見尾第571章 盧生的計劃第57章 尚義村318.第318章 雨中煉器第12章 杜大牙第5章 夜半敲門聲第453章 詭霧山城311.第311章 東湖老祖217.第217章 讖緯之術196.第196章 案中有案第533章 火頭陀,斬蛟刀第559章 成都府衙181.第181章 火藥與術法303.第303章 王府售寶267.第267章 各有算計20.第20章 咸陽古城224.第224章 綠林龍驤軍189.第189章 寶物亂人眼第466章 分隊行動第459章 排教龍王廟第43章 傀儡猴,震魂鼓第109章 寒衣節218.第218章 破局,劫難第281章 簸箕墩241.第241章 九頭鳥的傳說354.第354章 玄門之秘第273章 分頭行動235.第235章 攪動風雲354.第354章 玄門之秘第110章 鬼夜鼓聲急377.第377章 大羅法界196.第196章 案中有案415.第415章 妖霧洶涌第630章 方士集團,洛陽鬼市第33章 亂葬崗丐子窩第68章 過陰,滅堂口52.第52章 雷擊棗木第62章 月夜施詭術201.第201章 神煞之用147.第147章 倭人之術129.第129章 宮闕荒草沒119.第119章 翻壇破廟,太白山下193.第193章 烏船至鄂州第619章 王母石,火器經313.第313章 夜入禪寺第276章 另有曲折第615章 長安故人來205.第205章 真武“三玄境”321.第321章 因果殺伐第632章 黑幕初現第514章 或躍在淵,無咎175.第175章 長街鬥法358.第358章 紫霄宮,雷火殿第484章 江上錦秀第66章 吳老四第448章 穿山見雄關第547章 灌縣尋人373.第373章 神女,伏羲古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