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

天幕上。

垂拱殿內。

趙佶一臉的猶豫不決。

御階下的一位緋袍大臣語氣焦急道

“陛下!江南方臘剛剛平定,士兵需要休整!”

“此時不宜擅起邊釁啊!”

“且宋遼乃兄弟之邦,若趁機出兵攻遼,豈不是趁火打劫,強盜行徑!”

話音剛落。

一名紫袍大臣出列昂首道:

“宋與遼雖爲兄弟之邦,但百餘年來遼國動輒以開邊釁爲相要挾!”

“此恥!不可不雪!”

“況且兼弱攻昧,乃兵家用兵之道!”

“今女真以取遼國四京!”

“若我們不取燕雲,必使女真坐大,中原將不復爲我所有了!”

“此時,正式收復燕雲的大好時機!”

“太祖太宗未竟之事,就要成於陛下之手了。”

聽到這話,趙佶臉上的搖擺之色徹底消失了。

……

【公元1122年三月,金軍以破竹之勢先後攻克遼中京、西京。天祚帝被金軍趕入夾山(內蒙古土默特左旗)】

【遼國大臣在燕京宣佈擁立皇室成員耶律淳爲新皇帝,史稱北遼。】

【四月,剛剛平定方臘的十萬西軍整裝北行。】

【西軍內威名最盛的大將种師道任都統制直接指揮軍隊,統帥仍由縱橫疆場多年的童貫擔任,以蔡京之子蔡攸佐之。】

……

大漢。

“唉……”

劉邦突然漸漸嘆氣。

本不想理會他,但這聲音實在惹人心煩。

呂雉的一雙杏眸含着煞氣。

牙縫間崩出幾字。

“有話就說!”

劉邦惆悵的擡頭,看天。

燦爛的陽光照在了大地上。

徐徐微風吹動寬袍。

“他們好有道德啊。”

正想給這騷包一拳的呂雉突然愣住了,隨即輕聲呢喃着:

“劉季……我搞不懂你……”

“我真搞不懂你。”

“你這腦子裡一天有沒有正經東西啊!”

小劉恆目瞪口呆的看着上面開始單方面毆打的兩人。

“大兄……這……”

劉盈嘴巴里塞得滿滿的,頭也不擡,齒語不清道:

“莫事……”

“情趣!”

……

【燕京所屬之地孤立於遼境其他地區,且兵力極爲有限,不過數萬之衆。】

【童貫確信,北面有金國進逼,燕京又是漢地。】

【只要十萬宋軍一到邊界打出旗號排開陣勢來恐嚇,北遼“懷德畏威”,即刻就會望風投拜。】

【所以他宣稱“奉聖旨,王者之師,有征無戰,弔民伐罪,出於不得已而爲之。如殺一人一騎,並從軍法”】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也不知道爲什麼。

自打看到這宋徽宗上位,他感覺自己似乎都聰明瞭許多。

“這大宋上下都病得不清啊。”

“燕雲之地已經沉淪百年,人口都得換了四代了。”

“你跑這來說弔民伐罪。”

“且不說你大宋從未擁有過燕雲法理上不通,你這在情理上也不通啊。”

“還一動不動,這不是純靶子等挨射嗎!”

“朕都看懂了!”

一旁的諸葛亮停止搖動羽扇,陷入沉思。

自己的教導方式是不是有問題?

大唐那麼多例子沒讓陛下開智。

宋朝辦到了?!

他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對比鼓勵療法?

……

【五月,遼方悍將耶律大石、蕭幹來邊界白溝迎擊之時,宋軍謹守帥令,不敢主動進攻,爲遼軍所衝,大潰而還,且被遼軍追擊至宋境雄州。】

【責任由戰將承擔,种師道以下,各受責罰。】

【六月,耶律淳憂懼而死,燕京人心離散,宋徽宗看到了更好的機會。】

【八月,仍以童、蔡二人總軍,又換了一位陝西“名將”劉延慶爲都統制。復領十萬之衆北伐。】

【九月,遼涿州守將郭藥師率常勝軍八千鐵騎五百,以涿、易兩州降宋】

【鑑於宋軍實力增強,宋徽宗確信不靠金軍也一樣可以獲勝。到底要不要金國出兵,又成了問題。】

……

北齊·文宣時期

“天爺啊!”

高洋仰頭捂着脖子。

他感覺自己腦袋好疼啊!

“你連晉惠帝都不如啊。”

“優柔寡斷,反反覆覆!”

“前腳跟遼國撕破臉皮,後腳又想跟金國違反盟約。”

“你這……我……”

“天爺啊!”

“伱當金國是你養的狗嗎!”

“人家出不出兵又不是你說了算!”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匪夷所思到極點了。

“趙匡義那麼聰明一人,怎麼有個這麼蠢的後代?”

“這問題根本不需要糾結啊!”

“你打你的,談判歸談判,打完再說!”

“利益先守住,纔有可能談得成!”

“打贏了,就說我們不是毀約,是遼太弱,我們衝得太快。”

“打輸了,就說遼國垂死掙扎,我們爲了守約所以先採取守勢。”

“至於以後怎麼談,那又是另一回事。”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覺得自己的風疾好像有點犯了,捂着額頭緊閉雙眼,一言不發。

一旁的長孫無忌將奏疏放到一旁,看着天幕直搖頭。

“三國交戰,作爲皇帝卻立場搖擺不定、戰略反反覆覆、外交含糊其辭,實難讓盟友信服。”

“戰局稍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轉變一點就馬上有一種理想浪漫的盲目樂觀。”

“他骨子裡的確還是文人雅士,不是個皇帝…”

……

【宋徽宗派使出金國,他還留了個心眼。】

【告訴使者趙良嗣注意戰爭形勢的變化,如果宋軍已經佔領了燕京,就不要讓金兵入關。】

【如果還沒有佔領,說明僅僅靠宋軍對付不了遼國,就請金兵入關夾擊。】

……

大宋。

“砰嚓!”

一碗藥還沒喝完就被盛怒的趙匡胤摔碎在地!

“你還留心眼!”

“你是缺心眼!”

“你這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訴那羣女真人!”

“我大宋國弱!來打我吧!”

“你蠢!遼國蠢!”

“就當天下所有人都蠢嗎!”

“金國就一定會遵守盟約嗎!”

“趙家怎麼就攤上你這麼個智弱之人!”

“你xxx!他xxxx!你xxx!”

趙匡胤叉着腰破口大罵!

身後一羣人團在一起小聲嘀咕着。

趙匡義看着出口成髒的皇帝,扭頭看向若有所思的太醫。

“陳太醫,你這藥這麼立竿見影嗎?”

陳昭遇回過神。

“不……那副是藥引……”

……

【十月,童貫派劉延慶、郭藥師率十萬大軍渡白溝伐燕,被一萬遼軍阻擊。】

【劉延慶迎戰遇挫,閉壘不出。】

【郭藥師獻策,因一萬遼軍已經是燕京的全部兵力了,內部一定空虛。】

【可趁蕭乾的主力軍在此對壘之際別遣一軍,繞出敵後,突襲燕京。】

【劉延慶遂令郭藥師以其舊部“常勝軍”與宋軍一部進襲,令其子劉光世接應。】

【公元1122年十月十九日,郭藥領五千兵馬攻入燕京,戰三晝夜,攻內城不克。】

【蕭幹得訊,親來解困,而郭藥師的後援劉光世,駐兵城外二十里,逗留不進。】

【宋軍幾乎被全殲於燕京外城,郭藥師軍死傷無數僅四百騎逃回。】

……

{當時燕京七個城門都被守住了,只要安撫百姓燕京歸宋必矣!}

{就在這關鍵時刻,宋將再次使出關鍵時刻掉鏈子的神技!}

{非但不安撫城中百姓,反而下令:盡殺城中契丹、奚人。}

{然後又以爲城外有劉光世援軍,所以宋軍放鬆了對城門的把守,導致蕭幹援軍進城。}

{最後想要出逃又被燕京漢人砍了吊橋,所以才幾乎全軍覆沒。}

{劉光世援軍未至當然有影響,但就算到了,以他的水平應該也打不過蕭幹。}

{也就是說,宋軍沒能佔領燕京的主因是進城後的政策和軍紀問題,劉光世援軍未至是次因。}

{宋兵的紀律就是沒有紀律,口子一開到處酗酒搶劫,什麼契丹人、奚人、漢人,全部一視同仁!}

{這能不引起反抗嗎!北地漢人都換幾茬了,知道你丫的誰呀!百姓一反抗,然後就是遼軍援軍抵達了。}

……

大唐·懿宗時期

李漼割下一塊烤肉,又喝一杯酒。

這宋朝兵將被打壓是一丁點也不冤啊。

“你們這隻限制了武將造反,卻不限制武將品格也是挺奇怪了。”

正開開心心的點評着。

突然一陣兵甲摩擦的腳步聲響起。

李漼心下一驚,隨後又平靜下來。

腳步聲越來越近。

“嘩啦!”

一羣全副武裝的甲士持着兵刃闖進宮殿。

看着眼前之人,李漼無奈搖頭:

“不用猜,又是玄武門。”

“不過居然是你……”

“也對,阿耶生前最看好你了。夔王。”

李滋扶着長劍,一臉誠懇道。

“大兄,退位吧。”

“滿朝文武早已在前殿等候。”

“大唐,不能在你手裡了。”

李漼看了眼天幕,又塞了口肉,起身向外走去。

“這天下就交給四郎你了。”

“盡力就好。”

“別學我。”

……

【十月二十五日,遼將蕭乾斷了宋軍的糧道,揚言遼軍三倍於敵,將舉火爲號,一鼓聚殲宋軍。】

【劉延慶聞風喪膽,一見敵軍火光,就自焚大營,倉惶南逃,士兵自相踐踏百餘里,糧草輜重盡棄於道路。】

【二十六日,宋軍在白溝被追兵再次大敗,退保雄州。】

【蕭幹擊敗了宋軍後,再接再厲,於十一月二十七攻陷了屬於涿州的安次、固安兩個縣。】

【十二月初三,郭藥師擊敗了蕭幹,收復了兩個縣。如果沒有郭藥師,宋軍將崩潰得更加徹底。】

【但兩次無功而返的大戰,也將熙寧、元豐時代施行變法,積累的許多軍用物資,數十年的儲備耗之一盡。】

……

大唐·肅宗時期

李亨捻着鬍鬚,心下驚疑。

莫不成姓郭的都很能打?

若不是碰上宋朝這麼個偏科奇才,燕京就立刻收復了!

“可惜……太可惜了。”

李亨也能明白這人爲什麼表現如此勇猛,降將嗎。

不過就宋朝那種有功都有貶三分的朝代。

你一個降將怕是落不得好。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的臉色是青中帶紫。

他想起了楊業。

同樣是降將,同樣能打。

同樣有智謀,同樣被賣。

“朕是不是真的錯了……”

趙匡義不能不反思。

多少大好機會被憑白浪費。

這以文抑武真的不行嗎?

但武將做大又該怎麼辦?

……

大宋·神宗時期

“吸……”

“呼……”

太醫一邊把脈,一邊指揮着趙頊做深呼吸。

趙頊閉上眼睛,慢慢體會着自己的呼吸。

心情逐漸平穩,隨即緩緩睜眼。

然後就看到了天幕上的這段。

“直娘賊!!!”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一動不動,依然平靜的坐在石墩上。

一旁的司馬光卻愁眉苦臉的不停捋着鬍子。

這小皇帝城府極深。

要是發怒,那端王還能活。

這一聲不響的,端王怕是難全其身。

但親王可貶可流,就是不能殺啊!

太祖太宗就爲了避免前朝舊事啊。

怎麼勸勸皇帝呢?

流放到嶺南讓端王等死也行啊。

……

【此次敗北,使宋徽宗徹底喪失出軍收復燕雲的信心,而在與金人的談判中,也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

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51章 茶第751章 茶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547章 奪門之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11章 打賞獎勵。第699章 年號雍正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426章 宋朝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