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

大明·永樂時期

“爺爺……”

朱瞻基略有幾分擔憂的看着朱棣。

朱棣看着那句與“徐皇后合葬”,慢慢回過神來。

“臭小子……你爺爺還沒死呢,把那副哭喪臉給我收回去!”

坐在石墩上的朱高熾忍不住探身道:

“爹!您不能這樣下去了!”

“這千里奔襲舟車勞頓的,您身體受不了的!”

朱棣斜睨他一眼,冷哼一聲:

“我身體可比你好多了!”

“你看看你現在!走兩步喘三下!我都怕你死我前面!”

朱高熾看了看凸起的大嘟嘟,下意識拍了拍。

“爹,咱們再說你的問題!”

太子猛地擡頭!

這老頭子太奸詐了!又轉移話題!

朱棣砸了砸嘴,摩挲了兩下手,最後嘆了口氣。

“老大啊。”

“我自幼便獲得鎮戍邊境的責任。”

“十歲時,太祖便封我爲燕王。”

“二十歲時,即就藩北平。”

“你姥爺,以及傅友德等先朝名將均多次指導我如何領兵打仗,使我獲益頗深。”

“洪武十四年,征討乃兒不花。”

“洪武二十年,剿捕納哈出。”

“洪武二十三年到洪武二十九年,不停的深入漠北征討。”

“這種戎馬生涯,我早就習慣了……”

朱棣微微停頓,似乎在回憶過去。

“我不喜歡南京。”

“這裡不是我家。”

“老大啊。”

朱棣看向沉思的朱高熾,真心實意道:

“以往所說的什麼讓你準備準備繼位,你總覺得我是在忽悠你。”

“但那都是爹的真心話。”

“我爲什麼不讓老二單獨領兵,不就是怕再出現一個我嗎。”

“你是滿朝文武都承認的太子,是衆望所歸的儲君。”

“但建文帝還是天下都承認的皇帝呢!”

“你說,是你能打得過老二,還是這小崽子能打得過老二?”

朱瞻基微微偏過身,避開指着他的手指。

沒打過,也許就能打過呢?

朱棣完全不在乎那孫子的舉動,只是看着太子,目含溫情,語重心長道:

“我平了外患,你掌握朝政。”

“老二沒有巨大的軍功,對你就產生不了威脅。”

“我的一片苦心,你明不明白?你懂不懂啊?”

朱高熾擡起頭,看着早已不年輕的父親,嘆息道:

“爹,我懂。”

朱棣滿意的微微頷首。

“您開始九假一真的忽悠我了。”

朱棣的笑意僵住了。

朱高熾看着繃不住的老頭,又嘆了口氣。

“爹,征討瓦剌兒子認爲是應該的。”

“阿魯臺不斷騷擾邊塞重鎮,教訓一下也是應該的。”

“但後兩次的北征,我是不會同意的。”

“你特孃的怎麼就這麼油鹽不進啊!”

朱棣一下子就蹦起來了!

他叉着腰指了指胖太子。

“你啊!你啊!我……”

朱高熾摸了摸臉上的吐沫星子,平靜道:

“爹,您不會覺得您民生很好吧?”

“您忘了唐賽兒了嗎?”

朱棣指着他,一時啞口無言。

……

【朱棣很能打這是毋庸置疑的。】

【以藩王之身奪得天下。】

【“五出漠北,三犁虜庭”。】

【但明成祖北征的戰略目的是爲了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但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

……

{朱棣這一系列北征,其實與所謂的生死攸關的邊防問題關係不大,而更像一份天下道德和政治霸權宣言。}

{任何政治實體,若不尊奉明朝爲天下共主,或有意無意地對其天下共主地位構成挑戰和威脅,那麼明朝將會對之訴諸武力,以作懲戒。}

{從明朝流傳的史料看,蒙古諸部似乎常在是否嚮明朝稱臣納貢的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

{以此觀之,漠北草原上的蒙古諸部拒絕承認與明朝的宗藩關係,拒絕嚮明朝納貢,成爲其北伐的直接原因。}

{因爲關於蒙古諸部之間的矛盾,明朝卻是知之甚少,既然無法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那索性對任何來自漠北的朝貢使團雨露均沾,恩賜等同。}

{朱棣目的無非是想置諸部於明朝的“天下”中,繼而實現彼此間的永久和平。}

{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是這樣,勞民傷財是肯定的,但蒙古挑釁不打還不行……}

{讓面子架那了,所以就這點我挺喜歡漢朝的。}

{從不打腫臉充胖子,不行就慫,辱我也認,反正我不幹苦一苦百姓然後撐着大國威名的事。}

{就是發育,然後一波乾死你!}

……

大明。

朱元璋心緒難平的敲着手指。

“這不是什麼打不打臉充胖子的事。”

“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匈奴從未入主中原,而元朝是實實在在統治過大一統過的草原政權。

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後裔是仍堅信自己擁有“上天眷命”。

他們是有法理可以規復中原的。

自己一邊承認元朝統治一邊組織北伐,一是繼承法理與疆域,二是打亂北元規復中原的設想。

“草原的威脅不會消失。”

但又不能盡數消滅。

難辦啊。

……

大唐·玄宗時期

“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都不可能真正臣服於明朝。”

李隆基把玩着溫潤的玉杯。

“所以朱棣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夠保持蒙古諸部的勢均力敵,以減輕大明的邊地壓力。”

“所以韃靼也好,瓦剌也罷,誰敢冒頭,朱棣就打誰。”

“但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一部勢力削弱,會另一部崛起。”

“明軍的北征討討最終陷入的就是這樣一個循環。”

楊玉環四處看了看。

“三郎,你跟誰說話呢?”

李隆基看着一臉懵的貴妃,十分無奈。

裝了一下,但聽的人聽不懂!

白裝!

……

【但這並不是說五次北征就毫無用處。】

【北征確實抵禦了蒙古諸部對明朝邊地的攻擾,使得北部邊民能夠在永樂時期較爲安定的生活。】

【此外多次北征使得蒙古諸部落的許多民衆歸附了明廷,促進了民族融合。】

【從這些方面來說北征有其一定的功效,只是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投入產出比不划算罷了。】

【正是由於意識到一味動武是不能解決明朝邊患的,加上大軍多次出征的不便。】

【朱棣決定將首都遷往北平。】

【遷都北京後,防守重點自然就在京師及北邊。】

【形成了“天子自爲藩籬”,“天子守邊”的局面。】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宋,好好看!好好學!}

{李隆基,好好看!好好學!}

……

大宋。

趙匡胤面無表情。

怎麼,汴京不算大宋國門啊?

大門只是被打破了!

又不是自己開……好吧,是自己打開的。

“趙佶趙桓……”

……

【而明朝疆域也則是在朱棣手上達到巔峰。】

【“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

【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

【“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軍事成績:評價S級·得五分】

……

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10章 奉天靖難!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90章 洋務運動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82章 始!武!玄!洪!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