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

大秦。

嬴政看得眼皮子直跳。

其餘衆人則面上不動心中焦急。

不懂事啊!

你們太不懂事了!

你們這是逼着皇帝重啓驪山陵啊!

挫骨揚灰……這太過分了。

幾人悄悄看向劉邦。

劉邦黑着臉。

這事怎麼說?怎麼勸諫?

說你未來不會被刨陵?

那也得皇帝信才行啊!

那問題來了,皇帝會信嗎?

……

大漢。

“其實乃公一直有個疑慮沒有解決。”

劉邦環臂看着天幕,正經道:

“你若是說後世子孫的風俗就是專門挖墳,這我是不信的。”

“但偏偏他們就是挖了。”

“那就說明有什麼緣由不得不這麼做。”

呂雉皺着眉頭。

“但不管什麼緣由,挫骨揚灰都太過了。”

劉邦摸着鬍鬚不言語。

他好奇的看着不可言說四字。

這挫骨揚灰的背後,一定是有不爲人知的秘密。

……

大漢·武帝時期

“既然沒說,那朕的陵應該只是盜了,對吧?”

小劉據看着問自己的阿父,迷茫了。

你問我呀?

衛子夫端着酒爵,敬過來柔聲道:

“陛下毋多慮。”

“看天上的言辭遮遮掩掩,這挫骨揚灰恐怕也是陷入一些爭鬥之中。”

劉徹接過酒爵,心中有些安慰。

對,萬曆那是倒黴!

朕天命在身,定是無憂!

“而且就算陛下被挫骨揚灰了又怎樣?”

劉徹:嗯?!

衛子夫當作沒看到,繼續柔聲道:

“陛下的功績照樣書寫萬古。”

“誰都不能掩蓋。”

劉徹下意識點點頭。

“所以揚了就揚了吧。”

劉徹將酒爵放下,心裡一陣彆扭。

衛子夫握着他的手,最後輕聲道:

“何況,也未必就揚了不是。”

劉徹:……

……

大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捏着眉頭。

本來他不想大興土木。

但盜墓和挫骨……

魏徵看着這一幕一時也無言以對。

這事……不佔理啊。

……

武周。

武則天看着天幕,波瀾不驚。

沒人能倒朕與先帝的陵墓。

沒有!

……

大明·神宗時期

“快傳太醫!”

宦官扶着胸口一片血跡的皇帝,高聲呼喚着。

……

【隆慶帝駕崩,但也爲萬曆留下了很好的內閣班子。】

【張居正、高拱、高儀都是能臣,而此時的內宮也非常安定,隆慶皇帝的正宮陳皇后與朱翊鈞生母李太后相處得非常融洽。】

【但是,隆慶帝本人在位時這些人之間就已經開始鉤心鬥角。】

【而在萬曆即位後,矛盾終於爆發了。】

【隆慶皇帝去世前後,太監馮保通過陳皇后和李貴妃取代孟衝而爲司禮監掌印,保留兼管東廠。】

【萬曆即位時,他還站立一旁接受百官跪拜。高拱因而指揮言官彈劾馮保。】

【張居正對高拱陽奉陰違,表面許諾協助高拱扳倒馮保,暗中指使馮保說服兩宮罷免高拱。】

【高拱曾感嘆主少國疑,在內閣中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結果,馮保自己將其改爲“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一句,並告知陳皇后和李貴妃,趁機誣陷高拱有心擁立藩王,引起兩人恐慌。】

【此外,高拱奏請爲陳皇后上尊號仁聖皇太后,李貴妃爲皇太后,雖然生母不加徽號以示區別,但此事確實激起李貴妃沒不滿。】

【隨後在兩宮支持下,六月十六日,朝會之上,馮保以萬曆名義宣詔歷數高拱罪狀,罷免其大學士職務】

【高拱伏地不起,被張居正攙扶而出。】

【隨後,高拱還鄉。】

……

{高拱執政四年,整頓吏治,提拔有真才實學的大臣,關注邊防事業,丈量土地,嘗試稅法改革。}

{明代的權臣有很多,但要麼受制於皇帝,要麼被同僚掣肘,能做到只在一人之下的卻很少,細數下來,可能只有于謙、楊廷和、高拱、張居正四人。}

{結果卻以這種近乎寡婦罵街的形式黯然下野,不知天下有志之士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麼感想。}

{這才哪到哪,真正的兔死狐悲還沒到呢。}

{大明啊……}

……

大唐·高宗時期

決定以武則天的方案修陵的李治李治挑了挑眉。

“這張居正……”

歷代但凡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都會出現一場輔政大臣之間的激烈搏鬥。

霍光與上官桀等人就是如此。

即便是人傑諸葛亮也難以避免李嚴背後插刀。

其間往往涉及頻繁的有關國家政令的調整變動,對國家的損害極大。

而張居正的手法則是點殺高拱。

保證了風波不擴散。

尤其是整件事情中,做的片葉不沾身。

“從內閣打探消息並向宮中告密的是馮保。”

“下旨罷黜定策老臣高拱的名爲萬曆帝實爲李貴妃。”

“張居正擺在檯面上除了向高拱保證自己的立場以外,就是充當好心人把高拱扶出宮去。”

“此等權謀手段,可謂天下一流。”

“野史傳你非相乃攝……”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

大宋·仁宗時期

“厚顏無恥之人!兩面三刀小人!”

羣臣激憤!

這高拱在經過了幾年的吏治整頓之後一定是有足夠厚實的班底。

如果想以常規手段掰倒他,即便是升任太后的李貴妃、即位爲帝的皇帝、擔任內閣次輔數年的張居正、新晉司禮監掌印的馮保聯手!

那也是一場曠日持久且難以取勝的政鬥!

但這張居正居然欺之以方!

用這種近乎潑婦罵街的形式,將所謂的君君臣臣、禮義廉恥踩在腳下!

借太后新君之口,將高拱狠狠羞辱一番,迫使高拱致仕!

“不着人子!”

趙禎冷眼觀看着激憤的羣臣。

他們只怕自己也被人如此暗算。

都沒人關心朕的陵墓如何。

看來,朕要學學嘉靖了。

……

【高拱被逐,內閣次輔張居正理所當然地成了內閣元輔。】

【六月十九日,十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在平臺單獨召見張居正。】

……

天幕上。

與幹清宮相對的雲臺門處。

小皇帝坐在寶座上看着眼前那身材碩長,長鬚至腹的長者。

“先生爲父皇陵寢,辛苦受熱。國家事重,先生只在閣調理,不必給假。”

“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先生忠臣。”

老臣撩起衣襬,伏地啓奏道:

“臣叨受先帝厚恩,親承顧命,敢不竭力盡忠,以圖報稱。”

“方今國家要務,惟在遵守祖制,不必紛紛更改。”

“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又君道所當先者,伏望聖明留意。”

……

【這次平臺召見,是小皇帝即位後第一次單獨與內閣元輔張居正對話。】

【在小皇帝方面,一是表示感謝他爲父皇陵寢奔波的辛苦。】

【二是在高拱被逐的情況下,要張先生盡心輔佐。】

【而在張居正方面,則是以顧命大臣、內閣元輔的身份告誡皇上,遵守祖制、講學親賢、愛民節用。】

【這個極力主張掃除廓清弊政的人,此時缺隻字不提改革,而強調遵守祖制。】

【非不爲也,實不能也。地位尚未穩固,時機還不成熟。】

【但他犯了一個跟高拱一樣的錯誤。】

【他們都把萬曆當成了小孩子。】

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514章 李景隆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83.晚八沒更。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753章 虎門銷煙!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242.今晚八點無更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71章 廁所政變!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71章 廁所政變!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28章 封狼居胥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1章 劉恆的功績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