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捋了捋長鬚,目中精光一閃。

“看來明朝地方巡撫的官比經略大啊!”

李泌看了他一眼。

你認真的?

李隆基看着一臉肅穆的李泌,訕笑一聲:

“戲言爾……不過這在理論上講,至少在遼東軍事佈置上,王化貞應該接受熊廷弼的領導,但看這樣子……都不是陽奉陰違的事了啊。”

李泌見李隆基態度恢復正常,也開口道:

“熊廷弼此時背後站的是皇帝。”

“王化貞的背後或許就是東林黨了。”

皇帝嘴角掛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既然如此,看來這遼東……平不了了。”

不但平不了,這遼東之地以後還會成爲專門處理異己的地方。

不管皇帝願意與否。 wωw тt kΛn ¢ O

……

大明·崇禎時期

幹清宮的暖閣裡,一本本奏摺散亂於地。

一身白色常服,頭髮潦草的朱由檢趴在地上翻着天啓年間的各種奏疏。

“是這個!就是這個!”

他猛得舉起一本奏疏,雙眼佈滿血絲。

“天啓元年……”

“內閣首席大學士葉向高……”

“兵部尚書張鶴鳴……”

“王化貞……東林黨……都是東林黨人!”

“他們都在偏袒王化貞!他們都在偏袒!”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擔憂的看着皇帝。

“一羣騙子!欺世盜名的騙子!”

朱由檢看着滿地的奏摺,恨得咬牙。

……

【熊廷弼一直是戰略防守主義者,他強調要修防禦,建城堡。】

【他上一次來到遼東,就一直是堅持加強防守,然後等待時機。】

【他跟天啓皇帝說的規劃也是在遼陽和廣寧之間構造緩衝地帶,建立預警系統,以逸待勞。】

【王化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進攻主義者。】

【他表示,只要他帶領一支部隊渡過遼河,八月十五中秋節以前就可以擊敗努爾哈赤。】

【熊廷弼實在看不下去了,上書皇帝,請他約束王化貞慎重舉止,至少不要讓敵人笑話。】

【王化貞聽說後,憤怒如狂,立即上書皇上,說是願請兵六萬,一舉蕩平努爾哈赤小丑云云。】

【就這樣,遼東前線出現了大家“戰不戰,守不守,笑啼不敢,而凡事牽制多”的局面。】

……

{王化貞駐廣寧,率領軍隊十三萬,其中十二萬多駐守在廣寧前線,熊廷弼駐守在距離廣寧五六百里的山海關,雖然熊廷弼名義上是戰區最高統帥,但手下僅五千人,根本無法指揮有內閣大學士和兵部尚書撐腰的王化貞。}

{王化貞的戰略,如果打得過後金軍,肯定是正確的,但如果過去只是送死,那就是錯誤的。}

{其實各種戰略部署很難分出對錯,最終都要接受事實的驗證}

{而事實就是,按照當時明軍的實力,從薩爾滸一路敗退下來,真的能進攻嗎?他有這個力量嗎?先輸薩爾滸,又輸遼瀋,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面對機動力,戰鬥力和組織能力強大的對手,防守是最佳的辦法,強敵既然能以攻代守,那守方就可以以守代攻。}

{其實熊廷弼的方法就是笨方法,這個方法特別費錢因爲要不停的修堡壘和城池,越多越好越堅固越好同時還要練兵駐守,但是明朝現在“沒錢”}

{所以王化貞認爲熊廷弼的防守戰略行不通,遼東防守的失敗就是前車之鑑,因此他主張進攻,要越過遼河去收復遼東。}

{這就放屁了,要不是袁應泰亂來,努爾哈赤也打不下遼瀋啊。}

{沒有辦法,戰爭就是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獲得最後的勝利,其中也包括將軍背後的交鋒。}

……

大隋。

楊堅看的啼笑皆非。

“十則圍之,沒有十倍以上的兵力,豈能冒進?”

“這自有遼事以來,從不曾看見堂堂正正的做過一件事情。”

“這大明中樞是徹底爛透了。”

獨孤伽羅輕拍着懷裡的孩童,小聲道:

“小皇帝的態度還是不夠明確與強硬,這一點上不如嘉靖與萬曆。”

楊堅緩緩吐出一口氣,感嘆着:

“朱常洛那個皇位明顯是白撿的,朱由校有沒有經受完整的帝王術都兩說。”

“能做到這一步也算有主見了。”

“天下事哪能盡如人意。”

“大明……”

楊堅搖了搖頭,沒再說下去。

獨孤伽羅也無話可說。

大明根結錯綜複雜,但歸其原因還是一個問題。

無根之木。

兩漢之根是漢初七帝。

大唐之根是李世民。

宋朝根基是趙匡胤的諾言。

這些朝代的後人都有一個目標,重返文景、太宗餘德、太祖之志。

但明朝的根是什麼呢?

朱元璋原本可以做那個根,但他做了屠夫。

朱棣也可以做那個根,但他時間不夠,終究差了一籌。

仁宣之治是最後能做根的時機。

碰上了朱祁鎮……

再往後……

就一路這樣了。

……

【大明朝堂上下吐沫橫飛,羣臣一浪又一浪掀起讚譽王化貞而抨擊熊廷弼。】

【小皇帝也無法判斷到底誰對誰錯,於是在天啓二年正月召集大臣們一起討論,到底是啓用熊廷弼的策略,還是採納王化貞的意見?】

【到底是集中事權於熊廷弼,還是全權交予王化貞?】

【最終的結果是把熊廷弼調離,將事權集中於王化貞。】

【但還未等旨意傳達,新的戰報從遼東傳來。】

……

天幕上。

燒着爐火的暖閣中。

兩名將軍對坐而視。

一名身材高大,短髯濃眉,鎧甲皎潔。

一名中等身材,長鬚垂腹,鎧甲斑駁。

“你當時不是說要率六萬大軍渡過遼河,一舉蕩平後金嗎,怎麼現在狼狽成這種樣子了?”

長鬚將軍聞言,一臉慚愧。

“是我不辨是非,錯信小人。”

“經略既然來了,要不要再去守廣寧?”

短髯將軍收起譏笑,沉默片刻,聲音乾澀道:

“晚了。”

“十萬之兵馬一朝俱盡,滿城之官民半晌俱奔。”

“已無可救援者。”

“而且我手下的那五千兵馬……”

長鬚將軍閉目長嘆。

短髯將軍再次沉默,過了半晌,開口道:

“沒法守了,已經全軍崩潰了。”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整個遼西的居民全部撤到山海關內。”

“至於那些糧食軍需……運不走,只能全部銷燬。”

……

【大明天啓二年、後金汗國天命七年(1622)正月十八日。】

【努爾哈赤在仔細觀望良久之後,確信熊廷弼不會再有什麼作爲,出兵進逼廣寧。】

【王化貞相信建立奇功的時機已到,於是按照孫得功的策劃,盡發廣寧兵馬出陣迎敵。】

【誰知孫得功早已反叛,雙方剛一交手,早已佈置停當的孫得功等便大呼“明軍敗了,明軍敗了”,然後撒腿狂奔。】

【不明所以的大軍以爲已經被打敗,遂兵敗如山倒,全線潰散。】

【孫得功等逃進廣寧城後,到處散播努爾哈赤已到城外的消息,於是城中軍民大亂,爭相潰逃。】

【正在等候捷報佳音的王化貞於稀裡糊塗之中,被一員將領扶上駿馬,棄廣寧而去。】

【在閭陽驛,王化貞遇到從山海關來援的熊廷弼。】

【二人商議一番後,決定直接護送遼西百姓入關。】

【隨後,熊廷弼將五千兵馬交給王化貞殿後,自己輕騎去山海關安排軍民入關事宜。】

【明軍徐徐退去,後金軍也未追來。】

【殿後明軍爲免資敵,沿路放火,將錦州、鐵場、大淩河、錦安、右屯衛、團山、杏山、松山等四十多座城堡以及總計千萬兩的物資糧草付之一炬。】

【明朝歷時數百年,花費巨資修築的遼西走廊防線一夜之間化爲烏有,廣寧之戰就此落下帷幕。】

【正月二十四日,努爾哈赤在各地明軍的請降與黃土鋪地和鼓樂喧天之中進入廣寧。】

……

大唐。

李世民望着天幕裡緩緩入關的胡酋,長嘆一聲:

“熊、王二人,怕是活不成了。”

……

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732章 文字獄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7章 秦二世胡亥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52章 雍熙北伐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