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

大秦。

“確實是……福報。”

嬴政嘴裡念着福報二字,眼中是一片火熱。

若是他有此物……

殿內三人感受到一陣惡寒。

大可不必啊陛下!

“確實是福報。”

馮去疾幾人瞪大眼睛看向身邊的發言人。

蕭·牛馬聖體·何。

嬴政微微一笑。

“卿,有大才。”

……

大漢。

劉邦一會搖頭一會拍大腿的。

呂雉嫌棄的看着他。

“有話你就說好了,做什麼古怪模樣?”

劉邦長嘆一聲。

“這東西要是給乃公……”

呂雉話都沒聽完,一雙鳳目瞪得溜圓。

“那蕭何這輩子就有了。”

溜圓的雙眼又恢復平常。

“你可放過蕭何吧。”

“再者說,要工作的……就你?”

呂雉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劉邦,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哼了一聲。

劉邦摸着鬍子,沉默了一下,又道:

“皇帝,最大的工作是傳宗接代啊…”

呂雉:……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迎着春風拂面,聽着一邊的劉啓嘮叨着不公平。

“啓兒,不要總看着人有你無。”

劉啓停止磨叨。

劉恆看着天幕裡雍正,淡淡道:

“將朝代的未來都扛在一人肩上,這不一定是好事。”

“這種承負,沒有羨慕的必要。”

……

大漢·景帝時期

“朕纔不羨慕呢。”

劉啓倚着軟枕,長嘆一聲,真心實意道:

“等你真坐上了這個位置,你就明白天下一肩挑的分量有多重了。”

小劉徹明白但又不理解。

劉啓看着他,嘆息道:

“天幕指出了未來,所以心裡有了底氣。”

“但你不知道,在天上那個東西沒出來的時候,高祖、呂后、文帝……是多麼的如履薄冰……”

“所以對朕來說,單純的壽命比一切花裡胡哨的東西都重要……”

劉啓擡頭望着天幕,笑了笑。

“我們,可是大漢天子。”

……

大唐。

李世民一眼看出問題的本質。

“斷代。”

李承幹也反應過來。

“能用之人在逐漸減少?”

李世民不置可否。

“不如說,是後面那些皇帝的識人用人之能在逐步下降。”

“牛馬神……”

李世民捻着鬍鬚,微眯雙眼。

“福報……”

如果清朝上層不拘泥滿漢之別,衝着這個能力,只雍正一代就能開啓蒼龍丹鳳所言的工業時代。

……

大明。

朱元璋恨不得把進天幕裡把這能力搶出來!

“你這多適合咱啊!”

馬皇后給他夾了一筷子菜。

平靜道:

“你有他那內政能力嗎。”

“給你那就真是給牛馬了。”

“悶頭就知道幹。”

朱元璋嘴硬着:

“別說那些,你就說咱是不是精力旺盛吧!”

馬皇后笑了。

“所以說,你纔是真牛馬啊。”

“就知道幹活,活幹得怎麼樣是完全不知道。”

“多歇歇吧!”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合上扇子。

有一搭沒一搭的敲着。

“讓和珅、劉墉、阿桂、福長安等人來見朕。”

守在一旁的太監領旨退下。

一旁的永琰回頭看了眼離去的宦官身影,有些忐忑道:

“汗阿瑪……可是有何不妥?”

乾隆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

“還行,你沒傻到家,還有幾分直覺在。”

“從太宗皇帝開始天幕的獎勵就不對勁。”

“那個威力絕倫的炮……劍……劍炮。”

乾隆分不清那究竟是個什麼鬼東西,隨口定了個名字。

“那劍炮本以爲是爲了對付多爾袞的,但後面聖祖爺的獎勵更加不對勁。”

乾隆從暖牀上下來,永琰連忙上前攙扶。

“隨後朕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永琰突然福至心臨。

“八國聯軍?”

乾隆站定於門口,望着萬里晴空。

“明朝是怎麼亡的?”

沒等永琰回話,乾隆自顧自道:

“因爲他們眼高於頂。”

“其實,若當初他們用葡萄牙人訓練火槍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但沒有……”

“……你說俄國爲什麼一定要不停侵入漠北和黑龍江?”

永琰剛張嘴,乾隆又自顧自道:

“你說英國爲什麼一定要來中國貿易?”

“貿易戰,朕又不是沒打過……”

“朕只是老了……”

庭院響着漱漱風聲。

一兩隻庭燕劃過……

乾隆眯眼看着那低滑的燕子,輕聲道:

“要下雨了。”

“讓人把那燕子窩加固一下。”

脫開永琰攙扶的手,乾隆向屋內走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天幕上。

幹清宮內。

一封密匣自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取出。

侍衛將封函恭敬的捧到一位皇子面前。

皇子打開封函,取出黃綢詔書打開,看了一眼便泣不成聲。

身邊一位穿着蟒袍的親王接過詔書,宣讀道:

“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仁皇帝於諸孫之中最爲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

“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

……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的第四子弘曆繼位,時年二十五歲,次年改元乾隆。】

【詔書宣讀完畢,乾隆“自晝至夜,號哭不止”,從頭一天夜半到第二天太陽落山,哭不停聲,水米沒打牙,沒吃一點東西。】

【在當時非常講究禮法。一個人在禮法上表現得怎麼樣,對父母孝順不孝順,葬禮上悲不悲痛,決定着社會上對自己的看法。】

【《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那是無可挑剔。】

【大殮之際,就是要把雍正裝進棺材的時候,弘曆“痛哭失聲,擗踊無數”】

【擗,捶胸。踊,頓足。】

【就是說無數次掙扎跳躍,攔着說什麼不讓人蓋上棺材蓋。】

【所以大臣們都說,這個新皇帝,真重感情,真孝順。】

【乾隆給滿朝大臣留下了一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打眼一瞧就知道這人絕非善類。

“打蛇打三寸啊。”

標準的儒家皇帝流程。

回顧歷代歷史,皇帝交接班的那時候通常都是危機重重。

而清朝建立以來,也只有乾隆的繼位光明正大,水到渠成。

而且,乾隆繼位時才二十五歲,是當皇帝的最佳年齡。

人在這個年齡,既有朝氣和進取心,又已經完成了系統教育,正是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

“下一步……收買人心。”

許平君好奇的看向劉病已。

“病已,你在說什麼?”

劉病已將她摟進懷裡,笑道:

“我再說……雍正時期的弘曆可能要捱打了。”

……

【孔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

【那麼按理,這個孝順的新皇帝會全面繼承雍正的既定方針。】

【滿朝大臣都這麼想。】

【然而事實的發展卻遠遠出乎人們的預料。】

【雍正駕崩後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乾隆就迫不急待發布諭旨,驅逐了雍正皇帝豢養在禁苑、宮中和他說禪論道、煉製丹藥的僧人、道士。】

【在諭旨中,乾隆說:“皇考萬幾餘暇,聞外省有爐火修煉之說,聖心雖知其非,聊欲試觀其術,以爲遊戲消閒之具。因將數人置於西苑空閒之地。聖心視之如俳優人等耳,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

【意思就是,我爹閒着沒事的時候聽說外面有人會煉丹術,雖然明知這事很荒唐,但是就爲了取個樂兒,找了幾個道士,在西苑豎爐煉丹。】

【我爹不過把這些道士當作排遣取樂的優伶小丑,從來沒有聽取過他們一句進言,也從來沒有吃過他們給的一粒丹藥啊!】

……

大明·正德時期

朱厚照盤着手裡的鐵丸,一臉怪異。

“他這不是純純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本來大家都不知道雍正是怎麼死的,這道諭旨卻泄露了秘密。”

“幾乎就是明確告訴大家,大行皇帝就是亂吃丹藥死的。”

“他爲什麼如此迫不及待的來揭父親的短呢?”

“宮廷秘事,竟讓尋常百姓知道?真是匪夷所思……”

朱厚熜看了一眼天幕裡一臉純良之色的皇帝,又看了一眼玩世不恭的皇兄,嘆氣道:

“此一時彼一時啊皇兄。”

“乾隆的這個政策做得非常正確。”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自然要糾正舊統治時期的弊端,推陳出新。”

“所以這道諭旨,與其說是違背,其實是創新。”

“他在透露出一個信號。”

朱厚照顛了顛手裡的鐵丸,好奇道:

“什麼信號?”

朱厚熜擡頭道:

“他不是大行皇帝,不搞神鬼之道。”

“他不是大行皇帝……”

朱厚照撇了撇嘴。

“雍正有什麼不好?比我爹靠譜多了。”

朱厚熜嘴角抽搐。

皇兄……真孝順啊。

……

【但這道諭旨其實只是開了一個小頭,接下來,乾隆和雍正對着幹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雍正時期有一件很受詬病的事,“好祥瑞”。】

【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在位期間,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祥瑞品種差不多都出齊了,什麼嘉禾、瑞繭、蓍草、靈芝、麒麟、鳳鳥、黃河清,卿雲現,一樣接一樣出現在官員的奏摺裡,雍正皇帝說,出現這些現象,證明老天爺對自己的統治很滿意。】

【乾隆繼位七天後宣佈:“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

……

大宋·真宗時期

在這方面,趙恆能理解雍正。

不爲其他,就爲證明自己!

而且……搞祥瑞是很勞民的。

乾隆這點做的有道理。

……

大清·乾隆時期

屁股還沒坐穩,乾隆就看到這一幕。

說來他都腦瓜子疼。

Www⊙ ttκΛ n⊙ C○

不知道他阿瑪在想什麼。

總喜歡跟人證明什麼?

您是天子啊!

是,祥瑞當然是對篡位傳聞的一種變相的迴應,畢竟如果是篡位的,上天能支持我嗎?

可是天下人又不都是傻子,搞這一套太小兒科,太可笑!

反而會讓人覺得暴露了心虛本質。

“跟他們證明不着。”

……

【當然,趕道士,禁祥瑞,這些還都是小舉動。更大的舉措,還在後邊。】

【雍正十三年十月八日,乾隆發出了一道諭旨,震動天下。】

【“允禩、允禟等孽由自作,得罪已死,其子孫仍是天潢支派,若俱屏棄宗牒之外,與庶民無異。當初辦理此事諸王大臣再三固請,實非我皇考本意。其作何處理之處,着諸王滿漢文武大臣各抒已見,確議具奏。”】

【因爲八王爺允禩曾積極爭奪儲位。九王爺允禟是允禩最得力的助手。】

【雍正登基後,這兩個人處處和雍正對着幹,所以後來雍正給他們改名叫“阿其那”和“塞思黑”,意思豬和狗,把他們關起來秘密處死,這樣還不解恨,後來又幹脆把他們的子孫後代開除宗籍,不承認他們是皇族。】

【乾隆這道諭旨的意思就是說,允禩等人,雖有罪但已死,他們的子孫畢竟是愛新覺羅家族的血。如果開除於宗籍之外,與普通百姓一樣,實在不妥。】

【而當初之所以這麼處理是因爲辦理這件事的大臣們使壞,不是我爹本意。】

【現在,就這件事到底如何處理爲,請大家拿出一個方案給我。】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第一個反應是雍正不夠狠。

第二個反應是雍正太狠了。

不夠狠,不斬盡殺絕。

太狠了,繼位是正常繼位,只誅首惡就夠了。

“確實有些感情用事。”

說完雍正,李治坐直身體正視乾隆。

“這個人……”

怎麼說呢,跟他見過的一切皇帝都不一樣。

或者說……其手段光明正大的不像三國以後的皇帝。

反而有幾分漢家天子模樣。

“拉攏滿人貴族。”

長孫無忌一句點透。

李治下意識的點點頭。

這纔是乾隆真正的目的,自己即位年輕,滿朝老臣。

他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穩住被他爹傷透心的滿人貴族。

畢竟,皇權穩固的基礎是皇家。

一方面解除恩怨,另一方面則是爲了以後有利於統治、贏得同族之心,順便給自己留個好的名聲。

“好聰明的手段。”

……

【不久後,乾隆又進行了第三項大的政策調整,這就是廢除了雍正的“奏開墾”政策。】

【奏開墾,是雍正鼓勵各省百姓開荒種地,增加糧食產量。】

【他規定,以各地開荒畝數做爲衡量地方官的政績指標,就是說,哪個省開墾的荒地多,就升哪個省的官。】

【有王安石與張居正的前例,結果可想而知。】

【爲了拼政績,各地官員紛紛虛報開荒數字,本來只開了一千畝,他們報上去一萬畝。】

【結果他們升官發財拍拍屁股走人了,但留下的亂攤子卻要百姓負擔。】

【新開出土地,就要納稅。】

【本來有一千畝,卻要納一萬畝的稅,百姓受得了嗎。】

【乾隆當皇子的時候就聽到人們對此議論紛紛,所以他即位後馬上下詔,“凡造報開墾畝數,務必詳加查覈,不得絲毫假飾。”】

【就是說,對以前捏報的數字,你給我一一覈實,把水份擠掉,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

季漢。

劉備現在是一臉疑惑和迷茫啊。

聽完諸葛亮的解釋,他心裡就一個想法。

這種孩子怎麼教出來的?

“貴族、百姓,全都籠絡了一遍。”

“就差漢人士紳了。”

雖然做法很打他父親的臉,但全都是利於集權之舉。

“天才啊……”

當皇帝的天才。

有的人一上手你就知道適不適合幹這行。

不可否認雍正的眼界又遠又高。

但問題是他太急了,當然,也有年齡問題。

而急就會出錯。

雍正的種種政策都好、都對,但也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一遍。

這個時候新皇帝怎麼做?

傻的就是繼續推動政策,繼續搞對立。

平常的就是先按兵不動,觀察一下情況,但時間越久對皇帝越不利。

聰明的就像乾隆這樣。

先孝順一波,然後立馬切割、拉攏。

至於後面是不是繼續做這事,先不談。

先把態度拿出來。

簡單說,就是裝慫。

然後你就發現,歷史上那些能把大臣玩的欲仙欲死的皇帝,都是先裝慫。

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699章 年號雍正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573章 買定離手!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