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

一場罷考事件,還在萌芽當中,就被朱大太子事先安排好的“進步舉人”給粉碎了。

隨着錢謙益和100名火銃兵,開始在江南貢院的考棚各處巡視,並且由跟隨的火銃兵大聲宣佈革去兩名舉人的功名。考場內的秩序很快就恢復了——這事兒鬧得真是一點名堂都沒有啊!兩個蘇州名士非但沒有利用這場抗議更上層樓,反而被革去功名,而且還被扣上了閹黨漢奸的帽子!

“閹黨漢奸”的惡名可不容易洗乾淨!而且,他們還有可能被錦衣衛南鎮撫司調查......指不定就要查得傾家蕩產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好舉人更不會去吃眼前虧了,還是乖乖回考棚去做文章吧!哪怕考不中進士,也得保住舉人啊,可不能把舉人功名搭進去。要是沒了舉人,那還怎麼偷稅漏稅,怎麼隱瞞田產,怎麼讓人投獻詭寄?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舉人都存着這樣消極的心思,還是有一些人從進入考棚後開始就兩耳不聞棚外事兒,打起全部精神在應付考試的。

朱慈烺的大師兄鄭森就其中一個!他參加這次恩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中進士......憑本事考上一個進士!沒錯,他是有本事的!雖然他的八股文章不怎麼好,但是他知道怎麼收商稅和關稅啊!

他對這事兒特別有研究,知道日本國是怎麼抽稅的,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又是怎麼抽稅的,也知道他爸爸鄭芝龍是怎麼在海上攔路收錢的。

所以他直接在考卷上寫了一大堆具體的抽稅辦法。

對於關稅,他的辦法就是從“船”不從“貨”。

也就是說,稅務人員不管商人運什麼貨,只管有幾條船,有幾輛車,船有多長多寬多高,然後就根據數量和尺寸收錢。

而爲了方便收取關稅,朝廷還應該設立江口(上海)、寧波、泉州、廣州、登州等五處通商口岸,進行集中貿易。

另外,還應該在長江、運河和其它具有一定通行能力的河道上設立稅關,對過往船隻徵收過稅。過關稅的徵收辦法也和海關稅一樣,從船不從貨,不過稅率應該比海關稅低。

在關稅之外,鄭森還提出了“專賣”和“市稅”兩個概念。

其中專賣主要是鹽和酒。現在鹽業專賣已經開始了,在淮揚四鹽總後,朱慈烺又在崇禎十七年底對魯鹽、浙鹽、閩鹽和粵鹽的專賣權進行了發包——山東、浙江、福建、廣東都有鹽場,不過規模不能和淮鹽相比。所以專賣權的價值也比較低,不過四省鹽業一年上繳的鹽稅總額超過三百萬兩是毫無問題的。

其中魯鹽專賣所得的60萬兩全部由七省總督史可法支配,浙鹽、閩鹽、粵鹽的收入則全部上繳戶部(存入戶部在鹽商銀行的賬戶)。所以從崇禎十八年開始,大明朝廷的鹽稅收入將能達到840萬兩,真是財源滾滾啊!

如果酒業專賣能夠順利推行,大明朝廷又能多一條非常寬闊的財路!

市稅則是在各地的城市和大型市鎮中開徵商稅,具體又可以分成“過稅”和“住稅”。

所謂過稅,就是在重要的路口和河口設卡收稅,對過往的車輛、船隻和商人抽取較低的稅款,不必收銀,銅錢、糧食亦可。

住稅則是對城市和城鎮內的商鋪工坊收稅,按照商鋪、工坊的面積以及各處的實際情況開徵。

在鄭森的建議中,和鹽業專賣稅、南北洋特許稅、內外關稅等三大稅不同,酒業專賣稅和市稅這類收起來比較繁雜的商稅應該是“地方稅”。也就是有省、府(州)、縣負責收取,然後再和朝廷分成——除了幾個大都市和口岸,朝廷也不指望從這裡面收多少了。

不過地方官吏的薪俸,地方官學的開銷,維持地方安全的民團已經城牆修補的花銷,還有官老爺衙門裡面的開銷,都得指着這些商稅了!

如果那些窮地方小地方地方官吏堅持不收,又能禁得住都察院的調查,那就由他們了......不過幾個大都市和貿易口岸還是要有得力的官員去抓稅收的!

......

“好!好!”明遠樓內,朱大太子放下鄭森的卷子,拍手叫好,“好文章!好辦法!錢先生,你的學生不錯啊!”

什麼就不錯啊?已經緩過來的錢謙益很有些無奈啊,科舉大比不能這樣——卷子得糊名謄錄!哪有你這樣,直接讓考官撕開糊名找出鄭森的卷子來看?

而且鄭森的文章好在哪裡?除了幾個具體的收稅辦法,就沒好的地方了。也沒引經據典,讀來也沒有暢快淋漓之感,而且還倆錯別字......

“第二甲第一名吧!”朱慈烺笑着問錢謙益,“錢先生,你覺得如何啊?”

“這個......千歲爺,現在是禮部試,不是殿試。”

“哦。”朱慈烺點點頭,“還要考一次的.......好好,不過大師兄的進士是沒跑的。錢先生,大師兄高中後該給個什麼官?”

“如果,”錢謙益眉頭大皺,“如果名列第二甲第一名,那當然是當翰林院庶吉士了。英廟以來的慣例,非翰林不入內閣......”

“啊,錢先生也以爲大師兄應該入內閣啊!”朱慈烺打斷錢謙益的話,笑道,“鄭閣老......不錯,不錯啊!”

什麼就“鄭閣老”了,一海賊頭子的兒子,當個水師提督也就罷了,怎麼就閣老了?

“怕,怕是不妥吧?”錢謙益提醒,“大木是外戚,而且他家又是一方霸主......”

朱慈烺看來錢謙益一眼,低聲道:“那才應該當閣老!要不當什麼?福建王?”

啊,太子爺英明啊!錢謙益一下明白了,朱慈烺早早的就在打削藩的主意了......

“不過現在不能讓他入翰林,”朱慈烺又道,“上海那邊還得藉助鄭家,讓他去上海任職。至於非翰林不入內閣,那不是太祖的祖制,本宮不守。”

他頓了頓,又對守在邊上的吳梅寸道:“吳先生,去把黃太沖、羅大公、張玄著的卷子都拿來我看。”

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972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求訂閱)第801章 打起大明的旗號!第627章 咱老子不裝活第四章 拿什麼拯救你,崇禎皇帝!(狂求推薦票)第339章 要血洗貢院嗎?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1124章 大明怎麼也變奸商了?(求訂閱)第181章 太子大點兵(加更,求訂閱)第2153章 將亂!第508章 殺猴給雞看!第1990章 自由的壟斷,壟斷的自由(求一波訂閱)第1054章 明軍實在太狡猾了!(求訂閱)第607章 孔子保佑誰?第448章 小心背後(第二更求月票)第1778章 走,打黑炮去!第509章 太子來了分田地第2200章 天皇,我們一起造反吧!第1896章 如果馬伕人覺得爲難,朕可以搶親!第1039章 北伐?還是北上炒地皮?(求訂閱)第1359章 奸商心中無上帝!第238章 太子有罪,太子兇猛第1566章 偉大的鋼鐵汗第415章 該中央軍表現一下了第2002章 過年過年,防災減災又一年!第十五章 有銀子,就會有人賣命!(求收藏,求推薦)第531章 李先帝啊,你要假裝活着 下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520章跑出來的優勢!第二十九章 又發現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245章 你來當敵人!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1744章本大汗要鬥兵,你敢嗎?第2161章 拼命!第1932章 崇禎爺一下江南,二海賊密會金陵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1596章 嚴肅點,辦喪事呢!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300章 八旗,小心別墮落第2038章 福寧真幸福,八個汗阿瑪第998章 白銀帝國(求訂閱)第1546章 東西羅馬,以明爲師第1606章 就是不放心啊!第2020章 黃臺吉,快到包圍圈裡來!第1507章 密西西比黃金河第1337章 四川人都要上當了!第2067章 很好,你們都歷練出來了!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第1906章 手起,刀落,頭飛,藩鎮移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882章 大順北伐軍(求訂閱)第1344章 我們一起叛變吧!第1425章 你們別害怕,我們是來投降的!(求月票)第1679章 大淩河邊的黃臺吉第1105章 等會兒切腹,先去高考!(求訂閱)第412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完第583章 平西王也當虧了!(求月票!)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2170章難題啊,要錢還是要兵?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1522章 中國人來了!人數超過三百第603章 山海關總兵鰲拜第815章 大汗來了!第1777章 孫大炮第1943章 大明最勇朱慈烜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367章 女大五,抱金磚第1492章 怎麼還有“大蘇聯”啊!第780章 死不起啊!第五十九章 請問殿下,皇上駕崩了嗎?(加更求收藏,求推薦)第996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下(求訂閱)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535章 最後的金手指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1905章 大長老,救命啊!第941章 飛翔號,怕了吧!(求訂閱)第2023章 黃臺吉,挺住啊!第537章 還是請太子回來吧!第1876章一起做大汗第425章 豪格還是厲害的第680章 大明的忠藩忠臣第2253章 地產天皇第七十八章 皇爺,有奸臣要害您啊!(求收藏,求推薦)第459章 朱太子怎麼惱了?(求月票)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503章 密旨找不到了!序章 還有四天半第1356章 大順洋務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1701章 大蒙古國必須存在!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256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下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469章 不好,維也納要躺槍了!第1455章葛爾丹老虎,快到籠子裡去!第517章 大順咋又不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