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明的忠藩忠臣

朱慈照日南郡王封號中的“日南郡”,就是占城國的舊稱。而他的官職靜海軍節度使中的靜海軍,則是唐朝在鹹通七年設立的一個藩鎮,用於守護安南地方,以防南詔國的進攻。

歷史上鎮南都護府的府治在鹹通元年、鹹通四年兩度被南詔國攻破,形勢岌岌可危。

其中鹹通四年那次鎮南都護府治的失陷時間長達三年,直到鹹通七年才由唐末名將高駢收復。隨後就設立了藩鎮靜海軍以抵禦腦抽的南詔國對安南方面的攻勢——當時唐詔兩國正在進行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戰場從四川一直延伸到安南,結果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早就沒有多少中央軍可用的唐朝依靠一堆割據或半割據的節度使派出的軍隊把強盛一時的南詔吊起來猛打,使其“屢覆衆,國耗虛”,甚至到了徵十五歲以下男子爲兵的地步。

而南詔本族兵力的枯竭,也給了投靠南詔的漢人清平官鄭買嗣發動政變,盡誅南詔王室八百餘人,自立爲帝,建立大長和國的機會。

唐朝方面,則由於戍守桂林的數百徐州兵因爲防守六年無法還鄉,羣情激憤,發動起義,一路打回徐州,後來又在徐州一帶和唐朝官軍交戰了將近一年,嚴重消耗了大唐王朝在中原腹地的軍事實力。

在龐勳起義被鎮壓下去沒幾年,就發生了“王仙芝、黃巢起義”,所以也有人認爲: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

不過真要追根溯源,長達數十年的唐詔戰爭,大約纔是真正的禍基所在。

安南脫離中國的禍基,其實也是這場讓唐詔兩國俱敗的長期戰爭,和是否設立藩鎮靜海軍關係不大。

而朱慈烺思慮再三之後,還是覺得設立藩鎮,是目前大明能夠使用的最合適的治理殖民地的方法。

要不然還能怎麼辦?

現在大明朝廷的直轄地盤走得是軍政分離的路線,巡撫、知府(州)基本上不能干涉軍務(除了維持治安的巡標),而總督、提督、總兵也不能干涉地方政務。

另外,總督、提督、總兵只是軍區(戰區)的負責人,除非有特旨授權,否則他們不能管轄防區內駐紮的模範師(包括師所轄的部隊)和其他由大元帥府直接控制的部隊,基本上就只能管轄一些模範團——不是所有未編入師的模範團都由總督、提督、總兵管轄,他們只能管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徵兵和訓練新兵以及軍眷管理這些事情,還有16個將軍府管轄——這些將軍府理論上是由大元帥府直轄的。雖然將軍一職可以由提督兼任,但是將軍府和提督司不能合併,必須保持兩套班子。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直轄地盤上的軍權、政權都被拆得很細,總督、提督、總兵、巡撫、知府、知州這些高官都只能管自己的一攤,互相牽制,誰也沒有全權。

這種治理結構保證了大明中央的權威,但同時也降低了地方軍政的效率。

在南京周圍一兩千裡距離內,效率降低的幅度還不大——600里加急三四天能到,那麼中央兩府(內閣府、大元帥府)就能及時加以處置。

但是超出這個距離,管轄起來就有點吃力了!

譬如廣東、廣西、貴州這三個省,就在“2000里加急圈”外。好在廣東、廣西現在不是戰區,問題也不大——不過大明對兩廣地方的控制,依舊要弱於處於核心的“兩湖四江”。

貴州地盤上擁有大量的土司,歸屬巡撫直轄的土地很少,田土總數(由貴州巡撫控制)只有幾十萬畝。說是巡撫,實際上就是個知州。

而川黔總督下面,還管着兩個權限很大的節度使司——川東節度使司和川西節度使司。

至於距離更遠的陝西,朱皇帝乾脆全權委託給了平西、朔方兩大藩鎮自治。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遼東了——遼東雖然不在“2000里加急圈”外,但是卻要渡海,所以和南京之間的通信往來也不是太方便。

不過遼東省現在只有一個金州府,還是個新設立的“屯田府”,管理起來比較容易。

而且現在駐紮遼東的軍隊都是中央直轄的模範軍,還是輪番駐遼的,比較容易指揮,也就沒有必要設立遼東藩鎮了。

占城和金甌這兩塊地盤,距離南京都過了6000裡了,而且還有大段的海路,通信受到季風影響。不設立統管軍政、民政,擁有很高的軍事和財政權限的藩鎮,實在是很難治理的。

而藩鎮,其實也不等於對抗中央的割據政權——節度使和巡撫、總督、提督、總兵一樣,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員。至於能不能撤換,關鍵不是在名號,而是要看是否擁有可以對抗朝廷的私兵!

如果文臣巡撫擁有了可以對抗朝廷的私兵,一樣是個割據藩鎮!

所以在目前大明朝廷所設立的藩鎮中,其實也有割據藩鎮和忠順藩鎮之分的。

其中平西軍、朔方軍、東寧軍、靜海軍都是割據藩鎮,擁有對抗朝廷的軍事實力。不過其中的東寧軍只有強大的水軍,沒有可以對抗模範軍的陸軍,因此只是理論上可以對抗一下大明朝廷。

淮北軍、徐海軍、金甌軍(金甌營田使司)、川東軍、川西軍都是忠順藩鎮,根本不具有抵抗朝廷的能力。

而在藩鎮之外,還有土司和藩國兩種地方自治(也可以看成割據)形式。

其中土司主要集中在大明西南和西北——土司不僅存在於大明朝廷之下,也可以存在於藩鎮之下。平西藩下的330千戶,就被大明朝廷歸類成了“土司”。

而藩國,則是擁有國號的大號土司——並不是擁有國號的藩鎮,因爲藩鎮之主並不一定世襲,而土司之主必是世襲的。

也就是說,代王朱慈炯,日南郡王朱慈照這兩個藩王,其實不是“藩國之王”,而是親王(郡王)兼領節度使。

而真正的藩國,目前只有一個,也就是安南國!

在得到了黎維祺、鄭梉、武公悳、莫敬宇、阮福瀕等人稱臣求封的奏本後,大明朝廷在第一時間就進行了迴應。

黎維祺被冊封爲安南國王,鄭梉被封爲清化侯,武公悳受封宣光侯,莫敬宇受封高平侯,阮福瀕則受封廣南侯——清化侯、宣光侯、高平侯、廣南侯的名號雖然都用了安南國的府名,但都是大明皇帝所封的侯爵,所以他們都屬於大明的侯爺!

可不是安南國王可以隨便下詔討伐的!

同時,朱慈烺也以聖旨大詔的形式,免除了鄭、武、莫、阮四族過去的一切罪行——無論他們是逼着黎皇上吊還是自己稱王稱帝,現在都不是問題了。所以他們都是安南國的大忠臣,是由大明天子認證的忠臣,一個個都忠不可言!

而在冊封安南國王和四大侯爵,又認證了一批安南忠臣的同時,朱皇帝也發現了一個壞蛋。

就是邪惡的占城國!

這個占城國明明是大明的藩屬,但是卻不守臣節,向安南、真臘稱臣,而且還利用安南內亂的機會侵犯安南,實在罪大惡極,所以必須討伐!

不僅大明要出兵,而且剛剛受封的安南國王和他的四大忠臣,也必須要一起出兵......

第1606章 就是不放心啊!第1586章 你們爲誰而戰?第227章 不許自殺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第422章 父皇,咱們比趙構可強一點了第724章 大明也會炮艦外交第1178章 這是個劣紳啊!第406章 去拉紅夷大炮來第1295章 有顆果子叫四川第707章 邏輯思維重要嗎?第2040章 北京人民愛崇禎第八十六章 敵在天津衛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155章 漢奸陰險,韃子兇殘(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831章世上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45章 拿什麼拯救你?順治皇帝第996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下(求訂閱)第1932章 崇禎爺一下江南,二海賊密會金陵第142章 收賬了(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九章 現在只能皇商勾結!(求收藏,求推薦)第1431章 都把咱爹氣什麼樣了?第1497章 要上天堂啦!第2105章 鬼子們聯合起來吧!第968章 法蘭西也要崛起啦!(求訂閱)第1082章 以本傷人朱最富(求訂閱)第741章 不做買賣,只換禮物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1101章 都來給大明當走狗吧!(求訂閱)第1437章 王爺,你就從了吧!第1685章 和韃子拼了第524章 闖王有炮第386章 不僅有韭菜,還有紅薯第673章 孤王真是逃難的第1960章 風蕭蕭兮淩水寒,都督一去兮不復還!第1606章 就是不放心啊!第1077章 你還是司馬懿啊! (求訂閱)第1863章 黃臺吉過年第1817章 有糧也不能運去陝西第1336章 民心是用來騙的!(騙月票啦!)第898章 福臨,有人盯上你的王位啦!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2148章這就是海權!第156章 滿洲第一勇士多隆(明天凌晨上架暴更,求訂閱,求月票)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薦)第1408章順治順治在哪裡?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650章 大順終於要順了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500章 密謀第615章 儒家都有聖徒了第304章 東林保皇黨啊!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六十八章 有追兵(求收藏,求推薦)第560章 我們的感覺都很好啊!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251章 什麼?閹黨都打入東林內部了?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2084章 我們有棱堡!我們有天主!第2015章 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親戚啊!第1121章 波旁第一美男和哈布斯堡第一美女(求訂閱)第968章 法蘭西也要崛起啦!(求訂閱)第2055章 天下是天下人,所以天下人得出錢出力啊!第903章 別開炮,孤王投降了!(求訂閱)第1057章 不好,明軍要打盛京了!(求訂閱)第981章 多鐸,你就是在裝死!(求訂閱)第1845章 看!那就是昏君!第2039章 八個阿瑪,一人一票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第1041章 平遼也是門生意啊!(求訂閱)第1972章 黃臺吉都急了!(求一波訂閱)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123章 吳三桂就是當漢奸的命麼?(求收藏,求推薦)第448章 小心背後(第二更求月票)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沉沒(求訂閱)第945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求月票,求訂閱)第447章 豪格,你想偷襲!(今日五更求月票)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孫(求訂閱)第1204章 現在開始做大帝(求訂閱)第549章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吃大戶的!第960章 主公,您跳進鹿兒島灣都洗不清了!(求訂閱)第2196章 不好,銀船來襲!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773章 大清可以放心了第2050章 孔胤植,聽說你家祖墳被人挖了?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第875章 什麼?大清沒了!二十二(求訂閱)第216章 難道大沽口大捷是真的?第520章 怎麼誰都知道額要入川了?第1164章 好地方不多,要抓緊啊!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615章 儒家都有聖徒了第1862章 朱由檢過年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1740章 快把兵權交出來!第1326章 太子妃,別害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