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酬過功勞,熊林也知道下面的事根本就不是他能夠插手的了,或許將來大戰時,會有他的任務,但說什麼也要等到他開闢了洞天,進階地仙之境後。
當下,熊林請去,出了乾天宮。
到了宮外,熊林便有些迫不及待,神識探入玉簡之中,固然一時難以精研,卻也要先一睹爲快。
半晌之後,他若有所思的放下玉簡,凝眉道:“想不到還有這樣的說法……大千世界竟有三千靈穴與三千小世界相對相應!”
在此之前,熊林也曾請教過白蓮聖母地仙之道的修行,也曾在一元樓中讀過一些資料。
地仙之道的修行,就是要在大千世界的無垠大地上尋一處地穴,以之爲依託,以自身修行、道果爲基,開闢一方洞天,自成一方天地,成就陸地真仙,是爲地仙!
所以,地仙之道關鍵就在兩步,一是尋一處合適的地穴,二是開闢洞天!
尋地穴有法,開洞天有道。熊林所缺的就是這法與道。
依他之前的想法,是先做些任務,賺取足夠天功,然後去藏經殿中,觀摩學習尋地穴之法和開洞天之道的。
靈霄宮藏經殿中,有的是這類法與道。
不過,如今有了靈霄道君所贈玉簡,熊林自然不需要再去藏經殿中尋找了。
這玉簡之中記錄的尋地穴之法、開洞天之道。纔是真正的最適合他的法與道。
只看這其中記錄的‘大千世界有三千靈穴與三千小世界相對相應’的信息,非是傳承悠久的強大勢力,絕不會知道。
更何況。其中還詳細記錄瞭如何尋找靈穴的方法,尤其是開天靈寶感應尋找自身開闢的小千世界所對應的的靈穴……以及,在靈穴中開闢洞天之法!
熊林估計,這玉簡中記錄的資料,甚至在靈霄宮藏經殿中都不會有。
只掌握在靈霄天真正的頂層天仙手中。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熊林手握玉簡,沉吟籌算起來。“我飛昇時,金鐘界開闢尚不足百年。也就是大千世界三月有餘;而今,我飛昇大千世界也才一月左右……總共不過四月時間多點!”
“而按照玉簡上所言,下界小千世界開闢之後,大千世界半年方可孕育出對應之靈穴……”
“也就是說。如今金鐘界對應的大千世界中靈穴還在孕育之中,還有近兩個月時間方可成……”
“這麼說來,時間尚還充足,正好用來做些準備……”
“至少,要在這靈霄天中尋一處合適地方,開一處洞府,以作爲在靈霄天中的落腳之處、根據之地。”
自從當初陷落鯨將軍洞天,身份玉牌顯露威能,救他一命之後。
這身份玉牌就彷彿是解封了一般。熊林從中頗是得到一些信息。
其中就有一條,他可以在靈霄天中尋一處福地,開闢洞府。可做日後再靈霄天中修行、居住之用。
就彷彿那赤翎的宮殿,非是洞天,卻是在靈霄天中的洞府。
而且,在靈霄天中開闢洞府之後,以身份玉牌爲印,在洞府中留下印記。
只要他處在靈霄天下。大千世界中方圓三千萬裡範圍之內,皆可啓動身份玉牌。直接傳送回靈霄天,回到自己的洞府之中。
靈霄天下,大千世界方圓三千萬裡,皆是靈霄天的勢力範圍。
當然,這傳送是要耗費天功的,一次傳送,無論遠近,俱是一千天功!
此是應急之用,不是日常進出靈霄天的途徑。
平常進入靈霄天,自可從靈霄天設立在地上的各處傳送陣進入,那消耗就少了許多,可用天功,也可付仙晶。
在藏經殿中,花費五百天功,錄了一份靈霄天中地圖,熊林便直接離了靈霄宮。
這份地圖,卻是實是更新消息的,上面明確標明靈霄天中有哪些福地適合建造洞府,又有哪些地方已是有主的……一切都一目瞭然。
熊林稍作研究,便有了選擇。
離了靈霄宮,他徑直向東而去。
靈霄天,經過靈霄天中歷代仙人多番建設,如今比之一處小千世界也並不差多少。
其寬廣,也足有億萬裡之地。
所以,熊林身化遁光,以最快的速度趕路,一路上不做絲毫耽擱,最終還是耗費半月時間,方纔趕到他選定的地方。
半月時間,已然有些緊迫了,要知道按照玉簡中記載預測,離着金鐘界對應的大千世界靈穴孕育成,也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了。
也就是說,他必須在一個月之內,結束這處洞府打造!
然後,就要離開靈霄天,到大千世界無垠大地上,去尋找新蘊育而出的,與金鐘界相對應的靈穴了。
那纔是最適合他開闢洞天的地方!
至於靈霄天中,他選擇的開闢洞府的福地,卻是位於靈霄天東方一處廣袤丘陵之中。
這裡,漫山遍野生長着一種靈竹,金韻靈竹,匯成竹海。
金韻靈竹,竹如金鐵鑄成,堅固硬朗,若是敲擊其上,更有金鐵交鳴之聲。
而此竹還有一種獨特之處,就是風吹過竹林時,竹葉搖擺,竹枝碰撞,會傳出天籟之音,如天地靈韻!
熊林之所以選擇此處,便是爲了這些竹枝搖曳、碰撞發出的天籟之音,從中感受天地靈韻,聲音大道!
天地大道,法則無數,聲音也有靈韻,也有法則大道。
這一點,其實熊林早就該明白了。
畢竟他的本命法寶是金鐘,很多攻擊都是靠着聲音形成的。
按理來說,他最應該、最先接觸到的、感悟到的就是聲音大道法則。
然後,大千寶禁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改變了熊林自此以後所有的修行之道,甚至徹底改變了熊林的命運。
他開始精研、修行大千寶禁中蘊含的種種不可思議大道,萬象、五行、兩儀、一元、毀滅、造化、輪迴……
誠然這一個個都是極爲高端、極爲重要的大道法則,也因此讓他沉迷。
更因此,讓他無暇它顧,就連本該最先、最容易感應、領悟到的聲音之道都沒有注意到。
直至如今,他元神與金鐘相融,金鐘成了自己的身體,也不知道是算人還算金鐘了。
但是,這種情況下,卻讓他對於金鐘本身有了更多、更爲清晰明瞭的感悟。
而首當其衝,最先感應、感悟到的自然就是聲音大道!
猶記得,金鐘界,可就是金鐘九聲鐘鳴開闢的!
由此可見,聲音大道法則、鐘聲,還是大有可研究、感悟的。
所以,他才選了這麼一處天籟之音所在之地,建造洞府,以方便時常感悟聲音大道。
熊林憑藉着自己從金鐘上初步感悟到的一點聲音、聲韻之道,在這片竹海丘陵中,尋了一處山谷,天籟之音最盛、最爲玄妙之處,立下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