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加官進爵

庾二老爺感激地望着湯將軍。

他來到弗提衛是對的,他進城之後喘口氣,再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湯兄,我可能被人陷害了,”庾二老爺一臉懊惱,“你也要小心啊,北疆動盪有人要向我們這些人下手。”

“是誰?”湯將軍一臉驚詫,“樊副將去哪裡了?昨日我們還在一起喝酒。”

庾二老爺搖頭:“可能凶多吉少了,”說着微微一頓,“我們進城之後,你多派些兵馬守住城門,我怕他們追上來……”

湯將軍臉色微變,立即吩咐下去,然後看向庾二老爺:“聽說二太太、二爺和三小姐也都在奴兒干,他們哪裡去了?用不用我將她們迎過來?”

庾二老爺心中微微有些驚訝,沒想到湯將軍這樣雪中送炭,他點了點頭:“湯兄若是能幫忙將這邊的情形告知李煦就更好了,他定能稟告給朝廷。”

李煦可能是他唯一的期望了,看在三丫頭救了李大太太的份上,李煦應該會伸手幫忙,如果李煦這次出手,等到三丫頭嫁去李家時,他必然會置辦一份豐厚的嫁妝,絕不會虧了李煦。

……

京城。

皇帝看着手中的密摺。

這是李煦讓人快馬送進京城的,李煦在北疆查案,順着高見鬆的線索查到衛所幾個千總身上。

望着李煦遞交上來的名錄,皇帝的手漸漸握起:“還真是不少的人。”

馮順在一旁小心侍奉,生怕會惹禍上身。

這段日子朝堂上不安穩,皇上也不痛快,鳳陽那邊受損極大,天雷又毀了中宗皇帝祭祀的獻殿,現在京中謠傳說簡王動了大周的龍脈,必然要引來戰火。

寧王上奏摺請求去鳳陽,這纔算解決了朝廷眼下之急。

有宗室在鳳陽坐鎮,總能安撫人心。

這件事剛剛放下,另外一件事接踵而至。

李煦的密摺上提及了庾家,從衛所的千總最終審出了庾二老爺的名字,這庾家一直鎮守北方關卡,在北方有些人脈,如果庾家是簡王黨,恐怕要給北方帶來戰事。

再仔細一查庾家,李煦的話也不是沒有憑據。

簡王案的時候,庾家女眷正巧在京中,庾三小姐與孔二奶奶整日相伴,孔二奶奶出事之後,庾家就跟着李大太太回去太原。

這庾家的祖宅本在大同,庾家去太原是爲什麼?

兩家分明不同路,卻一起搭伴前行,最可疑的是,李長琰突然被調往保安州,庾家也跟着一起前往。

彷彿只要李家去哪裡庾家也會跟着前去。

這根本不是同路,顯然庾家是有所圖謀。

馮順想着又去看大殿上的程如海,皇上心中有了定數纔會召見程大人前來。

皇帝一雙眼睛盯在程如海身上:“你怎麼看?”

程如海急忙上前行禮,簡王案後他已經被革職在家,這次是因爲李煦的密摺纔會被皇上召進宮中,在大殿外候命時他已經想清楚,定要想方設法立功贖罪,這樣才能重新被皇上重用。

“那庾家必然有問題,李煦說庾家調動不少的棉花去奴兒干,恐怕是藉此收買人心,簡王雖然死了,但是簡王手下餘孽卻不甘心,京城如今固若金湯,他們無從下手,很有可能佔了奴兒干都司以圖後事……

這麼一看,那庾家的嫌疑就很大了。

先是打着李家的幌子行事,將朝廷的目光引到李家身上,然後再暗中籠絡奴兒干各族,最終達到他們的目的。”

李家和庾家相比,以李家在北方的權勢,很難掀起太大的風浪,相反的庾家就不同了。

程如海爲了自己的官途,下定決心低聲稟告:“衆所周知,張家幾次想要收攬庾家,庾家都不肯……從前只當庾家一心守關不想捲入政局之中,現在想一想,有可能庾家早就投靠了簡王。”

皇帝的臉色更是難看。

“皇上,李煦一直追查簡王案,若說他與簡王有什麼牽連,微臣絕不相信,”程如海抿了抿嘴,“微臣願以性命擔保,李煦對皇上忠心耿耿,相反宋成暄的心思卻難以掌控,此人與安義侯府結親之後就去了北方查案。

說是爲了抓捕簡王餘孽,卻轉頭去了奴兒干,或許他與庾家的心思一樣,都是想要將奴兒干掌控在手心。

安義侯與奴兒干各族的關係要好,先皇都生怕養虎爲患,這纔將安義侯約束在京城,可現在安義侯雖然不動,他卻有了女婿,也許宋成暄急着去奴兒干,就是準備要將安義侯與奴兒干各族的恩情接替下來。”

皇帝看着程如海:“照你這樣說,奴兒干必然會有戰事了?”

程如海躬身:“微臣就是怕會這樣,大周剛平定了簡王之亂,又向西北送去不少的軍資,奴兒干再亂……朝廷不可不防啊!”

程如海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一件事,他激動地擡起頭。

皇帝道:“你想說些什麼?”

程如海吞嚥一口,潤了潤喉嚨:“皇上,奴兒干各族這些年總起爭端,也許藉着這次機會,借力打力,能清除掉所有禍患,不如您下令讓宋成暄徹查庾家,看看會是什麼結果,只要命永平府、開平衛守好關卡,奴兒干都司無論怎麼亂都波及不到大周,之後朝廷出面收拾殘局,豈非更加省時省力。”

皇帝細長的眼睛微眯:“你讓朕在京中觀戰?”說着皇帝的目光落在宋成暄送來的奏摺之中。

宋成暄也稟告朝廷請天津衛、威海衛準備兵馬船隻防備簡王餘孽生事。

皇帝擡起頭看向內侍舉着的輿圖,他該相信誰的話?

想到這裡,皇帝大步走到輿圖前,永平府離京城不遠,高宗、先皇都幾次前往永平府,平定奴兒干都司更是高宗和先皇的功績,何時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也許他應該自己去看看奴兒干都司,他需要一個機會,在文武百官和百姓面前樹立威信。

大周的皇帝一向有御駕親征的傳統,平定奴兒干之日,或許他應該前往永平府。

皇帝道:“傳令永平府增派兵馬把守,沒有朕的旨意不準出兵奴兒干,讓人去奴兒干打聽消息,有任何動靜,立即快馬來報。”

李煦的密奏若是得到證實,他還真的要給李煦加官進爵。

皇帝思量片刻接着道:“立即將李煦的父母帶入京中,案子沒查清之前,我要讓他們待在朕的眼皮底下。”

第四百零九章 慶幸第四十章 招認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世特別篇 後悔第六百四十九章 我服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揚眉吐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入大牢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關第二百四十三章 手持利器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良緣第四十一章 是你第六百四十一章 氣死老父親第六百八十二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少女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一章 進展第七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一百七十五章 危險第三百五十六章 慈悲爲懷第七百九十一章 國之勇士第三百一十一章 答應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可怕第七十一章 你晚了第三百二十章 麻煩精上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懇求第三百一十一章 答應第四百九十七章 婚期第四百七十四章 刺客第三百三十五章 懇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生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還是那宋侯第一百八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零三章 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回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盯上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救命之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犯錯第六百五十二章 掌控之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入大牢第四十七章 殺妻第二十九章 癲狂第三百九十二章 悔改吧第六百六十一章 很是想念第六百四十七章 世子爺的嘴第七百八十五章 釣魚第七百零一章 不能輸第一百四十四章 佳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恩重如山第六百七十八章 揭皮第六百八十九章 決然第一百八十章 舒坦番外 那些孩子(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當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七十八章 卸磨殺驢第六百二十五章 成親第二百章 可疑第三百零八章 決斷第三百一十八章 偷聽太尷尬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個比一個慫第一百七十六章 他救了她第七百八十五章 釣魚前世番外 毀滅第十八章 殺光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青安的新年第七百二十二章 磨人精第八十八章 逃不掉第二十三章 秘密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大太太的秘密第七百五十一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二百零三章 奇恥大辱第四十三章 落空第二百七十六章 規勸第五百四十四章 諾言第十二章 害怕第六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交待第二百一十四章 背後的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滅門慘案第五百四十五章 儘管安心第六百零七章 變臉第七十六章 追趕第三百一十三章 敵意第四十章 招認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屍第七百二十五章 最愚蠢的男人第四十七章 殺妻第七百二十三章 毒蛇第四百一十六章 宋將軍歸京第四百八十三章 欣喜第七百五十一章 最瞭解你的人第三百九十章 他來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守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掙扎第三百五十八章 求親第四十四章 示好第一百零九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七十八章 提醒第五百零七章 陰冷第二百六十一章 約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