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符離

第252章 符離

“大澤鄉啊。”

“幸好跟着我的都是歷經生死的袍澤戰友,不是被押送的隸臣俘虜,否則到了這裡,我還真要害怕一二,生怕來一出陳勝吳廣之事。”

趙佗坐在車上,回望遠處,見那大澤鄉城邑的模樣漸漸變小,直到消失。

大澤鄉,對這個時代的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毫不起眼的小鄉邑的名號。

但對趙佗來說,卻如雷貫耳,與垓下、鉅鹿這些地名一樣有着特別深刻的含義。

大澤鄉,代表着秦帝國的一種未來。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想到此處,趙佗不禁幽幽一嘆,以他來到秦國和入伍秦軍一年多的時間來看。

這個體制,如果不從深層次進行大的改變,在秦統一之後,走向毀滅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哪怕他能提前殺了陳勝吳廣,劉邦項羽。

但未來依舊會出現陳廣吳勝,項邦劉羽。

殺不勝殺,數不勝數。

趙佗有改變的心,至少不想讓這個國家經歷原本歷史上那般慘痛的劫難。

戰爭中人民死傷無數。

文化遭受摧殘,無數的先代孤本,承載着先賢的思想和諸國曆史的典籍,都被那場焚盡咸陽的大火燒的灰飛煙滅。

趙佗想要改變這一切。

但他此時的能力還不夠,區區一個右庶長軍候,連李信的決策都改變不了,更何況是想要改變整個國家的命運。

“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

“這一次我以奇兵威嚇壽春,又救下辛梧,只要能平安回到秦國。秦王定然不會因爲李信戰敗之事牽扯到我的身上,日後的滅國之戰,我依舊還有上場的機會。”

“只要努力往上爬,總有一天,我能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總有一天,我能擁有真正改變這個國家命運的力量。”

趙佗在心中自語,眼神充滿堅定。

但現在,除了那遙遠的未來外,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新的難題。

楚苞九夷,又方千里,南有符離之塞,北有甘魚之口。

符離塞!

“按那鬥元和屈明所說,這符離塞是楚國要塞,控扼睢水,擋住了附近最好的渡河位置,吾等想要從這裡渡河,就必須要拿下符離。”

“否則就要繞道數十里,另尋渡河位置,那樣的話太遠了。如果被楚國左司馬趕上來,楚軍就近從符離塞渡河,就能超過吾等,趕在前面進行截殺。”

在離開大澤鄉,距離符離塞十里左右的一塊空地上,辛梧和涉間、趙廣、黑臀等一衆軍吏圍着趙佗議事,討論接下來的戰事。

“鬥元說符離塞中駐兵千人左右,雖然人數比我軍人少,但要塞城防堅固,吾等強攻恐怕難以打下,而且很耗時日,若是拖久了,楚軍趕來,後果難以預料。所以吾等只能智取。”

趙佗淡淡開口。

諸人會意一笑。

黑臀更是嘿嘿笑道:“那個屈明咱們可是抓的太值了,這一路走來,幫了多大的忙啊。”

趙佗搖頭道:“這一次不用屈明。”

“嗯?”

黑臀驚詫。

衆將亦側目相視。

趙佗微微一笑,他說道:“雖然屈明在蘄邑詐城成功,讓吾等拿下蘄邑。但我軍控制蘄邑的時候,有不少蘄人跑了出去,且附近鄉里也有不少楚人見到我軍入城的模樣,難保消息不會走漏到符離來,讓塞中楚軍做好準備。”

“如果符離塞中的楚軍有防備,那麼屈明必定詐城失敗,不僅會打草驚蛇,智取變成強攻,而且那楚軍如果膽大,說不定還敢反騙我軍,尋機突襲。”

聽到趙佗這麼一說,衆人皆驚,仔細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黑臀摳着屁股道:“既如此,那咱們怎麼辦?”

這時候,辛梧對趙佗笑道:“你之前從蘄邑離開的時候,不僅從府庫取了百餘套縣卒甲冑,還擄了那蘄公之子鬥元,莫非是早有算計,想以鬥元詐城?”

趙佗讚道:“辛將軍不愧是沙場老將,見識高明,佗正有此意。”

“如果讓屈明去詐城,就有被楚軍防備的風險。就算我們詐城攻克蘄邑的消息沒有走漏,那符離塞乃是軍事要塞,和一般城邑並不一樣。”

“其守將陡然見一支千人楚軍靠近,必定不會輕易放進城中,而是按照程序仔細盤問,查驗符節來歷,那樣一來還是容易露餡。”

“但換成鬥元就不一樣了,蘄邑和符離不過三十餘里,我詢問過鬥元,他之前曾和其父一起見過符離塞的守將沈重,他們相互認識,這樣一來就會讓塞中楚軍先放下戒心。”

“吾等再挑選出百餘個勇士,讓他們穿上蘄邑縣卒的甲衣,然後跟着鬥元一起裝作潰軍前去投靠符離塞。就說秦軍突襲蘄邑,他們難以支持,只能倉皇東逃。”

“符離塞中的楚軍或許知道我們攻克蘄邑的消息,但肯定不清楚鬥元已經降了吾等,如此將真假混淆,他們必定無備。”

“有鬥元和符離塞的守將相識,對方就不會查驗什麼符節,有很大的可能直接打開城門,放我軍勇士裝扮的縣卒進去。”

“這樣一來,那百餘勇士就有機會擒獲要塞守將,如果敵將沒有靠近不能擒獲,那就趁機佔據要塞城門,等到我大軍一擁而上。則符離塞,一戰可下!”

說到此處,趙佗聲音鏗鏘,語帶殺伐之意。 Www★тт kān★¢o

衆人聞聽此策,皆拍掌叫好起來。

黑臀更是一拍大腿,大笑道:“好一個趙軍候,你果真奸……聰慧過人!”

衆將一邊笑着,一邊領命下去,或是挑選跟隨詐城的勇士,或是安排接下來的作戰事宜。

符離塞。

葛嬰騎着馬,帶着手下士卒走出要塞大門。

他是符離本地人,約三十歲,頗通武略,藉着家族的力量,在符離塞的楚軍中擔任“兩司馬”一職。

雖然兩司馬這職務聽上去,似乎是雙倍司馬的意思。

但其實不過是楚軍中的一個低級職務,手下僅掌有二十五人,算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軍吏。

“葛司馬,你說這秦軍是從哪裡鑽出來的。之前不是說左司馬帶着上萬大軍追着秦軍往北去了嗎?怎麼還有秦軍跑來攻打蘄邑,莫非左司馬被秦軍打敗了?”

一個手下騎從嘀嘀咕咕的說着。

葛嬰回頭瞪了他一眼:“就伱這話,足夠割了舌頭,左司馬也是你能議論的嗎?”

那騎從一驚,忙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我什麼也沒說。”

葛嬰懶得理他,轉頭向西邊通往蘄邑的大道眺望。

這兩日陸續有蘄邑附近的楚人前來,帶來蘄邑被秦軍攻陷的消息。

這讓符離塞的守將沈重很擔心,故而派遣葛嬰帶一“兩”士卒前往西邊查探,謹防秦軍來襲。

“聽說秦軍是從南邊來的,可是蘄邑往南不就是淮水嗎?怎麼會有秦軍從那裡鑽出來,莫非是之前那場大戰的殘卒,沒有被我楚國大軍掃滅嗎?”

葛嬰低語着,帶着手下緩緩沿着道路前行,他要一直查探到十餘里的地方。

就在這時,他身側的幾個手下叫道:“葛司馬,快看!”

葛嬰望去,見到一里開外,有一支軍隊向他們奔來。

他瞬間一驚,心中立刻警惕起來。

但身側麾下騎士的叫聲,又讓葛嬰的戒心消去不少。

“是蘄邑的縣卒。”

葛嬰凝目一望,果真看到那軍隊大約百餘人,大半披甲,穿的是蘄邑那些縣卒的衣服。

還未接近,當頭一輛馬車上就傳來喊叫:“我是蘄公之子鬥元,我蘄邑被秦軍奪取,前方的人快快帶路,我要去見七大夫,稟報緊急軍情。”

七大夫,是楚國的爵位名,大約等於秦國的公乘。

駐守符離塞的楚將沈重就是這個爵位。

“啊,果真是鬥氏的君子,他之前來塞中時,我見過他。”

有騎從叫道,確認了對方的身份。

衆人皆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自己人。

葛嬰點點頭,他雖沒見過鬥元,但對方說的確實是標準的蘄邑楚國話,再加上那些士卒的衣服甲冑,想來不會有假。

對方既然嘴裡叫着稟報緊急軍情,身份又比自己高,葛嬰自然不好阻攔盤問。

畢竟楚國和秦國不一樣,並非凡事都要講法律講程序,而是貴族至上。

葛嬰沒有多想,應了一聲,調轉馬頭,爲鬥氏君子和百餘蘄邑縣卒開道,直奔符離塞方向而去。

很快,消息就傳到塞中。

葛嬰這時也帶着那鬥氏君子和百餘縣卒,奔到要塞前的空地上。

駐守此塞的七大夫沈重站在城頭,向外問道:“鬥元?”

“七大夫,我是鬥元!”

“我蘄邑被秦軍突襲,我率兵突出重圍,一路奔來,恰逢大雨阻道,在大澤鄉附近餓了一天,大家都又累又餓,還請七大夫快快開門,讓吾等進去啊。”

鬥元雖是坐在馬車上,但面色淒涼,聲音甚是尖厲,彷彿是受了什麼虐待一樣。

“好,去開門吧。”

沈重並未生疑,揮手讓屬下去打開要塞門。

車上的人確實是鬥元,那些士卒也都穿的是蘄邑的縣卒服飾,想來不會有假。昨天也確實下了雨,一切都對的上。

但這時候,停頓下來的葛嬰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之前離得遠他還沒發現,如今大家都停了下來,只距離十幾步,他就能清楚的注意到一些異樣的情況。

那些士卒確實穿的是蘄邑縣卒的服飾,甲衣上也確實是風塵僕僕,沾滿了許多泥土污漬,第一眼看上去沒什麼。

但若是注意看,就會發現這些在泥土遮掩下的甲衣,其實頗爲嶄新,沒有長期穿過的磨損痕跡,更沒有經歷過拼殺之後的劍痕矢孔,反而像是剛從倉庫中拿出來不久。

如果是一人這樣也就算了,但葛嬰注意到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幾乎全部。

更讓他心驚的是。

這些蘄邑的縣卒雖然大多低着頭,甚至還披散着頭髮遮住面孔,做出一副狼狽模樣,但他還是注意到這些人的表情。

根本就沒有潰卒那種劫後餘生,一臉驚懼的模樣。

反而大多數人都是一臉冷漠,眼睛裡的光讓人感到恐懼。

“有認識的嗎?”

葛嬰悄悄問身側的一個手下,這手下家在蘄邑附近,常去邑中,有許多熟識。

那騎士愣了下,打量了一下鬥元身後的縣卒,疑惑的摳了摳頭皮,說道:“沒有耶,一個都不認識。”

涼氣爬上葛嬰全身,這時候他更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鬥元乘坐一輛馬車而來,在他身側還有另一人,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

第一眼看上去感覺像是鬥元的親信隨從,同車而行,但若是注意觀察,就會發現鬥元似乎很害怕他。

一切都已明瞭。

葛嬰張嘴大叫:“七大夫……”

而這時,要塞的大門也緩緩打開,露出通往塞中的通道。

冷知識:葛嬰是諸葛氏的先祖哦,他有一個後代,叫做諸葛亮。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自立爲將軍,吳廣爲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感謝書友23圡狗邊路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174章 桓軍侯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59章 督亢第473章 齊亡第728章 戰略第92章 上架感言第678章 確認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677章 自剄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93章 燕丹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94章 臂膀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24章 荊軻刺秦第233章 解救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738章 惡化第96章 秦風第727章 建議第24章 荊軻刺秦第684章 質問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799章 抉擇第164章 秦寇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736章 策略第44章 金鼓第757章 辟穀第739章 請求第710章 朝鮮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708章 反對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484章 左丞相第111章 辭相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840章 相薨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740章 後手第2章 秦舞陽第795章 二代第133章 五百主第214章 李信策第785章 散盟第289章 墨守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34章 入伍第267章 兄弟第836章 革弊第89章 截擊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147章 亡命第842章 託孤第55章 屯長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788章 家園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785章 散盟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102章 凱旋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703章 懷孕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685章 海東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23章 圖窮匕見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831章 心病第289章 墨守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12章 舞陽相召第53章 燕策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820章 重用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822章 餘孽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484章 左丞相第428章 贈送陳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