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革弊

第836章 革弊

“大秦當今共有兩件大事急需解決,一是王將軍率師西征烏孫已近三年。”

“烏孫狡詐,避戰而逃,致使我軍遲遲不得建功,然此事關乎我大秦國威,不可輕罷,只能一直打下去。”

咸陽宮中,新繼位的二世皇帝正與右丞相趙佗研究着秦國現在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王離率軍打烏孫,已經兩年多,快三年時間了,至今尚未有結果。

倒不是王離的能力不行,而是烏孫人吸取了之前匈奴和月氏被秦軍擊破的經驗,面對王離大軍征伐,直接不戰而逃,讓秦國大軍屢屢撲空。

烏孫本就是行國,他們這種四處遷徙的遊牧民族,沒有城池要害需要把守,故而跑的毫無心理負擔。

秦軍麾下雖有部分月氏、匈奴的附庸軍,但這些外地人同樣不清楚當地的地理環境,在這方面差了烏孫人一籌,使得追擊難以建功,讓這場戰爭曠日持久。

吳孫子言: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秦軍跨數千裡而攻烏孫,現在面對就是這種情況。

久戰無功,師老兵疲。

同時數千裡的物資轉輸,沿途所用民夫衆多,損耗的糧草軍械更是難以計數,並不比趙佗徵百越的消耗小。特別是兩場戰爭一起打,極大的消耗了秦國的國力,讓好不容易充盈起來的府庫日漸枯竭。

始皇帝在的時候,因爲性格剛強,不可能容忍區區一個烏孫小國搶了他的商隊,殺了秦國使者還能逍遙法外。

殺我秦使者,雖遠必誅!

縱使烏孫之戰是個坑,始皇帝也要義無反顧的跳進去,不惜一切代價誅滅此塞外邦國,這是帝王的尊嚴所在。

始皇帝在天保臺上對趙佗所言的四大憾之一,就是不能親眼目睹烏孫昆莫懸首咸陽,復仇之心可見一斑。

只是始皇帝已經故去。

二世皇帝接掌的秦國看上去強盛威武,實際上隱患衆多,府庫糧秣將要耗盡,軍隊遠征不休,黔首庶民生怨,這就是個巨大的問題。

他想要這個帝國安穩下去,就必須要解決。

“烏孫之戰當罷,否則大秦財政將會枯竭,士卒叫苦,黔首疲勞,如此下去將有損國本。但此事關係到大秦之威,又不當罷。”

趙佗的看法和扶蘇基本一致,並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

“可以先帝崩殂爲由,命我秦軍將士回師守喪。同時將新奪取的烏孫地交給一部分匈奴和月氏人,命他們繼續征伐烏孫,以金錢財貨懸賞烏孫人的首級,以此爲餌,使這些蠻夷相互征戰殺戮。”

“如此烏孫之戰在名義上依舊進行着,並無忤逆先帝的意思。我大秦日後只需對蠻夷賞賜就能攻打和削弱敵人,遠比直接派大軍要划算的多。先穩定住國內局勢,待到天下休整數年,國力充沛時,再緩圖烏孫與西域之事。”

扶蘇撫掌而贊:“鎮國侯不愧是兵法大家,這個以胡制胡之法,確實比從我大秦派軍前去征伐烏孫要好的多。朕明日便在朝堂上宣佈此事,命王將軍收兵歸來。”

“陛下英明。”

趙佗誇了一句。

秦國這幾年打下的地方太大了,東邊的朝鮮,北邊的河套、陰山,南邊的百越,西邊的月氏全都是空地。

秦國的移民速度跟不上,打下再多的烏孫地盤也是無用,只能空置着,等到秦軍撤離後照樣會被烏孫人奪回去。不如將這些新徵之地賞給月氏人、匈奴人,讓他們去和烏孫狗咬狗,雙方相互消耗。

這樣一舉多得,既能攻打烏孫,還能消耗月氏和匈奴兩條狗的力量。

“胡人皆寡廉鮮恥之輩,在用文化和經濟同化他們的時候,也要適當的消耗他們的力量纔是。”

解決完烏孫之事後,趙佗提到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他一直心憂的百越。

首先他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凱旋後,就向始皇帝表明南征軍將士思歸家鄉,心生怨言的事情,始皇帝已經同意了他減少南方駐軍,及輪換將士的請求。

但相比這個,往百越移民纔是個大問題。

徙天下罪人、賤民十萬戶,以實嶺南之地,這件事已經完成了大半。

按照始皇帝和李斯等人的計劃,這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第二波移民,他們要用秦人將嶺南同化,讓那片土地徹底成爲秦國不可分割的疆域。

“根據南海郡、桂林郡、閩中郡等地郡守以及駐軍將領的消息,我秦國如此大規模徙民南下,已引起南方越人恐慌,且雙方多有衝突,乃至流血發生。若是放任此事下去,百越恐有叛亂的風險。”

趙佗臉色嚴肅。

這話是真的。

越人和諸夏不同種,文化傳統也是天差地別,對秦國沒有絲毫認同感,他們本來就是靠着武力強行征服。

按照趙佗原本的計劃,秦國用軟實力對百越進行侵蝕,培養越人對中原文化的親近和認同,再逐步一點點的移民,花上幾十上百年的時間,早晚能將那地方消化。但現在照着始皇帝和李斯那麼搞,指不定就和歷史一樣,南方將再度陷入叛亂中,就算最後秦國強制壓服越人,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之前充實嶺南的人已經夠多了,接下來的徙民之事當罷之。同時嚴格管理遷徙到南方的秦民,減少他們與越人的衝突,待百越歸心後,再增加大秦在彼處的統治。”

趙佗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丞相說的是,大秦征戰數年,府庫耗盡,黔首哀苦,士卒懷歸,朕亦憐天下人之心啊。”

扶蘇有些悲憫的說着。

他自幼受楚系和儒家文化影響頗深,雖有熊啓叛秦之事,讓他與之割裂,但那麼多年的學習,他的性格和思想早已被潛移默化。

再加上扶蘇曾隨蒙恬監工北地,親眼看到過那些被徵召來的民夫、戍卒到底是多麼的悽慘可憐,被作爲耗材一樣爲大秦基建出工出命,更讓他對天下庶民多了一分哀憐心。

大秦要打仗,沒錢怎麼辦?那就向黔首加稅加賦。沒兵怎麼辦?那就大興兵役、徭役。

始皇帝在時,扶蘇控制住自己的脾性,不再與之頂撞,但內心其實對黔首是抱有同情的,覺得他的父皇做事太急太猛,太不將黔首當人了。

大秦的天下,就是黔首們用命堆出來的。

如今先帝一走,扶蘇爲二世皇帝,認爲是該到改變的時候了。

特別是他有着右丞相趙佗的支持。

“朕意已決,明日起當罷西方戰事,止南方徙民。朕要與民休息,使四海康定,黔首安寧,不用兵革。”

二世皇帝聲音堅定的開口,定下了接下來秦國發展的基調。

“陛下此舉,是大秦之福,亦是天下萬民之福。”

趙佗由衷的開口。

秦國這輛戰車,是該停下來加油和修繕的時候了。

適當的維修保養,才能讓車開的更遠。

到了第二日,右丞相趙佗當朝奏稟,盡訴兩件大事的利弊,請皇帝罷西征、南徙之事。

此議一出,衆公卿震驚。

趙丞相剛掌權,就要盡罷兩件大事啊。

但看着二世皇帝的模樣,衆公卿就知道此事的結果。

一個是百官之首。

一個是天下至尊。

兩人聯手,朝堂之上誰敢有異議?

衆臣皆俯首附議。

二世皇帝當朝頒佈詔令,派使者前往河西,命秦將王離班師,同時罷止徙民百越之事,原定的第二批移民計劃直接取消。

整件事情如行雲流水,順利的執行。

左丞相李斯,默默的看着這一幕。

他看了眼臺上的二世皇帝。

又看了看一身英氣,昂首立在自己前方的趙佗。

今日的決策,明顯是君臣兩人暗地裡商議好了的。

罷西征,止徙民,這些也就罷了。

但兩個人偷偷商量,都不提前通知他這個左丞相。

李斯感覺胸口有些堵得慌。

“日後大秦朝堂上,還有我李斯立足之地嗎?”

 

第201章 尉繚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33章 解救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770章 內亂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688章 胯下第379章 越王降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6章 駕車第691章 煉氣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90章 戰車第319章 項渠之謀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128章 蒙毅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132章 伐魏第103章 封賞第737章 辦法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126章 握手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35章 袍澤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229章 喜報第266章 呂氏淑女第760章 羽弟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49章 斬將第210章 對手第473章 齊亡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240章 淮陽反第65章 夜襲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820章 重用第47章 踵軍第761章 將攻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730章 滅甌第795章 二代第816章 刺佗(中)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148章 俘虜第783章 組隊第122章 嬴陰嫚第777章 老卒第776章 雨季第43章 閱兵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709章 昭武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39章 入屋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683章 公孫第750章 內鬥第133章 五百主第202章 白氏女第825章 變故第726章 物理第141章 小黃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45章 後發第816章 刺佗(中)第178章 戴氏第56章 攻心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381章 楚亡第200章 左庶長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702章 秦數第102章 凱旋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704章 貔貅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11章 此乃肉也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779章 陣戰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147章 亡命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707章 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