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魏才人用

“縱然將湘玉調走,陰陽家也會派出別人進入天上人間。”

“即如此,其人就暫留不動!”

現今而觀,陰陽家對於大秦來說,還是頗有裨益的,諸子百家中,陰陽家也算是明面上依靠秦國的存在,這種氣魄可是不簡單。

況且陰陽家所謀與大秦所謀迥異,如此,更是沒有必要憑空樹敵,陰陽家的人要進入天上人間,那就進來,反正,天上人間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是,大人!”

白芊紅秀首微頷,在家族所留的諸多竹簡中,於陰陽家並沒有太多記載,數百年來,他們並不摻和列國之事,所行神秘,所爲神秘,外人窺之不清。

近來,隱約從大人口中知曉陰陽家的信息,倒是略微慎重起來,畢竟能夠從炎黃歲月,傳承至今的道者,絕非表面這麼簡單。

感受着脖頸之間大人呼出的熱氣,嬌軀又是爲之一顫,與大人待在一起,總是甚爲敏感,短短數十個呼吸,明眸不自覺的迷離起來。

低語一聲,腦海中一邊思忖諸般謀劃,一邊緩緩沒入歡快之中。

******

三日後,一行三人縱馬從楚國郢都南門而出,迎着春日的清風,呼吸着天地自然之氣,停留在壽春數月的時間,今日終將離去。

根據白芊紅所得的消息,楚南公現今正在魏國,簡單推演一二,合以陰陽家的占星律,儘管未曾從東君身上學到太多,也足夠了。

郢都內在的事物交於白芊紅處理,待其整治完畢,當可持自己之令,整合列國的天上人間,預謀大事。同樣,數月的時間,也足以令白芊紅將己身的修爲徹底穩固。

“師叔,根據郢都內的傳聞,那水車是您造出來的?”

一行三人騎馬從郢都而出,未有進入淮水、穎水以爲舟行,而是順着這兩條河流北上,一覽楚地風華,越是向北,平原區域越是廣闊,一座座城池林立,一處處郡縣分散。

渡過淮水,便是靠近下蔡,這是楚國陳兵的一處區域,駐守在淮水北岸,遠遠看去,炊煙隱現,周清騎乘在前,小靈與小衣二人在後。

看着因爲近幾年未有戰亂,而庶民安心休養的平和場面,甚是和泰,玄功運轉,在他們的身上,似乎也能夠感受到一絲清靜。

春日起,耕種開始,河流兩岸,沃土連綿,迎着逐漸懸浮在頭頂的驕陽,一位位庶農在土地上勞作,在其內,似乎還隱現一架架水車,旋轉不斷,將水流引入遠處,灌溉農田。

小靈與小衣二人好奇的看着四周,未曾進入道家與陰陽家之前,他們的日子還比不上庶農,如今走上另外一條道路,心情略好。

“算是,昔年秦國開闢鄭國渠,正值旱災連綿,臨近水源而致旱,是何道理?所以,便有了這個東西,比起農人的開渠,此物輕巧、便捷許多。”

如今一晃,鄭國渠在秦國修成也快兩年了,大批量的收成逐漸堆積在府庫之中,旱災之時的緩收賦稅,自當彌補一二。

順着小靈的目光看將過去,想不到水車與獨輪車也已經傳到楚國了,看來在諸夏其它諸侯國也應該有,有了水車,這些農人也能夠好過一些。

“只可惜,這些水車所在的區域都是一些富饒之地,看來都是那些貴人所有,在郢都數月,曾聽白服掌事所言,在諸夏之中,郢都已經算是非常富饒了。”

“而魏國的大梁城,繁華程度更勝三分,師叔可曾一覽?”

小靈年歲幼,但自小困苦,和妹妹一起,在諸夏之中,流浪討生活,一眼看去,那些紮根在河流兩岸的大片土地都有水車。

但那些農人卻遠離水車,居於丘陵貧瘠區域耕種,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辛苦翻土,種下穀物,希冀有一個好的收成。

這般情況在巴郡也有,在楚國的南方區域也有,不曾想,在這裡靠近郢都的區域也有,眉目清秀的面容上爲之不滿。

“爍爍其華兮,煌煌大梁。”

“大梁城自然是諸夏數得着的富饒之地,魏國原本的國都在安邑,只是,在秦國崛起之後,便是將國都搬遷到大梁城,方圓千里爲平原,瀕臨大河而居天下腹心。”

“魏惠王遷都於此,短短數十年,便成就戰國第一大都!”

魏國的土地說起來周清還從未踏足過,但是在秦國的守藏室典籍中,對其記載卻是相當之多,緣由便是在孝公之前的百年歲月,那是秦國被魏國欺壓的屈辱歲月。

魏文侯歲月,樂羊、吳起受到重用,在加上李悝變法爲魏國積蓄的強大國力,樂羊攻滅中山國,吳起攻取整個河西高原,壓迫秦國始終不得出關中。

就是在魏惠王前期,有着公叔痤與龐涓的存在,秦國也是受到極大的壓制,這般的對手,如何不能夠給予重視,也就是近些年的記載少了一些。

因爲,魏國已經不配爲秦國的對手。

七大戰國中,論風華絕代,自然數各自諸侯國的都城,然,七大都城中,唯有大梁城可稱豪富,齊國臨淄僻處濱海之遙,士農工商或望而卻步或鞭長莫及,諸般氣象與大梁相比便稍顯單薄。

趙國邯鄲雖爲近些年的後起大都,盛則盛矣,卻多以大河之北的胡商、燕商以及天下任俠所向往,楚齊人士與治學之士則較少涉足,蓬勃之中便少了些許鬱郁乎文哉的氣象。

秦國咸陽大出天下,自不待言,然終因與山東六國恩怨糾結,又因律法甚嚴,人流物流終歸受了諸多限制,於是乎與邯鄲類似,少了一些令人心醉的文明風華神韻。

唯獨這大梁,地處蒼茫無垠的大平原,瀕臨鴻溝、雎水、河水、洛水等大江大河,水路寬闊,官道交織,車馬舟步樣樣快捷,衣食住行件件方便,輻輳雲集人物匯聚,蓬蓬勃勃而成樞紐之地。

燕國的薊城,地處極東的陰寒之地,數百年來,一直人煙稀少。楚國的郢都,剛遷都每幾年,城郭還在擴張,不復盛況多矣。

“嘿嘿,聽師叔您一個秦國道武真君這般言語魏國,還真有些怪哉。”

大梁城的繁華自不必說,小靈之前也有所耳聞,又聽師叔一語,面上陡然大笑,魏國雖仍舊豪富,但地位卻不復霸業。

歸根到底,還是秦國的壓制太狠了,如果被魏王聽到師叔這般稱讚,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一個神態?小靈覺得很可以期待。

一旁靜默不已的小衣同樣淡紫色的雙眸微微眯起,淺白色的薄衫遮顏,在天上人間的這幾個月,似乎更加秀麗了許多。

淺紫色與純白色的薄衫交領而合,一雙修長的玉腿被絲錦長襪包裹,亭亭而立,青春氣息綻放,輔以陰陽家的萬葉飛花流,氣息熔鍊自然。

“哈哈哈,魏才人用——這四個字可是整個諸夏送於魏國的!百多年前,便是有古風傳蕩大梁城,映照此語。”

“是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濱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魏國空有乾坤匠才,空有將相之才,卻不用之,奈何?”

對於小靈之語,周清亦是揚天長笑,清朗之音不絕,從某些方面來說,沒有魏國,就沒有如今的秦國,自孝公以來的秦國將相,約莫八層都是從魏國而來。

除了魏國開國以來的魏文侯之外,魏武侯、魏惠王……至今對於大才都是外寬內忌的策略,百多年來,招賢館內名人士子雖多,卻沒有一個重用。

昔年,魏國文侯歲月,羣星璀璨文武濟濟,僅見諸史籍的才士便有: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趙倉唐,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故舊能臣重用者有翟璜、魏成子等。

然,在魏武侯時期,卻直接錯失布衣巨匠吳起,猜忌之下,吳起離開魏國!

魏惠王前期,其時白圭、公叔痤先後爲相,龐涓爲上將軍,稱霸諸侯,中後期之時,猜忌之心又起,龐涓受牽連,兵敗馬陵山道,魏國霸權不存。

非如此,在魏惠王時代,從魏國直接流失四位乾坤巨匠,商鞅,法家傳人!雖衛國人,卻在魏國謀事,被公叔痤舉薦,不受重視,隨即,離開魏國。

孫臏,兵家傳人!雖爲齊人,但亦是先入魏國任職,被龐涓猜忌,被魏王冷落,後而遭受磨難,歸於齊國,圍魏救趙,減竈暗行兵,計殺龐涓。

樂毅,兵家傳人!魏人也,乃是前魏國名將樂羊的後人,少年在魏國爲吏,不受重視,隨即離開魏國,前往趙國,前往燕國,輔佐燕昭王,一戰幾近滅齊!

張儀,鬼谷縱橫傳人!魏人也,年輕之時在趙國受到欺辱,憤而離開趙國,前往秦國,自此,開啓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的歲月。

近來細算,還有秦國應候范雎,助力昭襄先王擊垮秦宣太后、穰侯魏冉、武安君外戚一脈,鞏固王權,遠交近攻,拓土千里。

亦是有剛入秦不久的兵家大才尉繚子,世代在魏國爲尉繚,卻不受重視,在秦國拜爲國尉,一展曠世大才,揮灑兵道奇策。

與師叔所言之魏才人用之語,小靈雖剛知曉,但也明悟其內涵,百多年來,從魏國流失的大才數不勝數,最負盛名者,當屬法家的商鞅,秦國的商君。

擁有大才,而不用之,有此結局,也不算什麼。天下大勢成就,魏國想要翻身,難了,心中沒有多想,那些事情於自己並沒有太多牽連。

旋即,三人快馬而進,沿着穎水而上,未時剛過,纔在巨陽之地停留歇息,放眼看去,平原的區域越發之廣闊了,天地青色無盡。

一日行進數百里,兩日行進千里距離,穎水區域不存,跨入鴻溝區域,未幾,便是跨越魏國與楚國的邊界,正式進入魏國之內。

仍舊北上,諸夏列國的地圖全部在周清的腦海中浮現,第三日,行入魏國南部的襄陵之城,入其城池,一品中原純正的風華雅韻。

比起楚國與秦國,魏國今雖弱,仍舊存留獨屬於往昔霸主的厚重底蘊,存留中原百家風華、三代之餘韻的氣息。若說諸子百家輕秦,那麼,魏國便是諸子百家爲之青睞之地。

襄陵之北數百里,便是雍丘之地,此城原本是杞國的國都,春秋歲月,被楚國所滅,後來在魏文侯歲月,魏國擊敗楚國,統轄此城。

雍丘之地最爲傳名者,當爲杞人憂天了,春秋歲月,杞國的國君在殿堂之上憂心天將塌陷,而後吃不好,睡不好,三個月後,直接病逝,消息傳出,諸夏引爲笑談。

“這便是大梁城!”

雍丘之北四百里,便是整個魏國的核心之城,地處廣袤的大平原,一路縱馬走來,大片大片的土地穀物滋長,超越楚國多矣。

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官道通向整個魏國各處,俯覽而下,匯聚一點,從鴻溝進入魏國,學習魏人之音,觀魏人習性,沿魏人之路,順達眼前這雄偉的城池跟前。

自從魏惠王遷都大梁以來,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加持商旅匯聚,加持大江大河匯聚,加持昔日霸業的底蘊,靈覺擴散,瞬間一股厚重的氣運從城池內迸出。

馬匹矗立在南門護城河外的場地上,一隊隊車馬進進出出,一位位農人推着獨輪車走來走去,一位位肩扛事物的貨郎販賣東西。

眼中閃爍淡紫色的光芒,將跟前這幅員十多裡區域的大城池收入眼眸,儘管韓國的新鄭都城歲月更勝大梁,但新鄭始終沒有大梁城這般的雄奇與霸道。

“嗯,既然你還未曾離去,那就不用走了!”

正要繼續細細一觀眼前的大梁城,強橫的靈覺籠罩之下,忽而有感,眉頭陡然一挑,周清整個人剎那消失在馬背之上,一道淺淺的紫色光芒掠過,不知奔向何處。

身後的小靈與小衣見狀,二人相視一眼,沒有多言,靜待原地,等周清歸來。

第八百二十章 逍遙(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絕對公平(求票票)第十二章 盤古之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九宮神都第五百五十八章 雲夢蛟龍(求票票)第八百一十章 天宗曉夢(第一更)第九百章 雪歸故里(第二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神秘之人(票票來點)第七百四十八章 蚩尤之劍(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姬水殤殤(求票票)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如棋(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寡人有罪(求票票)第四百六十一章 哀(求票票)第一百零八章 《上皇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口吞下第八百零四章 五大夫(求票票)第兩百七十四章 巨闕(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八世田齊第兩百六十五章 淳于越(第一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求票票)第四百二十章 抹殺(第三更)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葉知秋(第一更)第八百零七章 靈性(第一更)第九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章 雪歸故里(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生氣的小丫頭(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碎焱玄冰(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大齊康公(求票票)第五百四十一章 鬼谷子(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兵縱權謀(求票票)第兩百九十八章 商君(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百家輕秦第四百八十一章 五氣朝元(求票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乾坤逆轉(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仁義(第二更)第九百七十四章 十步殺一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寵幸(第二更)第九百九十五章 《劍道兩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上古奇物(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祭司第七百四十八章 蚩尤之劍(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女子爲將(求票票)第九百九十六章 傳承(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我和你一起走(求票票)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九葉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十六字方略(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兵魔神?(求票票)第三百零六章 神祗(第二更)第九百七十三章 陰陽九宮(第二更)第六百九十章 浮屠教(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大齊康公(求票票)第一千零八章 謀秦(大章)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孟軻之跡(求票票)第九百一十四章 絕世寶物(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把戲(求票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祝融氏(求票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道法陰陽(第二更)第一千零八章 謀秦(大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走好(終滅)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城破(第一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吃力不討好(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何談言勇(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贏秦國祚第四百八十二章 易水兩岸(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百鳥動(求票票)第兩百三十八章 五音十二律(第二更)第九百三十章 至尊擇主(第二更)第九百八十八章 《三墳五典》(第一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聚仙(第二更)第一百零三章 山有扶蘇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合一(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曉夢破關(求票票)第五百五十三章 骨勇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主(求票票)第九百零七章 修真之途(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三章 先生教我(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凌冬之時(求票票)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秋水》(求票票)第五百八十三章 狂(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百家爭鳴(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換寶(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元氣化形第五百三十六章 神力第一百四十章 再遇東君第八百二十章 逍遙(第一更)第七百零三章 太乙觀妙(求票票)第九百七十九章 《九歌》(第二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破曉天明(第二更)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必遭天譴(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少上造(求票票)第一千零九章 圖窮(大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題(求票票)第兩百四十章 王(第四更)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妖嬈臨世(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真難(求票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龍(第六更)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捭闔揣摩(求票票)第一百三十六章 弄玉第七章 莊子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