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聖人之劫

“大王不必如此憂心,也許鑄就天子之劍的不世英才已經出現!”

“當年秦國孝公時期,爲變法圖強,衛鞅入秦!”

“當年秦國惠文王時期,爲開疆拓土,張子入秦!”

“當年秦國昭襄王時期,爲驅內患,外禦敵國,范雎入秦,而今,列國之中有能夠匡諸侯、一天下的只有秦國,再等些時日,或許便有人爲大王獻上天子之劍!”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是爲時勢而動,聽得出秦王政言語深處的悵然之意,蓋聶上前一步,一禮而言,任何一段歲月都有獨特的英傑。

列國孱弱,秦國獨強,就算有鑄就天子之劍能力的英才在他國,亦不會功成,只有秦國有能力鑄就,只要那人有洞悉天下的目光,不受俗事的侵擾,便不會選擇他國。

“蓋聶先生所言甚是,是寡人太過於心急了,說起來,秦國自身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完美解決,就算有那等英傑出現,一時也不會掀起驚濤駭浪。”

“呵呵,不提這些了,蓋聶先生可曾聞玄清大師所著《開天闢地》、《龍漢劫》之語?”

聞蓋聶之語,秦王政深深的呼了一口氣,而後一邊舒展着筋骨,一邊向着殿中的一角走去,那裡趙高剛將道家玄清子送來的《聖人劫》放下。

觀秦王走進,身側的宮奴與侍女避退,面上微微一笑,擡手便是將最右側標註卷一的竹簡拿在手中,同時看了不遠處的蓋聶一眼。

“自是聽得。”

“《開天闢地》、《龍漢劫》出,對於道家天宗與人宗來說有莫大的裨益,甚至於陰陽家都可以從其中獲取不少的好處。”

“百家之中,道家的弟子雖然不多,但都是取其精華而教,玄清大師所著現世,就連諸夏民夫都能知曉一二,數代之後,道家傳承亙古矣!”

三代以來,奇異不說不絕,但都是七零八落,不成體系,箇中又夾雜着令人晦澀難懂的陰陽五行之說,故而只是在列國上層小部分羣體流傳。

而道家天宗玄清子所著,卻是另闢蹊徑,追朔天地之本源,強賦其名,加持道理,體系自成,在有着數百年前道家祖師老子的遺澤。

蓋聶自襯,那在《開天闢地》而出的元始天王與道家祖師之間必有牽扯,否則不合玄清大師所著之意,更不合道家傳承之要。

“哈哈哈,道家天宗雖超然物外,但畢竟身處於諸夏之內,凡俗侵擾,傳承乃是要事,百家學說亦是你我爭鬥,所謀者不外乎亙古傳承。”

“不曾想,於道家來說,卻是被玄清大師以如此奇異之語解決,就是不知道世間真的是否有那長生不老之仙人,萬劫不加之真人!”

靜靜的站立於條案之策,手持卷一《聖人劫》,雙目凝視其上,口中緩聲迴應蓋聶,思緒卻是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

無論是《開天闢地》中的元始天王,還是《龍漢劫》中的萬千神祗,均是擁有一等一的神通,一等一的長生之妙,只可惜自己身爲凡俗至高,卻不能夠擁有他們所無視的最簡單之力。

若得長生,列國何足懼?

若得長生,大秦國祚無窮盡矣!

若得長生,終有一日,那些諸神也必將匍匐於大秦的軍陣之前!

“道經者,元始天王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爲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

“常於無量劫運之端,陰陽造化之初而顯,天地初開,龍漢而出,歷盡劫數,飛禽鳳凰、走獸麒麟、水族真龍不顯於天地。”

“續億萬載,至陽之神太一者,至陰之神望舒者,於日月之上立神庭,統轄諸天,蒼茫大地之上,三族殘留、萬物生靈,本能匯聚,謂之爲妖,至此神妖並立!”

“……”

卷一的內容很快就翻閱完畢,秦王政不自得,外物不侵,將手中卷一放下,而後拿起《聖人劫》卷二,每一卷不過數百字,雖均雅韻之語,但卻通俗。

一邊翻閱着,一邊的腦海中自動升騰萬般奇異之象,在本該威能無窮的飛禽鳳凰、走獸麒麟、水族真龍因爭鬥,逐漸趨於消亡。

寰宇深處,秉承盤古真人而出的神祗靜靜成長,於三族之後,建立統轄無量的神庭,雖有大地之上的萬靈之妖對抗,但彼此之間,亦是如同這戰國紛爭,殺伐不絕。

但是,神庭雖出,萬靈之妖雖出,卻不得道經所言之妙,於其內,秉承盤古真人真靈而出的鴻鈞道人率先登臨聖人無名的層次,號曰:鴻鈞道尊!

其後,秉承盤古真人神力而出的道德真人亦是登臨聖人無名,號曰:道德天尊!昔年莊周有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如此,可相對應矣。

未幾,神祗之中有一神,生而有靈,號曰:媧皇,與不周山下行造人之事,化先天之物爲人族,造化無窮,天地有感,登臨聖人無名,號曰:媧皇天尊!

又有西荒蠻夷之地中,有先天金蓮之神,參悟寂滅,發大宏願,登臨聖人無名,號曰:接引天尊,有先天菩提之神,參悟大極樂,發大宏願,登臨聖人無名,號曰準提天尊!

五尊而出,鴻鈞道尊秉承盤古真靈,執掌天道權柄,令神掌天,令妖掌地,其四位天尊中,有道德天尊憐憫衆生,一化三清,爲太清天尊,教導諸神,爲玉清天尊,教導新人,爲上清天尊,教導靈妖。

然則,劫運有數,天尊雖曉,卻難攔阻,億萬載後,神庭愈大,靈妖愈強,資源有限,而族人無限,彼此相爭,不周山斷,媧皇補天。

相爭有恨,恨意無窮,又億萬載,神庭之內東皇太一身隕,靈妖之中,十二位大妖亦身隕大半,於其後,神庭沒,靈妖隱匿,此爲《聖人劫》。

統共一十五卷竹簡,秦王政看的癡迷,想不到《龍漢劫》後的《聖人劫》亦是這般結局,回想三代以來,無論是大夏、大商、大周,似乎均是如此。

從誕生、崛起、鼎盛、衰落,仿若一個輪迴,難不成大秦日後也會經歷這般?手持最後一卷,目光彌散其上,嬴政沉吟許久。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極無量(求票票)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來點)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煉丹奇物(求票票)第九百六十六章 《易筋》第六百八十四章 出戰(求票票)第三十五章 咸陽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畏獅子印(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司命(第二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戰法(第三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狄(第三更)第八百八十三章 聽話就好(求票票)第五百九十五章 佛光初現(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雪姬(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朽(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冷第六百七十九章 鬼谷陰陽(求票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回來了(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偷奸耍滑(求票票)第八百九十九章 九宮合力(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你行你上(求票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祭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坐忘無鋒(求票票)第四百八十四章 劍體有靈(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神女之姿(求票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道法陰陽(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三章 本侯不殺你(求票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祭司第八百一十九章 縱橫權謀(求票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地澤神農(第一更)第七百八十章 無間道(求票票)第兩百九十章 水車(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虞淵封印第五百章 赤練(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百劫錄》(第二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毀劍(求票票)第七百七十八章 可惜了(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師兄偏心(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至陽扶桑(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無語(求票票)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楚滅(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神都歸位(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天人重現(求票票)第五百八十三章 狂(求票票)第五百零八章 晉爵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空山鳥語》(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月蟾(求票票)第兩百九十七章 萬川歸海(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言出法隨(求票票)第四百零五章 曲中三聖第一千零二十章 守正居中(第一更)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不想死(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滅楚(一)第兩百零三章 蛟分承影(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大日羲陽(求票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丈夫(第一更)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阮翁仲(求票票)第兩百三十二章 魂兮龍遊(第二更)第五百二十章 不周而傾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熟人紛現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大楚(求票票)第四十三章 陰陽大手印第十五章 人宗逍遙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流光萬道(求票票)第七百三十九章 列陣(求票票)第兩百四十七章 護法神將(第三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香消玉殞(票票來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神聖之地(求票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湘夫人(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大師一語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純正遺澤(求票票)第四百三十七章 火魅嬌軀(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攻守兵陣(求票票)第七百三十七章 聖光(求票票)第七百三十六章 姻親之事(求票票)第六百零二章 鬼谷分野(月初求票票)第六百三十五章 子有何策(求票票)第六百一十七章 百步奇門(票票來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興兵滅燕(第一更)第八百八十五章 兒欲滅魏(求票票)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國王后(求票票)第四百章 三足金烏第六百六十三章 劍分承影(求票票)第兩百零一章 收天下之兵(第三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鳳與山(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八章 君辱臣死(求票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相徑庭(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大道陰陽第四百六十章 出(求票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無夜第一百六十一章 論斷(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七章 公子負芻(大章求票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臨東眠萬物(第二更)第九百三十八章 寡人何懼?(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寡人以爲(接下來爆發)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雲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戲(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發吧第二十八章 《龍漢劫》第六百七十五章 想(求票票)第六百五十一章 聖人逍遙(票票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