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法一治(求票票)

李斯之言剛落,上首的秦王政也是將目光匯聚在王弟身上,對於此等之事,先前王弟不在咸陽,故而未曾涉及,如今獻策,想來該有最後之謀。

“如何對待韓國王族?”

“本侯以爲,若然全部殺之,怕是會引起其餘五國君王惶恐,頗有可能合縱伐秦,是故,全部殺之,略有不可行。”

“若然不殺,以韓國多年的術治,也不會真正臣服於秦國,只消有機會,定然起兵作亂,一如當年大周滅商之後的武庚叛亂。”

對於這個問題,的確有些棘手,周清略微思忖,便是緩緩答之。

全部殺了,明顯山東五國會恐懼斐然,合縱伐秦再成,於秦國也是一個極大的壓力!

不殺的話,韓國爲三晉咽喉要道,也會成爲隱患。

“故而,韓國舊土範圍之內,韓王當遷往它處以爲禁地,其餘王族當歿,重臣貴胄之中,但凡傳承三代以上之家族,皆當歿。”

“山東六國敵秦久矣,若要處置,就要大力爲之!”

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殺!

囚禁韓王,相當於別樣殺之,但韓王幾身無憂,于山東五國的君王來說,也是一個好的安慰,至於那些重臣貴胄,想來到時候也不會臣服於削權的秦法。

也就直接殺了!

免得盤踞舊土,謀圖生亂。

“武真侯所言,李斯深以爲然。”

“秦一天下之要義,在於一治。何謂一治?天下一於秦法也。一於秦法之根本,在於治下無裂土自治,無保留社稷之諸侯,天下一體郡縣制。若存韓國宗廟社稷並都城,與保留一方諸侯無異也。”

“如此滅國,何如不滅?秦獨霸天下已經三世,要使六國稱臣納貢而秦國稱帝,做三代天子,易如反掌耳,滅之何益?秦滅六國,其志不在做王道天子,而在根除裂土戰亂之源,使天下一法一治。此間根本,不當忘也!”

武真侯所言收納韓國舊土,殺韓國王族、重臣貴胄,與李斯心中所謀相仿,至於囚禁韓王,不過易事而,沒有那些王族與重臣,韓王不過一普通人。

如果不殺王族,不殺重臣,那麼,秦國與三代當沒有任何分別。

“大王,武真侯所言,雖有些道理,但太過於強硬,或有使得山東六國抗秦之心大增。”

“諸夏數千年來,上古三皇五帝,三代以來,便是天子諸侯分列,自來滅國,便是存其國宗廟社稷以爲撫慰,使得其國反抗之心大減。”

“韓國已經稱臣,當存其社稷,留下新鄭一城,其餘國土與世族封地可入秦國郡縣,更爲穩妥許多。”

廷尉王綰拱手一禮,看向上首的秦王政,武真侯所語,殺伐決然,對於韓國王族與重臣絲毫不留情,怕是會激起更加的反抗。

韓國倒也罷了,國力弱小,但趙國、楚國、齊國可都是大國,若然真的聯合起來抗秦,那可是一股相當強大之力量。

只要將諸國一一滅掉,其餘諸事也可徐徐圖之,也免得老秦人兵出傷亡更重。

“廷尉所言,老臣以爲不妥。”

“韓國爲中原要地,天下中樞,更是秦國東出列國的要道,乃是根基之地,必須要安穩紮實,但凡有一點點動亂殘留,都必須戩滅。”

“武真侯已經有言,昔者武王滅商,正是因爲留下殷商根基,纔有後來武庚叛亂,更爲如今燕國遼東的殷商殘留侵擾。”

“春秋以來,戰國相爭,諸夏大勢迥異上古三代,天下向一,此爲潮流,古法不足憑藉,若存韓國社稷、宗廟、新鄭,則韓國如何言滅?”

“假以時日,韓國王族籠絡韓國之人,抗秦自立,必成戰亂,復起爭鋒,天下裂土舊制循環不斷,則秦一天下大義不存!”

國尉尉繚子亦是有些反對,韓國的地利重要使得韓國之內必須不能夠留下任何的抵抗之力,否則,一天下時日不短,焉得可以肯定韓國不在反覆。

與此如此,還不如一勞永逸,將其人戩滅。

“上將軍以爲何?”

秦王政沒有定下最後的定論,丹鳳之眸明光閃爍,視線落在國尉身後的兩位上將軍身上。

“武真侯先前所語,韓國素來術治橫行,其稱臣絕非真心,無非權宜之計罷了。”

“若存韓國社稷、都城,一旦山東形勢有變,那麼,臣以爲,舉兵向秦之先鋒者,比韓國無疑也。”

上將軍蒙武身披重家,挺直身軀,拱手抱拳一禮。

對於韓國的脾性,自己是瞭解最多的,當年的長平之戰,就是因爲韓國的術治權謀,將原本割讓給秦國的上黨轉讓給趙國,纔有後來大戰。

後來的資助大周抗秦,水工鄭國疲秦,諸般種種,表明韓國根本不可信,必須給予徹底的打擊。

“哈哈,以臣之見,滅韓後續之事,大王決斷便可,臣只管出動軍力,以求滅韓。”

“此次滅韓,在臣看來,無需主動主力大軍,只消偏師出動便可,至於老秦主力,當以圖滅趙大戰!”

上將軍王翦隨其後,亦是披着重重的黑色甲衣,清朗一笑,對於殿中爭論,沒有多言,只是談及兵事,滅韓之後,就是滅趙,自己也得提前做好準備。

隨其後,羣臣在殿中繼續商討諸般事。

“秦國一天下,大義而出,武真侯、國尉等所言甚當。”

“滅韓大計,不存王族社稷,不存其國新鄭,務必使得韓國根基堅實,不成接下後患,至於其餘山東五國,情勢多變,應時而定。”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

秦王政從條案後起身,定下這般。

於此,羣臣沒有太大異議,廷尉王綰也頷首以對,大王也說了,韓國之地因爲重要,故而須得大力整頓,但其餘五國說不準。

換言之,山東六國可能變幻不一,天下大事也得一步步定下,若有變化,也可隨時變動。

******

“再有三月有餘,便是立春之日,寡人已經着相邦府邸下發王書,在立春之日,開啓大朝會。”

“以聽各方重臣、郡守、守備軍將所說秦國內務,穩定國本,諸般而畢,寡人便是決意滅韓,武真侯以爲何?”

值申時,事情了畢,秦王政同周清在興樂宮內的偏殿隨意而進,近五年來,秦國上下府庫殷實,無論是蜀郡水利通達,還是鄭國渠惠及關中。

糧倉擴增數倍,各地的官吏也已經歷經三輪,換上精通秦法的官吏,更好的將秦法施行整個秦國上下,東出攻滅六國,首要之本,便是秦國內部穩定如初。

爲此,蜀郡的蜀山已經滅掉。

爲了應對北方匈奴有可能的動作,也已經派遣蒙恬練兵九原大營。

爲了應對攻略三晉之時楚國和魏國的動靜,南陽之地也已經陳兵甚多,行人署上卿姚賈在三晉,頓弱在燕齊,邦交之策也有大動靜。

諸般種種匯聚一隅,秦王政面上甚喜,雖然攻滅山東會耗費頗多時間、精力,但爲了這一天,秦國已經等待太久了。

“此等恢宏盛事,玄清與有榮焉。”

能夠親眼一觀千古一國的出現,周清亦是有些期待。

“之前趙高歸宮之時,曾言,韓非先生在渭水之旁出現,所爲又是存韓?”

身側無外人,秦王政話鋒一轉,便是落在了韓非身上,對於韓非,終究還是有着一股別樣的看重之意,可惜其人太過於執拗。

尋找王弟,想來目的不外如是。

“韓國不存乃是大勢所趨。”

“韓非一人攔阻不了。”

周清頷首以對,其人再上《存韓書》,而王兄沒有任何理會,已經說明了道理。

在渭水之旁,自己也曾說道許多,希望韓非能夠聽進去,不然,一切都將挽回不了。

隨後,秦王政沒有任何迴應,行入興樂宮另一處偏殿之內,公子扶蘇與天明正在讀書,聽其所語,乃是《商君書》。

後宮內的其餘新生公子與公主尚小,正在撫養之中,不以爲教。

“韓子有大道之才,奈何無天下之心。”

“昔者,爲護持秦法,商君走上祭壇,雖爲殘留老士族咒罵,但惠文先王執意行之,方有大秦今日,如果去歲韓子真的應從寡人邀請,爲秦國所謀。”

“寡人自忖,絕對會保留韓國社稷、宗廟的。”

“但……,罷了,罷了,方纔廳殿之內,王翦曾語,攻滅韓國無需大軍主力,只消偏師,寡人覺得南陽守騰足以,有着關外蒙武壓陣,以葉騰對於韓國的瞭解,輕而易舉。”

耳邊迴旋着《商君書》之語,秦王政無比熟悉的東西,數年前,從王弟所獻之書中知曉韓非的文章,便是神交已久。

沒曾想,如今卻是變成這般一個模樣,腦海中那欲要重演當初孝公、商君攜手強秦的美談不存,秦王政心中深深慨嘆。

旋即,身軀一轉,看向王弟,既然打定主意,那麼,韓國必定要滅的,但出動兩位上將軍太過於高看韓國,以如今南陽一地的實力,足以。

而且,期時有着王弟在前掠陣,穩固韓國舊地,紮實三晉要道根基,秦王政更爲放心。

韓國舊地穩定,接下來攻趙、攻魏才更加順暢。

第一百九十三章 歿(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千秋史冊(月初求票票)第兩百零五章 劍罡同流(第三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東君道曰(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一章 唯我獨白(求票票)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法界(求票票)第九百八十章 長生不老(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生死玄翦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羽之神勇(第二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劍曰無名(第二更)第一千零七十章 千古江陵(求票票)第八百九十九章 九宮合力(第一更)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雮塵珠(求票票)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之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第五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普天之下(萬更求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機關城(第一更)第兩百零六章 純均(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鄭國(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雪姬破關(求票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相徑庭(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寵幸(第二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法界(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子曰浩然(求票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曉夢幻蝶(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滅楚主將(求票票)第五百五十三章 骨勇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十二小鼎(求票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千古雄文第八百六十九章 陰陽奇術(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馬蜂窩(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三位一體(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忍無可忍(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司命(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賜封(大章)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不老泉(求票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絕堂第一千五百章 楚滅(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一身榮譽(求票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汗血馬(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唯我獨白(求票票)第八百六十四章 現實與理想(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紫女第一百五十章 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宮論政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紅蓮(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化蓮(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動(求票票)第八百八十七章 七階坐忘(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兩百零九章 戰國者(第一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聲震天下(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欲殺寡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十二小鼎(求票票)第九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十面埋伏(大章節)第一千零三章 答案(大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宮玄牝(第三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一百個(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守良策(求票票)第九百四十九章 六脈掌力(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身合天道(求票票)第七十六章 嫪毐登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花樣(求票票)第七百八十三章 先生教我(求票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看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賞(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龍(第六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毀劍(求票票)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蘭陵妙地(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元氣化形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軍列八陣(求票票)第七百七十八章 可惜了(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十步殺一人(第一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梵林普巴(求票票)第三十八章 捭闔圓轉第兩百六十一章 不朽(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純陽(第一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上古奇物(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捭闔圓轉第兩百九十八章 商君(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浮屠入侵(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黃金火騎(第三更)第五章 道曰:不可說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陰陽玉板(求票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寡人心悅(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龍(第六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證道之戰(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伏念登位(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六章 賄秦第兩百六十八章 大朝會(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蒙毅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破銅爛鐵(求票票)第四百八十一章 五氣朝元(求票票)第八百五十五章 八陣圖(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法一治(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羽之神勇(第二更)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故人再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論政(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