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復見昊天(求票票)

匈奴與月氏長途奔來,必然有後勤輜重的侵擾,如果強攻不下,必然不會停留太久。

若然得到些許好處,那就說不準了。

兩個月後,便是秋冬時日,向來是匈奴人南下侵掠的時日,於此,倒還真不好把握,眼前諸將所言均有道理,目下而觀,守成是最爲上佳之策。

周清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以北地郡這裡的底蘊,除非匈奴真的大舉進攻,否則真的難以突破。

“也好。”

“你爲六關守備軍將,接下來以你爲首,應對匈奴、月氏之事。”

的確,出關迎敵周清也想過,而且並非不可能,但爲了保險起見,守成還是需要的,如今大河以西那裡,烏孫之國與西域諸國正在相互串聯之中。

說不得,匈奴與月氏支撐不了多久。

“喏!”

章邯輕輕舒緩了一口氣,力量而觀,大秦無懼攻伐,卻沒有那個必要,否則兩線開戰,可能會有別樣的變數,只要能夠守住,也算是大功。

雖然沒有出城殺敵的功勞大。

語落,廳內其餘諸將也是相視一眼,拱手一禮。

與此同時,相距北地郡中衛城大河以西三百里外,驕陽而下,俯覽而下,一支支快速行進的騎兵涌現,一支支攜帶輜重、攻城器械的步兵涌現,還有其餘一些戰車、火油……之物。

大河以西,沙漠頻出,荒漠橫生,鮮少有綠洲,月氏之國,佔據大河以西富饒的綠洲匯聚之地,連串成片,便是爲月氏之國。

以北,爲廣袤的荒漠之地,再以北,便是廣袤無比的大草原,爲匈奴人世代匯聚之地,近些年來,匈奴之內逐漸涌出一位強有力的人物。

號稱頭曼單于!

整頓匈奴各部,收服匈奴各部,壯大匈奴的力量,如今已經統合整個西北草原諸地,只差東胡未曾擊敗與收服,否則,實力還能夠擴增數倍有餘。

跨乘在一匹匹高頭大馬之上,一位位看似身材矮小但體型粗壯之人手持馬繮,不住行進,頭大而圓,闊臉之上高顴骨,鼻翼稍寬,年歲長者,鬍鬚濃密,頷下僅有一小撮硬須。

長長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一隻耳環,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頗爲幽深。

雖爲盛夏,雖行走在荒漠邊緣,仍舊穿着略有開叉的寬鬆長袍,繫有腰帶,一條條短皮毛束縛其上,更有一隻只皮帽落在身後。

揹負長弓,弓箭袋系在腰帶上,垂在左腿之前,箭筒系在腰帶上橫吊的腰背部,箭頭朝着右邊,一眼看過去,成千上萬、十萬、數十萬人匯聚一處。

向着東方行進!

“鉅子,按照目下的行軍速度,再有兩日,便可達秦國北地郡中衛城了,這個時候他們應該有所準備的。”

列隊在前,縱然虛空驕陽而盛,仍有一位周身包裹在漆黑的衣袍之中,手持桐木棍,跨乘大馬,緩緩而進,身側跟着數位明顯衣着與匈奴人、月氏人迥異。

“隴西、北地兩郡的兵力,已經被抽走許多,如今兩郡兵力合在一處,也不過十萬上下,縱然蒙恬九原大營兵動,也需要時間。”

“以匈奴和月氏的二十萬大軍之力,若然全力而動,當可很快破開長城關隘,進入北地郡中,期時……嬴政必然派遣重兵應對。”

一道低沉的沙啞之音迴盪,黑衣人斗篷而動,亦是看向東方所在,離開諸夏之地大半年,如今,終於要回來了。

去歲,墨家弟子在隴西兩郡流淌了太多鮮血,必須找回來。

“可惜,這次沒有說服烏孫,否則,再有十萬大軍,當更有把握。”

其身側一人輕嘆,前往大河以西甚久,對於西側蠻夷之國多有接觸,月氏、與烏孫兩國,的確堪爲不弱的國家,甚至於均不必如今的韓魏差。

就是所居之地,多位綠洲,不若中原地勢平坦開闊,衣食住行亦是各有迥異差別!

“無妨,能夠有這般之力,也足夠了。”

黑衣人擺擺手,雖少了烏孫之力,可仍舊有超過二十萬的大軍,且都是堪爲精銳騎兵,匈奴一側爲左賢王親自帶領,月氏之國由大將軍親自帶領。

其民兇悍不下於秦人。

再加上墨家的助力,攻下城池關隘不成問題。

“鉅子,匈奴與月氏之國,遠離諸夏風華久矣,若然得到我墨家的攻守之器,怕是將來會成爲諸夏的大患,爲之奈何?”

二十多萬大軍,加上墨家的攻城器械,若然全力而動,的確破關不難。

可是,黑衣人身側那人眉目緊鎖,左右前後一觀,盡皆是那些蠻夷之人,變換一種方言,說道那些人聽不清楚的事情。

墨家和秦國是有恩怨,但是此次讓匈奴等得到如此攻城器械,當會彌補匈奴在攻城之時的不足,它日……真的要舉族南下入侵,更爲諸夏的大難。

而……這也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雖然藉助匈奴等人之手爲墨家弟子報仇很好,可是……那個結局非所願意看到的。

“無妨,墨家的攻城手段,我們可以賜予,將來自然也可以破開。”

黑衣人一道同樣的方言迴應。

秦趙如今交戰,主力被拖在太行山,西側諸郡防守空虛,果然接下來匈奴破關,長驅直入之下,當可如數十年前的義渠國,直入關中,兵臨咸陽城前。

雖然那個可能性不大,但真到了那一步,秦王嬴政必然要班重兵回防,如此一來,趙國的危急便可以解除,傳聞如今趙國之內正在以謀兵變。

果然事情有成,則趙國未來可期!

而趙國之內,李牧將軍對戰匈奴,從未敗績,燕國之內,應戰東胡,也是勝多敗少,秦國之內,想來也無懼匈奴。

思忖諸般,心中略安。

“鉅子,我們交好蠻夷的消息傳入中原,不知是否對我們墨家是好是壞!”

山東諸國內,墨家其實並不受諸國君王的重視,數百年來,墨家一直秉承子墨子的遺志,奉行兼愛非攻,力行戰爭消弭。

本源上,墨家是高傲的,輕視秦國那些虎狼之人,輕視秦國那般蠻夷之人,對於匈奴這般蠻夷更是輕視,可如今,不得不如此。

“只要功成,一切不爲問題。”

黑衣人輕言迴應之,言語間並未有異樣的意蘊。

聞此,身側諸人沒有繼續多言。

******

大將軍李牧被賜封武安君,消息傳開,一位位從太子嘉那裡、邯鄲王室重臣那裡前來的探子紛紛欲要這個時候舉事。

加上不日秦國華陽太后薨逝的消息,更爲上佳時機!

如果真錯過這個時機,待秦國中樞騰開力量,到時候,當會更爲全力的攻打趙國,期時,後悔晚已。

可……李牧仍舊沉默,沒有李牧率領的強軍支撐,諸般計劃均爲鏡花水月。

然則,與此同時,其後,關於李牧的諸般離奇流言卻風靡了整個邯鄲,乃至趙國各大郡縣,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吹到諸夏諸侯國。

“李牧擁兵自重。”

“李牧與郭開榮辱與共,結成了一黨。”

“李牧報郭開兩次舉薦之恩,要助郭開自立爲趙王!”

“李牧素來不尊王命,這次要獨霸趙國了!”

“李牧如今添爲武安君,手握趙國重兵,即將領國政也!”

“……”

諸般種種不一而足。

幕府軍帳內,隨着一次次的軍中軍策分析,李牧也逐漸感受到那股別樣的氣息,又聽得那般流言,仰天大笑不已,眉眼之間,不自覺的充滿滾滾熱淚。

“趙人之愚,恆不記當年長平大戰之流言哉!”

昔年,秦將武安君白起與趙國上將軍長平之戰,堅持兩年之後,秦國未可繼續支撐,乃使得流言傳入邯鄲,令大王撤下廉頗將軍。

如今,一般無二的計謀出現,卻偏偏有那麼多人相信,誠乎可憐!

李牧之心,不由的沉了許多。

在秦國主力沒有被真正的擊退之前,一切舉事的行動都會成爲葬送趙國的戰機,而以自己對於王翦的瞭解,他是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戰機的。

諸般流言盛行的半月之後。

上卿郭開再次帶着大量的糧草輜重與大量的車馬財貨來到了李牧軍中。

簡言大意:李牧在此地抗秦辛勞有功,大王憐憫多矣,故而,以武安之城,加封一百里爲封地,加兩萬戶爲食邑。

這一次,李牧沒有給郭開面子,連軍中酒宴都沒有舉行,甚至於連郭開都不見了,軍令司馬尚將車馬財貨盡數退回邯鄲。

饒是如此,流言依舊,而武安君李牧也日益爲朝野上下所非議。

但對於郭開來說,似乎……樂見如此,一次見不到李牧,就各十天半個月,再來一次,每一次,都聲勢浩大,引得諸多郡縣知曉,每一次都大張旗鼓。

李牧越是不見,郭開在邯鄲朝堂之上於趙王遷的溢美之詞越多,連帶手下的人也是如此。

諸般——功蓋吳白;實乃趙國柱石;實乃趙國中流砥柱;實乃趙國中興的象徵;實乃趙國戰勝秦國的唯一之人。

趙王遷聞此,也是大笑不已,既然國有此臣,定當依從郭開之意,大肆封賞一二,如此,太行山井陘口俊英籤,諸般來至邯鄲的賞賜堆積如山。

加上從邯鄲而來的大量宮人與車馬,一時間,整肅如山的邊軍營地出現了從來沒有過的混亂景象。

一個是昏聵無能已經昭著朝野的君王,一個是掌控無道昏君的奸佞之臣,兩人垂青李牧,剽悍的趙人如何不憤憤然作色?

也許,真有古語一眼。

國有奸佞,天降災禍以爲示警!

八月時分,正值整個趙國上下由李牧的事情紛擾不已之時,李牧先前所鎮守的代郡爲之地動!

整個郡縣麾下二十多個縣房屋坍塌大半,大地之上,出現一道道裂縫,寬細不一,最寬處,足有三十丈有餘,而後,整個代郡之地爲之天氣別樣的燥熱起來。

旱災出現!

牛羊多有死傷!

瘟疫初顯!

大量的耕地化作荒蕪!

加上每年的賦稅剛剛上交,所剩不多,若有田畝出產,還能夠堅持一二,如今卻是……徐徐的進入饑饉歲月。

天災落下!

消息傳蕩整個趙國朝野上下,然則,邯鄲之內,恍若沒有那般消息,趙王遷仍舊在深宮無道自己的玩樂,郭開仍舊在自己的府邸和李牧軍營來回而動。

中樞之內,沒有一則令下,沒有一件文書批閱,聽任饑民逃竄東側的燕國與北邊茫茫草原諸敵,當其時,又有流言在趙國傳蕩。

“乾坤大裂,上天示警,主趙國文武兩奸勾連亂國!”

“天降大災,地生白毛,主災禍之地有奸佞之人!”

……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無論是文武兩奸,還是代郡的奸佞,流入一位位趙國之民的耳中,無疑的,所指向都是郭開與如今風頭正盛的武安君李牧。

流言傳入大軍幕府,李牧聞此,沒有任何迴應落下。

數十年來,李牧十萬邊軍常駐雲中、雁門、代郡等地,代郡更是糧草輜重的堅實之地,如今代郡受災,李牧自覺不能夠坐視不理。

旋即,一道道文書傳入邯鄲。

可……等待數日,沒有任何批覆!

如此,李牧沒有任何遲疑,直接傳令雲中大軍以軍營輜重賑災,同時派出司馬尚前往邯鄲,欲要親自一見大王。

但司馬尚行入邯鄲之內,卻是連王宮之門都進不去,如此,思忖數息,前往去找春平君,也是找不到,一應趙國元老重臣也是無用。

只得無奈的前往郭開府邸之上。

“哦,武安君要救災民立聲望麼?”

“此爲大妙,只要武安君親入邯鄲,隨老夫一同進宮見大王,老夫便助他一力!”

郭開朗朗一笑,很是親切之感,然則,言語間,卻是夾雜別樣的深意。

司馬尚聞之,無聲返回軍中。

一應國政掌握在郭開手中,邯鄲之內的王室重臣也未敢多有行動,觀司馬尚沒有任何收穫離去,亦是不自覺的有些憤怒。

若非李牧執意不舉事,焉得有如今狀況!

真可謂姑息養奸,以至於如今奸佞難以剷除。

隨其後,又是一道道流言從邯鄲之內涌出,夾雜此刻早已混亂不堪的趙國朝野上下,迴盪在一位位趙國之民的耳邊。

“昊天吶,何以如此對待趙國啊!”

“何以如此對待李牧!”

幕府軍帳之內,李牧重甲披身,腰腹長劍,聞司馬尚迴應,仰天長嘯,滿臉悲壯無助,眼眶之中,再也壓抑不住滾滾熱淚。

第兩百五十四章 無忌兵法(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大師一語第三百零八章 固所願也(第一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終章(第二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曉夢幻蝶(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捭闔圓轉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劍曰無名(第二更)第九百一十三章 秦王政十九年(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天狐力場(求票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寡人心悅(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雁春之德(第二更)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當勿復言(求票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絕色之人(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截殺(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三百易之?(第二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天子(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一天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百鳥動(求票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秋莊公(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陰陽下注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楚滅(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魁隗氏(求票票)第六百八十一章 爐鼎(求票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走好(終滅)第七百三十五章 天地鯤鵬(求票票)第七百四十章 內憂外患(求票票)第七百八十四章 推恩令(求票票)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九鼎(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書同車軌(求票票)第一千零六十章 太極無量(第一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萬物冰封(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軍列八陣(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內丹奇術(求票票)第兩百五十九章 秦川(第二更)第九百五十章 九陰九陽(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寡人樂哉(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必遭天譴(第一更)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磨王(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四時八節(求票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一命二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牝之門第九百四十一章 塵世尤物(第二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機關城(第一更)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虞淵古圖(求票票)第七百三十六章 姻親之事(求票票)第四百六十章 出(求票票)第四百五十章 天人三問(第一更)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獒犬神兵(求票票)第五章 道曰:不可說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宜羞哉(第一更)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真傳一句話(求票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瓦釜雷鳴(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滅(終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護我社稷(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三位一體(求票票)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墨鴉白鳳(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目混元(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神通(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劍(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骨勇第六百五十八章 宮闈秘事(求票票)第三十六章 陰陽下注第六百五十九章 秦國王后(求票票)第六百一十四章 龍潛於淵第一千四百章 萬劍生(第三更)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山有橋鬆(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成爲強者(求票票)第七百六十六章 端木(求票票)第八百二十章 逍遙(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服食內丹(求票票)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之主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明如窕水(第一更)第九百零九章 魏假不假(第二更)第六百零五章 燕丹大喜(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千古雄文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一更)第八十章 中山夫子(補)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楚滅(二)第三十九章 長安君第八百零二章 百步縱橫(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大秦王儲(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三章 道友與貧道(求票票)第六百五十五章 幸(求票票)第四百六十三章 束(大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魅萬象(求票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臨東眠萬物(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宗師荀況(求票票)第三十二章 大梁披甲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天人至寶(求票票)第八百三十章 項籍(求票票)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秋水》(求票票)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少女問道(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帶壞了(求票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合一(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東君破關(求票票)第六百一十七章 百步奇門(票票來點)第九百九十八章 一試天問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天樞陰陽(求票票)第兩百零九章 戰國者(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