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移兵伐之(求票票)

“新鄭!”

“流沙!”

“……是他們!”

秦王政靜坐上首,聞李斯之言,神色爲之一動,明眸閃爍別樣的光芒。

對於新鄭即將的亂象,自是不在意的,如果真的有足夠力量作亂,那麼,李斯不會現在才說的,南陽守葉騰與潁川郡郡守也會上傳文書的。

可見,新鄭之內的雜亂之力雖不弱,可還在掌控之中。

但對於流沙這個名字,秦王政已經數年未曾聽到的,遙想當初自己身入新鄭,一見韓非,很是欣賞其才,奈何其人執拗,家國血脈爲上。

後來雖入秦,終究沒有獻出一策!

自己亦是頗爲無奈,流沙便是韓非所創的勢力,在其人身死,韓國淪亡的時候,就已經煙消雲散,兩三年來,流沙也沒有任何動靜落下。

如今流沙再現,怕也是當初的人出現了。

鬼谷縱橫!

果然其人謀略,新鄭之亂……還真有些說不準。

“李斯何策?”

迎着諸人目光,秦王政沉吟數息,終究一言落下,如果是尋常之人率領新鄭勢力作亂,還不足爲懼,可……衛莊終究有些不同。

“大王,李斯以爲,新鄭當亂。”

“韓國爲秦國首滅之國,其國土雖小,其人雖少,但終究宗廟傳承數百年,欲要在三五年之內,徹底湮滅韓國的痕跡,不太可能。”

“所以,新鄭早晚會有亂象出現,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秦國即將滅趙之時出現,堪爲上佳。”

李斯近前一小步,拱手看向上首的大王,而後雙眸左右而觀,微微一笑。

如今的朝政之內,正值秦國一天下之謀,昌平君熊啓見惡於大王,殊爲不智,而自己欲要更進一步,除了有大王的提攜。

己身也得表現出足夠能力。

先前拉攏魏國攻打楚國,緩解魏國陳兵漳水的壓力,已然堪爲一功,但那還不夠,自己需要更爲出色,需要更加的令大王滿意。

“丞相之策,是要在新鄭之亂的時候,給予鎮壓,以及給予整個韓國舊土給予鎮壓、處理,以此威懾今日趙國!”

“使得滅趙之後,趙國更爲安穩?”

國尉尉繚子頷首以對,自己雖不掌握羅網,可……聽李斯之言,也大概明悟其意,果然如此,確實不錯,否則,秦國還沒有由頭對韓國舊土給予處理。

秦國,一天下容易。

可要將整個山東諸國徹底化入秦國,難上加難!

“不錯。”

“羅網秘傳,韓王已死,可韓國昔日太子韓宇之子仍存,對於仍忠心韓國的遺民來說,有着莫大的號召之力,新鄭亂象,秦國藉此良機,再一次整頓潁川郡。”

“期時,潁川郡當安穩無憂。”

李斯頷首而應。

事情雖不復雜,可……如何把控整個新鄭事態的發展,確需要細細斟酌,不然,新鄭那邊的事情脫離掌控,真的亂象瀰漫潁川郡,可就大大不妙了。

“可用。”

“欲要在新鄭爲亂,誠爲大謬。”

“熊啓,下發國府文書於南陽郡、潁川郡,調集兵馬以爲準備,果然有亂,鎮壓之,一應涉事之人,坑殺之。”

秦王政言語微冷而應。

滅韓的時候,已經給過那些人機會了,如今作亂,那就是沒有把握住,而秦法也不會給予他們第二次機會,語落,視線落在昌平君熊啓身上。

“喏!”

熊啓近前一禮,接下口令。

“此外,上將軍三路大軍即將滅趙,國府上下應做好準備,接收趙土!”

秦王政從座位上起身,又是一言。

“此事已經在做。”

“當初滅韓之時,國府送往潁川郡數百吏員,而今已經從關中以及其餘郡縣相召各級吏員兩千人,分批前往如今已經攻下的趙國城池。”

“再加上軍中軍將的補充以及中央學宮的學員,足以應對。”

昌平君再次一禮。

這是身爲相邦應該提前做好的,而且爲了這一天,秦國在數年前就在做準備了,成千上萬精通秦法的吏員將會奔向趙國,以及接下來秦國要攻滅的其餘諸國。

“可。”

“目下局勢,滅趙雖成定局,可燕國、魏國不得不戒之,寡人當擇日寫就王書,公諸諸夏,膽敢插手相助者,滅趙之後,當移兵伐之!”

滅韓之後,應對滅國之事在國府之中也有備案,所需要做的事物也都在按部就班的前進着。

這一點,秦王政是喜歡看到的。

可……越是如此,越是不能夠大意,沒有徹底的滅趙之前,均不得大易。

豈不聞數十年前燕國滅齊之事,樂毅連續下齊七十餘城,齊國名存實亡,可最後關頭,齊國反撲,將燕國先前的戰果全部拿回來。

那不是秦王政希望看到的,如今秦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一切,但……燕國與魏國也得足以懲戒。

******

春日之前,大將軍李牧入邯鄲,數日之後,傳出身死訊息。

其後,有王書從深宮出,傳至趙國朝野,大將軍李牧久處冰雪之地,覲見趙王做禮之時突發孿曲,四肢僵直無以伸展。

其後,雖得院醫極力斟酒,仍舊無法挽回性命。

其次,便又是一道王書落下,大將軍雖死,可趙國上下抗秦之軍將甚多,擬定以邯鄲將軍趙蔥與鉅鹿將軍顏聚爲抗秦大將。

即刻奔赴前線抗秦!

甚者,邯鄲之內,更是傳出,趙王遷有可能親出邯鄲,督戰三路大軍抗擊秦國,號令趙國朝野各司其職,舉國同心抗擊秦國。

一道道王書不住的從邯鄲之內流出,趙國上下爲之譁然,尤其是前線軍中,尤其是李牧所帶來的十多萬精銳邊軍中。

大將軍數十年在北方抗擊匈奴,沒有任何病患症狀落下,何以一入邯鄲,便是如此,加上邯鄲之內的傳聞,前線軍將士氣爲之衰弱甚多。

可如果相信王書,又覺得難以理解!

可……果然趙王親自出邯鄲,督戰三路大軍,倒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日,趙蔥與顏聚趕至井陘口核心關隘,前來的還有趙王王書,抵達至中軍幕府,李牧副將司馬尚直接被罷免所有職務,貶爲雲中將軍。

勒令即日起程回雲中大營籌劃對北路秦軍戰事,以爲大用,王書之上,理由很簡單,司馬尚善領邊軍爲戰,當效大將軍李牧建功。

王書宣下,司馬尚交出大將軍李牧臨走前留下的兵符、帥印,一句話沒說,帶着大將軍給的鎮嶽劍和一隊兵士,離開了中軍幕府。

一路向北,亦是不知所蹤!

春日初起!

王翦率領大軍攻打井陘口,不過短短十日,便是將井陘口重新破開,迎戰趙蔥與顏聚新整合的二十萬大軍。

一戰之力,擊潰趙軍,斬首數萬,其餘潰逃。

北路大軍李信拿下代郡,直往南下,路過燕國與趙國的邊界,陳兵數萬,以爲警告,而後強勢進軍,勢如破竹,下武遂、高陽、安平之城,相隔數百里,呼應上將軍王翦大軍。

南路大軍楊端和,越過漳水,直接拿下武安之城,沒有着急直撲邯鄲,而後轉戰邯鄲以東的鉅鹿大營,欲要將趙國另一處反抗之力拿下。

四月。

王翦大軍與李信大軍徹底將趙國北部的城池全部拿下,而後左右共進,南下直逼邯鄲,將沿路的城池一一拿下,趙蔥與顏聚雖強行抵抗,仍不堪大用。

五月。

楊端和大軍拿掉趙國鉅鹿大營,兵線北上,回合李信南下之軍,輿圖而觀,三方兵線逐步匯聚邯鄲,逐步壓向邯鄲,逐一拔掉邯鄲四周的所有城池,逐步消滅趙軍有生之力。

“殿下,目下局勢,燕國出兵也已經無用了。”

薊城之內,燕丹府邸正廳之中,其人歸於中央,左右重臣列位,去歲以來,燕國也是一直在關注趙國的局勢,甚至於去歲也曾助力,剿滅三萬秦軍。

而且也從趙國手中拿走不少城池,得了不少好處,對於燕王來說,對於燕國王室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燕趙數百年世仇。

今日看到趙國這般景象,自然歡喜,起碼韓申覺得,趙國局勢的惡化之後,太子丹面上的笑意很是濃郁,如此,心中有些不忍。

趙國被滅,三晉之中,就只剩下魏國,而魏國國力,連趙國都比不上,如何能夠抵擋秦國兵鋒,春日以來,自己也曾多次勸說殿下出兵。

一直未動。

如今,繼續出兵,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韓卿,非是丹不欲出兵。”

“如果趙國之內,文武抗秦之心堅決,大軍上下一心,丹不會如此,可……李牧如何下場?司馬尚如何下場?你應該知道。”

“如此趙王,如此趙國,燕丹若是助力之,實在是有違王道!”

華服着身,頷下留下短鬚,太子丹搖頭而笑,迎着韓申無奈的目光,解釋道。

雖然自己有私心,但……趙國爲燕國屏障的道理,自己還是清楚的,可惜……對於那樣的趙國,自己實在是不想要給予助力。

連唯一有能力抗秦的大將軍李牧都殺!

甚至於百家傳聞,邯鄲之內,郭開欲要獻上趙國,以求富貴!

果然如此,燕國出兵助力趙國,那就是讓燕國的兵士去死,更非燕丹希望見到。

“不出意外,秋日之前,秦國必可滅趙了,縱然新鄭那邊舉事,怕也牽制不了王翦主力。”

“殿下,三晉之地,秦國已經拿下韓國和趙國,接下來,非是魏國,便是燕國,我等也當提前應對也。”

聞燕丹之言,田光也是搖頭而嘆,事已至此,多說無用,與其對趙國的局勢感到可惜,還不如思忖接下來燕國應該做些什麼。

話語之間,看着上首的燕丹,田光心中再次嘆息不已。

當初,爲了韓國之事,農家聯合百家爲之助力,奈何韓國自身不堪,被秦國所滅。

如今,百家在趙國的力量也是不若,可惜……當初出現在韓國身上的景象,同樣出現在趙國身上,農家還要繼續如此嗎?

憑藉農家之力,真的有用嗎?

田光狐疑不已!

待在燕丹身邊多年,對於燕丹也有一定的瞭解,此人……卻有政才,若是在大爭之世,絕對可以帶領燕國走向強大。

可如今是一天下之世,秦國勢不可擋!

趙國被滅,三晉恍若不存,燕國抗秦,幾乎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原本還希冀着趙國能夠多撐下去一段時間,給予燕國更多的發展之機。

“韓卿以爲,燕國該如何?”

趙國現在的局勢是燕丹所希望看到的,可自己並不希望燕國也是如此,數年來,燕國之內,兵戈修武,政事通達,國力有不少提升。

若說與秦國一較高下,燕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爲今之計,只有將秦國兵鋒引向它處了。”

“如今武陽之城那裡,秦將李信陳兵數萬,便是以爲震懾,韓申以爲,如果燕國現在有異動,接下來秦國滅趙之後,定然要攻打燕國的。”

“秦國滅趙,燕國當上國書,以爲恭賀,表稱臣之意,緩和秦王攻燕之心,則秦國兵鋒則落下魏國身上。”

韓申念及十多個呼吸,給予燕丹迴應。

雖然不願意臣服,可臣服是如今最佳抉擇,相較之燕國,魏國更容易成爲秦國接下來的目標,果然如此,燕國還可得數年生息。

只是……續命而已。

欲要逆天改命,除非秦國內部崩潰!

何以崩潰?

韓申腦海中不自覺浮現數年前自己剛入燕國之時,燕丹給予自己所言的謀秦,欲效仿數百年前的專諸刺王僚,派出殺手刺殺秦王嬴政。

其人身死,秦國必亂,一天下攻勢必然收斂。

那個時候,就是燕國真正的機會。

除此之外,韓申想不到更好的機會。

數年前,自己之所以將謀秦之事逐漸忘卻,乃是因爲三晉之國仍存,仍可以爲燕國屏障,奈何,秦國一天下的速度太快了。

滅韓不過一年,直接攻趙!

趙國可是萬乘之國!

“上呈國書以爲稱臣?”

“父王早已如此,莫不韓卿以爲燕國當自請藩臣之國?”

向秦王嬴政臣服,……燕丹面上的笑意逐漸淺淡了下來,向秦國稱臣的國書,父王已經上過了,嬴政也同意了。

顯然,韓卿之意,乃是要更近一步,效仿當年韓王安求自保,自請藩臣,成爲秦國的附屬之國!

這不是燕丹所希望的!

第六百五十六章 神秘之人(票票來點)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驚鯢劍主(求票票)第四百五十八章 悅己者容(求票票)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庚(第三更)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魏滅(終)第四百三十一章 堪輿始祖(大章)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劍道天人(求票票)第九十二章 坑殺之第七百一十七章 滅韓(一)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強者一切(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四靈機關(求票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風!風!(第五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蓉兒(求票票)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一試天問(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當代鬼谷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碎焱玄冰(求票票)第七百九十章 凝香美人(求票票)第四百一十五章 墨家三派(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隨我修行(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吃力不討好(求票票)第七百六十六章 端木(求票票)第八百二十六章 風起雲蒸(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九章 法勢(求票票)第兩百三十章 家國所累(第三更)第八百二十章 逍遙(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孟軻之跡(求票票)第六百六十章 王不立後(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金剛寂滅(求票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武真君(大章)第七百二十章 以湯止沸(滅韓終)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因果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此仇不忘(第一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上古奇物(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鸞鳳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破曉天明(第二更)第八百零二章 百步縱橫(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你若盛開(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神祗(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主(求票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千年雪蓮第六百二十六章 失憶(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破銅爛鐵(求票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怪哉(求票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寡人心悅(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接連破關(求票票)第七百八十章 無間道(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四靈機關(求票票)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者(萬更求票票)第七百零九章 百家百力(求票票)第九百七十八章 白虹貫日(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王道霸道(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上兵伐謀(求票票)第六十五章 聖人之劫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半代六世(求票票)第九百二十四章 賜封(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帷幕(求票票)第兩百二十三章 東君道曰(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想要更強(大章)第兩百九十八章 商君(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房中鎖宮第四百零二章 東君卓然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服食內丹(求票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至陰莫邪(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公務招錄(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欲殺寡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陰陽奇術(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姬水殤殤(求票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德(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醉清風(第一更)第七章 莊子學說第六百九十八章 凌冬之時(求票票)第一百一十九章 無主花開第九百七十八章 白虹貫日(第一更)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來點)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大雪小火鍋(求票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限已至(求票票)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足與謀(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鄭國渠(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王天下(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真笨(求票票)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學宮諸變(第一更)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項燕弄險(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師兄偏心(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勝算(求票票)第四百五十章 天人三問(第一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界之門第八百三十章 項籍(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傳道(求票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長城(求票票)第八百五十九章 終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庚(第三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武陽(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楊朱(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橫劍三式(求票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政事堂(第一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明知無路(求票票)第兩百三十七章 五日(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王道霸道(求票票)第五百零七章 封侯(求票票)第三十二章 大梁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