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離別詩

拓丞相帶着京城的衆多大臣,來到了拓飛和臨天的面前。

臨天拱手說道:“拓丞相大人,這麼快就趕來了,晚輩還沒準備和你們告別呢,哈哈。”

“哦哈哈,臨天你不必如此,我等爲朝廷辦事,不能怠慢,這舉人考試已經結束,如今你和拓飛也都是舉人了,早點去覆命當職也實屬正常。”

“這段日子多謝拓丞相照料了,晚輩無以爲報。”

臨天拱手,又朝着送別的人們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很多事情我早已經忘了,過去便讓它過去吧。今日我臨天不論怎樣,還是一個不成氣候的舉人,是大玄的子民,無論從前如何,我都不會忘記各位的幫助之恩。”

徐翰林感激道:“臨天大仁大義,我等日後若還有說您不是之人,我第一個饒不了他!”

臨天拱手作揖,今日的離別可能都不知道什時候能回來,所以文祥並沒有爲難這些人,既然要去‘更高更遠’的地方,有些事情便不必理會。

“臨天,李某人帶學生前來相送!”就在這時,前方李先生帶着一幫年幼的學生迎面走了過來。

臨天上前拱手道:“李先生。”

“臨天公子,學生們都感激你的幫助,特來相送,望一路走好。”

“多謝諸位!”臨天感激道。

這時徐翰林前呵呵道:“哈哈,臨天你既然要遠去他方,不如走之前給我們這些人作一首詩詞如何。以做留念?”

衆人一聽。也都表示同意。這臨天可是國運詩的人,若是送一首給人瞻仰,那若以後臨天飛黃騰達,這文獻也跟着沾光。

臨天道:“大人莫要折煞於我,我何德何能讓京城子民瞻仰,您言過了。”

坐在馬車裡的‘張大人’突然說話了:“臨天,既然大家盛情,你便作首詩吧。”

這次的歷練帶隊。說來也巧,也正好是張大人。

臨天見張先生既然也發話了,自己也是不好在推脫,只是不明白爲什麼一直沉默不說話的張大人這時候讓自己作詩詞。

“那好吧,既然我文祥將要離別,今日我便作一首詩詞留給文縣,此詩留給李先生,若能得人們讚賞,便請表於文縣學堂。”

很多人聽後有些失望,本來他想着。臨天留下一首詩,自己便可以藉着官職的頭銜。把它據爲己有,說不定以後能成爲傳家寶。但現在,臨天一句表於學堂,直接破滅了他的願望。不過衆人在旁也不好表現的太露骨,只能作罷。

張三從馬車裡拿出了筆墨紙硯,這一套乃是臨天得了三甲后皇上賞賜的,據張大人說是好東西,今日第一次用,臨天提起筆,頓時有一種力量充斥全身,忽然感覺自己身上的氣運與這筆相連在一起。

臨天眼睛一亮,心中明悟道:“看來這筆不是凡物,竟然能連接氣運,這樣更能有助於寫出牽引氣運的詩詞。定然是文寶了。”

臨天閉目稍頓,過了一會,提筆在宣紙上書寫。徐翰林在一旁不由的唸了出來。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突然一道氣運從詩中飛出,黃色的光幕下籠罩着衆人,突然一種落日送別,馬兒蕭蕭長鳴的情景出現腦中。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氣運環繞,隨筆涓流,衆人仰慕詩意的時候,氣運黃光紛紛升騰,最後匯聚到了文祥的體內。文祥隨即提名《送友人》。

“一首離別之詩,境界開明,好一個文祥,又是一首‘大選典藏’!

此時,拓丞相出聲稱讚。周圍的人才緩過神來。

不用多說,這首詩定然也是‘國運詩之作’。

李先生激動道:“臨天大德,我定將此詩表於學堂之前,受文縣子民瞻仰,日後若能給臨天公子只能加些許氣運,也算沒有埋沒此詩。”

很多人惋惜的直跺腳,要是這首詩的手本給了自己,定是傳家之作啊,這功名詩若日後得名,那後人瞻仰習之,定是能借助此詩的氣運,強過別人數倍!

這首‘李白’的《送友人》,臨天自己也很喜歡。本來詩中本意是指送朋友遠去,但是這裡臨天比作自己,揮手遠去,落日馬鳴。

“諸位,時辰不早,晚輩這就上路了,後會有期!”說完文祥灑脫的轉身,上了馬車。

隨着張三提鞭輕甩,馬車緩緩地駛出了城門,向東方緩緩行去。自此臨天離開了京城,迎來了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又一次遠途。

臨天同張大人還有一位秦先生坐在馬車裡,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興奮,雖然遠方的路很迷茫,而且者認爲秦先生也不認識,但對於臨天來說,確實很感興趣的,因爲據說這位秦先生,是天子書院的人,只是臨天不知爲何,看不清此人的樣貌,只是似曾相識的人感覺。“

在這個世界,並沒有人知道這世界有多大,可能只有達到了這世界的頂峰,才能好好的看一看這世界的摸樣。

秦先生看着臨天忽然說道:“臨天,你可知道爲何方纔張大人讓你作詩?”

臨天之前也是疑惑,但是等他詩成之後便猜到了一點。

“晚輩猜測,先生一定是想讓我受到更多的氣運。”

秦先生點頭道:“恩,沒錯,這是其一,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你可知道,每個人的氣運,其實各有不同,當人們踏上文修這條路的時候,就會發現,冥冥之中人是有命數可尋的,氣運猖雄,則事事順義,氣運微弱,則命多波折。”

聽到這裡,臨天心中有了一些思緒,默默想到:“這氣運命數聽起來,就好像古代的神話一般,人命由天定,被人操縱。”

秦先生繼續說道:“每個文修之人都在積攢氣運,其實倒不如說這氣運是要溫養的,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發生變化,從而文修也能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功名詩詞便是受人瞻仰,若你能有許多的詩詞受衆人常年累月的瞻仰,那麼,你的氣運便會比別人更快的成長。”

臨天恍然大悟,原來秦先生讓自己作詩另有原因,主要是想讓自己得到瞻仰的氣運之力。

但是臨天卻不知道的是,讓人們心甘情願的供奉一首詩詞有多麼的難。

臨天不知道爲何這位秦先生上來就給自己講解這麼多隻是,只是臨天感覺,自己應該見過此人。

“晚輩多謝先生相助,若日後晚輩學有所成,定前來相報。”(。

第403 詩第386章 再見第157章 心中的堅持第61章 考題第43章 只顧着吃第410章 陰謀第189章 想罵人了!第71章 選的數算!第221章 書畫坊第294章 剩下的自己?第151章 文比對韻(五)第22章 分開約定第398章 掌櫃第149章 文比對韻(三)第268章 奇怪的往事第121章 鳳軒樓第200章 意外的封賞第294章 剩下的自己?第376章 兩難第241章 記憶中的青山城第38章 只求教誨第199章 被封印了?第239章 開心的張三第190章 我不同意!第231章 趕赴文會第194章 新的敵人第84章 準備進京第204章 一夜故事第23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249章 觀察暗流第28章 約定文比第359章 辯第132章 琴曲第119章 靠山背景第258章 楊凌女俠第69章 青衣發冠第254章 重回書院第305章 雪廟的談話第375章 提親?第1章 大夢初醒第255章 臨走之前第236章 文勇又吐血了?第101章 程英的惋惜第253章 回憶痛苦第215章 另外的方法第260章 艱難的大山第373章 原點?第361章 第一場第207章 千里共嬋娟第243章 年少輕狂第364章 回憶青龍殿第219章 路還很長第23章 兩府書院第403 詩第44章 琴紅妝第180章 靖楊的心思第258章 普通的自己第302章 記憶中的榜首第56章 榜首彩頭?第295章 起誓回望第260章 艱難的大山第33章 什麼詩?第175章 大人物們第33章 什麼詩?第403 詩第381章 那日的滿江紅第136章 挖坑自己跳第212章 豐富的學科第93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分開約定第193章 滿江紅第116章 遇見李中民第369章 郡主第77章 考試結束第305章 雪廟的談話第71章 選的數算!第24章 抄錄認知第18章 巧遇?第141章 可能是怒了!第204章 一夜故事第217章 又見仇人第389章 記憶中的送別第408章 想飛?第225章 陰謀送信?第243章 回憶裡的看相第392章 學科第140章 拼的是背景第349章 憤怒第241章 記憶中的青山城第349章 憤怒第234章 三子之詩第282章 學派?第65章 混亂當局第12章 漆黑的馬車第98章 運海第402章 第270章 還是那首詩詞?第95章 國運殿第146章 文比開始第192章 大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