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離開京城

“哈哈,少爺,今天可真是讓我過了一把癮啊,不知道等你以後到了舉人,我能囂張成什麼樣。”

臨天有些無語,不準備接張三的話。

過了幾條街,張三問道:“少爺,這麼多的文寶我們怎麼用啊,難道上路都帶着?”

“怎麼可能都帶着,你隨我去一趟京城的學堂。”

“哦。”張三應了一聲,也沒有多問。

穿過了京城的主道,向東走,便來到了城外的學堂。這裡是京城的貧民私塾,裡面有幾位先生,經常不收錢教一些年幼的孩童讀書。主要是因爲縣令比較摳門,所以這個學堂一直是缺東少西。文祥在之前的記憶裡,曾經就來過這裡學習。

很快,三輛馬車便來到了學堂的門前。學堂很舊,裡面院子不大,甚至還沒有文家的院子大,臨天走了進去,便看見幾位老先生在同一些孩子在講着什麼,周圍都是年幼的小孩,有些孩子身上還打了補丁,每個人手裡都拿着樹枝,在地上認真的寫着字。

忽然見臨天領着馬車過來,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爲首的先生走上前來。

“啊,國運詩臨天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不知臨天公子何事前來?”

臨天趕緊拱手作揖:“先生萬不可行禮,晚輩不敢當。晚輩之成就,多虧昔日先生教導之恩,今日特想起學堂物資匱乏,帶來了文寶筆墨,請先生收下。”

李先生聽了臨天的話之後,有點愣住了,但隨後有些激動道:“這麼重的禮,李某怎能接受?我無非就是曾經教過你幾天而已,這……”

臨天恭敬道:“老師莫要有負擔,昔日我曾經路過此地,見到先生對這些人有教育之恩,還有我最瞭解這平民學堂的困難。全當我可憐這些孩子,幫助一下他們吧。”

李先生欣慰的說道:“那,我便收下了,先替這些孩子感謝你了。這三輛馬車的東西。足夠用好久了。”

“那就好,過幾日,在下也要前往翰林院深造,臨走之前也算我對文縣近一些綿薄之力。”

“唉!你有這心便好,這沒想到。你竟能有今天這般成就,只是不知爲何臨天公子對於平民的私塾這般關注?”

臨天聽後也是無奈,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來的,所以便打了個哈哈,圓了過去。

“呵呵,我當年年紀尚小,所以可能心智不成,先生無需介懷,只是我自有沒有學過正是的書籍,所以知道民間的疾苦。今日時辰不早了。晚輩就此別過,望先生今後讓這幫貧民家的孩子也能考取功名!”

李先生有些感動道:“那我便不多說了,一路走好,若你參加翰林院職務堂,離開京城之時,我定領着這幫學生前來相送!”

臨天趕緊說道:“這倒不必了先生,我只爲了幫助孩子,以緬懷我昔日之情,無需任何感激。”

臨天說完,見到李先生沒有改變的意思。也就作罷。

回去的路上,臨天給張三叮囑了些事情,讓張三置備,順便讓他去收拾一下自己的東西。便分開獨自回了翰林院。

不過這一路上,臨天倒是很奇怪,因爲他明明看見王明進了書畫坊,可是不知爲何進去之後竟然沒有看到王明,臨天猜測他失去了內部的文寶齋,可是王明也是秀才。去裡面沒用。

臨天今天本來想給王明點顏色看看的,結果撲了一場空,也是無奈。

索性也不去想了,臨天加快了腳步,朝着翰林院走去。

其實臨天您並不知道,就在張三進到書畫坊的時候,王明便隱藏了起來,因爲他知道張三,也知道張三是臨天的人,本來昨天輸給張三很多錢,就已經很丟人了,所以王明不準備現身和他們自取其辱。

他很聰明的躲在角落裡,知道臨天離開,他也纔出來,結果臨天撲了一場空。

一轉眼,十月將盡,飛花雪舞,一陣濛濛秋雨後,京城的初晨,格外的爽朗,只是很多人都感覺除了不久之後的寒意。

京城的東邊城門口此時站滿了人,若仔細聽他們口中聊些什麼,便會知道,今天是個大日子,因爲京城很多的才子要走了。

彷彿這最近些日子裡的事情像一場夢,剛要看清,夢便醒了。一直默默無聞的臨天,如今也是,有人還在躊躇如何以後同臨天打好關係的時候,臨天已經在城門與衆人告別準備離開了。

就在前不久,臨天和拓飛參加了提前舉行的舉人考試,因爲今年的年底要舉辦進士考試,和翰林院的殿試,所以舉人考試只能提前。

臨天和拓飛自然不能錯過,而且自從上次被林天吸走了氣運的文家,也沒有再次出來挑事,所以臨天倒是很順利的成爲了舉人。

剩下的,就是等到年尾的進士考試就可以了,不過在這之前,每一個進士考試之前,都需要去一個遠方的地界當值數月,算作歷練,所以臨天你和拓飛便準備一同前去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倒是臨天聽過,也是一個文人的聚集地,那便是大玄國的晉陽地界。

傳說中的風雨聖人,晉陽伯牙子,伯牙書院便在這裡,臨天也是聽說過的,而且那本《四季風雨錄》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幾個月期間,需要文修歷練,和學習更多,是一個好機會,不過此次同行的人中,幾乎都是翰林院選出來的特殊名額,自然也包括文家三子,他們可能是通過了什麼人得到了一些消息,所以面前也通過舉人考試。

此時,京城的城門前站滿了人,就好像趙若語前往東洲聖院時得情景。

張三得意的坐在馬車上,享受着衆人羨慕的眼光,那天與臨天分開後,便花錢換了一輛更大的馬車,可以裝很多的東西,甚至裡面可以睡上幾人。

通過幾個月的培養,臨天太他張羅了很多事情,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賺錢的事情。所以還頗有收穫。此時他也開始穿的富態了起來。

“唉,真羨慕張三,這傢伙怎麼命這麼好,臨天公子偏偏看上這個人?”

“是啊。如果我能跟子就着臨天公子就好了,等以後臨天公子有了更高的文位,我也能沾沾光。”

“算了,誰不想啊,誰叫人家文會那日。敢壓全部家當賭臨天贏呢?”

拓丞相帶着京城的衆多大臣,來到了拓飛和臨天的面前。

臨天拱手說道:“拓丞相大人,這麼快就趕來了,晚輩還沒準備和你們告別呢,哈哈。”

“哦哈哈,臨天你不必如此,我等爲朝廷辦事,不能怠慢,這舉人考試已經結束,如今你和拓飛也都是舉人了。早點去覆命當職也實屬正常。”

“這段日子多謝拓丞相照料了,晚輩無以爲報。”

臨天拱手,又朝着送別的人們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很多事情我早已經忘了,過去便讓它過去吧。今日我臨天不論怎樣,還是一個不成氣候的舉人,是大玄的子民,無論從前如何,我都不會忘記各位的幫助之恩。”

徐翰林感激道:“臨天大仁大義,我等日後若還有說您不是之人。我第一個饒不了他!”

臨天拱手作揖,今日的離別可能都不知道什時候能回來,所以文祥並沒有爲難這些人,既然要去‘更高更遠’的地方。有些事情便不必理會。

“臨天,李某人帶學生前來相送!”就在這時,前方李先生帶着一幫年幼的學生迎面走了過來。

臨天上前拱手道:“李先生。”

“臨天公子,學生們都感激你的幫助,特來相送,望一路走好。”

“多謝諸位!”臨天感激道。

這時徐翰林前呵呵道:“哈哈。臨天你既然要遠去他方,不如走之前給我們這些人作一首詩詞如何,以做留念?”

衆人一聽,也都表示同意,這臨天可是國運詩的人,若是送一首給人瞻仰,那若以後臨天飛黃騰達,這文獻也跟着沾光。

臨天道:“大人莫要折煞於我,我何德何能讓京城子民瞻仰,您言過了。”

坐在馬車裡的‘張大人’突然說話了:“臨天,既然大家盛情,你便作首詩吧。”

這次的歷練帶隊,說來也巧,也正好是張大人。

臨天見張先生既然也發話了,自己也是不好在推脫,只是不明白爲什麼一直沉默不說話的張大人這時候讓自己作詩詞。

“那好吧,既然我文祥將要離別,今日我便作一首詩詞留給文縣,此詩留給李先生,若能得人們讚賞,便請表於文縣學堂。”

很多人聽後有些失望,本來他想着,臨天留下一首詩,自己便可以藉着官職的頭銜,把它據爲己有,說不定以後能成爲傳家寶。但現在,臨天一句表於學堂,直接破滅了他的願望。不過衆人在旁也不好表現的太露骨,只能作罷。

張三從馬車裡拿出了筆墨紙硯,這一套乃是臨天得了三甲后皇上賞賜的,據張大人說是好東西,今日第一次用,臨天提起筆,頓時有一種力量充斥全身,忽然感覺自己身上的氣運與這筆相連在一起。

臨天眼睛一亮,心中明悟道:“看來這筆不是凡物,竟然能連接氣運,這樣更能有助於寫出牽引氣運的詩詞。定然是文寶了。”

臨天閉目稍頓,過了一會,提筆在宣紙上書寫。徐翰林在一旁不由的唸了出來。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突然一道氣運從詩中飛出,黃色的光幕下籠罩着衆人,突然一種落日送別,馬兒蕭蕭長鳴的情景出現腦中。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氣運環繞,隨筆涓流,衆人仰慕詩意的時候,氣運黃光紛紛升騰,最後匯聚到了文祥的體內。文祥隨即提名《送友人》。

“一首離別之詩,境界開明,好一個文祥,又是一首‘大選典藏’!

此時,拓丞相出聲稱讚。周圍的人才緩過神來。

不用多說,這首詩定然也是‘國運詩之作’。

李先生激動道:“臨天大德,我定將此詩表於學堂之前,受文縣子民瞻仰,日後若能給臨天公子只能加些許氣運,也算沒有埋沒此詩。”

很多人惋惜的直跺腳,要是這首詩的手本給了自己,定是傳家之作啊,這功名詩若日後得名,那後人瞻仰習之,定是能借助此詩的氣運,強過別人數倍!

這首‘李白’的《送友人》,臨天自己也很喜歡。本來詩中本意是指送朋友遠去,但是這裡臨天比作自己,揮手遠去,落日馬鳴。

“諸位,時辰不早,晚輩這就上路了,後會有期!”說完文祥灑脫的轉身,上了馬車。

隨着張三提鞭輕甩,馬車緩緩地駛出了城門,向東方緩緩行去。自此臨天離開了京城,迎來了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又一次遠途。

臨天同張大人還有一位秦先生坐在馬車裡,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興奮,雖然遠方的路很迷茫,而且者認爲秦先生也不認識,但對於臨天來說,確實很感興趣的,因爲據說這位秦先生,是天子書院的人,只是臨天不知爲何,看不清此人的樣貌,只是似曾相識的人感覺。“

在這個世界,並沒有人知道這世界有多大,可能只有達到了這世界的頂峰,才能好好的看一看這世界的摸樣。

秦先生看着臨天忽然說道:“臨天,你可知道爲何方纔張大人讓你作詩?”

臨天之前也是疑惑,但是等他詩成之後便猜到了一點。

“晚輩猜測,先生一定是想讓我受到更多的氣運。”

秦先生點頭道:“恩,沒錯,這是其一,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你可知道,每個人的氣運,其實各有不同,當人們踏上文修這條路的時候,就會發現,冥冥之中人是有命數可尋的,氣運猖雄,則事事順義,氣運微弱,則命多波折。”

聽到這裡,臨天心中有了一些思緒,默默想到:“這氣運命數聽起來,就好像古代的神話一般,人命由天定,被人操縱。”

秦先生繼續說道:“每個文修之人都在積攢氣運,其實倒不如說這氣運是要溫養的,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發生變化,從而文修也能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功名詩詞便是受人瞻仰,若你能有許多的詩詞受衆人常年累月的瞻仰,那麼,你的氣運便會比別人更快的成長。”

臨天恍然大悟,原來秦先生讓自己作詩另有原因,主要是想讓自己得到瞻仰的氣運之力。

但是臨天卻不知道的是,讓人們心甘情願的供奉一首詩詞有多麼的難。

臨天不知道爲何這位秦先生上來就給自己講解這麼多隻是,只是臨天感覺,自己應該見過此人。

“晚輩多謝先生相助,若日後晚輩學有所成,定前來相報。”(。)

第391章 課堂第35章 最後兩人第96章 開運開始第353章 文比回憶第351章 文比第259章 懷疑?第55章 若語郡主?第336章 觀察靖楊第264章 胡說第384章 許久第93章 暗流涌動第175章 大人物們第394章 換書第37章 誰打誰的臉?第398章 掌櫃第231章 趕赴文會第256章 自己的評價第64章 詩賦第74章 拼了?第259章 只想問個問題第168章 灌海決心第385章 封賞第387章 約定記憶第203章 我會來,我娶你!第106章 目標那座山!第126章 月下嘆息第275章 紅妝一夢第172章 殿內遇故人第45章 說好聽的?第279章 鴛鴦?第59章 開考前夕第305章 雪廟的談話第175章 大人物們第198章 一品閣敘舊第102章 普通第294章 剩下的自己?第129章 獵國榜第128章 金沙路第218章 漫長的一課第117章 我說了算!第298章 發展第253章 回憶痛苦第252章 這就是開運?第42章 萬花樓第277章 無奈的看破第409 章 夢中的前幾天第24章 抄錄認知第337章 現狀第63章 風水降龍第352章 曾經的對韻第177章 神秘的第一第251章 到達滄州第355章 鳳兒姑娘?第112章 書評議論第159章 這就是琴意嗎?第229章 柳條文三第142章 大火的烙印第27章 挑釁第183章 又回到了原點第235章 國運固境?第144章 想飛的臨天第98章 運海第264章 胡說第138章 竟是他寫的!第288章 那日的考題第239章 開心的張三第394章 換書第398章 掌櫃第252章 滄州小住第197章 船到橋頭自然直第109章 大玄典籍第258章 普通的自己第94章 丞相府第169章 靜夜思第165章 九霄龍吟震玄京第362章 決心第131章 四聲琴音第291章 終於看到了!第406章 計劃第397章 書畫坊第215章 另外的方法第230章 衆人焦急第154章 國運詩成?第185章 靖楊提親?第263章 一夜之間第291章 終於看到了!第134章 又見王明第373章 原點?第210章 第一堂課第115章 曇花一現?第261章 回憶裡的密談第40章 固境詩第220章 準備賺錢第254章 自己的運海第255章 旁觀談話第36章 功名詩成第351章 文比第117章 我說了算!第110章 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