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吉的盾牌手很快的就推進到護城河一帶。早已經準備好的工程隊拿着沙袋和木板正在填平着護城河。而這也是德川家康弓箭手可以打擊的距離。
在長官的命令下,弓箭手們不停的從城樓上射擊着弓箭。但效果並不大,因爲秀吉的防禦做的很嚴密。盾牌手能阻擋大部分的箭矢射擊。而填補護城河的士兵也是訓練有素,他們可以矮身很快的把沙袋中的沙子倒在護城河裡然後撤退到工程器械的背後躲避。
在反覆試探了1個多小時後。護城河被一點點的填平了。而在填平護城河以後,秀吉並沒有着急的發動攻城,而是鳴金收兵了。
畢竟打了一個小時的高強度攻城戰,雙方都有些累了,需要休息。電影裡那種一鼓作氣拿下城池的事情在現實中並不多見。
留下了一些不多的屍體,岡本先頭部隊在盾牌手的掩護下,有條不紊的回到了大帳。
秀吉先是表揚了一下岡本的武勇,接着又宣佈了休息20分鐘後繼續進攻的命令。這一次進攻的換成了崛田下屬的部隊。所有的一切都被站在秀吉身後的團藏看在眼裡。但他卻什麼都沒有表示。只是彷彿一個透明人一樣的站在那裡。
在攻城戰這段時間內,豐臣秀吉已經沒有心情教育(虐待)自己的養子(團藏)了。這讓團藏的日子好過了一些。
秀吉第二次的進攻明顯比第一次要強度大。在第一波試探過後。城防上的防禦力度已經被摸清。說實話,小田原城的防禦有些讓秀吉吃驚。城頭上的弓箭手的打擊實在是太密集了。彷彿不要錢一樣的竄射的弓箭,這在以往的戰鬥中聞所未聞。
這種弓箭火力讓攻城戰進展很緩慢。最重要的是這證明小田原城的物資儲備非常雄厚。光是之前的一個小時,小田原城就一共發射了1萬多隻弓箭。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休息的時候,城裡居然沒有派人回收可以再次利用的箭矢。
這種豪氣的做法讓秀吉感覺有些不妙。以當前戰國時代的生產力,弓箭手的弓箭都是很節約的。一個優秀的弓箭手,只許射擊10只弓箭。而且還是弓箭隊輪流交替射擊,並不是一股腦的射擊。
但小田原城的弓箭手可不是這麼打的。他們的射擊從進攻開始就沒有停過。最重要的原因是,李苟的商隊在許多國家有工廠。甚至好些工廠是用查克拉鍛壓機打造弓箭的箭頭。
流水線的熟練工生產,更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用查克拉電池提供動能的批量工業化。這一切早已經讓李苟的物資生產力超過了這個時代許多年。
雖然都是冷兵器的戰爭,但是李苟內在上已經和封建時代的軍閥不一樣了。當攻城器械推進到城門之前15米的距離。德川家康準備好的鐵炮隊開槍了。
“砰砰砰”的火槍聲此起彼伏。一陣陣白色的硝煙在城樓上冒起。即使舉着盾牌也會被子彈射穿。只有躲到攻城器械後邊才能倖免於難。
幾個足輕蹲在盾牌後邊準備登上雲梯。但無情的彈雨在一瞬間就撕碎了盾牌。盾牌手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三顆子彈打中了身體倒下了。
“這是什麼東西?”無數的足輕士兵倒在了城門前。李苟的火槍可不是什麼前裝槍,而是後裝槍。這種槍已經把子彈和火藥一體化了。根本就不是早期火槍那種開一槍,拿一個棍子從槍管清理火藥的落後玩意。這東西已經接近八國聯軍打北京的火槍了。只是李苟還沒有研究出無煙火藥而已。
wωω★тt kǎn★¢O
看到自己麾下的部隊飛快倒下,豐臣秀吉果斷的再一次鳴金收兵了。這一波10分鐘的進攻,秀吉一共死了300多人。其中200多個是被密集的火槍打死的。這比之前1小時推進的死亡總和還多6,7倍。
回到大帳裡,看到崛田胳膊上的子彈打出的大洞,秀吉面色陰沉。練習刀術30餘載的崛田,被一顆小小的彈丸終結了武士生涯。從此以後,崛田再也不可能提的起刀了。甚至是誰廢掉的自己?崛田都不知道。
這種打擊對崇尚武士道的武士來說太嚴重了。不是死亡數不能接受。而是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混賬,敵人這種彈丸絕對是查克拉!德川那個傢伙居然違反了火之國公約!”一個和崛田關係很好的武士破口大罵着。接着更多的武士也附和着。所有人都在聲討着德川。
並不是崛田很有人緣讓大家義憤填膺,而是大家都知道一但這種彈丸普及開來。那他們這幫穿着鎧甲的武士就再也沒有了市場。
你辛辛苦苦訓練幾十年的刀術,結果對面一個農夫拿着一根黑棍子隨便扣了一下扳機,你就廢了。這換誰能接受?
這是既得利益集團和新興勢力的矛盾。雖然衆人不明白這種時代更迭的洪流,但衆武士都明白不能讓這玩意兒普及。否則他們的統治會不穩。
“大人,去木葉。我們找面麻真神主持公道!”一個武士跪下對着秀吉說道。
而豐臣秀吉聽到這裡也是從面色凝重突然間變得輕鬆起來了。沒錯,你既然敢不守規矩的用查克拉,那就別怪我打小報告了。
“好,派人去木葉!”秀吉說道。
…………………………………………
木葉村老李拉麪館
漩渦面麻正在品嚐着李苟新學會的毛細拉麪。和火影大陸的日式拉麪善用湯不同。
源自於蘭州的拉麪技術的拉麪更加註重面本身。日式拉麪中湯纔是主角。不同的湯在與面結合後會成爲不同的系列。
但蘭州拉麪卻自成一脈,它們從面這個主體物中入手。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拉麪技法。作爲戰鬥在第一線的情報工作者。李苟在這段時間內把地球上的蘭州拉麪技術,憑藉吃貨的記憶在一點點復原。
從學習這個世界的拉麪技術,到趕超師傅的自我創新。對於拉麪這門手藝的努力程度,說實話李苟比他下到訓練場訓練體術還用心。
當然功夫不負有心,雖然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做拉麪的高手。但開個飯館的手藝已經有了。
“嚐嚐我的毛細紅油牛肉麪!”李苟端着一碗麪興奮的放在了面麻的桌前。
“謝謝,(⊙o⊙)哇,看上去和頭髮絲一樣的麪條,好厲害!我開動了!”面麻夾了一口麪條吃到了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