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

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

早朝在喧鬧中開始,在寂靜中結束。

趙禎下達了旨意會嚴懲那些貪官污吏,坐事犯罪,徇私枉法的官員之後,就下朝離去。

沒過多久,等到中午的時候,早上的事情就已經傳遍了汴梁市井。

如今趙駿的名聲在官場中令人很是不爽,但在百姓心中,卻是漸漸傳播開來,甚至有趙青天的美譽。

因爲趙駿深知輿論戰的重要性,所以每次出手都是拿捏七寸,先通過范仲淹提供的證據扳倒開封府,又繼續深挖,抓了二馬。

並且在早上趁着韓億上朝的時候,直接派人前往三司衙門,將正在上值的韓綜帶走,然後迅速宣佈了他的罪證。

以往官員們還是維持着表面功夫,士大夫之間也互相彈劾,但往往都會流於表面,上奏罪責能輕就輕。

比如韓琦彈劾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人的時候,就是大事化小。

實際上經過韓琦查證,他們犯的罪包括貪污受賄,以及公器私用,科舉徇私舞弊,讓陳堯佐的兒子以及韓億的四個兒子全部中進士。

不過礙於朝廷顏面,韓琦只是向趙禎暗示了他們徇私舞弊的事,明面上彈劾的是他們爲官昏庸無能,沒有什麼政績。

正常來說大宋昏庸無能的官員到處都是,真按照這個罪名的話,那麼多在家無所事事,只知道領工資沒有差遣的冗官官員至少得被罷免一萬多人。

但偏偏這幾個人被彈劾昏庸無能,然後就被趙禎罷免。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庸碌無爲,而是犯了事,只是關乎朝廷臉面罷了。

趙駿就是利用這一點,大量宣佈罪行,掀起輿論攻勢,佔領道德高地。也算是倒逼着趙禎在輿論上被迫清除官場,整頓吏治。

這種情況下,韓綜被革職,在外地擔任知州的韓遠有皇城司的人拿着旨意前往捉拿,韓億本人也被迫上書請罪,被趙禎順勢免除了同知樞密使的官職,罷爲沒有實權的永寧軍節度副使。

一時間朝堂上下諸多官員心中慼慼,在這樣輿論的攻勢下,沒有人再敢冒着身敗名裂的風險再爲那些人開脫,使得原本朝野當中還想要從皇帝手中拿回權柄的人也少了許多。

明朝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前後殺了三萬多人,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後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爲顧問,結束中國兩千餘年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鞏固了自己的皇權地位。

趙禎這次也是通過“開封府案”,前後殺了一百多人,抓了一千多人。目前後續人員還在抓捕當中,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皇城司和開封府還會繼續清理餘孽。

雖然這件事的事態並未擴展到“胡惟庸案”的地步,但趙禎也順勢拿到了緝捕和審判權,並且一改從前對官員的寬容。

這在歷史上以“仁”著稱的宋仁宗趙禎一朝,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官員們下了朝後,各自回自己的衙署辦公,呂夷簡與王曾、王隨等相公也都回了政事堂。只是今日衆人面色各有不一,政事堂內寂靜得沒有人說話。

今日是官家的大勝,可卻是士大夫們的慘敗。官家加強了皇權,卻剝奪了士大夫們的權利,讓每個人的心裡都很不好受。

哪怕其實趙駿來之後,他們就已經想過這一天。但卻沒想到來得這麼快,也來得這麼突然。

“呂相!”

就在這個時候,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賈昌朝鬼鬼祟祟出現在政事堂門外,探了一個腦袋進來。

呂夷簡略微思索,還是起身過去,低聲問道:“何事?”

賈昌朝問道:“能否借一步說話?”

“慎言,慎獨!”

呂夷簡擺擺手,示意讓他回去。

賈昌朝見到他的舉動若有所思,就拱拱手離開了。

這些日子呂夷簡等三相三參皆深居簡出,少與其餘朝臣同僚打交道。

在以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最近夏竦、陳堯佐、賈昌朝、王拱辰、章得象、陳執中、劉元瑜、王德用、韓億、程琳等高級官員也嗅出了些味道。

韓億不讓韓綜聯合滿朝官員上奏,就在於呂夷簡等人表現得太反常了些,讓他這樣的人瞧出了幾分端倪。

結果今日朝堂上官家果然震怒,罷免了韓億,讓韓億心灰意冷的同時,不免有幾分慶幸。

恐怕要是按照兒子韓綜的意思,現在怕不止是罷免了,而是抄家滅族了。

官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令他如此性情大變?

賈昌朝等人摸不着底,就想來政事堂探探口風,但沒想到呂夷簡等人依舊不想單獨私下跟他們交談,他也就只好無可奈何地離開。

等在外面的其餘還有幾人,見賈昌朝無功而返,這些人便又聚在一起聊了幾句,長吁斷噓嘆息幾聲,各自散去。

而呂夷簡回到政事堂內,王隨就湊了過來,憂心忡忡地問道:“呂相,這可怎麼辦啊?”

他這一說話,就打開了話匣子。

盛度和宋綬也走了過來,都用一種擔憂的眼神看向呂夷簡。

呂夷簡以前在政事堂有一言堂的作風,以往是王曾與他互相鬥嘴作對,蔡齊和宋綬各自支持一方,王隨跟盛度看戲。

但如今遇到了大事,最後還是找呂夷簡拿主意。

歸根到底,以往最多就是立場不同,爭論也多是對一些地方施政安排的意見不一樣而已。

可現在都已經快到整個官僚士大夫階級的生死存亡階段,情況不一樣,他們自然也就只能想找一個能拿主意的人做出頭鳥。

呂夷簡又何嘗不知道他們的想法,自嘲地指了指自己道:“老夫一個保守利益集團,你來問我?”

王隨尷尬地笑笑,露出一嘴的老牙。

趙駿眼睛沒好的那段時間,除了宋朝歷代昏君以外,可是把宋朝的官僚士大夫也罵了個遍。

他們現在也成爲了范仲淹嘴裡的保守利益集團,隱隱已經走到了趙駿對立面。

“不管怎麼樣,這事還是得呂相拿主意纔是。”

盛度上前說道:“在趙駿慫恿下,官家日益苛責,頗有些肅嚴庭宇之像。雖說.這或許不是件壞事,但對於大宋來說,也未必是幸事。”

他說得比較委婉,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呂夷簡嘆息道:“有些東西別人可以說,可以做,我們卻不能,這就是執宰的悲哀。”

“是啊,如果說了,就與官家離心離德。如果做了,就與官家勢同水火。因爲官家不能讓大宋滅亡,我們更不能讓大宋滅亡。”

宋綬搖搖頭。

“誰都明白這些道理,可士大夫不能毀在我們手上吧。”

王隨雙手一攤道:“何況趙駿崇尚武力,主張打壓士大夫,提高武人地位,你們難道擔心不久之後,他可能會改革軍法,恢復漢唐兵制嗎?”

這句話說完,衆人就又陷入沉默,因爲這仍舊是個士大夫們的逆鱗。

宋朝畸形的抑武重文政策,來源於五代十國武人過於放縱的後遺症。宋朝建立,文人得勢之後,就不遺餘力地打壓,造成了宋朝武人卑微到骨子裡。

可趙駿是個武力崇尚者,主張恢復漢人的尚武精神。 如今他眼睛復明之後,眼看就一步步得勢,已經在打壓士大夫,再重用武人可如何是好?

場中無人說話,也無人再接茬。

呂夷簡坐回自己桌案上,低着頭看了會公文,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目光掃視,看到王曾同樣心煩意亂,將筆都扔在一旁。

每個人都沒有心情辦公。

官家今天的態度大變,讓所有人心裡都產生了危機感。

士大夫有如今的地位,是他們經過三朝爭取來的,現在趙駿的出現,卻讓官家有了別的心思。

眼看再這樣一步步下去,他們士大夫就得完蛋,誰還有心情辦公啊。

“唉!”

呂夷簡忽然長嘆了一口氣,環顧左右道:“老夫有個法子,可以延緩,卻不能阻止,你們想不想聽聽。”

“哦?呂相果然有計?”

王隨等人馬上精神一振,紛紛起身從各自的位置上走到呂夷簡面前。

就連老對頭王曾都把目光投射了過來,想聽聽他有什麼高見。

呂夷簡苦笑着搖搖頭:“也不算什麼計,而是讓事情回到它原本的正規上去罷了。”

“呂相到底有什麼法子,說來聽聽?”

王隨催促道。

呂夷簡看了眼四周,政事堂保衛森嚴,殿前司禁衛軍在門外守候。

原本政事堂有一些聽候差遣的下級官吏,如孔目、吏、戶、兵禮、刑等五房檢正、提點,現在全都被趕出去了,只留下幾個機靈的小宦官在裡面伺候着。

宋綬見他樣子,便會意地向不遠處的小宦官道:“伱們先出去吧。”

“是。”

小宦官們便退了出去。

雖說在政事堂搞密謀有點離譜,但實際上他們都知道一些東西瞞不過官家。

趙駿已經把宋朝的政治體系給官家剖析得那麼清楚,官家早就知道了士大夫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害怕失去的又是什麼。

隨口的幾句抱怨,官家如今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說不準就是故意給官家聽的。

不過現在的密謀事關趙駿,很多東西就不方便給外人聽,所以自然要小心行事。

等所有人都出去了,屋內只剩下幾個宰相,呂夷簡才低語了幾句。

“我們與官家之間,已經有了一層隔閡。官家要保證大宋不會被滅亡,那麼他就一定會倒向趙駿。”

“所以我們要保證士大夫不滅亡,就不能只想着讓趙駿融入士大夫,而是要士大夫儘量去靠攏趙駿,讓士大夫成爲趙駿改革手中的武器。”

“正如趙駿所言,不管任何政策,都離不開吏治。改革吏治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哪怕我們的門生故吏,子孫後人會因此遭殃,但官家心軟,若我們靠攏官家,靠攏趙駿,未嘗不能門蔭我們的子孫。”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就想錯了,現在的大宋已經不是從前。既然有了一條未來光明的坦途,就不能夠阻攔在這條道路上。那樣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換一個方式,或許能行。”

“我打算向官家建言,成立一個大宋統籌國家的部門,由趙駿擔任規劃,我們從中輔佐。由他爲大宋規劃未來的發展,統籌工業、商業、法律之類的建設。”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趙駿統籌國家大事,能管得了天下事嗎?”

“何況他一旦進入官場,少不得與所有官員打交道,只要方法得當,如此這般,至少保士大夫二十年不會有大事。”

呂夷簡說完之後,環顧四周道:“就是過幾年後,慶曆新政,興許亦能無恙。最多罷黜掉大量無能官員以及貪官污吏而已。這對於我大宋來說,不算壞事,也不算壞了士大夫根基。”

衆人聽罷,一個個頓時若有所思起來。

呂夷簡的意思他們聽明白了。

以前他們選擇的方式其實已經隱隱算半對抗。

希望將趙駿拉入自己陣營裡,讓他變成士大夫,從而防止他革掉士大夫們的命。

但趙駿顯然沒有這樣的意圖,哪怕他去參加了科舉,誰又知道這是不是糊弄他們的手段呢?

至少他並沒有按部就班地聽從他們的安排,也沒有老老實實地聽從他們的指導,而是不斷去忽悠皇帝,讓皇帝繞過官場給予他別的權柄。

那麼呂夷簡他們有什麼辦法嗎?

沒有辦法。

除非把趙駿暗殺掉。

但這樣無異於是讓整個士大夫階級和官家徹底決裂。

以如今官家對趙駿的重視程度,一旦真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到時候宋仁宗也要變成明太祖了。

所以呂夷簡他們不敢賭,也不敢真的與趙駿,與皇帝變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何況他們與趙駿相處那麼多天,知道趙駿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雙方真沒必要魚死網破到那個地步。

那麼。

既然趙駿融入不了他們。

他們,又爲何不能融入趙駿呢?

打不過,那就加入!

只要跟趙駿打好關係,雙方建立深厚的友誼,那麼很多話就能說開。

很多事情,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想辦法影響到趙駿。

將來即便自己不在了,看在他們的面子上,總不可能連老友的子孫後人都不照拂一二吧。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情世故?

只不過唯一的不同是,以前他們還有點高高在上。

即便趙駿是後世來人,他們更希望趙駿成爲他們的接班人,而不是凌駕於他們之上。

可相比於自身利益。

有的時候,放低姿態,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一時間,每個人的想法,都豁然開朗起來。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

(本章完)

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2章 嫌棄大宋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89章 大勢不可擋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377章 棄子攻殺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44章 茶商們第508章 萬國來朝(3)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50章 拗相公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09.第206章 決堤了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26章 玩遊戲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