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

北風拂過大草原上,輕輕吹過耶律宗真和李元昊的身邊,帶起了他們的衣角和披風輕揚。

這時正是傍晚時分,遠處太陽高懸,殘陽照着晚霞,日暮下絢爛的火燒雲彩掛在半邊天空,有大雁好像從南方過冬回來,在遙遠的天際如黑點般劃過。

夕陽下西夏與遼國的兩位主人正盤膝坐着,一邊吃着風乾的牛羊肉,一邊喝着遼國產的羊奶酒,談論着南方宋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李元昊手中依舊把玩着酒杯,擡起頭問耶律宗真道:“陛下覺得此人來自何處?”

“聽說宋國多次遠航海外,怕是來自遙遠的國家。”

耶律宗真說道。

“嗯,臣也是這樣想的。”

李元昊皺起眉頭道:“只是臣與見過很多國外之人,卻發現他們與漢人不同。”

“也沒聽說那趙駿是不是漢人,或許就是其它國家之人也說不準。”

耶律宗真說道:“何況自先秦開始,就流傳海外有長生不老藥,引得多少人出海,海外流落一些漢人也正常。”

“這倒也是,不過海外之國,有如此強大嗎?”

李元昊還是很詫異。

“誰知道呢?”

耶律宗真聳聳肩:“至少宋國是一直在出海,興許與這個有關。”

他們誰也沒有去想趙駿來自未來。

這畢竟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他們寧願相信趙駿是神仙下凡,都不可能想到趙駿來自千年之後。

“可惜啊,當初並未對此人太過重視,不然的話,趁他巡視天下的時候派刺客前去,或許能夠將他斬殺,也不至於讓今日我與陛下如此費神。”

李元昊搖搖頭,當初趙駿巡視天下的時候或許是最好殺他的時候,但如今就別想了,想在汴梁城裡刺殺趙駿,可謂是難如登天。

據說他出行的時候不僅有數百護衛在左右保護着,甚至還有大量的暗探死士跟在身邊,喬裝成百姓藏匿在附近。

一旦有任何舉動,頃刻間就有上千護衛。另外皇城司、左右二廂禁軍也會第一時間趕來馳援。

可以說要想在汴梁刺殺趙駿,除非有幾萬人馬。否則區區那麼幾個刺客,不管是靠近到趙駿身邊,亦或者是想半夜去他家裡,那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算了,不管是不是因爲他的緣故才導致宋國變得如此強盛,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應該想想怎麼對付宋國。”

耶律宗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扯太多。

但李元昊卻道:“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有推敲。陛下想想,若是趙駿來自海外,海外有強盛的器具,如果我們也能出海的話”

“你是想讓朕也組織遠洋船隊?”

耶律宗真眉頭就皺得更深了。

“不錯,以遼國的強盛,也許可以做到,如果能尋回一個像趙駿這樣的人”

“這事怕是行不通。”

“爲何?”

李元昊不解,他們西夏在內陸,別說海,連大一點的湖都沒幾座,所以組建船隊出海是不現實了。

所以他只能指望耶律宗真,畢竟遼國同樣擁有龐大漫長的海岸線。

但耶律宗真卻說道:“自七八年前起,宋人的船隊就橫行渤海,我也不是沒有組建過船隊,但出海之後,便杳無音訊啊。”

說着他擡起頭嘆息了起來。

大宋與高麗、日本之間的海貿做得有聲有色,遼國的硫磺全靠大宋商人從日本買來再轉手賣給他們,爲此他們必須承受高昂的費用。

耶律宗真怎麼可能不眼饞這個貿易利潤?

哪怕不是爲了賺錢,光與日本直接交易,讓那些宋人中間商賺不到差價,那也是省去了大筆國防開支。

可到了如今耶律宗真才發現自己天真了,宋人早就已經在海洋上建立起了強大的勢力,不管是軍事勢力還是民間勢力,都不是遼國能夠抗衡。

光船隻技術就遠不如人家,大宋能夠製造出龐大的海船,船上大炮都有三四十多座,而遼國的海船就小了許多,火炮威力也比不上。

所以耶律宗真曾經費盡心思組建的一支船隊,試圖穿過渤海和東海前往日本,卻最終失蹤在了海上,連一個消息都沒傳回來。

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組建的船隊很有可能被宋國消滅了。

只是這個年代又沒有遠程通訊能力,到底是不是宋國消滅的他也不知道。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哪怕是派人去責問宋國,人家宋國只需要回一句海上風險大,遇到風浪可能全船隊覆滅都有可能,他就無話可說了。

因而耶律宗真在這件事上吃了個啞巴虧,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組建過船隊。

“怕是宋國派人害的。”

李元昊立即說道。

“朕也不是不這麼想,可又沒有證據。”

耶律宗真無奈道。

“宋人真是陰險,如此他們牢牢控制住了海上,再無我們的容身之處。”

李元昊隨即說道:“但這是否也更加說明,海外不僅有無數金銀財寶,還有像趙駿這樣厲害的人物?”

“也許是,可宋國已經徹底掌控了海洋,朕已經無能爲力。”

耶律宗真很不想承認遼國在海上的失敗,可他又不可能真答應李元昊派人出海,哪怕是假裝答應都做不到。

畢竟如果李元昊把希望全寄託在他出海尋找像趙駿這樣奇人的事上,那麼李元昊就很有可能不再和他聯手直接和大宋開戰,每天幻想着來一個趙駿這樣的人幫助他們強大。

但耶律宗真是知道他做不到的,如此他們就只能慢性死亡,到最後大宋國力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恐怖,然後輕而易舉地消滅他們大遼。

所以耶律宗真只能回絕了李元昊,讓他徹底失去對海外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宋國。

“好了,不談這些了,先說正事吧。”

耶律宗真正色道:“你也知道,再這樣拖下去,宋國只會更強,我們雖然也在變強,可國力跟宋國比起來,差距有多大,你應該也有所體會。”

“是啊,我們的國力雖然也有所變化,但那都是宋國手裡撈的一點殘羹冷炙,又如何能跟他們宋國比擬?”

李元昊亦是感慨道:“我曾經派人偷偷去宋國邊境的營壘查看,他們營寨上擺的大炮不知道多少,光邊境外圍那幾十座軍寨的火炮數量就比我大夏一國還多,更別說他們後方的城池了。”

“河北亦是如此,朕也在燕雲佈置了很多火炮,可數量遠不及宋國。特別是他們的火槍,可謂是野戰利器。百丈外就能殺人,連普通鎧甲都抵擋不住。”

耶律宗真說道:“朕聽聞他們如今的火槍愈發厲害,而朕仿製的火槍.”

“陛下仿製了火槍?”

李元昊眼睛一亮,這東西上次的戰鬥可是讓他吃盡苦頭,如果遼國能仿製出來,那他也不用懼怕和宋國野外鏖戰了。

然而耶律宗真的話卻讓他失望了。

就聽到耶律宗真嘆息道:“朕仿製出來的火槍跟宋人的火槍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不僅裝彈速度慢,而且還很容易炸膛,還不如刀槍好使。”這也正常。

因爲耶律宗真不知道的是,火槍不僅是技術,同樣也是材料學進步帶來的產物。

工業革命以前,鋼鐵產量不足,火器就只能用熟鐵打造。

但熟鐵的堅固和耐用性遠不如鋼材,明清時期火炮跟火槍的炸膛率可以說是居高不下,以至於明清士兵寧願用冷兵器也不願意用這些東西。

而西方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有了成熟的鍊鋼技術之後,鋼材產量大大提升,用來做火槍和火炮的原材料就可靠堅固許多,炸膛率自然也就降了下來,帶動了火槍跟火炮的技術發展。

可以說很多科技產物其實還是因材料的變動而發生改變,同樣一把槍,哪怕不管是內部構造還是外部造型都一模一樣,塑料做的和鋼材做的完全就是兩個威力。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說材料學能夠改變世界的原因,如果《三體》裡汪淼研發的納米材料真能實現的話,也許未來太空電梯都不是夢了。

遼國和西夏都沒有趙駿提供的鍊鋼法,自然就不存在鋼鐵,跟大宋鋼鐵打造的火槍火炮比起來,差了何止一個檔次。

因而趙駿向來都不隱瞞火藥計數,甚至還把完整的火藥配方賣出去。因爲只有這樣遼國和西夏纔會大量購入宋國弄來的硫磺,間接爲大宋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唉。”

李元昊亦是嘆息了一聲。

“火槍怕是終究不如宋國,不過火炮也不會差太多。”

耶律宗真沉聲道:“如果能夠集中起來,打宋國一個出其不意,或許我們能夠把他們擊敗。”

“陛下是打算與宋國決戰了嗎?”

李元昊問。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閉上眼睛,仰天長嘆道:“若是可以的話,誰又希望賭上這不可捉摸的國運呢?”

如果不全面開戰,雙方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當宋國的鐵路修到宋夏與宋遼邊境的時候,那基本上也就是西夏跟遼國徹底完蛋的時候。

一旦大宋想對他們開戰,一兩天工夫人家幾十萬大軍和能夠供應軍隊的輜重就已經運到。

而他們的部隊還在後方趕來,物資還得押送很久。

除非他們把全國大部分兵力全都集中在邊境。

可那樣的話國內怎麼辦?

要知道遼國因爲龐大的地域而時常飽受着內部其他民族起義的壓力,女真人就不提了,草原上的蒙兀族、東北的渤海族、西北的金烏族等等。

國內一百多個民族,大大的小小成千上萬個部落,很多人都對遼國的統治不滿,想要掀翻他們統治的少數民族不在少數。

所以耶律宗真沒有辦法把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宋遼邊境,甚至全面開戰都得留一部分兵力在國內。

這讓耶律宗真非常難受。

但這也是無奈的地方,地盤越大,看似國力強盛,可也同時要付出地盤廣闊的代價。

李元昊自然也有同樣的煩惱。

西夏內部的部落雖然不像遼國那麼多,但也有很多其它民族。

甚至不止是党項、回鶻、吐蕃等部落,連西域漢人都有,一旦西夏兵力不能鎮壓,那麼他就一定會遭到反噬。

因此二人可謂同病相憐。

此刻聽到耶律宗真的話,李元昊深有同感道:“是啊,再拖下去,我們將萬劫不復矣。”

“此番我們在此會盟,就是要約定一個共同進退的章程,怎麼攻打,如何攻打,必須要商量出一個對策,不然也不至於朕親至於此。”

耶律宗真說道。

李元昊道:“臣倒是有一個辦法。”

“哦?”

耶律宗真說道:“說來聽聽。”

“宋人強盛,但他們卻也不怎麼主動進攻我們。”

李元昊說道:“我當初進攻青塘,在宋軍已經大獲全勝,而我國內空虛的情況下,他們並未趁虛而入,這說明他們自己也沒有把握滅亡我們。”

“嗯。”

耶律宗真微微點頭,當初遼國也是被宋軍大敗,但范仲淹也只是收復了涿州,卻沒有趁勝追擊拿下整個燕雲,或許宋國目前也只是表面強大,實際上對上遼夏心裡還是有些發虛。

“因而臣以爲他們現在肯定不會與我們全面開戰,甚至我懷疑他們應該是在等待國力更加強盛的時候,再出兵滅亡我們,眼下已經是我們最後的機會。”

李元昊說道。

這是他們自己的思維,以爲大宋是沒有十足把握滅亡他們纔不敢主動進攻,卻不知道是趙駿故意留着他們另有打算。

但這也很正常。

古人的思維有一定侷限性,他們可不知道什麼叫商品傾銷地以及原材料生產國。

若是知道的話,估計也就得視爲奇恥大辱了。

“但我們若是主動進攻的話,還是得碰一碰宋國邊境的硬釘子。”

耶律宗真說道。

“所以臣吸取了進攻青塘的教訓,不直接進攻宋國,而是聲東擊西。”

“哦?如何聲東擊西?”

“我以爲,宋跟青塘、高麗簽訂條約,勢必就得遵守,否則如何能服衆?”

李元昊說道:“看上次我與青塘之間戰爭就知道,他們西北主力都出動了,勢必要保住青塘,若是我們同時攻打青塘和高麗,宋國肯定會馳援,特別是高麗,宋國肯定會從海上出兵。”

“唔。”

耶律宗真微微沉吟着點頭。

李元昊趁機繼續道:“我們虛晃一槍,明面上是大舉進攻青塘與高麗,實則在邊境陳兵。一旦他們在我們邊境的兵馬被調走,他們那蒸汽火車還未修建,開封的兵馬短時間過不來,我們便能直接攻下他們的陝西與河北諸路,只需要繳獲他們在邊境的物資,拿他們的火槍火炮,未嘗不能與他們開封禁軍一戰。”

“唔”

耶律宗真眯起了眼睛。

這個策略。

好像有點意思啊。

第13章 朕要打死他!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133.第133章 報紙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80章 所見,所聞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65章 藉口有了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97.請假條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26章 玩遊戲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21章 第一堂課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33.第133章 報紙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349章 青塘城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75章 我要當狀元!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70章 島國?辦它!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65章 藉口有了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81章 無憂洞第23章 宇宙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