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

從睿思殿出來之後,趙駿就準備回政制院。

並非去處理政務,而是到了這個時間點就該去崇政殿了,得去把今天要論的話題整理好,在會上闡述一下。

其實到了如今這個歲月,崇政殿的常例會議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太多好說的了。

畢竟已經說了快十一年,該說的都已經說得差不多。

包括對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數理化科學普及,甚至對趙禎呂夷簡他們的冷嘲熱諷,都已經沒有什麼可聊的。

至於大宋笑話,到了他這個位置,再多對大宋的恨鐵不成鋼,也早已經慢慢消散。

罵也罵過,打也打過,早就成爲過去式。總不可能在趙禎他們及時改正,願意支持他推動改革的情況下,還時常出言挖苦辱罵吧。

那不太現實。

所以現在大家聚在一起能說的,差不多也就是目前大宋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政策的延伸預測。

甚至這些都算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大家能夠每天有時間在一起聚一聚。

因爲誰都知道,隨着王隨、盛度先後逝去,呂夷簡和王曾的身體越來越差,恐怕最多也就近一兩年的事,乃至更短也有可能。即便沒病逝,也該退休。

真正到了這個時候,什麼黨爭、仇怨基本也就散得差不多,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總歸是有那麼一絲懷念。

踏入院內,屋子裡只有呂夷簡、范仲淹、晏殊、張士遜、李迪在。

王曾最近又請病假了,是消炎藥治不好的病,太醫那邊的意思是如果好好休養,也許能抗到明年,但若是再操勞的話..

呂夷簡這邊也只是在強撐着身體。

蔣堂、賈昌朝、蔡齊、宋綬幾人各自有別的事情,估計待會才能回來。有的去各部開會,有的去拿今天會議的文件,還有的乾脆就是上廁所去了。

趙駿跟屋內的幾個人打了聲招呼,就回到自己辦公桌上,把今天準備跟趙禎報告的公文稍微整理一下,等衆人到齊就準備前往後苑。

上廁所的宋綬先回來,也回到自己桌上整理文件。接着是去禮部拿公文的蔡齊——如今已經是六月,馬上八月就要秋闈,禮部和教育部現在正在着手今年科舉的事情。

正在這時,刑部侍郎範鎮來到政制院,向李迪上交了一批公文。

李迪兼職刑部尚書,刑部是司法部,負責制定法律,但同時名義上也是法律事務中最高部門。

所以像全國各種死刑判決都要李迪過目,如果發現有問題或者案情不清晰不確鑿的地方的話,就要大理寺和檢察院發還重審。

想來今天的公文大抵就是覈准最近一批的死刑名單。

李迪接過公文掃了一眼,笑着對趙駿道:“漢龍,猜猜這一批是什麼?”

“能是什麼,夏竦那邊有結果了?”

趙駿反問。

既然是刑部的公文,那大抵就是覈查死刑公文。

而能讓李迪問自己的核查,除了這件事以外基本就沒別的案子了。

“什麼都瞞不過你。”

李迪打趣了一聲,就把公文遞給他道:“經過兩個多月的探察,夏子喬擬定了第一批證據確鑿的名單,達五百多人。”

趙駿接過來認真看了一會兒,微微點頭道:“夏子喬還是靠譜的,行事雷厲風行。”

犯上作亂者一萬多人,但趙駿要求依法辦事,抓大放小,懲處那些作惡的地主,放過那些沒怎麼作惡,還算良心的地主。

這個工作量肯定不小,得一家一家查。

夏竦親自操辦,在兩浙路到處走訪調查,通過蒐集的罪證加上這些人有煽動作亂的嫌疑,數罪併罰,光地主就要被執行約八十餘人。

其他四百多人是犯案的隨從,有些是手裡人命案子,有些是仗着地主家的勢力魚肉鄉里爲非作歹,還有些是在杭州騷亂事件當中縱火搶掠傷人,予以重處。

這些就是第一批上報過來進行死刑審覈的犯人,之後肯定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

再加上其餘坐監、流放、杖責、沒收財產等等,最輕都是罰款。作亂的一萬多人,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如此一來彰顯朝廷攤丁入畝的決心,二來也能夠向世人表達朝廷依法辦事、依法治國的態度,不至於不根據他們所犯罪行,一律處死,惹得民間非議。

雖然很難通過一件事情就能改變人們心裡的印象,因爲樹立好的形象往往需要很多年的努力,而好形象的崩塌卻只需要一件錯誤的判決。

但不管怎麼樣,有些事情還是必須要去做。否則如果百姓都不相信朝廷公正,那麼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又能去相信誰?

“看樣子今年年底之前兩浙路的風波就能平息了,江浙地區的地主最是刺頭,其次就是川蜀的豪族。”

趙駿沉聲說道:“這殺雞儆猴的效果出來,想必天下地主們也該安分一些。攤丁入畝和徵召勞力的決心還是要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這是強國的國策,決不能更改。”

說着他又對衆人道:“我聽說川蜀的豪族還依舊維持着原來奴隸制度那一套?不僅隨意打罵家中佃戶、地客,甚至還插手干涉他們家中的嫁娶喪事?如此下去,朝廷的威嚴何在,法度何在?”

來了來了。

剛開始對江浙地主殺頭,又要對川蜀豪族下手。

衆人互相對視,不過這裡也沒有蜀中人,跟川蜀豪族也沒什麼瓜葛,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范仲淹說道:“這事我也聽說過,主要還是巴西與巴東之地較多,那些地方羣山環繞,道路交通難行,朝廷的法度不到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唔”

趙駿一想也是,道路確實是個老大難題。

巴西和巴東就是後世四川達州到巫山那一帶,位於巴山西側和東側,典型的山多地少,交通在後世都是個大問題,更別說古代。

當地百姓與世隔絕,被地方豪族控制,地位堪比農奴,朝廷想要解放他們,難如登天。

“那這件事就先暫放吧,等以後再說。”

趙駿搖搖頭說道:“不能一拍腦袋做決定,爲難地方官府。”

衆人就沒再說什麼了。

過了一會兒,賈昌朝也從工部回來了,他進門就對趙駿笑着說道:“漢龍,晌午去看了水泥廠,怎麼樣?”

“還行,有了蒸汽機後,產量和效率都提上來了。”

趙駿笑着迴應道:“劉廠長還擔心現在產量提得這麼多,民間又沒有人對水泥感興趣,一旦朝廷不再給他們訂單,廠子恐怕也要倒閉呢。”

“呵呵呵呵。”

衆人都笑了起來,作爲對後世有認知的人,他們自然知道眼下的情況只是暫時的,一旦真正建設起來,水泥廠恐怕需求遠超現在百倍千倍萬倍。到時候這國營水泥廠的訂單恐怕得接到手軟,那廠子的眼光還是窄了點。

這時晏殊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對他說道:“漢龍,你開放了蒸汽機貿易,允許民間商賈購買,會不會被遼人.”

“不會的。”

趙駿搖搖頭:“現在能買得起蒸汽機的,哪個不是大宋最頂尖的富豪,這些蒸汽機都是有數的,他們敢轉賣到遼國去,怕是沒過過抄家滅族的癮。”

說着他又笑道:“而且你們還不知道什麼叫技術壁壘吧。先不說這玩意兒對沒認知的人技術難度有多大,單說橡膠就只有咱們有,他們哪怕能想辦法搞到一臺蒸汽機,突破技術壁壘,也沒有原材料啊。”

關於蒸汽機流入民間趙駿並不擔心,事實上他必須要推動蒸汽機走入民間。

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民間商業主觀能動性,讓民間的商賈大量興辦工廠,讓資金流入到動力科研中來。

否則光憑國營企業在推動,蒸汽機就會被國營壟斷。

而國營的缺點就是這樣,一旦壟斷的話就會變得僵化、不思進取,到最後就徹底陷入到那種守舊不願意發展的路徑依賴中去。

所以需要民營企業這條鮎魚來推動科技的發展。

至於遼國會不會趁機想辦法弄到一臺蒸汽機,從而進行研發,這一點趙駿自然也早就考慮過。

首先是原材料問題,遼國沒有技術和原材料。

其次就是蒸汽機本身。

現在賣出去的機器都是有數的,只有大宋最頂尖的商賈纔有資格購置。

何況蒸汽機動則數噸重,唯一的辦法就是走船運出海送到遼國,但先不說能不能運出海,就算是出海了,以大宋在海上的力量也基本不可能抵達遼國境內。

因而趙駿絲毫不擔心這些。

“咦,差不多也到時間了,馬上要去崇政殿開會了,蔣堂怎麼還沒回來?”

范仲淹不由得納悶。

蔣堂爲人剛正,最是守時,這不像他的作風。

不過范仲淹話音剛落,那邊門外蔣堂就跨步進來,非常嚴肅地說道:“諸位,出大事了。”

“什麼事?”

衆人頓時警覺起來。

能放在政制院稱爲大事的,要麼是像兩浙路地主鬧事那樣的大案,要麼是全國性大範圍天災,亦或者哪裡出現造反起義,最後就是遼國和西夏打過來了。

蔣堂肅然說道:“剛纔我來的路上,遇到了進奏院六百里加急公文,十餘天前,李元昊突襲了青塘,唃廝囉重傷,生死未卜。”

“什麼?”

衆人大驚失色。

晏殊詫異道:“李元昊是怎麼突破到青塘的?”

正常情況下,到青塘最好的道路就是走卓囉城,但走卓囉城南下東面是蘭州,西面是湟州,怎麼樣也不可能直接殺到青塘啊。

“是翻越祁山過去的,他們忽然出現在了青塘北面,唃廝囉猝不及防,被打得大敗。”

蔣堂沉聲道。

頃刻間所有人的眉頭都緊皺起來。

青塘一直是大宋最堅定的盟友,雖然趙駿一直想吞併青塘,順勢再奪回青藏高原,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後世我國版圖。

然後在到下一代成就中華秋葉海棠歸於一統。

但畢竟不是眼下。

因爲青塘堅定地站在大宋這邊,讓大宋是沒理由對盟友下手。再加上以如今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還很難完成對青藏高原的收納。

所以這件事可以延緩很多年,也許要到趙駿年老,青塘之主已經不再是唃廝囉,是他兒子董氈的養子阿里骨的時候。

阿里骨是個反骨仔,他暗殺養父董氈的親生兒子,奪取青塘政權,然後徹底與宋朝交惡,聯合西夏攻宋。

到了那時大宋就有理由和藉口處理他。

當然那個時候西夏還存不存在都不一定,很大概率西夏都已經沒了。

但只要阿里骨敢暗殺董氈親兒子篡位,大宋就有理由出兵,當時候不承認他青塘之主的地位,從而順勢將青塘收納,這樣就不算背棄盟友。

可沒想到此時青塘就幾近覆滅了,就連唃廝囉都受了重傷,不知道是死是活。

“漢龍,伱覺得呢?”

呂夷簡忽然問趙駿。

趙駿明白他的意思,搖搖頭道:“現在並不是奪取青塘的好時機,但形勢如此,只能順勢而爲。”

“你的意思是?”

“看看唃廝囉的情況吧,若是死了的話,就爲他報仇。若是沒死,當立即醫治,先走一步看一步。而且還要看看現在青塘的形勢,如果李元昊已經徹底覆滅青塘.”

“嗯,知道了。”

呂夷簡點點頭。

他們的意思其實大家都明白。

范仲淹眯起眼睛道:“李元昊這是瘋了嗎?居然在這個時候對青塘忽然出兵,難道就不怕?”

“別忘記我跟你們說過的,他們只會越早動刀兵,除非遼國和西夏的高層都是傻子,否則就不會看不出來大宋與他們之間的差距會隨着時間而越拉越大。”

趙駿從桌子後站起身,也沒再管今天的其它文件,說道:“走吧,先去官家那。這次我懷疑李元昊突然行動,絕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衆人也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便都站起身出來,向着崇政殿的方向而去。

相比於向官家彙報每天的政務,顯然這件事情重要得多。

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347章 梟雄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50章 拗相公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65章 藉口有了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47章 梟雄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81章 無憂洞第16章 靖康恥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61章 謀西域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515章 大授銜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70章 島國?辦它!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89章 授銜評級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