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茶商們

第44章 茶商們

大宋的經商環境在古代封建社會可謂獨樹一幟,其中又以汴梁爲最。

汴梁有四條河流,皆是運河。自西向東南爲汴河,古稱通濟渠,是隋朝開鑿的大運河中重要一段,上游至武陟黃河相連,下游與淮河貫通然後通向江南。

從西南流進汴京的是蔡河,沿水路可以通向現在的河南南部。五丈河則從開封西北入、東北出,北方物資交易大多通過五丈河進行。還有一條河叫金水河,起貫通其他三條河流的作用。

四條河中,漕運最繁忙的無疑是汴河,有宋朝生命線的美譽。江南是天下最富裕的地區,每年通過汴河運往汴京的稻米達到了五百萬石,佔總量的八成以上。

除了基本口糧外,汴河上往來穿梭的船隻上還載着布帛、茶、鹽、金屬、羽毛、膠、漆等物資,經營這些貨物的除了官府就是商人。

此刻通濟渠水上百舸爭流,將船隻紛紛駛入虹橋碼頭,無數買賣的貨運船來來往往,碼頭上的工人進進出出,來往倉庫的馬車好像就沒有停歇過,船伕的吆喝聲、縴夫的吶喊聲、商人的呼喝聲此起彼伏。

岸上就又是另外一幅場景,茶館飯店林立,商鋪鱗次櫛比,招牌隨風輕搖,街面上各種各樣的擺攤數不盡數。人們有的在茶館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的在飯鋪進餐。水裡船隻雲集,岸上人煙稠密,共同構造了這繁華一幕。

當田家的商船抵達虹橋碼頭的時候,原本在茶館裡喝茶的幾個富態中年人便紛紛起身,遠遠地觀望着。

汴河上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在《清明上河圖》裡有過它的身影,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田家的商船就停在虹橋邊上,被縴夫們拉進停船位置。

隨後船上就緩緩下來幾個穿着綾羅綢緞的商人,爲首的大概五六十來歲,體型乾瘦,身上只是穿着普通黑色絲綢長衣,但卻沒有人敢小瞧這位。

因爲他是田昌,江淮地區最大的茶葉老闆,天禧年間某次行茶,他從揚州運了二十萬斤茶葉送到汴梁來,震驚整個東京。

雖說那次他被宰相李迪整得挺慘,但也因此名聲大噪,交錢保命之後,田昌就與汴梁以及江淮等地十七家大型茶商一起組建了茶行,在整個汴梁的茶葉交易市場田家茶鋪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眼下正值茶葉上市的時節。

春茶在驚蟄一月之後,尤其是以清明前最佳,此時田昌就會在揚州、江淮等地收購茶葉,然後立即開始蒸制,等團好茶之後,就會馬上打包上船,運到汴梁來。

所以從三月中四月初採摘出茶,再到團茶,然後再經過一個月的運輸,剛好五月中的樣子,新鮮的茶葉就會抵達汴梁茶葉交易市場。

此刻田昌施施然下了船,管家則留在船上與船下的碼頭工人開始對接,大部分護衛也都留在船上維持秩序,他則只帶了七八個護衛登上碼頭臺階,準備先去樊樓吃個飯。

結果還沒上街,迎面就有幾個人走了過來。

“田兄!”

“哦?”

田昌看着他們,納悶道:“周兄、王兄、李兄、鄭兄,今日怎麼有閒工夫來找老夫了?”

這幾個富態中年人也都是各大茶商當家的,跟田昌組建了茶行。

不過同行之間畢竟有利益相爭,雖然他們一起建了茶行維持了茶葉市場混亂的秩序,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的關係就非常好。

所以見他們迎了過來,田昌還是頗爲不解。

衆人互相對視,隨後周家茶鋪的周雲升就說道:“確實是發生了一些事情,田兄還不知曉吧。今日我等做東,一起去樊樓邊吃邊說。”

“好吧。”

田昌看他們表情比較凝重,就意識到可能確實是出了大事,便跟了過去。

一路上田昌都在想到底是出什麼事了。

茶葉是一個受波動比較大的市場,有的時候朝廷一個新政策,油、米、鹽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或者某茶葉產出地發生天災,都有可能影響到茶葉的價格。

周雲升他們過來,很有可能就是今年出了什麼大事,影響了茶葉價格,所以過來找他商議市場定價的事情。

只是讓田昌沒有想到的是,涉及的事情與茶葉價格無關。

一行人很快到了樊樓,汴梁頂級酒樓有七十二家,尤其以樊樓最甚,傳聞背後有大宋皇室的影子,因此成爲了汴梁最繁華的酒樓。

樊樓非常浩大,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有三層相高、五樓相向、珠簾繡額、燈燭晃耀、飛橋欄檻、明暗相通。整體建築高低起伏,檐角交錯,各樓層有廊道相連,富麗堂皇。

茶商們早就在樊樓訂了位置,在進入包廂之後,各路美味佳餚很快就送了上來,周雲升幫田昌倒上一杯酒,田昌見他態度擺的那麼低,十分不解道:“到底出什麼事了。”

“這”

衆人互相對視,周雲升才緩緩開口道:“田兄還不知道,朝廷又要實施見錢法,李相公召我等去了太府寺相談,言稱以後若想得到茶引,就必須多運糧草至邊境。”

他的話一下子打開了衆人的話匣子,另外一位王家家主王敏愁眉苦臉地道:“田兄你也知道,我們比不得你家大業大,多靠邊關多虛估一些貨物,才能養家餬口。而且今後不僅沒了虛估,這茶葉也得多勞多得” “是啊,這不是要了我們的命嗎?運送糧草至邊關,本就耗時耗力,花銷極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虧損。若是虧損一些也無妨,能拿到茶葉也好,但茶葉這個東西,誰能說得準呢?”

“茶葉價格今年看似波動不大,但我們要想拿到茶引,就必須今年運糧去邊關,明年才能拿到最好的春茶。萬一明年價格有所起伏,我們可能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

“田兄,這次你得幫幫我們啊。伱認識不少達官貴人,在上面能說得到話,若是你能幫忙的話,這個恩情我們一定會記下來,大家說是不是啊。”

“是是是,田兄,你說句話啊。”

衆人七嘴八舌。

田昌皺起眉頭,沉默不語。

世人只道茶商們勾結邊境官吏,在吸大宋朝廷的血,卻不知道茶商們也不好做。

因爲茶葉市場波動比較大,比如說今年某地發生了天災,朝廷發賑災米過去,那麼汴梁的米價就有可能上漲,造成茶葉的價格下跌。

還有江淮漕運運河一個堵塞,運鹽船、運米船傾覆或者遲來汴梁一些日子,都有可能讓茶葉市場接近崩盤,無人購買。

茶葉再好畢竟也不能和食物相比,相對於生活必需品,茶只能排在米、鹽、油之下,遠不及前幾者重要。

所以茶商們看似賺得盆滿鉢滿,可受限於最近幾年天災不斷,米價上漲,茶葉不好賣等緣故,茶商們日子也每況日下,很多人全靠吸朝廷的血維持奢華的生活。

現在朝廷不讓吸血了,收入銳減,萬一明年市場再來一次波動,可能就有不少茶商要破產。

因此這些人就紛紛聯合起來,希望一起反對新政的實施。

然而田昌卻不太想摻和這事。

因爲他是汴梁,乃至全國最大的茶商,爲了增加客戶的黏合度,田家茶鋪甚至還有商標。

凡田家茶鋪批發出去的茶葉包裝上都畫有一個圖標,方框裡一朵嫩綠的茶葉,茶葉的形狀像個“十”字,組合起來便是田家茶鋪的“田”。

有如此大的名氣除非整個大宋沒人喝茶了,否則他就不可能倒閉。

所以別人需要靠吸朝廷的血賺更多的錢,他不需要,以往田昌給邊境運糧,都是運最多的糧食,拿最多的茶引,虛估多賺的錢,能賺就賺,賺不到也無所謂,他不差這三瓜倆棗。

而且最重要的是田昌深諳一個道理,那就是民不與官鬥。

他是江淮人,前段時間聽說亳州知州郭承祐囂張跋扈,盯上了亳州富商張家的唐代名畫,就設計把張家弄得家破人亡。還有杭州知州孫沔,直接強搶民女,捏造罪名誣陷富商許明,姦污人家的妻子。

早年間田昌就被李迪整治過,雖然這些年來田昌結交了不少達官貴人,也在太府寺買了個虛職捐官,但和人家真正的高官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因此田昌其實不太情願爲商行的人出頭,去頂着官府的壓力反對新政的實施。

但現在如果拒絕的話,說不好可能會讓全汴梁所有茶商排擠,就算他是最大的茶商也架不住羣起而攻。

所以面對衆人的詢問,他猶豫片刻,只能委婉地說道:“這件事情我還不瞭解具體情況,容我先去找太府寺王判事問一問。”

太府寺執掌官營茶葉,旗下有交引庫、茶庫,可以說是茶商們的命脈部門,也是打交道最多的部門。

茶商們都聽說田昌與太府寺的官員們交情甚好,一時間喜上眉梢,紛紛感謝。

“就有勞田兄了。”

“田兄若是出面,想必就能一帆風順。”

“以後田兄但有驅使,我等即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衆人紛紛恭維。

而面對他們的吹捧,田昌只是苦笑了一下,用筷子架起了一塊肉放進嘴裡,往日的美味在這一刻如同嚼蠟。

他哪認識什麼頂級高官哦,這次恐怕是無能爲力了。

求求你們了,讓我在新書榜多呆幾天吧。這幾天先恢復雙更,到七八號就單更,因爲10號下新書榜,下了新書榜就爆更。求追讀啊,繼續追着,千萬不要放棄。

(本章完)

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424章 設趙禎獎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93章 解試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60章 慶曆十年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45章 內燃機?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81章 無憂洞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