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內燃機?

第445章 內燃機?

“蔡知司,知院來了。”

韋煥之見到蔡質還在機器面前敲敲打打,便上前提醒。

然而蔡質好像沉浸在其中沒聽到。

直到旁邊的工人推了推他,這才讓他回過神來,然後回頭看向衆人,露出一張沾染了油污的臉。

他看到趙駿,先是一臉驚訝,隨後又想起了什麼,連忙扔下手中的錘子,咧嘴一笑,露出白色的上排牙齒,拱手道:“下官見過知院。”

“蔡知司可比上次見的時候黑多了。”

趙駿扭過頭對衆人打趣道:“以前的白面書生,如今卻變成了黑臉的張飛。”

張飛的具體模樣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但隋唐時期流行水上木偶戲塑造形象,就漸漸有了大鬍子老粗的原型。

比如李商隱就在詩裡寫“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之後到了宋朝說書漸漸流行,形象更加立體。直到明朝《三國演義》,就算是徹底成型。

所以張飛的形象不是到明朝纔有,而是隋唐、宋元慢慢有了口口相傳的故事,之後羅貫中加以彙總改編,纔有了四大名著。

這一點不止是《三國演義》。

《西遊記》當中的孫悟空形象也是如此,從漢到南北朝就有猿猴傳說,當時人們的故事裡它還只是一種半人半獸的怪物。

到唐朝時期這種形象和傳說細節更加豐富立體。

如唐朝傳奇小說《補江白猿傳》,裡面的猿猴就有文化、能法術、會武功、可飛行,甚至還有金剛不壞之身,自此把以前的妖怪形象增添了幾分神性。

到了宋代,孫悟空的原型就基本出現,被人稱爲猴行者。

廣泛流傳的故事內容是猴行者因搶強民女或者偷東西吃,被神仙降服,然後改邪歸正成爲神靈。

並且這一時期又流行起了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傳說,於是猴行者的故事又變成了它早年偷吃蟠桃被貶下凡,最後護送玄奘西天取經。

甚至宋朝人根據當時普遍認知的猴行者有“金剛不壞”“上天入地”“變化多端”等神通,還杜撰了它被唐太宗敕封爲“鋼筋鐵骨大聖”的說法。

之後到了元朝的元雜劇裡,孫悟空的形象就差不多已經完善。等到明朝吳承恩寫了《西遊記》,就有了後世我們熟知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所以四大名著裡除了《水滸傳》和《紅樓夢》以外,《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其實在唐宋就已經有了雛形。

趙駿說蔡質是黑張飛,就來源於唐朝水上木偶戲以及宋朝說書人的形象塑造。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趙駿開玩笑,大家也哈哈笑兩聲表示這很好笑。

蔡質笑道:“下官雖然是公司知司,但上面揹負着朝廷的期望,下面有那麼多工人要吃飯,又怎麼能只呆在衙署坐享其成呢?”

他說着又想起了什麼,找補道:“之前上面說知院要來,下官本來是要去迎接的,可沒想到這東西出了問題,就一直在修,結果就忘了這事,還請知院恕罪。”

“說得好。”

趙駿聽到他的話,豎起大拇指道:“朝廷就需要像蔡知司這般埋頭苦幹的官員,我又怎麼會怪罪呢?若天下官員都是如此,何愁國家不能興旺。”

“下官慚愧,只是盡守職責而已。”

蔡質忙道。

趙駿轉過頭看向那機器,問道:“好了,來跟我說說,這是什麼?”

“這是下官與幾名工人一起研製的蒸汽機。”

提起這機器,蔡質一下子來了精神,指着那機器說道:“知院請看,朝廷弄了很多蒸汽機來鋼鐵廠,這些蒸汽機經常會有壞的時候,下官就想着研究一下內部構造,於是拆了幾臺蒸汽機。拆了之後,下官驚訝於其中之精密,於是就潛心鑽研了數年,去年忽然有了想法,便研製了這種機器。”

他介紹道:“這機器體型會小許多,內部構造與大機器也完全不同,下官在這個位置。”

說着敲了敲那機器的上面外壁道:“這個位置是機器心腹,下官在裡面做了一個空心設計,下面做了一個塞子,然後這裡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當蒸汽進入其中的時候,會推着下面的塞子不斷轉動。”

“還有這個位置,下官弄了一些彈簧,它們會隨着氣體的流進流出而上下起伏,這樣吸氣,往下壓,再往上升,排氣,形成了一個連貫循環。”

蔡質在機器上下兩端四處摸索指點,由於外面是鋼鐵,裡面怎麼個設計完全看不懂,自然也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趙駿傻傻地站着,很想說蔡師傅,別念了別念了。

可他也只能一邊雲裡霧裡,一邊硬着頭皮裝作聽懂了的樣子點點頭說道:“然後呢?”

“然後塞子會帶動下面的槓子,連着外面的轉盤,轉盤又有鋼軸,下官就在想如果在外面裝幾個輪子,那是不是就可以帶着跑了。”

蔡質比劃了一下道:“就像火車一樣,只不過它比火車要小很多,但使用起來應該會更加方便。”

好嘛。

這下趙駿聽懂了。

蒸汽汽車?

這玩意兒不會就是內燃機吧?

趙駿瞪着眼睛道:“你能具體說說它怎麼運作嗎?”

“很簡單啊。”

蔡質拍了拍機器的中間位置道:“就是利用蒸汽推着下面的塞子往下落,塞子連着的槓子就會動,等蒸汽被排走了,塞子又會升上來,再推進蒸汽,塞子再落下去,再排出蒸汽,它再上來,就像人呼氣、吐氣一樣。這一吸一吐之間,就能迸發出力量,從而帶動外面的輪子轉動。”

“衝程?”

趙駿試探性問道。

“什麼是衝程?”

蔡質一頭霧水。

他們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命名,只知道籠統地介紹機器的運轉方式。

至於什麼“運動”“壓縮”“做功”“衝程”之類術語,根本不知道。

“沒什麼。”

趙駿扶額,感覺頭皮好癢,要長腦子了。

他想起了初三物理課。

隨着蔡質的講解,他腦子裡居然浮現出了早就快忘掉的初三物理第一章機械能的知識。

隱約間回憶起來,這好像就是機械能當中的壓縮衝程。

可惜他初中的時候數學化學物理水平就很一般,高中就文理分科去了文科班。

而且高中數學也學得不怎麼樣,高考文科數學那麼簡單才考96,全靠文綜語文和英語拉分纔去的人大。

要是初中數理化知識再加把勁,好好認真鑽研一下,又怎麼可能現在纔想起這點知識點,甚至還是一知半解,聽得不是那麼明白呢?

“我不知道什麼是衝程,但我就知道它能夠帶動鋼軸就行,裡面的氣體會讓下面的軸動起來。”

蔡質說着嘆道:“唯一的問題就是之前試過了幾次,下面的鋼軸有的時候會出故障,而且動得很慢,比火車還慢,力量似乎不是很足。” “說起來”

趙駿想了想道:“我有個想法。”

“哦?”

蔡質來了興趣道:“知院覺得我的設計有什麼問題嗎?”

“不是。”

趙駿說道:“只是覺得,如果把裡面的蒸汽換成別的氣體,會不會力量更大,跑得更快?”

蔡質思忖道:“知院說的不會是火藥吧,我之前就想過,但這怕是不容易實現。”

“不是火藥,是汽油.算了,到時候我會派人把東西給你送來。”

趙駿說道:“你可以用那個東西試一試。”

他眼裡充滿了期待。

如果蔡質真的搞出汽車的話,那就出大事了。

趙駿作爲歷史系其實對工科不太瞭解。

但託世界歷史這門課程的福,對西方歷史卻一清二楚,包括工業革命裡一些發明和細節。

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蒸汽作爲動力其實已經在西方有了一些認知。

比如1680年,牛頓曾經設想用蒸汽作爲噴射動力,發明一種靠噴射行走的汽車,只是難以實施而作罷。

1670年惠更斯則異想天開,認爲可以用火藥作爲推動,並且發明了這種採用火藥在氣缸內燃燒膨脹推動活塞做功的機械,即“內燃機”。

因此實際上的蒸汽汽車和內燃機根本不是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經存在。

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材料,雖然有這方面的想法,卻很難實施。

直到1769年,法國人尼古拉斯·古諾才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汽車,此時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啓之後的第九年。

可見很多時候人們缺乏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讓想法成爲現實的材料,就像蒸汽機在瓦特改良之前就有,可瓦特利用橡膠改變了關鍵性的鉛環,完美解決了密封性問題,就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

蔡質天才般的想法讓趙駿興奮。

如果他真的如歷史上的惠更斯那樣,搞出了內燃機的話,只需要把蒸汽材料替換成石油,再解決火花塞的問題,那豈不是就有汽車了?

仔細想想,當別人還在封建原始社會的時代,大宋有火車、汽車、輪船,那該是怎樣的一場降維打擊啊。

“若知院有替代蒸汽作爲力量來源的東西,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蔡質說道。

“嗯,你的創新發明非常重要,朝廷很重視。”

趙駿說道:“這樣,我允許你自己組建一個研發團隊,可以找熟練的技術工人一起研發,經費由集團利潤承擔,並且也不要用這些質量較差的廢材了,用最好的鋼鐵打造,爭取早日完善這臺機器。”

“多謝知院!”

蔡質大喜過望,他折騰了一年才折騰出這個殘次品,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多方面原因。

一是他經常只能處理了公司集團的事務,閒暇時候才能過來研究。

二是研發團隊薄弱,每次都只能找一些感興趣的工人,別的工人要麼上班沒空,要麼下班只想休息,不願意過來。

三是材料不過關,用的都是鋼鐵廠淘汰下來的廢材,用這種材料進行高壓操作,那自然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蔡質的研發進度一直不是很順利,目前也只是搞出了這東西,還沒有進行過裝載實驗。

現在有了趙駿的話,他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參與其中。

“行,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趙駿叮囑道:“在這件事上你要多用心,我相信它的作用和潛力非常大,如果能夠實驗成功,即便用五年,十年,二十年也在所不惜,明白了嗎?”

“是,請知院放心,如果能夠成功運行,我會第一時間打造一輛可以在地上跑的車。”

蔡質拱拱手,激動地道:“若它能夠像我想的那樣可以在地上運行的話,我會親自駕駛着它,開到汴梁讓知院看看,下官沒有辜負朝廷的信任。”

“很好!”

趙駿滿意地點點頭,沒有在意對方身上的髒亂,拍了拍他滿是污垢的肩膀道:“我看好你。”

說着笑了笑,轉頭離開。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蔡質眼裡滿是興奮與感動,興奮的是自己可以大展拳腳,感動的是知院如此信任他。

要知道這項研究花費肯定不小,若是沒有出結果的話,那就是浪費財政。

可以說知院寧願浪費錢財,也願意信任他。

這份信任自然也讓人動容。

這邊衆人簇擁着趙駿離開。

等走出了廠房,韋煥之詫異問道:“知院,蔡知司的研究怕是要花不少錢,萬一沒什麼用處可怎麼辦?”

“會有用的。”

趙駿笑了笑。

韋煥之撓撓頭道:“下官倒是沒覺得有什麼用處,既然有火車了,又何必再做別的,那東西就算做出來了,又哪有火車便捷?”

“伱不懂,它的重要性,遠遠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決定了未來的國運。”

趙駿雙手揹負在身後,眺望着遠方露出笑容。

火車是火車,汽車是汽車,二者不能一概而論。

歷史上很多發明初看起來無用,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現在蔡質的發明還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東西,可如果真的是內燃機,那就大發了。

後世汽車工業的作用有多大,趙駿自然清楚。

德國日本兩個二戰戰敗國,不就是靠着汽車工業一直霸佔着世界GDP第三和第四名的位置嗎?

因此即便不確定蔡質是否在研究內燃機,甚至可能後來證明蔡質的發明就是無用物,哪怕爲了那萬分之一的機率,趙駿也必須要去賭。

這事關大宋的未來,也事關大宋能夠在幾十年內迅速崛起,完成趙駿定下的百年內製霸整個東亞,成爲東方一極的戰略。

所以這無關其它,純粹就在於大宋需要這樣的開拓精神,以此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決定未來的命運。

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26章 玩遊戲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53章 帝王之術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43章 朝堂裡的一些小事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385章 決戰前夕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93章 解試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70章 島國?辦它!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491章 來大活了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80章 所見,所聞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34章 數學課第77章 出宮,刺青第34章 數學課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16章 靖康恥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