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

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

大宋慶曆十一年,十二月份,在歷經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之後,大宋從高昌派出去的使團,總算是抵達了東黑汗王國的八刺沙袞。

之所以1500多公里的路程花了60多天,是因爲在他們過了巴爾思汗的時候,突然遇到了暴風雪。

爲此使節團不得不在當地停留了差不多一個月,等雪停之後纔出發。

在這個六七月夏天都可能下雪的西域,加上那遙遠的路途,有的時候一年半載都沒法啓程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過好在歷經磨難,他們總算是抵達了目的地。

這裡的位置在後世叫做托克馬克,爲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北部的一個城市,而在唐朝它有另外一個名字——碎葉城!

正值冬季,八刺沙袞所處的楚河河谷卻是溫暖如春,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因而不僅成爲黑汗王國的首都,同時也成爲後來西遼的首都。

河谷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八刺沙袞依舊用的是碎葉城的城池,城池不大,同樣是用夯土構造,整體面積跟大宋的一個縣城差不多。

根據玄奘記述,碎葉城的城池是仿長安城建造,但城周長卻只有六七裡。

這就意味着長寬約在2-3裡左右,面積大概是2平方公里,跟唐長安城近90平方公里的面積區別還是很大。

不過裡面的建築風格卻還殘留了一些唐風,後新造的建築又是中亞風格,圓頂房屋,外面是黃土磚牆,上層也有拱門磚石,還有尖頂格子窗,頗有點中西結合的異域藝術。

大宋使團還是禮部郎中孫友同,外交部郎中李燾以及外交部員外郎劉秉嚴。

雖然任務是出使三個國家,但由於三個國家都在一個方向,派三個使節團就屬於嚴重浪費財政的行爲,因此整個出使任務就由他們包攬。

在龜茲他們招募到了黑汗的嚮導,並且在倭赤縣進入黑汗境內,抵達黑汗邊境的一個縣巴爾思汗的時候,就已經聯絡當地黑汗王國的官員,向黑汗王告知了使團的消息。

此刻八刺沙袞城外,黑汗王國大汗蘇萊曼親自出城迎接,表現出對大宋使團極高的熱忱待遇。

蘇萊曼是個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留着濃密的八字大鬍子,下頜的鬍鬚剃光,頭上包裹着白布,身上則穿着黑色的袍子,身材極爲雄壯。

他見到使節團,先是熱情地上前問好,隨後右手放在胸前,用當地語言邊說話,邊微微鞠躬,似乎是表達向大宋的尊敬。

嚮導兼職翻譯是名黑汗商人,對衆人解釋道:“大汗陛下歡迎諸位的遠道而來,願先知庇佑着諸位!”

“大汗有禮!”

孫友同、李燾、劉秉嚴連忙向蘇萊曼行大宋的拱手彎腰禮。

蘇萊曼伸手向後方的城池又說了什麼。

翻譯道:“陛下請大家進王國,宮中已經爲大家準備了宴會。”

“多謝殿下!”

大家沒有稱呼陛下。

因爲在大宋,陛下是皇帝一人的專屬稱呼。

而四方向中央王朝進貢的國家叫藩屬國,與諸侯國同級,要稱呼這些人爲國王殿下。

所以唐初時期,高句麗作爲唐朝的藩屬國之一,國王高建武就被唐朝派去的使臣這麼稱呼,還讓高建武非常高興。

基本上當時整個亞洲,也只有三個國家弄虛作假。

其中兩個外王內皇,對宗主國自稱國王,對內則自稱爲皇帝陛下的越朝和高麗。

另外一個就是根本不承認宗藩關係,只是跑到唐朝來偷文化知識,靠着一手語言不通、文字不通的套路,欺騙唐朝皇帝的日本。

其餘國家都還是遵守這個約定。

畢竟嚴格來說,三個弄虛作假的國家是漢化比較厲害的農耕文明,深諳儒家文化,知道其中的關係,這才掩耳盜鈴。

而西域、北方草原以及東北地區的國家漢化並不是那種嚴重,還屬於漁獵、遊牧民族,對儒家文化理解不深,基本上也就不會在意這裡面的區別。

在蘇萊曼以及他隨從衛隊和諸多大臣的帶領下,使節團浩浩蕩蕩地入城。

李燾環顧四周。

碎葉城的地理位置真的很美,十二月隆冬,遠處雪山覆蓋着積雪皚皚,四處都是白頭翁一般的山峰,唯獨山谷裡卻是溫暖如春,不是特別寒冷。

他忍不住誇讚道:“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即便是隆冬十二月,河谷下雖有寒風吹來,卻依舊有綠草地,真是肥沃之土。”

翻譯把這句話說給蘇萊曼,蘇萊曼臉色微變,然後又連忙回道:“偏遠之地,又如何比得上大宋富庶?使者遠道而來,辛苦辛苦,快隨我進去休息。”

衆人覺得奇怪。

他這話整得好像在急着催促大家進去,好似桌案間埋伏了刀斧手,要隨時取他們性命一樣。

不過轉眼一想真要取他們的性命又何必等到飯桌上?

他們又沒有帶大軍過來,不過隨從百餘人,黑汗王國想殺他們還是易如反掌。

所以也就把這點疑惑拋之腦後,進入城中。

相比於高昌,八刺沙袞的繁華程度就差了許多,作爲遊牧民族,黑汗王國的牧民都住在城外草場。

城內人並不是很多,只有一些商隊以及本地商販居於城裡。

而且由於遊牧民族的商品主要是牲畜、皮毛、藥材之類,城裡瀰漫着一股古怪的臭味與香味混雜味道,還偶爾能看到牲畜糞便,環境非常一般。

這是因爲八刺沙袞雖然在絲綢之路上,可卻是相對較偏的北道。從這裡往北至阿拉木圖,然後繞過鹹海,最遠抵達裡海。

真正繁華的是中段,連接的是亞歐大陸,最遠是君士坦丁堡以及埃及開羅,往東過巴格達、德黑蘭,然後從費爾幹納盆地的大宛國翻越蔥嶺,抵達西域喀什地區。

之後就在喀什地區往北走阿克蘇地區進入高昌,再從玉門關入甘肅。又或者往南走和田地區,過精絕、且末、若羌、樓蘭等國,進入敦煌河西走廊。

所以中段路程較短,又途徑西亞、中亞的重要城區,造成北道人少,不如中道那麼繁華。

很快大家就進入了黑汗王宮,說是王宮,實際上是以前條支都督在碎葉城留下的都督府,現在已經大變模樣,不復唐時壯闊。

在大汗蘇萊曼的帶領下,衆人進入廳內,蘇萊曼高居主位,周圍放了小桌子,又有數名黑汗大臣作陪。

大家席地而坐,桌案上隨後開始擺放大量的牛羊烤肉以及酒水,香味迅速撲鼻而來。

緊接着穿着回鶻民族服飾的女子進入屋內,跳起了舞蹈。

歌舞昇平當中,蘇萊曼又馬上勸酒,熱情豪放,還讓奴僕幫他們切肉,可以說細心入微。

大宋的幾名使者看到黑汗大汗的熱情,也都紛紛放下了戒備之心,投入到了這場宴會裡,一時間賓主盡歡,氣氛十分融洽。

差不多半個多時辰之後,宴會總算是結束,李燾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等宴會散去,屋子裡就只剩下黑汗大汗蘇萊曼以及幾名大臣和一些侍衛之後,他就起身說道:“大汗殿下!”

蘇萊曼道:“使者有什麼事嗎?”

“今我大宋威震四方,北敗遼國,西滅西夏,正當重新連通西域之時。殿下也曾經多次派人出使大宋,我大宋皇帝陛下深感大汗不遠萬里之心,因而誠心請大汗前往汴梁做客。”

李燾說着又怕蘇萊曼有顧慮,就又繼續道:“還請大汗放心,此番沿途一路雖舟車勞頓,但朝廷都有安排,必不會讓大汗覺得旅途艱難,亦可來大宋體會我風土人情。”

“額”

蘇萊曼聽完翻譯的話,臉上頓時略微僵住,隨後乾笑了兩聲沒有立即作答。

他的迴應讓李燾等人更加奇怪。

因爲在李燾他們看來,跟高昌國比起來,黑汗王國確實更親宋。

根據《宋史·于闐傳》記載,從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開始,黑汗王國就持續向大宋進貢,並且十分頻繁。

多的時候一年一次甚至一年兩次,少的時候也是兩年一次,直至元豐四年70餘年間,幾乎年年都有黑汗使者前來上表貢方物的表述,總計達50餘次,可見黑汗王國與宋朝往來密切。

事實上包括前些年大宋戰勝西夏、遼國,又再次大敗遼國,滅亡西夏,都有黑汗王國的使者過來祝賀,每年過年朝賀的時候也從來不曾缺席。

因此這次李燾他們過來,看到非常熱情的黑汗大汗,雖然略感意外,但又覺得情理之中。

唯有黑汗大汗蘇萊曼顧左而言它道:“此事自然如此,對了,宋使到了我們黑汗之後,等到了我們的回覆,是立即回去還是?”

李燾回答道:“還是要繼續往西,向其餘國家宣佈我大宋威嚴。”

“原來如此。”

“那大汗殿下是答應了嗎?”

“這是大事,當然要好好商榷,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使者又旅途奔波勞累,先休息一晚上,等明日再做計較如何?”

“嗯,也可以。”

當翻譯把話告訴幾名宋使後,三人對視一眼,覺得也沒什麼問題,就點頭答應了。

蘇萊曼明顯長舒了一口氣,說道:“來人,請貴客去館舍休息。”

“請!”

立即就有大臣站出來帶着衆人離去。

等人都走了,原本笑臉相迎的蘇萊曼頓時變了臉色,模樣十分難看。

世人以爲黑汗王國屢次向大宋朝貢,肯定是與大宋關係好。

但實際上根據南宋時期的《宋會要》記載,宋人終於發現,北宋時期與宋朝朝貢的黑汗使者根本不是真使者,而是黑汗商團冒充。

他們僞裝使者前來朝貢就是騙賞賜,並且還往來運輸貿易,從西亞運來大宗乳香,再把絲織品、衣服、金銀器皿和茶葉運回西亞中亞等地區,以謀取高額利潤。

所以黑汗王國官方跟大宋根本沒什麼交集。

反倒是在外交上跟遼國關係非常好,根據《遼史》記載,黑汗王朝向遼朝共派出使臣16次,是真正的黑汗王國的臣子做使者,而不是商人冒充。

這其實也能理解。

畢竟黑汗王國跟大宋不接壤,並且大中祥符二年的時候他們確實派人出使過一次,只是宋朝對黑汗王國態度很冷淡,只是回了一封詔書,那自然可以不用在意宋朝的態度。

而他們跟遼國那是有領土接壤的關係,遼國的上京道與他們版圖的東北地區相鄰,如果不跟遼國搞好關係,那說不好黑汗王國就得被強大的遼人滅掉。

因而這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萬萬沒想到,曾經強盛的遼國一夜之間就被大宋擊垮,大宋這些年聲名鵲起,縱橫四方,威名也隨着商隊的傳播,到了西域邊疆。

蘇萊曼自然不是阿啓伏羅這種被女人矇騙的蠢蛋,既然知道遼國已經江河日下了,那自然可以換一個大腿抱。

可問題在於.

“大汗,我的擔憂終於是出現了。”

老臣巴迪亞說道:“宋人的目光投向了西方,我們必須在遼國與宋國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而且今天那名宋人使者貪婪地看着我們的土地,唐朝的時候,這裡可是被唐朝攻佔,他們還給我們的王都取名爲碎葉城,就怕他們野心不止於此。”

“不錯,現在的宋人可能比曾經的唐朝還要強大。他們消滅高昌國,僅僅只是一次進攻就把數萬高昌騎兵擊敗,太可怕了。”

“就算我們向他們臣服,那可恥的叛徒伊卜拉欣怎麼辦?你們也聽到了,宋國使者還會繼續往西去,如果伊卜拉欣向大宋臣服的話,我們一旦與他們開戰,那宋國就可能會出兵。”

“可是如果我們選擇不向他們臣服的話,高昌國的下場可就在那裡,聽說宋人已經駐軍在龜茲”

“這可怎麼辦啊。”

幾名大臣都面露難色,眼下這個情況令他們感覺到了騎虎難下。

因爲在這個時候,他們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向西黑汗王國進攻。

統一黑汗!

如果宋使向西出使西黑汗的話,那麼對於他們東黑汗來說,就非常難辦了。

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77章 出宮,刺青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99章 瓶中人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15章 景祐黨爭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27章 交子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489章 授銜評級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第385章 決戰前夕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